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常出现的临床症状是:少尿、水肿、腹水、腹胀.住院期间常给予利尿药物治疗,以缓解病人水钠潴留的问题.应用利尿药物,既要达到理想的利尿效果,又要预防过度利尿后并发肝性脑病的情况.临床中常参考的一个参数就是病人全天的尿量,因此病人尿量有效地收集与测量将对指导临床应用利尿药物的剂量有重要的参考意义[1].  相似文献   

2.
<正> 67个青少年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用水杨酸治疗,平均随访14.7个月,其目的是为了(1)确定水杨酸的有效剂量;(2)观察临床药物毒性反应的发生率;(3)血清水杨酸的水平与剂量的关系;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的关系。对水杨酸在血液中的浓度为20—30毫克/100毫升时,疗效与血中药物浓度呈最佳的正相关。超过30毫克/100毫升时疗效未见明显增加。但在56个病人中,有18个病人水杨酸的剂量要大于100毫克/100毫升,才能出现疗效。毒性反应发生率不高,  相似文献   

3.
病人及方法作者研究67例肛探39.5℃以上(口探39℃)的6个月至5岁儿童。排除有胃肠炎或脱水及研究时需使用抗菌素的病人。9例因无反应或完成4小时观察而除外;1例因研究期间发生热性惊厥而除外。病人脱衣,并随机分为5个治疗组:(1)安慰剂—2.5~5毫升;(2)阿斯匹林—每公斤体重5~12毫克;(3)扑热息痛—每公斤体重5~10毫克;(4)扑热息痛+温水浴—每公斤体重5~12毫克;(5)温水浴。各组的性别、年龄、体温又发热原因相似。使用1剂退热剂。温水浴的温度为30℃。观察4小时或至  相似文献   

4.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以来我科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急性酒精中毒一般分三期: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睡及昏迷期,我们共收治40例病人,其中兴奋期4例(10%),共济失调期10例(25%),昏睡昏迷期26例(65%)。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18~43岁,平均25岁,饮酒量200~400毫升,以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基本相似(P>0.05)。治疗组兴奋期给予50%葡萄糖40毫升加入纳洛酮0.4~0.8毫升静脉注射或纳洛酮0.4~0.8毫克静推,平均20分钟清醒,共济失调组药量0.8~1.2毫克,平均30分钟  相似文献   

5.
应用肾灌洗疗法(扩容加利尿)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热期病人116例,与以常规治疗的对照组116例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肾灌洗疗法在发热期热程上明显短于对照组;在低血压持续时间‘中型’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在出血点瘀斑消退时间,血小板数回升时间等指标观察中,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在尿蛋白、BuN等项目中较对照组恢复时间短。肾灌洗疗法能减少加重率发生,提高治愈率,治疗组病人治愈率为99.14%。  相似文献   

6.
典型肾功能不全心电图表现为:(1)高钾血症引起的高尖T波,QRS波群增宽,房室传导阻滞;(2)低钙血症引起的Q-T间期延长;(3)心内膜炎引起的T波倒置及S-T段升高。 本文作者对急性肾功不全伴有高钾血症出现高尖T波及其他变化的特殊意义进行了研究。观察26例急性肾功不全病人,这些病人的每天尿量均在500毫升以下。在透析治疗前检查心电。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性肾衰的有效手段,有望治愈者一般经过4~5次透析后患者就出现多尿期。我院于1991年采用血液透析治愈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70天的患者,现报告如下。病例:男,41岁。因右大腿内侧外伤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在外院行“右股动脉修复术”。术后无尿,经补液、输血、利尿等治疗5天,仍无尿。即行腹膜透析,共5天。每日尿量20毫升,逐渐出现浮肿,发热,腹胀,纳呆。于1990年12月14日收住我院。体查:神志清楚,合作,急性病容。  相似文献   

8.
<正> 我院于1987年9月至1988年元月用多巴胺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热期患者38例,取得良好的越期效果。观察EHF76例,发热3~10天入院,年龄20~66岁,男64例,女12例,按全国EHF 早期定度标准,轻度18例,中度44例,重度14例,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配对观察。方法:治疗组除给予发热期的综合治疗外,每日给多巴胺120~180mg,分次与其它液体变替静脉点滴,一般每500ml 液体中加60mg,每分钟50~70滴,当尿量24小时增至3500~4000ml 并持续两天后,逐渐减少药量,并观察减药后的尿量,尿量如无明显减少,则可继续减药。对照组除不用多巴胺外,其余均同治疗组。  相似文献   

9.
周继红 《华夏医学》2005,18(2):185-186
目的:观察利尿合剂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3例予常规治疗;利尿合剂组33例除常规治疗外予利尿合剂(多巴胺2 0 mg、酚妥拉明1 0 mg和速尿1 0 0~2 0 0 m 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0 m l,微泵持续泵注3~5 ml/ h,疗程5~7d。观察两组血尿素氮(BUN)、肌酐(Cr)及尿量恢复天数。结果:两组治疗后BUN、Cr水平及恢复天数有明显差异(P<0 .0 5 ) ,尿量恢复天数有明显差异(P<0 .0 5 )。结论:利尿合剂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 笔者用大剂量阿托品静脉注射治疗感染性休克147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14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入院时血压测不到者44例;收缩压<40者36例;收缩压40~60,舒张压30者40例;收缩压70~80者28例。入院时每小时尿量少于15ml 者41例;少于20ml 者48例;少于30ml 者31例。并发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2例;心律失常6例;高血钾6例;代谢性酸中毒58例。二、治疗采用阿托品静脉注射,开始治疗时一次最大剂量为15mg,根据临床表现可逐渐减量,最小剂量为5mg,其中有一例总量达400mg 获痊愈。147例病人,死亡18例(其中6例入院血压为 O,尿量15ml/小时);治愈129例,有效率为87.7%。  相似文献   

