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些年来,一些城市里的家俱店豪华地装璜门面,做上考究的几个大字,如“家(亻私)城”、“家(亻私)官”、“家(亻私)总汇”等,非常醒目,招徕顾客。又因有个很大的“(亻私)”字,人们从未见过,现在走到这里,驻足凝视,引起一些议论。这个“(亻私)”字怎么读法?怎么讲解? 因为是卖床橱桌椅等家具的店家写的,有人就读“ju具”,即“家具城”等,其讲解就是卖家具的;又因偏旁“亻”右边有个“私”字,有人又读“si私”,即“家私城”等,其讲解就是卖床橱桌椅等家私的。到底读什么音?作何讲解?笔者虽教语文,也不识这字,不知该怎么读怎么讲?即查《现代汉语词典》、查《辞海》、查《辞源》、查《康熙字典》,均无这个“(亻私)”字。不是不耻下问请人踢教。有人说,这是“舶来品”,从日本引进来的,中日文字混用,读“si私”,作“家私”讲。我即向精通日语者请教,他也不认识此字,并说日本文字中没有这个“(亻私)”字,为慎重其事,他还查了两部日语字典,确实没有这个“(亻私)”字。日本没有这个字,我们怎样采取“拿来主义”引进呢?左问右查才确认,这是一个方言字,音si(私).家私,即家什,指家具、厨房用具等。把“家具”硬写成“家私(什)”,既叫人认不识、看不懂,又名不符实。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人说,这是广东传过来的  相似文献   

2.
“範”、“笵”和“范”在古代为3个音近形似的字,现今则统一简化为“范”字。从这3个字的本义着手,对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梳理,分析3个字在做姓氏时的用法.并从简化字“范”的简化谈汉字简化与规范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初看字眼,觉得“危险源”与“不符合”是两个概念,完全不可能混用。但不少受审核组织对这两个词理解不准确,甚至会将“不符合”当作“危险源”进行辨识,导致企业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过程中进入一个“死循环”,做无用功。例如,某企业在危险源辨识时,将酒后驾车作为危险源。在风险评价时,由于考虑酒后驾车是违反法律的行为,被评为较高风险等级危险源,  相似文献   

4.
<正> 前不久,某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家俬是什么?》的小品文,作者对目前市场上的家具店采用颇为时髦的“家俬”两字作招牌,提出了质疑。作者称:他查遍了各种字典、辞典、词典,都没有查到“俬”这个字和“家俬”这个条目。在具有权威性的《辞海》里,只有对“家私”一词有解释:一是“家财家产”,杨瑀《山居新语》:“江西吕道山至元间分析家私作十四分”;二是“家中私事”,王粲《从军诗》:“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本人平时喜欢读些小品文、杂文、散文,对此文提出的问题当然亦颇感兴趣,花了些时间查阅有关资料,结果当然也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5.
含"黏"或"粘"的科技名词在科技期刊中的使用情况较为混乱,存在"黏""粘"混用的情形。造成科技期刊中"黏""粘"混用的原因,有历史方面的因素,也有人们使用习惯的因素,此外,宣传力度不够也是造成"黏""粘"混用的一个客观因素。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有关文件的相关规定及各工具书的相关释义,以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相关界定,建议科技论文及科技期刊中使用含"黏"字词形的科技名词。  相似文献   

6.
广告语中常使用谐音来传达幽默、逗趣的表达效果,其中,最受人关注的是利用固有的“四字格”形式做框架来进行谐音的现象,称之为“‘四字格’谐音广告”.以“四字格”谐音广告语为语料,试从语音、词性、语法等角度分析其语言生成特点,并对此类广告语生成的条件和原因作简单的探讨,以期对这种社会语言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江华官话“崽”字的使用分两类,一类是作实词,表示“小孩、儿子”之意;另一类是作词缀,表示小称。拿江华官话与长沙话(新派)的“崽”字作比较,无论是从使用范围看,还是从虚化程度看,江华官话都比长沙话要大要深。江华官话“崽”字的虚化既有词义引申中的联想的原因,又有语言的补偿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集字”艺术在古往今来书法艺术史的发展进程中 ,曾经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比较全面地探讨并介绍了“集字”的美学意味与样式 ,“集字”在书法发展史上的价值与作用以及“集字”对现代书法的深义。“集字”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既能引导人们去继承传统 ,也能启发人们去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和”、“齐”的哲学思辨与社会意识,并成为中华民族饮食生活独有的文化内涵。从古文字研究的角度探究“和”、“齐”二字的原初意义,既可揭示中国烹饪文化的民族个性,亦可正确把握民族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提出砌块“混用体系”的新概念,通过对12片墙片的伪动力试验结果的讨论和4组墙片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了混用砌块墙片在地震作用下的工作过程和破坏特点,运用系统识别方法识别了混用砌块墙片的恢复力模型,对混用砌块墙体的抗震性能作出了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的介词for在译为汉语时常作为动词使作用,而许多学生则按英语思维习惯去翻译,结果错误百出。本文介绍一些常见的介词for在汉语译文中的动词性功能及不同含义。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翻译出贴切的、合乎汉语思维习惯的译文。  相似文献   

