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河南地区汉族人群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遗传易感性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河南汉族38例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42例正常健康人进行了HLA—DRB1^* 1201/1202、^*1501/1502等位基因检测,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 两组的HLA—DRB1^*1201/1202、^*1501/1502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LA—nRR1^*1201/1202、1501/1502等位基因与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形成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方法对陕西地区汉族慢性乙肝患者108例与正常对照108人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32人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与HBV复制状态相关性分析。结果陕西地区汉族人HLA—DRB1等位基因以DR-B1*04(16.2%),DRB1*09(12.5%),DRB1*12(11.6%),DR-B1*15(13.4%)最为常见;病例组HLA—DRB1*03的等位基因频率(10.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7%),(OR=3.10;P〈0.05);HLA—DKB1*07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17.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3%,(OR=2.09;P〈0.05);DRB1*07基因位点在HBV高复制状态多见(OR=2.22;P〈0.05)。结论HLA—DRB1*03、HLA—DRB1*07与陕西地区汉族人HBV感染后的慢性化相关联。该研究提示HLA-Ⅱ类基因与HBV感染慢性化有关联。  相似文献   

3.
重庆地区人群HLA-A、B、DRB1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伟  黄霞  王蓉感  王芳 《重庆医学》2006,35(14):1286-1288
目的了解重庆分库HLA—A、B、DRB1基因多态性,分析重庆地区人群HLA—A、B、DRB1基因频率分布特征,为重庆地区建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来自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重庆分库的3957名无血缘关系的捐献者.进行基因分型,计算HLA—A、B、DRB1基因频率,并与其他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在重庆地区人群中检出了75种HLA基因特异型。其中HLA—A位点19个,HLA—B位点41个,HLA—DR位点15个。A*02(29.37%),A*11(29.1%)和A*24(17.3%)为重庆分库捐献者HLA—A座位的主要等位基因;HLA—B座位中,B*46(14.98%),B*4001(13.19%)和B*13(9.39%)为主;HLA—DRB1座位以DRB1*09,DRB1*15,DRB1*12,DRB1*04出现频率高。结论重庆地区人群的HLA基因多态性与南方汉族接近,并有其特点。HLA基因分布具有民族和地域特征,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募集到带有不同HLA分型的造血干细胞供者,有必要在我国多个地区筛选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HLA—DR4/1分子与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18例RA患者,以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对上述患者进行HLA—DR4/1分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抗CCP抗体水平。[结果]在118例RA患者中,35例患者HLA—DR4阳性,其中DRB1^*0405阳性20例;5例患者HLA—DR1阳性。在118例RA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有90例。其中,在40例HLA—DR4/1 阳性的RA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的占82.5%(33/40);在其余78例HIA—DR4/1阴性RA患者中,73.1%(57/78)抗CCP抗体阳性。HLA~DR4/1阳性患者与HLA—DR4/1阴性患者抗CCP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而20例HLA—DRB1^*0405阳性的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者19例,HLA—DRB1^*0405阳性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率高于其他HLA—DR4/1亚型阳性的RA患者,也高于HLA—DR4/1阴性患者。[结论]RA中HIJA—DRB1^*0405基因与抗CCP抗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皖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与HLA—DR4基因亚型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中的HLA—DR4基因亚型与皖北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病及临床表现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皖北地区汉族人群102例RA患者及40例健康人HLA-DR4基因亚型,分析其与RA发病及临床表现的关联性。结果①对HLA—DRβ1基因亚型研究结果发现仅仅HLA-DRβ1*0405基因与RA有显著关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HLA—DRβ1*0405基因是皖北地区汉族人群RA易感基因的主要亚型。②HLA—DRβ1*0405阳性组晨僵时间明显比阴性组长(P〈0.05),RF滴度阳性组明显比阴性组高,肺部病变阳性组比阴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皖北地区RA易感性与HLA-DRβ1*0405基因相关。HLA-DRβ1*0405基因与晨僵时间、RF有关,HLA-DRβ1*0405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肺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A1*04、*01基因与武汉籍汉族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78例RA患者和126例健康者的HLA-DRB1*01、*04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RA患者DR4基因频率为52.5%,对照组为21.6%,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DR1基因频率两组无差异(P>0.05)。RA患者HLA-DR4的主要亚型为DRB1*0405(32.1%)与对照组(6.3%)有显著性差异(P<0.01),DR,阳性的RA患者的并了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类风湿因子(RT)阳性率、关节侵蚀性病变明显高于DR4阴性的患者(P<0.01)。提示HLA-DR4基因与RA患者易感性及疾病严重性相关,其主要亚型为DRB1*0405、DRB1*0401,DR1基因检测可作为一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背景:斑秃(AA)是一种累及毛囊的多基因免疫性疾病,并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1*11相关。目的:在88例严重AA患者中,研究发病年龄和疾病程度这两个参数(斑片型AA和AT/AU)与HLA-DRB1*11及其等位基因存在/缺失的关系。方法: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HLA-DR和HLA-DQ型。结果:AA患者中有37.5%(在20岁之前出现首次斑秃者中比例上升至72%)为HLA—DRB1*11阳性,健康对照组有21.2%阳性(P=0.004,RR=2.1)。HLA—DRB1*11阳性与AA首次皮损的早期发生相关,平均发病年龄为16岁,而DRB1*11阴性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7岁(P=0.003)。在DRB1*11等位基因中,DRB1&1104与AA的早期发生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就斑片型AA和AT/AU而言,HLA系统很大程度上通过DRB1*1104等位基因影响AA的发病,而不影响其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AP)的遗传背景及免疫学发病机制,为明确AP的病因学及预后提供免疲学方面的资料,同时也为探索其免疫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方法:采用分析性研究策略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型技术(PCR--SSP)对80例内蒙古地区汉族儿童AP病人和108倒正常汉族儿童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型别分析。结果:汉族儿童HLA—DRB1各等位基因均被检出。HLA—DRB1*010x、HLA—DRB1*120x的基因频率在AP患儿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3.75%vs4.16%、12.50%VS5.56%,),HLA—DRB1*080x的基因频率在AP患儿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2.50%VS8.33OA)。这些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其它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LA~DRB1*010x、HLA--DRB1*120x与AP的易感性呈正相关。可能是AP的易感基因。HLA—DRB1*080x与AP的易感性呈负相关,可能是AP的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9.
