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金牙金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矿区氧化带进行了划分,并对金牙金矿矿石中金的分布及其赋存状态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金的赋存形式主要有三种:即显微-超显微自然金包体形式、类质同像固溶体形式以及胶体吸附形式。在原生矿石中,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次为黄铁矿;在氧化矿石中,主要为粘土类矿物,碳质及褐铁矿等。  相似文献   

2.
对明山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毒砂和黄铁矿) 进行了电子探针面扫描、线扫描图像及元素定量分析。研究表明,Au的平均含量:毒砂中为0.186%,粗晶黄铁矿中为0.120%,细晶黄铁矿中为0.128%,草莓状黄铁矿中为0.143%;显示Au在毒砂中含量最高,而在不同世代和类型的黄铁矿中,以草莓状黄铁矿中Au含量较高。金在不同的载金矿物中分布不均匀,存在明显的金富集点,并主要以“不可见” 显微-超显微包体金的形式存在于载金矿物中,不排除有少量晶格金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通过矿相鉴定,单矿物含金分析,物相分析对皖西南枞阳井边金矿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用微束分析技术-质子探针分析方法对超显微形式存在金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矿物黄铁矿,黄铜矿中金的赋存状态以微细粒自然金为主,其次为银金矿,金有2种形式存在,一种是显微可见金,另一种是超显微形式存在的金,其中,显微可见金又进一步分为包裹金和裂隙金;超显微形式的金也是一种游离金,而不是晶格金,这与我国卡林型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一致。  相似文献   

4.
海相火山岩型矿床中伴生金以矿物态为主,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和含银自然金,其粒度大小,嵌布类型与矿床品位密切相关,主要载金矿物的黄铁矿,黄铜矿,为提高金的回收率,选矿工艺设计应兼顾金的比较,使金尽可能的进入冶炼过程中能顺便回收金的选矿产品,对金品位高,粒度粗的矿山,可考虑优选浮金,生产金精矿。  相似文献   

5.
雄龙西金矿床位于甘孜-理塘断裂带内,矿石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平均品位为8.36×10-6。矿石矿物主要有毒砂、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黝铜矿、辉砷镍矿、金红石,自然金、硫钴矿偶见;金矿物以微细粒金形式产出,金赋存状态以包裹金为主(占89.67%),其次为粒间金,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在分析雄龙西金矿石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浮选工艺流程。经试验,获得金品位为112.010-6、砷含量为11.94%的金精矿,产率为7.12%回收率达到95.13%,选矿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陕西双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王金矿床属大型低品位角砾岩型金矿.矿床直接赋存层位是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矿体隐伏或侧伏于含铁白云石胶结角砾岩带中;热液活动可划分5个期次,其中Ⅱ1黄铁矿钠长石亚阶段和Ⅲ2黄铁矿亚阶段为主要成矿阶段,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赋存于中泥盆统古道岭组黄铁矿含铁白云石角砾岩是最明显最直接的找矿标志;而更广泛的钠长石化指示角砾岩带的存在;Ⅱ1和Ⅲ2的存在为金矿化较好地段;黄铁矿的包体爆裂个数在700个以上,显示为金矿化较好地段;黄铁矿的热电性特征在矿体中心以N型为主,矿体边部以P型为主;金的分散流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矿体空间分布的等距性都为找矿提供一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金在硝酸中的溶解度及其对晶格金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硫化物中的晶格金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研究者希望获得直接的测定数据以及证明晶格金存在。尽管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其中化学法用H2O2-HCl,浓HNO3体系分离矿物中的晶格金。本文实验证明室温下金微溶于浓硝酸,也溶于H2O2-HCl,故前述化学法测定结果难以做为晶格金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陵背斜核周缘地带分布着许多小型金矿床,它们都是自然金-硫化物-石英建造型的金矿床,过河口金矿是其中较典型的一个矿区,本文对矿区的主要矿物-自然金、黄铁矿、石英的标型特征及找矿意义作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GSR金选择树脂和普通阴脂对氰化金银矿浆中金和银和吸附回收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源泥质和碳质金矿的金浸出率提高5%-66%,奶浸出率提高24%-31%,金银吸附率分别达到99.1%和95.2%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等分析方法,对贵州水银洞金矿床中的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 毒砂进行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Au以 3种形式赋存于水银洞金矿床中:以超显微 Au赋存于 黄铁矿和毒砂晶格结构中;以 “不可见”显微 Au 吸附在黄铁矿表面;以 “可见”微米级自然金 Au 吸 附在黄铁矿表面,或赋存于碳酸盐岩岩脉附近及岩脉中,粒径在 0.5~200μm。  相似文献   

