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与内毒素(ET)检测在危重症患者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该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疑似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有104例纳入此项研究。其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31例(SIRS组),脓毒症30例(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24例(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19例(脓毒症休克组)。以脓毒症患者出院作为观察预后,共存活57例(存活组),死亡16例(死亡组)。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PCT、ET水平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指标的效能。结果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PCT水平、APACHE-Ⅱ评分、ET水平均明显高于SIRS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随着感染程度的严重而升高(P0.05),ROC曲线显示PCT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为82.2%,特异性为87.5%。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在死亡组水平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T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PCT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7要显著高于APACHE-Ⅱ评分的0.76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APACHE-Ⅱ评分和ET,PCT检测更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和治疗脓毒症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和第二医院收治的320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125例)、中危组(110例)和高危组(85例)。按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275例)和死亡组(45例)。检测各组外周血PCT、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同时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外周血PCT和CRP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不佳的预测价值。结果高危组患者外周血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最高,中危组次之,低危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外周血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PCT和CR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70、0.74,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CT的曲线下面积为0.800(95%CI:0.701~0.898),其最佳工作点为1.45ng/mL时,诊断脓毒症急性肺损伤预后不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0%和72.3%;CRP的曲线下面积为0.724(95%CI:0.601~0.846),其最佳工作点为28.62μg/mL时,诊断脓毒症急性肺损伤预后不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和64.5%。PCT和CRP联合检测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9%和77.8%,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0.779~0.928),明显高于PCT和CRP单独检测。结论外周血PCT和CRP联合检测较单独检测能更有效评估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EDS)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监护室81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后给予血常规,PCT,血气分析及生物化学全项等检查,并进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和MEDS评分。随访28d,根据预后患者分成死亡组(19例)和存活组(62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PCT、白细胞(WBC)、MED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区别,同时比较A PACHEⅡ评分、PCT、MEDS评分、PCT和MEDS评分2者联合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的区别。结果:死亡组患者PCT、MED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大于存活组(P0.05),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0);PCT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9(P0.01),MEDS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7(P0.05),APACHE II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P0.01),均大于PCT和MEDS评分(P0.05),PCT和MEDS评分2者联合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0.756(P0.01),与APACHE I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PCT联合MEDS评分可以准确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与APACHE II评分比较具有相近的评估病情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乳酸(LAC)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比值(LAC/ScvO2)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危重程度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02—2018-04期间应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48例,入院后分别作PCT、LAC及ScvO2监测,依据患者病情分为脓毒症组(n=49)、严重脓毒症组(n=65)、脓毒症休克组(n=34),比较3组患者血清PCT水平、LAC/ScvO2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CT、LAC/ScvO2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另以28d为观察终点,以是否发生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52)和存活组(n=96),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LAC/ScvO2的差异,并以是否死亡为状态变量,PCT、LAC/ScvO2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分析PCT、LAC/ScvO2对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患者血清PCT水平、LAC/ScvO2、APACHEⅡ评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CT、LAC/ScvO2与APACHEⅡ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5);存活组血清PCT水平、LAC/ScvO2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显示,PCT、LAC/ScvO2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0.851,最佳临界值为2.65ng/ml和13.47,以两者联合对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预测效能最优,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0.896、90.38%、80.21%和83.78%。结论:PCT、LAC/ScvO2与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两者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价值较单独应用PCT、LAC/ScvO2的价值更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凝溶胶蛋白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北京医院急诊监护室的5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入院时检测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凝溶胶蛋白(Gelsolin),并记录24 h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情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根据28 d的转归,将5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和比较预测能力.结果 存活组31例,死亡组19例.两组比较,凝溶胶蛋白[(21.43±10.54) vs.(13.31±8.54),P=0.007]和APACHEⅡ评分[(19.2±6.86)) vs 24.6±8.9,P=0.021)]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凝溶胶蛋白和APACHEⅡ评分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凝溶胶蛋白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5(95% CI 0.599~0.851,P=0.004),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9 (95% CI 0.537 ~0.862,P=0.019),两者预测能力相当.将二者联合应用,预测的准确率可达到90%,有较好的互补性.结论 凝溶胶蛋白能够判断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较为准确的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6.