广西东兰县壮族长寿老人HLA-DRB1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HLA-DRB1)基因与长寿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对东兰县150名90岁以上长寿老人(90~105岁)和143名当地健康、无血缘关系、随机抽样的成年人(20~76岁)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并进行相应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结果:长寿组HLA—DRB1*1201-1202等位基因频率(10.56%)明显高于对照组(5.39%)(P=0.0239,OR=1.9067);其余各相应等位基因频率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在HLA—DRB1座位各等位基因中,长寿组和对照组均以HLA-DRB1*1501等位基因的频率最高,分别为29.76%、24.74%;其次为HLA—DRB1*1601-1602等位基因,分别为17.94%、20.23%。结论:在东兰县壮族人群中,HLA—DRB1*1201—1202与长寿高度关联,可能通过某种未知的机制影响人类的衰老及寿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四川地区人群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获得完整准确的遗传学数据。方法采用单管PCR扩增方法建立高效的HLA—DRB1基因测序分型(SBT)技术对180名健康个体进行HLA-DRB1基因型检测。结果共检出39种HLA—DRB1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HLA-DRB1*0901的频率最高,HLA—DRB1*1101的频率次之。结论提供了四川地区汉族人群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频率,证实了单管扩增测序分型方法快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林冰冰  段爱霞  汪京峡  夏莉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2):111-113,I0001
目的探讨宁夏回、汉族白癜风患者HLA—DRB1*03、*07、*12、HLA—DQB1*02等位基因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114例白癜风患者(汉族84例,回族30例)及对照组进行HLA上述四个等位基因检测。结果宁夏回、汉族正常对照组四个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示:回族HLA—DRB1*12(15.00%比6.11%)等位基因频率较汉族增高(P〈0.05),并且宁夏汉族患者组HLA—DRB1*12(15.47%比6.11%)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组增高(P〈0.05)。结论宁夏汉族人群,HLA—DRB1*12等位基因可能与白癜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与HLA-DRB亚型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LA-DRB基因与我国北方汉族人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免疫遗传相关性。方法采用基因芯片分析方法,对31例脑梗死患者及无血缘关系阴性对照组41例检测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等位基因及亚基因。结果CI病例组DRB1*04、DRB1*3(17)位点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I病例组DRB1*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HLA-DRB其他位点在病例组及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DRB1*04、DRB1*3(17)可能为CI的易感基因表现型,DRB1*12可能为该病的保护基因表现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等位基因、单倍型、基因型的相关性,研究HLA-DRB1基因序列和结构与SLE患者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本文对53例SLE患者及78例正常对照,40例SLE家系和43例正常对照家系,及1例SLE多发家系(三代18人),应用微量淋巴毒实验和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序列特异性多态性(PCR-SSP)分析方法,分别行HLA-I类抗原及HLA-Ⅱ类基因检测,并对DRB1*15阳性患者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及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1)SLE患者HLA-A9、A11、B5、B17、DRB1*15、DRB1*03基因频率较对照升高,与SLE发病相关。而DRB1*04基因频率明显降低,为疾病保护基因。其中HLA基因的型别不同,可影响SLE的临床表现,狼疮肾炎主要与HLA-DRB1*03基因相关,而DRB1*15则与各型SLE相关。(2)对DRB1*15阳性患者测序分析,结合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分析发现,同时合并狼疮脑病、狼疮肾炎者,DRB1*15基因第123位碱基发生C→G取代突变,从而使第41位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谷氨酸,而未发生基因突变者,则临床表型以轻型者较多。(3)从家系角度分析SLE患儿单倍型,以A9B40DRB1*15明显增高,SLE患者基因型以DRB1*09/DRB1*15及DRB1*03/DRB1*15多见。(4)在父母携带DRB1*15相同的情况下,父亲传递给后代者,较易患SLE。结论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病与携带不同的HLA基因相关,而且重症患者可能与HLA基因的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HLA-DRB1)等位基因*1101/1104、*1201/1202的分布。方法:应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74例河南汉族慢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与6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RB1*1101/1104、*1201/1202等位基因检测。结果:丙肝组HLA-DRB1*1101/1104、*1201/120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38%(5例阳性)、7.43%(11例阳性),与健康对照组的4.03%(5例阳性)、7.26%(9例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085、0.003,P均〉0.05)。结论:HLA-DRB1*1101/1104、*1201/1202等位基因与河南地区汉族人群慢性丙型肝炎的形成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三明市汉族骨髓捐献志愿者HLA,A、B和DRB1多态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杂交和序列特异性引物为基础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鉴定318名三明市汉族骨髓捐献志愿者HLA-A、B、DRB1座位的等位基因,计算基因频率。