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HF-pEF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关系与变化规律。方法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18例HF-pEF住院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心功能分级,根据患者中医症候、舌苔及脉象等分为气虚血瘀组、气阴两虚组、心肾阳虚组、阳虚水泛组4组,对各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血浆NT-proBNP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F-pEF患者气虚血瘀组、气阴两虚组、心肾阳虚组、阳虚水泛组4组心功能呈逐渐减低的演变趋势;各组均有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异常,其中在LAVI、S'mean、E/e'mean和血浆NT-proBNP比较上,阳虚水泛组与其他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随着本虚的加重,HF-pEF气虚血瘀组、气阴两虚组、心肾阳虚组、阳虚水泛组心功能逐渐下降,血浆NT-proBNP水平逐渐增高,HF-pEF的超声心动图指标LAVI、LVEF、S'mean、e'mean、e'/a'mean和E/e'mean在各证型中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有可能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客观指标规律,探讨BNP、CRP、LVEF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217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正常体检者23例作为对照组。对217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抽取血液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BNP,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所有病例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LVEF,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F病人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NP的水平随心力衰竭加重而上升,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72,P=0.000〈0.05);CHF病人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随心力衰竭加重而降低,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527,P=0.000〈0.05)。BNP水平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819,P=0.000〈0.05),BNP水平按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增;心功能等级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407,P〈0.05),按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增;LVEF与中医证型间存在负相关性(r=-0.69,P=0.000〈0.05),LVEF按照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减。CHF病人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RP水平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713,P=0.000〈0.05),按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增。心功能各分级之间CRP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CRP随心衰程度加重而逐渐升。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BNP、CRP、LVEF具有相关性,BNP结合CRP水平、LVEF可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中医分型提供一个较为客观、量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80例CHF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痰瘀互阻、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阳虚水泛五型,检测其血清BNP含量,并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CHF患者中医不同证型BNP含量、LVEF分布水平。结果:CHF患者各中医证型组中从痰瘀互阻、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阳虚水泛各组BNP含量呈依次升高趋势,LVEF分布水平呈依次降低趋势,组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CHF患者BNP、LVEF可作为判定CHF严重程度的指标,并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强心益脉汤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高血压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伴HFpEF患者94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 各 47 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强心益脉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 中医证候积分、6 min 步行试验(6 MWT)距离、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房容积指数(LAVI)、 舒张早期 / 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E/A)〕、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血管紧张素 II(AngII)、 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浆醛固酮(ALD)〕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7.23 %, 高于常规组的 70.2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常规组,6 MWT 距离大 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联合组 LVMI、LAVI 小于常规组,E/A 大于常规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AngII、PRA、ALD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强心益脉汤辅助治疗气虚 血瘀型高血压伴 HFpEF 疗效显著,可调节 RAAS 系统活性,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 6 MWT 距离,改善生活质量, 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心颗粒对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HFNEF)患者心功能和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水饮内停证HFNE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服健心颗粒,两组均连续服药12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血浆脑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A)和6 min步行距离(6MWT)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改善,血浆BNP以及LVEDd降低,E/A、6MWT水平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健心颗粒可以改善气虚血瘀、水饮内停证HFNEF患者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苓桂气化方干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心肌纤维化的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定性分析苓桂气化方的活性成分。使用AutoDock软件进行苓桂气化方的活性成分与目标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之间的分子对接。进行体内实验:40只4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平均分为HFpEF组、诺欣妥组(0.018 g·kg-1)、苓桂低剂量组(3.87 g·kg-1)及苓桂高剂量组(7.74 g·kg-1),给予高脂、高盐及高糖饮食16周和腹腔注射链脲霉素溶液8周建立HFpEF大鼠模型。10只WKY大鼠和10只SHR大鼠作为空白组。造模成功后,WKY、SHR及HFpEF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其他3组按照预先规定的干预措施,每天灌胃1次,持续6周。干预结束后,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LV)前壁厚度(LVAWd)、LV后壁厚度(LVPWd)、LV舒张末内径(LVIDd)、LV射血分数(LVEF)、等容舒张时间(IVRT)、LV舒张早期二尖瓣流入峰值速度(E)及LV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并计算E/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心房钠尿肽(ANP)、B型利钠肽(BNP)及半乳糖凝集素-3(Gal-3);病理切片进行马松染色以观察心肌纤维化,并计算胶原体积分数(CVF)及血管周围纤维化比率(PFR);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LV心肌α-SMA、ColⅠ、ColⅢ、MMP-9、TIMP-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LC-MS鉴定出苓桂气化方含有13种活性成分。