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银行与企业之间信贷合约的特点决定了合约的不完全性,这使得企业的违约成为可能,由信息不对称、企业产权不明晰、行政干预、银行事前激励和事后激励机制不足等原因引发的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又使违约成为必然。主要从不完全合约的角度运用信息经济学的方法论述了企业违约行为产生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关于真实公司价值不确定意义下的信息非完全时违约风险的评估。假设外部投资者不能完全准确地观察到公司的真实价值,公司价值的观察值服从的随机过程包含干扰真实值观察的噪声,而投资者对违约风险的评估是基于通过观察值对真实值的最优估计,文章分别给出了经典的完全信息情形和真实公司价值不确定的非完全信息情形的违约概率评估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比较了2种情形违约风险评估的差异,发现真实公司价值不确定时外部投资者将低估公司债务的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3.
论预期违约     
通过对预期违约的概念及其形式,预期违约同不安抗辩的比较,以及《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预期违约的有关规定的论述,阐明目前在我国合同制度中进一步引入预期违约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有关设想。  相似文献   

4.
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结合国外关于违约赔偿的理论与实践,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违约赔偿范围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不安抗辩和预期违约分别是大陆和英美法系国家的制度,两制度都对防止预期违约,保护受害方利益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新合同法不仅明确了不安抗辩的几种情形,同时也简要规定了预期违约制度,但同时,法律条文对于该制度的规定尚不完备:一方面,对预期违约的适用条件规定不严格,太过简单;另一方面,对构成预期违约的救济不充分。本文旨在分析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了相关性以及差异性等,通过一系列的比较研究对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建设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6.
住房抵押贷款的理性违约及其风险的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中借款人的理性违约,认为因住房贬值而导致的借款人理性违约,实质上是住房的价格风险在供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重新再分配。基于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中缺乏违约风险规避机制的分析,作者提出了建立我国由政府性质的担保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共同提供保险的综合违约风险规避机制的设想。此外,就建立政府性质担保机构的问题进行了着重探讨,通过对美国联邦住房管理局(FHA)的住房抵押贷款互助保险基金(MMIF)的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得出了中国有必要设立政府性质担保机构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KMV模型在计算公司的违约概率时,公司的资产不容易观察到。提出利用JLT模型对信用违约互换进行定价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公司的违约概率看作外生变量,这样就避免了公司资产不易得到的缺陷。结果表明,采用JLT模型进行信用违约互换的数值计算,同样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对于违约是否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学界有不同的观点,通说认为不予赔偿。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观点,并进行比较法上的考察,认为在违约责任中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同时就如何建构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预期违约的构成要件,介绍了英美法系中预期违约的相关内容,分析了我国的预期违约制度,认为我国预期违约制度存在规定过于简单、体系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期限结构模型中引入系统性的跳跃风险,假设公司违约事件服从独立同分布的泊松(Poisson)过程,而违约将导致承诺的债务支付减小,研究了公司违约事件相互影响时违约风险的评估问题,给出了可违约债券价格服从的随机过程,证明了给定可违约债券如果存在违约风险分散化的证券投资组合完全复制可违约债券的支付,则多重违约强度在等价鞅(Martingale)测度变换下具有不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