结果 三明市汉族人群中HLA-A*01、A*02、A*11、A*24、A*26、A*30、A*31、A*33基因频率在0.0158~0.3656,HLA-B*13、B*27、B*35、B*38、B*39、B*46、B*48、B*51、B*54、B*55、B*56、B*58、B*4001组、B*4002组、B*1501组、B*1502组基因频率在0.0127~0.1971,HLA-DRB1*0301组、DRB1*04、DRB1*07、DRB1*08、DRB1*09、DRB1*11、DRB1*12、DRB113、DRB1*14、DRB1*15、DRB1*16等基因频率在0.0336~0.1422。A、B、DRB1的空白基因频率分别为0.74%、2.79%、0.14%。结论 三明市汉族骨髓捐献志愿者具有中国汉族人群HLA-A、B和DRBl基因共有的遗传特征,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带有达到多态水平的HLA等位基因的患者在三明市汉族人群中寻找到HLA相匹配的供者的机会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蒙古族儿童过敏性紫癜(AP)的遗传背景及免疫学发病机制,为明确AP的病因学及预后提供免疫学方面的资料。方法:采用分析性研究策略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型技术(PCR—SSP)对57例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儿童过敏性紫癜病人和102例正常蒙古族儿童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型别分析。结果:HLA—DRB1*110x的基因频率在AP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LA—DRB1*120x的基因频率在AP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其它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则无明显差异(P〉0.05)。站论:HLA—DRB1*110x与AP的易感性呈正相关,可能是AP的易感基因。HLA—DRB1*120x与AP的易感性呈负相关,可能是AP的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河南地区汉族人群乙肝后肝硬化遗传易感性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为探寻乙肝后肝硬化的易感基因和抵抗基因提供线索。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62例河南汉族乙肝后肝硬化患者、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62例正常健康人进行了HLA-DRB1等位基因检测,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对三组实验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 在乙肝后肝硬化组中HLA-DRB1 1201/120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健康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HLA-DRB1*1301/1302、1501/1502等位基因实验组与两组对照组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LA-DRB1*1201/1202等位基因可能为河南地区汉族人群乙肝后肝硬化形成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HLA-DM(DMA和DMB)基因的多态性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P)检测96例RA患者及100名正常人HLA-DM基因第三外显子多态性,并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筛选HLA-DRB*0405阳性个体。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正常人群的DM等位基因均以DMA*0101和DMB*0101为主(分别为86.5%和87.5%,及85.0%和90.0%)。DM等各位基因表型频率在RA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HLA-DRB1*0405阳性的RA组与正常对照组也无显著性差异。DRB1*0405阳性率、RF滴度在DMB*0101组显著高于DMB*0102组(P值分别小于0.01和0.05)。结论:DM基因多态性可能不影响RA的易感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RA病情及活动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HLA-DRB1基因分型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特异性序列寡核苷酸探针(SSO)基因分型技术结合Luminex液态芯片技术对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90例正常人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比较。结果HLA—DRB1等位基因0901型在慢性乙型肝炎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15。56%),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2=7.40,P(0.01,RR=2.71),而HIA—DRB1等位基因0403型在慢性乙型肝炎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05%、35.56%),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X^2=8.37,P〈0.01,RR=0.37);其他型别的等位基因2组间没有明显差别。结论HLA—DRB1等位基因0901型与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密切相关,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易感基因或连锁基因;HLA—DRB1等位基因0403型与慢性乙型肝炎抗性密切相关,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抗性基因。宿主的HLA—DRB1是乙肝病毒感染转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ALL)易感笥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找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易感基因。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DNA分型技术对30例儿童-ALL患者及53便健康对照进行了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 儿童-ALL患者与HLA-DRB1*15基因关联,基因频率为25.0%,RR=3.08,x^2=5.56,P<0.025。其他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提示在华北汉族人群中,HLA-DRB1*15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