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7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单一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辅助组则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辅助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心衰纠正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LVEF等心功能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辅助组疾病疗效、心衰纠正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LVEF等心功能情况相比较单一治疗组更好,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辅助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获得较好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缩短诊疗时间,有效纠正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西孟旦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11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沙库...  相似文献   

3.
张祖涛  廖威  章楠  詹冀  王娓 《河北医学》2023,(2):344-349
目的:对比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缬沙坦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肌酶谱、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39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资料,其中40例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缬沙坦治疗(缬沙坦组)。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心功能、心肌酶谱、NT-proBNP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差值均高于缬沙坦组和对照组(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组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差值均高于缬沙坦组和对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腹膜透析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规律行腹膜透析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缬沙坦组(n=25)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25)。缬沙坦组接受缬沙坦胶囊80 mg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片50 mg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情况,并统计两组6个月内再住院率。结果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有效率较缬沙坦组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BNP、LVESD、LVEDD均下降,而SV、LVEF均上升,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缬沙坦组(均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结束后6个月再住院率较缬沙坦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腹膜透析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和再住院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托伐普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急性心力衰竭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9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另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相似文献   

6.
张凤娜  高伟勤 《黑龙江医学》2019,43(11):1295-1296
目的探讨6MWT对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疗效的评估。方法选取2018年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CHF9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试验组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两个月后根据两组患者6MWT距离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于CHF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6MWT距离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MWT距离统计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提高CHF患者运动耐力,改善CHF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康复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常规药物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隋欣桐  马晶茹  金霞 《当代医学》2021,27(29):85-87
目的 探究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伴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4例伴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尾数的单双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LVEF、LVES均高于治疗前,LVDD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LVEF、LVES均高于对照组,LV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Tnl、醛固酮、NT-proBNP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伴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高灵 《当代医学》2021,27(19):125-127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扩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扩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0例.A组给予常规抗心衰疗法,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疗法,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疗法,各20例.比较3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清B型钠尿肽(BNP)水平.结果 治疗后,3组6 min步行距离均变长、左室舒张末径及血清BNP水平均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均上升,且C组均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扩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片对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的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09月本院收治的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沙库巴曲缬沙坦+黛力新)和对照组(B组,黛力新),观察24周比较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合并心衰常规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和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及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心衰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LVEF、NTproBNP改善程度及预后各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预后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冠心病心力衰竭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NYHA分级Ⅱ~Ⅳ级且左室射血分数<40%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及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与依那普利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LVEF、6 min步行距离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NT-proBNP下降、LVEF增加、6 min步行距离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血清因子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因子[C反应蛋白(CRP)、半乳糖凝集素-3(Gal-3)、N末端脑钠肽前体(BNP)]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Gal-3、BNP等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LVEF较高,LVESD、LVEDD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单会艳 《当代医学》2021,27(20):81-83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贝那普利,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及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7%,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治疗前,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91例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用药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4)予规范化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n=47)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分别统计患者治疗前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T2DM合并HF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95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葫芦岛化机医院2019年8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HFrE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观察2组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合并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95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前壁STEMI合并HFrEF的患者,按随机单双号法分为两组。术后1周,缬沙坦组47例开始口服缬沙坦,沙库巴曲缬沙坦组48例开始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治疗6月末血管内皮、心肌损伤、心功能指标变化和不良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治疗6月末,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一氧化氮(NO)高于缬沙坦组,室壁运动积分(WMSI)、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内皮素-1(ET-1)、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低于缬沙坦组(P<0.05),缬沙坦组心力衰竭发生人数多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P<0.05);两组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HFrEF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行PCI治疗后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可有效降低相关心肌损伤指标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张希  张笑男  周雪 《当代医学》2021,27(29):44-46
目的 探究标准治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治疗组采用标准治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HR、LVEDD均低于对照组,LVEF、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标准治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改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片对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的疗效。方法8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予控制心力衰竭,等病情稳定后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复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各40例,每个亚组分为接受胺碘酮片组,沙库巴曲缬沙坦+胺碘酮片组,各20例,随访1年。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指标。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和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射频消融术后胺碘酮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的左房内径均较术前缩小(均P<0.05),在维持窦性心律、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均比单用胺碘酮片好(均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胺碘酮片比单用胺碘酮片能够更好地维持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窦性心律,改善其心房重构,提高LVEF,减少心力衰竭的再发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