12.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时,有些教师喜欢指导学生"反弹琵琶",有些学生也喜欢写一些"反弹琵琶"的文章."反弹琵琶"不是坏事,但要"反弹"的好却不容易,必须弄清原文本的背景材料,否则,"反弹"出来的就只能是噪音而不是乐音.但有些文本很难弄清到底是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要吃透这些文本的本义,必需对文本本身做些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分析,但也不能太拘泥,否则,写出来的文章不仅浅陋,而且庸俗.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TLAB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CAI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个用MATLAB语言所编写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CAI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以及系统的三个主要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用该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实验,可以极大地弥补电子线路模拟系统实验过程的不足,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对于偏重理论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将传统电子线路模拟系统与该系统结合进行实验教学,能够取得比较好的实验效果,了促进了课程的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14.
必须加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形成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由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所决定的,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的研究,必须开阔视野,放眼世界,综观全局,抓住重点,采用多种方法深入研究,广泛吸收先进成果和经验,与时俱进,力求取得实用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其自身存在的主客观条件影响了其稳步发展,为了使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更具科学性,中小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从智猪博弈模型中得到启发,联系自身的优势、劣势和特点,避免与大企业的直接冲突,走特色经营道路,尤其注重与大企业以及同行业的中小企业联盟,最终将会获得"双赢".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不同的门电路有着不同的延迟时间,组合电路会产生竞争,竞争容易引起电路的冒险.冒险可能使电路产生暂时或永久的逻辑错误,在设计电路时必须避免.在理论上,教科书中介绍利用"代数法"来判断和清除竞争冒险.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本文介绍更简单更易操作的卡诺图法来判断和清除竞争冒险.  相似文献   

17.
意境理论是唐以后诗歌理论中大量使用的一个概念,也是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论范畴。在我国诗歌乃至其它抒情作品中,意境是最高的美学追求、而意境的创造则有赖于情与景、意与象的交融统一。要达到这种统一,就必须处理好"藏"与"露"、"显"与隐"的关系,即"隐秀"的关系。探讨了"隐秀"与"意境"理论的内在联系,揭示了"隐秀"理论对意境理论发展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配制一种新型有机复合超缓凝剂,研究不同掺量及养护条件下其缓凝效果和硬化机理.使之可有效地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及缓黏接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中.方法利用XRD和SEM等微观手段,对掺入超缓凝剂水泥砂浆的缓凝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超缓凝剂在不同养护条件下,可使水泥水化“休眠”20~40d,“休眠”结束后能迅速水化而结构不发生变化.XRD图谱表明并未发现异常水化物产生;SEM图像表明,掺超缓凝剂的水泥硬化结构更加致密.结论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掺量0.035%的超缓凝剂可使水泥水化“休眠”34d,“休眠”结束后59d可达空白试件28d强度.随养护温度增加和超缓凝剂掺量的降低,水化“休眠”期降低.超缓凝剂并未使水化产物发生本质变化,其耐久性应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斜刀法、平刀法等剞花刀技术,将鱿鱼的头须部分剞上一定刀距、 一定深度的刀纹,制成“龙须”。“龙须”和其它原料组合,可烹制成“群龙戏珠”、 “群龙观菊”、“金龙绣球”、“金龙闹海”等多种冷、热菜肴,它具有形美味佳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是新时期党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企业的一名党员,就是要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把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为企业的发展踏踏实实做贡献,以实际行动为党增辉添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