高菲  柴艳芬 《临床荟萃》2013,28(2):151-154
目的了解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动脉乳酸、碱剩余(BE)变化特点及其对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7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测定入院和入院24小时、48小时动脉乳酸、BE等指标,并计算24小时、48小时乳酸清除率;根据患者入院24小时内最差临床指标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脓毒症组(n=40)与严重脓毒症组(n=30),根据28天转归分为死亡组(n=14)与存活组(n=5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其对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CT与动脉乳酸、BE及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随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增加,PCT、APACHEⅡ评分、入院动脉乳酸水平升高,BE水平降低(P<0.05),PCT 0.49(1.63)μg/Lvs 2.90(5.45)μg/L、APACHEⅡ评分13.00(6.00)vs 20.50(8.25)、入院乳酸2.55(1.38)mmol/L vs 5.55(1.48)mmol/L、BE-6.80(4.43)mmol/L vs-8.55(6.20)mmol/L(均P<0.05);死亡组入院24小时、入院48小时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存活组,24小时乳酸清除率13.39(16.97)%vs 34.78(30.00)%、48小时乳酸清除率7.71(39.38)%vs 62.96(24.73)%,BE明显低于存活组(均P<0.05);死亡组PCT、APACHEⅡ评分与入院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PCT 9.00(11.40)μg/L vs 0.49(1.62)μg/L、APACHEⅡ评分21.50(3.25)vs 14.00(7.75)、入院乳酸6.75(4.55)mmol/L vs 2.27(1.30)mmol/L,BE-9.25(4.55)mmol/L vs-6.80(4.45)mmol/L(均P<0.05);脓毒症患者PCT与入院乳酸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与入院BE水平呈负相关;经logistic回归分析,24小时乳酸清除率、PCT、APACHEⅡ评分为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4小时乳酸清除率结合P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0,敏感度、特异度较大。结论早期动脉乳酸,PCT与BE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24小时乳酸清除率、PCT、APACHEⅡ评分对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肝素结合蛋白(HBP)及白细胞介素27(IL-27)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巴南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5例),按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组(24例)、严重脓毒症组(17例)及脓毒性休克组(14例),同时选取局部感染的非脓毒症患者21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入院时血浆MMP-9、HBP、IL-27等相关检验指标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MMP-9、HBP、IL-27与降钙素原(PCT)、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MP-9、HBP、IL-27与脓毒症发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MP-9、HBP及IL-27联合检测对脓毒症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脓毒症患者血浆MMP-9、HBP及IL-2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HBP及IL-27水平与血清PCT(rMMP-9=0.534,rHBP=0.693,rIL-27=0.627,P0.05)及APACHE-Ⅱ(rMMP-9=0.574,rHBP=0.723,rIL-27=0.669,P0.05)评分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P-9、HBP、IL-27均为脓毒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MP-9、HBP及IL-27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95%CI=0.755~0.916)、0.713(95%CI=0.627~0.795)及0.871(95%CI=0.762~0.936),MMP-9、HBP、IL-27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91(95%CI=0.822~0.943),三者联合检侧优于MMP-9、HBP及IL-27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MMP-9、HBP及IL-27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脓毒症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危重患者在脓毒症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有42例患者入选,根据患者一次入院的疾病转归分为死亡组11例,存活组30例.测定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血清PCT浓度,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评分).评价PCT、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评价价值.结果死亡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PCT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系数是0.638.结论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CT与APACHEⅡ评分有较强的相关性,结合PGT与APACHEⅡ评分有助于早期诊断脓毒症并对预后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动脉血乳酸动态变化情况对老年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监护室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163例,入院后给予PCT和动脉血乳酸等检查,并给与APACHE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入院后6h复查血乳酸,5d复查PCT,随访28d根据预后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PCT和乳酸区别和2组乳酸和PCT的变化情况;比较脓毒性休克和严重脓毒症组的PCT,乳酸和APACHEⅡ评分的区别;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PCT和动脉血乳酸预测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PCT、乳酸和APACHE II评分大于严重脓毒症组;死亡组PCT和乳酸均大于存活组(P0.05),6h乳酸和5d的PCT的差别更明显,死亡组乳酸和PCT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组乳酸和PCT较前明显下降(P0.01);PCT预测死亡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动脉血乳酸曲线下面积为0.796,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T和动脉血乳酸对急诊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PCT和乳酸含量持续保持高水平的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炎患者170例,根据患者合并脓毒症的情况分为非脓毒症组(63例),轻度脓毒症组(75例),严重脓毒症组(18例),脓毒症休克组(14例),并根据患者14d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143例)和死亡组(27例)。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的PCT、hs-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结果 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在非脓毒症组、轻度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间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在非脓毒症组中的水平明显低于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余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及APACHE-Ⅱ评分在存活组中的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CT水平升高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PCT、hs-CRP检测可用于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其中血清PCT水平升高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血小板参数对儿童脓毒症预后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276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212例和死亡组64例。