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恺  田振华 《中国油脂》2022,47(8):31-33
为提高亚麻籽油提取率,以亚麻籽为原料,采用果胶酶酶法提取亚麻籽油。采用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亚麻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果胶酶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果胶酶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果胶酶添加量3%、酶解温度56℃、酶解时间6 h,在此条件下亚麻籽油提取率为85.64%。采用果胶酶可以有效提取亚麻籽油。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辅助提取亚麻籽油的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亚麻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亚麻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亚麻籽油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亚麻籽油得率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亚麻籽油的较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0 mL/g,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5 min,超声波功率60 W.在该条件下提取三次亚麻籽油得率45.75%,提取率达93.27%.  相似文献   

3.
以亚麻籽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法提取亚麻籽油的主要工艺参数(超声波温度、超声波时间和超声波功率)。结果表明:在超声波温度55℃、超声波时间50 min、超声波功率400 W的条件下,亚麻籽油提取率最高,为37.43%。影响亚麻籽油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超声波温度超声波时间超声波功率。通过气相色谱仪对提取的亚麻籽油进行成分分析,共鉴定出了37种脂肪酸成分。  相似文献   

4.
姚思含 《中国油脂》2022,47(3):11-17
采用酶辅助三相分离法(EATPP)同时提取亚麻籽中的油脂、蛋白质和胶,以亚麻籽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EATPP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EATPP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2 h,酶添加量433 U/g,叔丁醇用量3.9 mL/g,硫酸铵用量2.1 g/g,三相提取温度45 ℃,三相提取时间4 h。在最优工艺条件下,3个品种亚麻籽的亚麻籽油提取率为84.47%~89.03%,亚麻籽蛋白提取率为50.58%~55.69%,亚麻籽胶提取率为31.62%~35.61%。采用EATPP不仅能够同时分离亚麻籽中脂肪、蛋白质和胶,而且能够降低成本和提高亚麻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响应曲面法优化亚麻籽蛋白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麻籽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亚麻籽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曲面法研究浸提温度、p H、时间、料液比对亚麻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建立该工艺的二次项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可以对亚麻籽蛋白的提取率进行很好的分析和预测,并最终确定亚麻籽蛋白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 L),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50℃,浸提液p H为10.0,在此条件下的亚麻蛋白提取率为79.26%,纯度达到92.34%。  相似文献   

6.
以亚麻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亚麻籽油的超声酶解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亚麻籽经脱胶后,探究了料液比、加酶量、酶解pH、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对亚麻籽油得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设计五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实验,确定响应面模型。根据模型回归分析得到超声酶解提取亚麻籽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加酶量0.10 g,酶解pH 10,超声时间40 min,提取温度50℃,在该条件下亚麻籽油实际得率达到(30.52±0.04)%。超声辅助酶法提取亚麻籽油的工艺条件简便、快速,得率高,可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7.
以亚麻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对亚麻籽胶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针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液pH、提取时间和提取功率5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亚麻胶提取的影响最大,由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提取亚麻胶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90℃、初始pH 7.0,提取功率240 W,时间40 min、时亚麻壳中亚麻胶的提取率为19.8%。  相似文献   

8.
以青海亚麻籽为原料,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亚麻籽油,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研究料液比、抽提温度和抽提时间对亚麻籽出油率的影响,同时探讨脱胶、焙炒、湿热、冷冻干燥和烘烤等前处理对亚麻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籽出油率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0.06(g/mL)、抽提温度70℃、抽提时间8 h,在该条件下,亚麻籽的出油率为32.50%;五种前处理方法对亚麻籽出油率有显著影响,焙炒处理后亚麻籽出油率最高,为35.82%;烘烤处理后亚麻籽油的过氧化值和酸价均为最小,品质最佳。本实验对青海亚麻籽不同前处理后出油率及油脂品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黑豆中总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黑豆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提取率,根据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体系的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固比、提取次数以及水浴温度对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优化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液固比9∶1(mL/g),提取2次,提取时间1 h、水浴温度85℃,总皂苷提取率为3.33%;响应面法优化黑豆总皂苷提取工艺预测性好,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0.
以亚麻籽油废白土为原料,用超声-微波协同技术提取其中的亚麻籽油。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超声功率、液料比和预处理温度作为影响因子,以油脂回收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微波预处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微波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20 W,微波功率450 W,液料比3∶1,预处理时间9 min,预处理温度72℃。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亚麻籽油的回收率为89.8%。回收的亚麻籽油色泽较浅、品质较佳,达到普通亚麻籽毛油标准。  相似文献   

