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粪发酵沼液对无土栽培番茄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猪粪发酵沼液在保护地无土栽培番茄上施用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种不同稀释倍数(清沼比为1︰1、2︰1、3︰1)的沼液以混灌方式施用以及以沼液和清水轮流灌溉等4种处理,通过采集番茄果实,测试包括Vc、还原糖、粗蛋白、可溶性固形物、铜、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多项品质指标,研究沼液灌溉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可提高番茄果实Vc含量,但不能提高还原糖的含量,轮灌方式施用沼液可提高番茄果实的粗蛋白和可溶性固体含量,并且铜、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的含量均未增高,以轮灌方式施用沼液可在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番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沼肥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通过脐橙田间施用沼肥和化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使用沼渣、沼液混合液作基肥,沼液作追肥的情况下,比有机复合肥、尿素作基肥及复合肥、硫酸钾作追肥效果好。使用沼液不仅能促进脐橙生长,同时能提高脐橙的产量、单果重、挂果数、果实甜度,改善脐橙水果品质,提高其商品率。  相似文献   

3.
青椒果实因水分含量高和采后代谢旺盛,贮藏期间极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严重影响了青椒的贮运品质和商品价值。总结了青椒果实采后的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分别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保鲜技术3个方面介绍了青椒采后病害的主要防控手段,并进一步阐述了各类防控技术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青椒采后病害控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对采后青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研NO.3”青椒为试材,采用48℃、60℃的热空气分别对青椒进行30min处理,置常温18~20℃条件下贮藏24天,探讨热处理对青椒采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8℃热空气处理对降低青椒病害率,抑制青椒的软化和失重率的升高,延缓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VC含量的下降效果较好;60℃处理可阻止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有效地抑制青椒果实呼吸强度上升。  相似文献   

5.
叶面喷施矿质营养剂对龙眼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促进龙眼果实发育和提高果实品质为目的,在龙眼果实发育中后期(6~7月),树冠分别喷施6种不同组合的矿质营养剂3次。结果表明:营养剂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龙眼果实品质。其中,所有处理的果实果型大小及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大部分处理的Vc含量也不同程度的提高。处理1和处理4能显著地提高龙眼果实的外观品质;处理3能比较全面地改善龙眼果实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6.
通过沼液肥在色素辣椒上的施用,阐述了沼液不同滴施量对色素辣椒生长发育、品质、产量、土壤养分和容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施用量为2 000 kg/667 m2时,色素辣椒产量高,效果好;在色素辣椒上施用沼液肥可使辣椒径粗增加,单果重增大,单株坐果数量增多,能明显改善辣椒的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和抗逆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以丰田新秀青椒为试材,模拟贮运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研究其对青椒品质的影响以及1-MCP处理在此过程中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贮运环境温度的变化容易导致青椒果实呼吸作用增强,失重率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等营养成分消耗过快,硬度下降,造成衰败和腐烂;1-MCP处理可以显著抑制青椒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代谢增强,从而较好地保持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等营养成分,减少质量损失和腐败的发生,延缓果实的成熟和转红。10℃恒温结合1-MCP处理贮藏35 d的青椒商品率可达90%以上;模拟青椒贮运条件,采用1μL/L浓度的1-MCP熏蒸24 h,在10℃贮藏6d后,取出,盖上保温被在室温25℃条件下放置24h,再重新放入10℃冷库中贮藏28d时,青椒果实的商品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8.
沼液浸种和追施对辣椒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探索沼液在辣椒生产上的施用效果表明,沼液浸种辣椒和大田期施用沼液,出苗率比对照提高3%以上,又能明显改善辣椒农艺性状,促进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单产比对照增加20%左右,投产比增加0.6,是辣椒生产值得推广的一项节本增效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9.