记录患儿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计算MPV/PLT、PDW/PLT、MPV/PCT、PDW/PCT,应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进行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小板参数及其比值对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PD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LT、PCT均低于存活组,MPV、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P0.01)。PLT、MPV、PCT和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CT预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最佳截断值为0.25%,敏感度为71.73%,特异度为87.47%。死亡组MPV/PLT、PDW/PLT、MPV/PCT、PDW/PCT均高于存活组(P0.01)。MPV/PCT预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14,最佳截断值为37.68时,敏感度为75.46%,特异度为93.78%。结论 PLT、MPV、PCT和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CT、MPV/PCT对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和特异度较高,可以有效判断脓毒症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入院24h内的RDW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RDW和APACHEⅡ评分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RDW和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RDW和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出院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RDW和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DW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13,P0.05);RDW和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6和0.696,二者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结论入院24h内RDW水平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多发伤后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APACHEⅡ评分值1周内的动态变化,分析各项炎症指标和APACHEⅡ评分值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其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48例脓毒症患者于入ICU第1、3、5天检测血清PCT、CRP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存活组32例,死亡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炎症指标和APACHEⅡ评分值的差异,并根据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对预后评估的能力.结果 死亡组患者入ICU第1、3、5天血清PCT、CRP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并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第5天血清PCT与CRP、APACHEⅡ评分值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61和0.69.CRP与APACHEⅡ评分值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对预后评估能力较好的依次为第1天的APACHEⅡ评分和第3天的PCT水平(P<0.01),第5天的CRP浓度虽与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但AUC值明显低于PCT和APACHEⅡ评分.结论 与CRP相比,PCT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较好,并且第1天的APACHEⅡ评分结合第3天的PCT在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及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判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77例脓毒症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测定患者入院后24 h内PCT、suPAR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比较suPAR、PCT和APACHEⅡ、SOFA评分的差异.后再根据28 d的结局比较suPAR、PCT和APACHEⅡ、SOFA评分的差异.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血浆suPAR为(7.9 ±6.5) ng/mL,低于严重脓毒症组[(8.4±4.5) ng/mL]和脓毒性休克组[(13.9±8.0) ng/mL],但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严重脓毒症组低于脓毒性休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脓毒症组患者血浆PCT为(6.3±3.5) ng/mL,低于严重脓毒症组[(23.7±3.9) ng/mL]和脓毒性休克组[(25.7±4.3)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患者血浆suPAR水平及APACHEⅡ、SOFA评分高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PCT水平在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1 (P >0.05),suPAR的AUC为0.803 (P<0.05),APACHEⅡ评分的AUC为0.832 (P <0.05),SOFA评分的AUC为0.767 (P <0.05).其截断值suPAR为9.905 ng/mL.结论 监测脓毒症患者入院当天血浆suPAR及APACHEⅡ评分有助于早期对脓毒症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血小板相关参数的检测对脓毒症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该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脓毒症分级分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组,轻度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观察所有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及其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不同转归结果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型血小板比例(PLCR)的变化。结果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5),血清PCT、CRP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84、0.217,P均0.05)。83例患者治疗后所有患者死亡20例,病死率为24.09%,其中存活组血清PCT、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PLT显著高于死亡组,而血小板相关参数MPV、PDW及P-LCR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的检测可有效的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患者预后与血小板计数及相关参数有着密切关系,对病情的预测有一定指导意义,PCT、CRP及血小板相关参数的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及预测患者预后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郑印  郭小丹  张正阳 《临床急诊杂志》2020,21(4):271-276,281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与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其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7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脓毒症73例,严重脓毒症116例,脓毒性休克87例;比较3组入院时血小板参数差异,并记录276例患者28 d转归,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分析曲线显示各影响因素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入院时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高于严重脓毒症组,且均高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于脓毒症组(P0.05),与严重脓毒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小板计数(P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6例患者中28 d共死亡62例(22.46%)为预后不良组,存活214例(77.54%)为预后良好组,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年龄、血肌酐(SCr)、凝血酶原时间、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血乳酸、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PDW、MPV均低于预后不良组,氧合指数、PC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W≥13.50%、SCr≥180.00μmol/L、APACHEⅡ评分≥22.50分、SOFA评分≥7.50分是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曲线显示,PDW、SCr、APACHEⅡ、SOFA评分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AUC分别为0.823、0.658、0.766、0.727,且以PDW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AUC最高。