11.
亚麻籽胶微波辅助提取与热水浸提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分别确定了热水浸提与微波辅助提取两种方法提取亚麻籽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提取亚麻籽胶的最佳工艺为:温度80℃、时间6 h、料液比1:10、提取次数1次;该条件下亚麻籽胶得率为7.28%,所得的亚麻籽胶中,多糖质量分数为68.13%,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0.21%。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温度80℃、时间1 h、料液比1:10、输出功率600 W、搅拌速度900r/min、提取次数1次;该条件下亚麻籽胶得率为6.46%,其中多糖质量分数为63.13%,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3.75%。通过扫描电镜对提胶前后亚麻籽表面微观形态分析表明,胶液的溶出会破坏亚麻籽表面,微波处理对亚麻籽表层结构破坏大于热水浸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所得提取物在1 410 cm~(-1)的C-H变角振动和2 930 cm~(-1)的C-H伸缩振动以及1 039 cm~(-1)的O-H变角振动,构成了糖环的特征吸收峰,证明获得的亚麻籽提取物为亚麻籽胶。  相似文献   

12.
张培宜  郝利平 《食品科技》2011,(11):152-156
研究旨在优化超临界CO2技术提取胡麻油的工艺条件并研究贮藏温度时间对其品质的影响。以胡麻籽为试验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了超临界CO2萃取胡麻油出油率的二次多元回归方程,探讨了压力、温度、萃取时间等关键因素对出油率的作用规律,而后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温度时间对所提取胡麻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条件萃取温度46.3℃、萃取压力31.5 Pa、萃取时间80 min下,胡麻油的出油率为41.24%;温度和时间对所提取胡麻油的氧化有显著的影响,且温度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胡麻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胡麻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应用,采用碱溶酸沉原理研究胡麻分离蛋白提取工艺。分别讨论料液比、浸提液pH值、浸提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蛋白提取率影响,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3、碱提液pH值9.5、时间60、温度60℃,在此条件下,胡麻分离蛋白提取率为42%,纯度达89.37%。  相似文献   

