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得到广泛推行,但是缺乏在文化遗产视角下对小城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特定研究。本文以粤西小城德庆为例,通过对其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指出德庆名城保护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高度失衡、原真性建筑缺失、非物质物化遗产保护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文化遗产的特点,提出德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策略,并得出改进建议,最后提出管理标准,将名城保护规划落实到管理层面,推进小城镇名城保护的进程,进而更好地实现对小城镇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实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保护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环节,历史街区作为一种动态型的城市遗产,它的永续发展就是在街区保护的过程中,实现街区繁荣、环境舒适与社区和谐的目标.笔者以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及实践为例,阐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探索历史街区保护在编制和实施中的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文化遗产已经是人类无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但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文化遗产的保护却存在着重要的危险。城市文化,是该区域固有的名片,对于城市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文化遗产,则承载了城市对于文化的表达与传扬,是与城市相为一体的。在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加强对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又要协调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必须重视起来。本文针对城市规划中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研究策略展开研究与讨论辩题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城市的规划与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基于遗产廊道构建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遗产廊道具有自然和历史文化的特性,其存在的形式和保护手段与城市绿地系统有着必然的联系。针对自然条件优越和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城市,提出将遗产廊道规划思想引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从遗产保护、城市绿地廊道网络体系健全、丰富城市游憩体系等几方面出发思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新思路。研究以遗产廊道作为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主要因素,探讨基于遗产廊道构建的绿地系统布局模式,并提出遗产廊道中不同类型绿地的一些建设方式,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思路注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5.
张莺 《住宅科技》2023,(11):34-41
城市遗产的保护是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的整体保护和积极保护,其中,公众参与是我国现阶段城市遗产保护工作中亟待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的方法,选取相关国际文书、参与式规划等研究视野,并以巴拉瑞特参与式规划为例,总结公众参与工具的内容、体系构建的要点,从而提出上海城市遗产保护公众参与的框架体系构想,以期为我国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名镇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一般小城镇的基本属性,又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本文在剖析历史文化名镇及其规划的特点基础上,以河北省蔚县代王城镇为例,探讨了历史文化名镇总体规划和保护规划编制的内容与方法,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规划编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大伟  秦雷 《中国园林》2006,22(3):21-26
在指出颐和园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主要内容、对中关村科学城规划建设的价值、作用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以颐和园为核心的区域历史遗产整体保护的总体规划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次总规修编的四大重点课题之一.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题的参与者,我想对一些长期存在或认识模糊的问题做思考性的阐述,以体现保护规划编制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朱嘉广:《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中提出了10条历史名城保护原则,但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并且有日趋严重的势头,因此,我们陆续编制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当时关注最多的是明清古建筑,并争论究竟要保护什么时期的建筑,当时这还是个问题,其实现在看来很简单,就是见证历史发展的重要遗产都保护下来。若干年来房地产开发的高潮期,建设性的破坏往往不分明清古建筑还是近现代建筑,都拆掉了,等到再反思时发现这些东西都很重要,觉得很可惜。对于历史遗产的价值,人们这有个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建筑》2017,(1)
正江西师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具有国家城乡规划编制乙级设计资质,下设城乡规划所、建筑设计所、风景园林所、城市设计所,主要业务包括: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风景旅游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等的编制与咨询,并承担省市相关部门下达的科研课题研究。研究院不仅成为本院教职工开展教学、科研的平台,也为在校城乡规划、建筑学专业学生提供大量专业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we ask how the planning process that coordinates the interests of various sectors on a municipal level affects the cultural heritage assets in suburban landscapes.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role the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sector plays in the overall planning processes that take place in such semi-urban regions.A case study is carried out in two suburban areas in Norway, Madla and Nannestad. The case-study design includes various methods; historical map overlay, visual methods, discourse analysis based on qualitative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studies. The case studies have been performed on two levels: a superior landscape analysis covering the total municipality, and a second and more detailed level.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protection and caretaking of green interests in land-use planning is not necessarily a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terests. Cultural heritage is more to be seen as a derivate interest.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seldom functions as a premise provider in municipal planning.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need for comprehensive planning across administrative and disciplinary borders as cities grow into regions. There is also a need for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terests to play a stronger role in planning in order to obtain better preservation of the cultural monuments and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估和展示三维时态技术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三维时态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在辅助街区保护规划、支撑全面的现状与历史数据、提供规划编制依据和服务于规划方案审批四个方面,提供的直观、完整、准确的功能和数据支持,展现了三维时态技术在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可以看出,三维时态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维护、展示以及信息的快速查看、统计汇总与数字化分析,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与城市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杨静  成玉宁   《风景园林》2019,26(10):113-118