结论:脓毒症病情越严重,PDW升高越显著,PDW升高是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其水平变化可用于预测患者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血清microRNA-25对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8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RT-PCR)检测血清microRNA-25表达量。记录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感染部位)和相关指标(WBC、CRP、PCT、D-D、Lac、Cys-C、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筛选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预测效果。结果:①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间、存活组和死亡组间的性别、年龄、感染部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脓毒症组相比,脓毒性休克组患者的PCT、D-D、Lac、Cys-C、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均升高(P0.05);③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清microRNA-25表达量低于脓毒症组(P0.05);④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的PCT、D-D、Lac、Cys-C、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显著升高(P0.05);死亡组患者microRNA-25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PCT、D-D、Lac、Cys-C、microRNA-25、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危险因素,且Lac、Cys-C、microRNA-25、SOFA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microRNA-25可作为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生物标志物;Lac、Cys-C、microRNA-25、SOFA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miR-205、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在脓毒症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7-03-12—2019-09-20期间于本院就诊的55例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患者21 d时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同期选取于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血清miR-205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HMGB1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miR-205、HMGB1水平与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05、HMGB1及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miR-205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及血清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血清miR-205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miR-205与HMGB1、APACHEⅡ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HMGB1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miR-205、HMGB1与MODS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205预测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51,敏感度为67.30%,特异度为92.00%;血清HMGB1预测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88,敏感度为76.40%,特异度为94.00%;APACHEⅡ评分预测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08,敏感度为83.30%,特异度为88.90%。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miR-205水平降低,血清HMGB1水平升高,对患者不良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CIRP、血乳酸(Lac)、血清肌酐(s Cr)、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R)及降钙素原(PCT)。根据患者28 d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CIRP与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评估各指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28 d后,25例(23.4%)患者死亡(死亡组),82例(76.6%)患者存活(存活组)。死亡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IRP、血Lac、s Cr及P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脓毒性休克患者CIRP与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337,P=0.005;r=0.249,P=0.0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OR=1.138,95%CI(1.066,1.214)]、SOFA评分[OR=1.326,95%CI(1.174,1.478)]、CIRP[OR=1.322,95%CI(1.141,1.502)]及PCT[OR=1.055,95%CI(1.003,1.108)]为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P <0.05)。CIRP、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PCT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5[95%CI(0.823,0.969)]、0.834[95%CI(0.726,0.913)]、0.798[95%CI(0.684,0.885)]、0.685[95%CI(0.562,0.792)]。CIRP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AUC大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PCT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AUC(Z=2.134,P=0.041;Z=2.348,P=0.026;Z=3.64,P <0.001)。CIRP的最佳临界值为2.6μg/L时,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73.7%。结论血清CIRP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为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价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快速Procalcitonin(PCT)检测结果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急诊收入ICU的61例脓毒症患者急诊首次PCT检测结果、CRP及APECHEⅡ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分析比较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及APECHEⅡ评分与PCT的相关性分析。同时按PCT水平,分为PCT2.0ug/L,2.0~10.0ug/L,PCT≥10.0ug/L 3组,比较各组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另外,动态观察患者入院后1周PCT变化指标,并比较其与入院首次PCT质量浓度对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结果:不同预后组的PCT、CRP与APECHEⅡ评分明显不同,死亡组的急诊PCT、CRP及APE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分析:PCT与APACHEⅡ评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γ=0.85,P0.05);PCT水平与病情判断及预后指标的关系:显示随着PCT值增高,脓毒症患者病死率呈增高趋势,住院时间延长。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入院首次PCT值与PCT动态监测比较,敏感性相当,但PCT动态监测的特异性更强。结论:急诊快速PCT检测结果对脓毒症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动态监测其指标变化,对短期预后评估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