沼气工程沼液高值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解决沼气工程中沼液产量大、处理成本高、储存运输困难和营养物质含量偏低等问题,提出采用高耐污反渗透技术对沼液进行浓缩,以实现沼液高值利用。实验分析了沼液膜浓缩技术的可行性,并对浓缩后水质做了简单介绍;同时通过浓缩液种植大白菜实验,对浓缩液作为追肥对大白菜的产量、品质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膜通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反渗透技术浓缩沼液可行,最佳压力运行范围为4~5.5 MPa,进水电导率和温度符合反渗透膜技术的要求,沼液通过膜浓缩后清水能够回用于调浆,浓缩液中营养元素更加集中可以用于农业种植,沼液浓缩液中氮素能满足大白菜生长要求,最佳施入量为1100 kg/hm2氮,在此条件下既能维持大白菜的高产,又能协调周边环境效应,利用沼液种植能提高大白菜品质,硝酸盐含量能较好的维持在600 mg/kg以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沼液合理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为沼液农用提供理论参考,因地制宜地指导农业生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研究了沼液农用对芥菜产量、品质以及病虫害防治的影响,探究在芥菜产量、品质以及病虫害防治状况最佳情况下的沼液施用量。结果表明,与化肥对照(处理2)相比,大部分施用沼液的小区芥菜产量有所提高,芥菜营养品质有所改善,沼液施用量控制在83 333~108 333 kg/hm~2时,芥菜生长优良,产量相对较高,沼液施用量控制在91 667~108 333 kg/hm~2时,芥菜品质达到最优。综合考虑芥菜产量和品质,替代化肥施用的沼液控制在91 667~108 333kg/hm~2时最佳。适量沼液喷施对芥菜病虫害防治有良好作用。沼液施用量控制在1 750~2 500 kg/hm~2时,芥菜虫口密度接近施药对照;沼液施用量控制在2 250~2 500 kg/hm~2时,芥菜虫害率和病情指数均相对最低且接近农药处理对照,当替代农药喷施的沼液控制在2 250~2 500 kg/hm~2时,对芥菜病虫害防治得到较好效果。综上所述,施用沼液能显著提高芥菜产量,保证芥菜品质优良,同时对芥菜病虫害防治效果良好,但需要控制在一定施用量范围内并合理施用才能保证芥菜生长各方面的需求,提高沼液的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1.
保鲜剂和贮藏温度对青椒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棚秋延后陇椒5号青椒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温(20~25℃)、低温(9~10℃)条件下,伊源青椒保鲜剂和乙烯利处理对贮藏期间青椒VC含量、叶绿素含量、腐烂指数、转红率和保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的贮藏期间,青椒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腐烂指数和转红率逐渐增大,商品果率减小;伊源保鲜剂能显著延缓青椒VC含量的下降和叶绿素的降解速度,减小腐烂指数和转红率,延长贮藏期。低温条件显著提高了青椒的保鲜效果,延长了保鲜期。  相似文献   

12.
茶叶喷施不同浓度沼液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茶叶喷施沼液能有效地提高茶叶产量、产值,改善其内在品质,提升茶叶档次,能增产7.20%,纯增值4.91%,游离氨基酸提高0.4、0.2个百分点,同时对茶叶病虫害有一定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1.沼液在蔬菜上的应用沼液中可溶性养分含量多,合理施用沼液有利于促进蔬菜生长,增加产量,节省肥料成本,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用沼液后不仅蔬菜产量、品质有明显的提高、改善,并且在不喷洒农药的情况下,病虫害明显减少。1浸种。浸种前将种子充分晒干,然后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投入已正常使用50天以上沼气池的稀释  相似文献   

14.