遗址公园作为遗址保护、展示教育与考古研究的有效途径,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推广与发展。意大利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其完备的法律保护制度、成熟的遗产保护理念和文物保护技术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罗马图拉真遗址公园为例,通过对其历史沿革的梳理,从遗址的空间结构和历史时序性上解读遗址时空特性,探讨其在坚持遗址原真性的基础上,如何从遗址保护理念、规划设计策略和实施技术路径3个层面对遗址进行保护与阐释,旨在解析意大利在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中的理念与方法,探讨其对于遗址公园建设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内 容,目前存在重经济轻保护、重遗产轻环境等问题,促进生态 与文化遗产协同保护能够有效推动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相得益 彰的高品质空间建设。佛山是一座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丰富文化 遗产的城市,平衡好历史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 重点之一。以佛山市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在 摸清文化遗产资源类型、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搭建生态与 文化遗产协同保护和联动发展的分析框架,构建文化遗产空间 保护体系。首先,全面挖掘和梳理佛山市多层次多元化的生 态-文化资源,划定不同等级的资源集聚区;其次,提出“文 化遗产+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空间保护体系构建策略;最 后,构建“生态基底+遗产空间+遗产廊道”的分级分类空间保 护利用模式。生态与文化遗产协同保护体系的构建是从文化遗 产单体保护到生态与文化遗产协同保护和系统性整体保护的转 变,对于城乡环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伴随城市的快速发展及土地的集约利用,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进入综合发展时期。然而,目前规划编制体系还不尽成熟,未形成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方法。中等城市的发展存在广阔的空间和可塑性,其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对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结合新沂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的规划实践,探索适用于中等城市的地下空间编制方法,引导规划管理。①总规层面:对接上位规划,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挖掘城市特色,创造地下空间公共价值,合理进行分区引导,实现“刚弹结合”; ②控规层面:衔接规划管理,形成“文字+管控导则”的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我国城市文化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城市文化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的文化,城市规划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智慧结晶。分析了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化发展内容:一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二是城市空间要素组合的文化表达。三是城市景观风貌和个性特色。四是城市发展建设的思想文化理念。五是城市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指出发展城市文化是城市规划的使命,期待通过城市规划为城市文化的发展繁荣给力,开创城市文化复兴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7.
文化线路以其整体性、连续性、动态性对于遗产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已成为共识,多维度、多尺度发展文化线路视野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从城市尺度出发,将传统区域尺度的文化线路内涵活化引入老城空间,强化历史遗产保护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总结凝练出整体价值、连接廊道、动态视角三大关联特征,为老城更新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围绕"要素识别调查-适宜评价分析-空间规划布局-分类营建策略"的基本框架展开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老城复兴路径探讨。并以陵川老城为研究案例,提出以空间线路为载体,遗产保护为核心,兼顾生态修复、社区营建及城市公共空间整治的老城整体性复兴策略,形成了一套综合且翔实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e historical cities in Southeast Asia with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Asia's 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and the ancient capitals of Myanmar are as an example of these civilizational achievements. Their urban forms through history are essential spatial carriers reflecting the traditional local planning thinking. However,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has yet to form due to a lack of systematic research. This study aims to complement it by studying the urban forms of almost all Myanmar's ancient capitals based on verifiable spatial elements, works of literature, archaeology documents and field survey. The location, boundary and layout elements are analyzed to classify and characterize these urban forms, and their evolution rules are then summarized. Furthermore, the urban planning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ussed, indicating that the regulated structure and distinctive image gradually formed, accompanied by increasingly mature planning thinking and method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urban form and the planning thinking of Myanmar's ancient capital cities had undergone an evolution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at the “Golden Royal City” is of unique value in the genealogy of Asian capitals. The finding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mutual learning between civilizations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the heritage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19.
关联耦合理论是当代城市设计的 经典理论之一,强调研究城市形体环境中各 构成元素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规律,并 已被应用到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 的各个层面。它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 新的观察视角,推动了近年来新兴遗产保护 类型(如区域遗产、文化线路等)的界定与保 护,并深化了既有传统遗产类型(如历史纪念 地、历史文化名城村镇等)的保护工作。本 文通过探讨关联耦合理论与文化遗产保护的 关系,提出文化遗产群落的概念,结合相关 案例,梳理出以该理论为视角的文化遗产群 落保护的一般方法,以期对中国文化遗产保 护的实践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李光旭 《山西建筑》2009,35(18):51-52
通过研究,把保护范围拓展到了整个广州市域,建立了广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层次,并强调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提出了与规划管理密切结合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图则的编制形式,以方便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