11.
河台金矿高村主矿体的自然金以细粒、微细粒为主,其在石英、黄铜矿、黄铁矿中的分布率分别为60.7%、36.3%和2.5%。黄铁矿含金达501.33克/吨,含砷仅30ppm,其穆斯堡尔参数有明显异常,谱的拟合精度差,x~2为577.4道,比正常黄铁矿高出277道,为金原子进入黄铁矿晶格或空穴即类质同象金提供了佐证。主要矿物的标型特征,反映矿床成矿时代较老,属中温(325℃以下),中深—深成的条件下形成的混合岩化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黄铁矿是烧锅营子金矿的主要金属物和载金矿物和载金矿本文对黄铁矿的分布、世代、结晶习性,晶体结构及热电性能等标型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对阐明金矿成因,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矿床伴生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狮子山铜矿床的矿石矿物进行溶解度试验、镜下鉴定、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伴生金以矿物态为主,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金银矿。嵌布状态统计结果表明该矿床中的金矿物主要以粒间金为主,另有部分裂隙金及包裹金。金矿物与硫化物关系密切,有利于金的回收。  相似文献   

14.
001A强酸性树脂吸附硫脲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001-A在pH= 2.0的H2SO4- CS(NH2)2- H2O2 体系中,吸附、富集硫脲金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对硫脲金离子Au(Tu)+2 (Tu= 硫脲)具有吸附率高,吸附容量大等优异性能。Au 负载柱可用Na2S2O3 溶液定量洗脱,用过的树脂可再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EPMA、SEM/EDX,TEM/EDX等分析技术对卡林型金矿中超微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并对这些分析技术及其对金矿的测量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讨论。通过对金赋存状态的电子显微分析,揭示出所谓“不可见金”是由一系列超微金颗粒(大约3mm至几μm)所组成,它们被包裹于黄铁矿、含砷黄铁矿中,并首次观察到3nm的超微金矿物,这为人们正确评价超微金的赋存状态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低碱度下组合抑制剂对铅铁硫化矿的抑制性能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纯矿物试验表明,在碱性条件下DS YD对黄铁矿有抑制作用,而对方铅矿则没有抑制作用;人工混合矿物和实际矿石试验结果证实,用石灰调浆到pH=9,组合抑制剂DS YD能有效实现方铅矿和黄铁矿的浮选分离,精矿含Pb57.89%,铅回收率达到84.78%,并且不影响锌的浮选效果.矿物表面黄药吸附量测定结果表明,组合抑制剂对不同矿物表面竞争吸附能力的差异是低碱度矿浆条件下实现有效分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从金和黄铁矿在不同性质溶液中的电极电位与稳定电位出发,研究了金与黄铁矿所组成的原电池中有关电化学作用,探讨了隐伏金矿金离子晕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金矿的电化学溶解是金离子的主要来源;提取电极正负极同时使用或交叉使用,可提高地电提取法找金的有效性;用时量曲线可区分矿致异常与非矿异常。  相似文献   

18.
《焦作工学院学报》2015,(4):477-482
矿石组分及矿相研究表明,上上河金矿主要矿石矿物为自然金、自然银、黄铁矿、黄铜矿和黝铜矿,黄铁矿与金的关系密切。自然金常以包体金、裂隙金、粒间金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或嵌布在矿物粒间,其中包体金占56%。金的成色较高,一般大于808‰。0.010~0.074 mm的中细粒金占89.96%,小于0.01 mm的微粒金占7.58%,大于0.074 mm的粗粒金仅占2.46%。含黄铜矿、黝铜矿的矿石,一般金品位较高。以硫化物为主的简单矿石类型和较粗的嵌布粒度,有利于金的磨矿和浮选。主要金属矿物中普遍存在的类质同象,对金矿形成有利。围岩对矿石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大,反映了热液成矿的特征,指示找矿应以热液矿床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新民铜银多金属矿床的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和似层状产出,主要受断裂、接触带和隐爆角砾岩筒构造控制。金、银主要呈自然金、自然银、辉银矿(β-Ag2S)-螺状硫银矿(α-Ag2S)、硫铋铅银矿、角银矿和碘银矿等独立矿物存在.金的主要载体矿物为毒砂、褐铁矿、辉铋矿、方铅矿、黄铁矿和黄铜矿。配分计算结果表明:在原生矿石中,黄铁矿中金的配分率较高;而方铅矿、黄铁矿和黄铜矿中银的配分率较高.在氧化矿石中,褐铁矿中金、银的占有率均较高.根据金、银的赋存状态特征,对该区金、银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0.
黄铁矿为大庆岭金矿床中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反映了矿床成因的多元性及成矿物质的多源性。Ba的高含量表明矿床为浅成热液金矿床。黄铁矿S/Fe值与含金性的相关变化关系说明了富金黄铁矿是在高硫逸度的条件下形成的。黄铁矿的晶形、热电导型及As含量沿矿体走向方向的变化,均表明本矿床剥蚀深度不大,且具东低西高的趋势。含金黄铁矿以其{hko}、{111}及聚形晶含量较高、粒度较细、Pb,Zh含量高、晶胞参数大、以及热电系数均值大和极差小为特征。由黄铁矿的电子顺磁共振谱研究可知,本矿床黄铁矿中的金有一部分是呈品格金的形式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