分子对接提示13种化合物能稳固地与5个靶蛋白结合。体内实验证实:与空白组比较,HFpEF组的LVAWd、LVPWd、LVIDd、IVRT、E/e''、ANP、BNP、Gal-3、CVF及PFR显著升高,LV心肌α-SMA、ColⅠ、ColⅢ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MMP-9/TIMP-1 mRNA及蛋白比例明显下调(P<0.05,P<0.01)。与HFpEF组比较,苓桂气化方可能呈剂量依赖性减少LVAWd、LVPWd、LVIDd、IVRT、E/e''、ANP、BNP、Gal-3、CVF及PFR,下调心肌α-SMA、ColⅠ、ColⅢ mRNA表达及α-SMA和ColⅠ蛋白表达,并上调MMP-9/TIMP-1的mRNA及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苓桂气化方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可能抑制HFpEF大鼠的心肌纤维化,进一步减轻LV肥厚、扩大及舒张功能障碍,是治疗HFpEF的有效中药复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HRV)、血醛固酮(ALD)及心脏超声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住院患者150例,按中医辨证分为心气阴虚证、心气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脱证五型,采用12导同步Holter检测系统检查,测定HRV时域指标、同时检测血醛固酮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各中医证型组中从心气阴虚证、心气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脱证HRV呈依次降低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脱证与心气阴虚证、心气阳虚证、气虚血瘀证比较,ALD有升高趋势,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E/A有降低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ALD、LVEF、FS、E/A均可间接反映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程度及预后,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与甲状腺激素、肌钙蛋白I、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将93例CHF患者分为6个证型组,检测各组甲状腺激素、肌钙蛋白I、血尿酸水平,并与对照组(22例)相同指标相比较。结果:TT3、FT3水平CHF心肾阳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阳虚水泛证组、痰饮阻肺证组均明显降低;肌钙蛋白I水平心肾阳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阳虚水泛证组、痰饮阻肺证组均明显升高。尿酸水平阳虚水泛证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痰饮阻肺证组较对照组、心肺气虚证组、气阴两亏证组、心肾阳虚证组明显升高。结论:甲状腺激素、肌钙蛋白I、血尿酸水平可以作为老年CHF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气虚证与并发症、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HFpEF气虚证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医四诊、并发症信息,并计算气虚证积分,根据气虚证积分分为气虚重证组(n=98)和气虚轻证组(n=67),同时纳入非心力衰竭非气虚证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完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气虚证与并发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贫血(OR=0.214,95%CI为0.111~0.447,P=0.000)、糖尿病(OR=0.054,95%CI为0.006~0.113,P=0.036)、慢性肾脏病(OR=0.057,95%CI为0.001~0.114,P=0.046),是气虚证形成的危险因素。气虚证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气虚重证组较气虚轻证组、对照组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最大速度(e′)更低(4.37 vs. 4.88 vs. 5.54,P=0.041,P=0.000),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e′更高(22.74 vs. 18.09 vs. 11.96,P=0.012,P=0.000)。结论:HFpEF气虚证形成与并发症分布以及心脏舒张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参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评价NT-proBNP、超声心动参数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0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的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行超声心动检查。检验不同中医证型与NT-proBNP及超声心动参数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值越大(r=0.498,P〈0.05);NT-proBNP水平与中医证型亦有相关性,即NT-proBNP水平按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顺序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416,P〈0.05)。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EF)在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与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中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56.2%)〉气虚血瘀水停证(37.0%)〉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9%);心功能Ⅲ级患者中气虚血瘀水停证(52.5%)〉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34.4%)〉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13.1%);心功能Ⅳ级中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5.4%)〉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19.2%)〉气虚血瘀水停证(15.4%)。结论NT-proBNP、超声心动EF值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能反映中医证型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医证型由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转化,心功能呈现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杨麦广  张书军  陈麦鱼 《光明中医》2016,(13):1885-1887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80例CHF病人,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再辅以参麦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VEF及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LVEF及血浆NT-pro BNP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0d后,治疗组血浆NT-proBNP水平较常规组显著下降(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LVEF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CHF病人效果显著,可明显升高LVEF及降低血浆NT-pro BNP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HRT),研究其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心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观察芪麦强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HRT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正常健康对照者各100例,根据24h动态心电图资料,计算震荡初始(TO)及震荡料率(TS),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并分析TO及TS与LVEF、LVEDD、SDNN及SDANN的相关性,并把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及芪麦强心汤组,观察治疗半年后HRT的变化。结果:病例组的TO、TS、SDNN、SDANN、LVEF及LVEDD显著小于对照组,病例组的HRT与SDNN、SDANN、LVEF和LVEDD明显相关,治疗半年后芪麦强心汤组的HRT显著好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HRT。结论:心力衰竭患者HRT减弱,HRT可能作为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碎死的指标,芪麦强心汤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HRT。