14.
以青海不同产地的40种亚麻籽为原料,索氏抽提提取亚麻籽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亚麻籽油挥发性组分进行分析,通过优化搅拌速率、萃取温度、平衡时间、萃取时间、解吸时间、升温程序确定最佳固相微萃取条件及GC-MS条件。结果表明,采用DVB/CAR/PDMS萃取头,亚麻籽油SPME最佳条件为磁力搅拌速率400 r/min,萃取温度80 ℃,平衡时间20 min,萃取时间40 min,解吸时间5 min,在该萃取条件下可以检测出青海40种亚麻籽油挥发性成分共58种,醛类12种,酸类8种,醇类9种,酮类2种,酯类5种,烷烯类13种,杂环类3种,其他类6种,分离鉴定效果较好;根据聚类分析,醛类物质是将亚麻籽油样品进行区分的主要挥发性组分,该结果为亚麻籽油品质鉴定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微波处理对亚麻籽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技术对亚麻籽粉进行处理,探讨了微波处理条件对亚麻籽粉中生氰糖苷含量、出油率以及亚麻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可有效降低亚麻籽粉中生氰糖苷的含量,增加亚麻籽粉的出油率;对亚麻籽油中的黄酮和多酚类物质、类胡萝卜素、甾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亚麻籽油的过氧化值、酸值也会增加,碘值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未处理和焙炒处理后的亚麻籽为原料,采用溶剂浸提、液压压榨和螺旋压榨三种制油工艺,得到六种亚麻籽油和粕,探讨不同制取方法对亚麻籽油和亚麻籽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炒溶剂浸提法样品出油率最高(34.50%);在三种制油工艺中,焙炒处理后制得的亚麻籽油过氧化值和酸价均高于未处理组,但焙炒前处理可以提高亚麻籽油中总酚和维生素E含量;此外,制取工艺对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其中螺旋压榨油氧化稳定性最好,且同种制取工艺间焙炒前处理可以增强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制取工艺和焙炒前处理对亚麻籽油中亚麻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影响不显著,但焙炒处理组中的吡嗪、吡咯物质分别比未处理组高5.1%、15.8%、9.3%,未处理组中的醇类物质分别比焙炒处理组高6.1%、11.8%、3.7%。不同制取方法得到的亚麻籽粕中,未处理液压粕粗脂肪、粗蛋白和NSI(氮溶解系数)最高,焙炒螺旋压榨粕木脂素聚合物含量(16.70%)最高,且NSI也处于较高水平(33.13%);焙炒螺旋亚麻籽粕木脂素聚合物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0.49 mg/mL和0.88 mg/mL。本研究结果对亚麻籽油的产业发展和亚麻籽加工副产物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乙醇提取法提取葛根中的异黄酮,以葛根素作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异黄酮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搅拌速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4个主要因素对葛根异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用正交实验进行优化工艺参数,其合适的工艺条件为:转速为200r/min、液固比为10:1、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温度为60℃,在此条件下得出的葛根异黄酮含量为7.12%,转移率为94.5%。  相似文献   

18.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MAE) of secoisolariciresinol diglucoside (SDG) from defatted flaxseed hull (DFH) was studied. The effects of pre‐soaking methods and extraction parameters (ethanol concentration (0–100%, v/v), microwave energy input (50–390 W), liquid to solid ratio (5:1 to 40:1, mL g?1) and irradiation time (10–330 s)) on the SDG yield were investigate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was applied to optimise the MAE conditions as irradiation time 90.5 s, ethanol concentration 40.9% (v/v), liquid to solid ratio 21.9:1 (mL g?1) and microwave power 130 W. The SDG recovery from DFH with MAE was 11.7 g SECO kg?1 DFH (on dry‐weight basi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tirring extraction (10.0 g SECO kg?1 DFH) and Soxhlet extraction (7.60 g SECO kg?1 DFH). Compared with stirring extraction and Soxhlet extraction, MAE showed its superiority in improving SDG yield and saving time and energy. Copyright © 2007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9.
亚麻胶浸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麻籽皮为原料,水为浸提溶剂,浸提亚麻胶。研究了浸提时间、温度、料液质量比、脱胶次数对亚麻胶得率的影响,确定亚麻胶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80℃、时间40 min、料液质量比1∶15、脱胶次数2次。  相似文献   

20.
亚麻籽仁营养丰富,但其深度开发仍有较大空间。鉴此,试验以脱皮亚麻籽仁为原料,制备亚麻籽仁饮料原浆,以期为丰富亚麻籽产品种类提供科学依据。以亚麻籽仁蛋白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了打浆时间、料液比、打浆温度、浸泡时间和小苏打浸泡用量对亚麻籽仁饮料原浆的影响,利用Plackett-Burman及Box-Behnken设计筛选和优化亚麻籽仁饮料原浆制备工艺因素,获得亚麻籽仁饮料原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打浆温度60℃、打浆时间26 min、料液比1︰10 g/mL。制备的亚麻籽仁饮料原浆蛋白含量为1.53±0.07 g/100 mL,提取率为70.6%±0.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