11.
王玉芬 《中原医刊》1994,21(6):25-26
流行性出血热(EHF)有者多尿期亢长,致使病程迁延不愈,我院试用双氢克尿噻治疗EHF多尿10例,现小结如下:1 临床观察 男7例,女3例,年龄24~54岁,多尿期短者14天,长者17天,平均19天。尿量500~10000ml,尿比重1.001~1.004。每日口服双氢克尿噻75~150mg分2~3次服。于服药后24~72小时均发生明显抗利尿作用,4~8天尿量恢复正常。其中1例患者每日尿量1000ml,于服药5天后尿量减半,继服2天尿量不减,停药7天继服1天后尿量正常。  相似文献   

12.
我们采用安宫牛黄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热期病人4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选自1991年8月~1992年1月  相似文献   

13.
复方柴胡汤治疗不明原因发热4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1 引言不明原因发热临床上比较常见。本文应用复方柴胡汤对40例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2 资料与方法2.1 临床资料2.1.1 病例选择(1)间断发热,特别是下午发热,排除肺及其它部位感染者;(2)发热五天以上,用一般解热剂或抗菌素无效者;(3)除发热外,其它实验室检  相似文献   

14.
用烟草酸(Acid Nicotinicum)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如下。早晨空腹(早餐前一小时)向病人臀部肌肉内注入1%烟草酸溶液,第一日注射7—10毫升(随病人年龄及营养状态而定)。为注射方法正确,通常注射后4—5分钟出现面部强烈充血、脉搏轻度加速(每分钟80—90次),病人并感觉胸部及面部发热。颜面充血及脉搏加速的现象持续35—40分钟。以上现象在1—2天内注射剂量同前的烟草酸后均出现,但大多数病例在第三天即不出现。故每隔1—2天,注入的烟草酸量应增加2毫升。这样到第10天,一次量即加到14—15毫升。然后休息5—6天后再按上法进行下一疗程。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EHF)病程中常见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尤其是高血钠、低血钾、低血销和低血氛,而高血纳则少见。1992年流行性出血热冬峰期,我院收治1例由高血钠引起昏迷及发热的病人,现报告如下:于某,男性,52岁。1992年12月15日以流行性出血热危重型的诊断来我科,入院前病程二十天,在外院因不能进食水,低血压倾向,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等原因,治疗期间曾大量补给0.85%盐水1000毫升/d左右,5%重曹200-300毫升/d10%葡萄糖及血浆等,入院时应为多尿期,可每日尿量在2000-300毫升左右,当时检查病人神志不清,躁动、易激惹、…  相似文献   

16.
1990年2月~1999年8月本院对3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少尿期应用20%甘露醇加用速尿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①病例:治疗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少尿期应用20%甘露醇加速尿治疗,共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2~46岁;以本院出血热少尿期单独使用速尿治疗的病人为对照组,共计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20~48岁.②治疗方法:治疗前在考虑功能性少尿、防止出现急性肺水肿和充血性心衰的前提下,短期内大量尽快补足有效循环血量后治疗组使用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滴,随后立即使用10%葡萄糖100 ml加速尿160 mg快速静滴,观察尿量.对照组在补足液体后单纯用速尿.③结果:治疗组有30例病人在2 h内尿量达500~1 500 ml,由此进入多尿期.2例仍无尿而进入肾器质性损害阶段的治疗;对照组28例病人中2 h内尿量大于500 ml者17例,15 h内尿量在500~1 500 ml者7例,4例仍无尿而进入肾器质性损害阶段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烧伤病人液体补充的多少,依据三项指征:(1)烧伤面积。面积大的补液多。烧伤面积的估计,作者认为用贝尔柯(Berkow)氏法则最为简便,即:头颈部为9%,上肢18%,下肢36%;躯干36%.但5岁以下不适用这项估计法则。(2)最初48小时的每小时排尿量。应侭早插入导尿管。若每小时尿量在25—50毫升为正常;少于25毫升,应多补液体;多于50毫升,则应限制输液。(3)病人对于输液的效应,是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江苏海安县人民医院谢玉光报道:收治口服农药402急性中毒6例。除1例儿童误服3毫升外,余4例皆为20~28岁男女青年,口服量约30~40毫升。临床表现,6例均有流涎,咽喉部痛,吞咽痛,胃痛,呕血,黑便(每日100~500克,持续4~5天),呼吸困难;有的发生紫绀,心慌,发热38~39℃;另有2例少尿,日尿量约300毫升,1例有嗜睡。检查均见有口腔粘膜水肿、潮红、溃疡,4例有喉头水肿及失声,2例血压70~80/50~60毫米汞柱,2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发生食管气管瘘。白细胞计数4例为10,000~15,000/立方毫米,1例42,0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托拉噻米注射液治疗肾性水肿疾病的利尿效果。方法:将88例肾病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托拉噻米组(45例)和呋塞米组(43例),托拉塞米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的用药剂量比为1∶2。2组患者均观察治疗5 d,比较治疗前后的日尿量、体重,记录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日尿量、体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短期应用托拉噻米治疗肾性水肿疾病的利尿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于呋塞米。  相似文献   

20.
<正> 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基本病变为全身小血管广泛损害,主要经过潜伏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休克期和少尿期最为危险,多数患者度过了少尿期也就基本上脱离了危险,故出血热少尿期的护理是很重要的。 一般在休克期末出现少尿期,此期表现为尿少(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甚至尿闭(24小时尿量少于50毫升或完全无尿)浮肿等。其护理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