王文梅 《种子世界》2021,(9):0015-00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果树栽培行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我国消费者对水果的果实品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水果果实的品质也间接表明了我国当前果树栽培技术的好坏。为了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果实的品质,只有不断加强我国的果树栽培技术,因此,相关研究与技术人员开始不断尝试通过增加果树栽培的科学技术含量提升果实品质的方法。只有将果树栽培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善,才能提高我国各类果实的品质,使我国的栽培技术在科技不断创新的今天占据稳定的地位,也能使果实销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稳定地位。文章对果实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展开深入调查,详细分析了通过提升果树栽培技术提高果实品质的方法,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果树果实品质的提升、果树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及果农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起到切实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肥水耦合对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椪柑为试材,研究了水肥(N、P、K)耦合对柑橘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肥料干施相比,肥水耦合能显著提高柑橘产量,对增加果实大小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改善品质方面,肥水耦合对增加柑橘果实糖和维生素C含量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沼肥在水晶葡萄上应用与试验的对比结果表明,沼渣作基肥、沼液作追肥应用于葡萄生产,比单纯用尿素水追肥效果好,在一亩相同的面积上,(试验)产量比(对照)产量增加445kg,即提高24.25%,销售收入(试验)比(对照)增收2514.00元即增33.51%,因为(试验)的果实品质好,销售价高,销路好,经济效益较高,所以推广普及,沼液在水晶葡萄上的应用,能更好地增加产量,节约化肥、农药的开支,增加经济效益,提高果品质量,生产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沼液兑水作追肥在葡萄上施用以1∶1的稀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改善桃果实贮藏品质的方法,以大久保桃为试材,研究了30μm厚度的PVC薄膜包装和8℃(冷害温度以上)预贮5d再于0oc(冷害温度以下)冷藏处理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包装(对照)相比,包装处理能有效抑制桃果实的软化,保持较稳定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和出汁率,明显抑制果实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和果肉褐变:与8℃和0℃直接贮藏相比.经8℃预贮5d后再于O℃冷藏处理不仅可保持良好的果实硬度.贮藏后期SSC和出汁率处于较高的水平.而且能显著降低果实相对电导率和褐变指数.有效改善大久保桃的贮藏性能.保持果实良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8.
连续3年定位施用沼液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沼液连续长期农用的可行性,研究了连续3年定位施用沼液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规模化养殖场猪粪尿发酵的沼液作为肥源,在四川省邛崃市固驿镇黑石村黄壤性水稻土上种植水稻,分别设置1个清水处理对照(1#),1个常规施肥处理对照(2#)和10个不同施用量沼液处理(分别为3#、4#、5#、6#、7#、8#、9#、10#、11#、12#),研究不同量沼液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沼液施用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在后2年沼液施用量水平高于第1年施用水平的情况下,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后2年水稻的产量、蛋白质含量和矿质元素含量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沼液处理下,每年最高水稻产量比常规施肥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9.9%,87.2%,69.8%;第1年稻米蛋白质含量较后2年高,且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后2年稻米中Mg、Fe、Mn、Cu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Zn含量呈上升趋势;而第1年稻米中Cu、Zn含量有明显变化趋势,Mg、Fe、Mn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表明适量的沼液施用比常规化肥处理更有利于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当沼液施用量控制在3 200~5 300 kg/hm2时,水稻产量和品质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包装与运输方式对常温贮藏青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椒(麻辣四号)为试材,采用不同包装(普通纸箱、瓦楞纸箱、微孔保鲜膜)、不同运输车辆(厢式半封闭货车、普通货车)及0.5μL/L 1-MCP共6种组合方式处理,青椒经6 h公路运输后(厢式半封闭货车温度18~24℃、相对湿度70%~80%;普通货车温度18~24℃、相对湿度50%~60%),贮于常温条件下(温度18~22℃、相对湿度80%~85%)12 d,研究不同包装与运输方式对常温贮藏青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0.5μL/L 1-MCP处理、采用5层瓦楞纸箱内衬微孔保鲜膜包装、用厢式半封闭货车运输的处理,能保持青椒较高的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失重率与呼吸强度,抑制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延缓膜脂过氧化进程,延长贮藏期,保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东台市东台镇农业中心在东台市能环办的支持下,借鉴北京市农业工程中心的思维方式,采用土法工程过滤与过滤网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将沼液与沼渣分离,并通过相关技术对过滤系统进行反冲洗、重复反冲洗以防止堵塞,从而解决了沼液滴灌易堵塞难题,实现户用沼气沼液经处理后通过滴灌系统应用到蔬菜种植中,不但减轻了因沼液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提高了有机蔬菜的产量、品质和水肥利用率。一、土法沼液滴灌工艺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