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基于基础疗法的芪苈强心胶囊综合用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R、LVEF、LVEDD水平,治疗前后VEGF、NO水平以及血浆AngⅡ、ET、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 49%(43/47),高于对照组的72. 34%(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HR、LVEDD水平分别为(76. 43±6. 52)次/min、(46. 12±4. 08) mm,低于对照组的(88. 61±7. 33)次/min、(50. 13±4. 33) mm,而LVEF水平为(42. 30±7. 01)%,高于对照组的(36. 72±6. 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观察组VEGF、NO水平分别为(522. 58±127. 57) ng/L、(43. 49±7. 01)μmol/L,高于对照组的(441. 38±113. 52) ng/L、(34. 85±6. 88)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AngⅡ、ET、BNP水平分别为(135. 42±24. 48) pg/m L、(53. 68±22. 82) ng/L、(287. 96±62. 02)μg/L,低于对照组的(161. 33±23. 66) pg/m L、(84. 68±27. 48) ng/L、(372. 02±64. 8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基于基础疗法的芪苈强心胶囊综合用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有利于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同时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相关抗原125(CA125)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150例CHF患者血清CAl25,CAl53,CAl99,CEA,AF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通过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所有病例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I~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根据有无合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外周水肿分为积液水肿组和非积液水肿组,根据有无合并房颤分为合并房颤组及未合并房颤组。另随机抽取心功能正常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血清CAl25水平高于对照组,Ⅳ级组血清CAl25水平明显高于Ⅲ级组,而Ⅳ级组明显高于I~Ⅱ级组。血清CAl99、CEA、AFP、CAl53水平在CHF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CHF患者治疗前CAl25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水平。CHF合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外周水肿患者血清CAl25水平明显高于无这些体征的患者。CHF合并房颤患者与未合并房颤患者的CAl25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HF患者血清CAl25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与导致CHF的原发病种类不相关。结论血清CAl25水平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随心功能改善而减低,可用来评价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治疗疗效及短期预后。血清CAl25水平与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外周水肿、NT—proBNP、LVEF有关,与房颤及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发病种类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压与心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衰模型组、穴位埋线组和卡托普利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7周制作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穴位埋线组采用"内关"心俞"足三里"埋线治疗2次,卡托普利组采用卡托普利混悬液每天灌胃1次。治疗7周后无创检测大鼠的血压、心率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①造模后14周,模型组的血压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穴位埋线、卡托普利治疗7周后血压均明显降低(P<0.01)。②造模后14周,模型组心率有所增快(P<0.05),穴位埋线、卡托普利治疗后均可减慢大鼠的心率(P<0.01)。③造模后14周模型组LVEF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穴位埋线可提高大鼠的LVEF(P<0.05),增强左室射血功能,卡托普利的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穴位埋线对压力超负荷所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有降低血压、减缓心率、提高LVEF的作用,可缓解慢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康口服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予强心、利尿、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康口服液,每次50 mL,每日2次口服。2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分别评价临床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临床心功能改善及左室射血分数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康口服液能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温阳益气行瘀利水法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病例均予以常规治疗(应用洋地黄、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硝酸酯制剂、ARB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行瘀利水法中药治疗,疗程均2个月。观察二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以及LVEF和血浆BNP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7.5%,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二组治疗后LVEF均显著升高,血浆BNP浓度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及(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明显,治疗后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及(P〈0.05)。结论:温阳益气行瘀利水法能显著提高LVEF,降低血浆BNP浓度,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探讨LVEF、B型钠尿肽(BNP)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对117例CHF患者(CHF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23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LVEF,并同时抽取血液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BNP,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HF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随心力衰竭加重而降低,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627,P<0.001)。LVEF与中医证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679,P<0.001),LVEF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加重程度逐级递减。CHF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NP的水平随心力衰竭加重而上升,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813,P<0.001)。BNP水平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773,P<0.001),BNP水平按中医辨证分型加重程度逐级递增。结论 CHF患者心功能指标LVEF、BNP水平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6 min步行试验(6-MWT)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用西药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养心通脉饮。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均增加(P〈0.01);且治疗组提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养心通脉饮治疗CHF疗效确切,能够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