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仁宗海水库在开始蓄水后,对仁宗海堆石坝的右岸坝肩绕渗进行了跟踪监测,发现库水位在2910.00m以下时,右岸坝后绕渗水位与坝前库水位保持了很小的水头差,随着库水位的上升而上升,相关性很好,部分绕渗孔水位几乎与坝前水位持平,在库水位超过2910.00m以后,坝后坡面及左右岸灌浆廊道边墙开始出现渗水,多只绕渗孔开始冒水,水...  相似文献   

2.
茅坪溪防护坝是三峡工程的副坝,也是目前中国最高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分析该坝在三峡库水位135 m时的变形规律,据此对坝体填料的参数进行反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水位175 m时及不同水位下,高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应力与变形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仿真,并研究沥青混凝土参数取值对心墙运行性状的影响.采用双曲函数与幂函数结合的模式拟合沥青混凝土的三轴蠕变试验曲线,对大坝进行蠕变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蠕变效应,心墙的水平变形与最大主应力将有较大的增加.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不同蓄水过程对心墙性状的影响不大,心墙产生水力劈裂、剪切破坏与挠曲破坏的可能性不大.研究结果可供大坝蓄水计划参考,并为高水头下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垭水库大坝及近坝山体抬升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垭水利枢纽工程在水库蓄水后,大坝和附近山体发生大规模的抬升现象。为了研究水库运营期间库水位变化对大坝及近坝山体抬升变形的影响规律,预测这种变形的发展趋势,利用FLAC3D进行了详尽的数值分析,揭示了水库蓄水是导致大坝及近坝山体抬升的本质原因,说明循环的蓄水和排水过程中坝基和近坝山体没有显著的不可逆抬升变形,并且预测水库在未来运营期间,最大抬升量和目前最高库水位情形下的最大抬升量应该相当。  相似文献   

4.
龙山排泥库大坝现有人工变形监测方法和自动化变形监测两种方法。跟据龙山排泥库的现实情况对2种大坝变形监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龙山排泥库大坝变形监测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高拱坝坝踵是蓄水初期阶段拱坝安全的重点关注部位。通过构建国内首套高拱坝坝踵微震监测系统,实现对蓄水初期阶段大岗山拱坝坝踵区微破裂的实时监测,探究坝踵蓄水初期变形机制及其与微震活动性的关系。采用人工敲击试验确定坝踵等效P波波速为4 300 m/s,系统定位误差小于8 m。对系统获取的事件波形进行噪声滤除,并在自动定位基础上进行人工二次校核,提高定位精度,验证了微震监测技术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可行性。分析认为:蓄水初期阶段,大岗山高拱坝坝踵区微震活动性与库水位密切相关,微震事件聚集区实现从坝踵向坝趾的转移,坝踵压缩变形减小,而坝趾区变形量增加。此外,通过拱坝坝踵区微震变形演化过程,揭示了导流洞下闸蓄水前940 m高程基础廊道拱顶裂缝产生的根本诱因。研究成果可为混凝土高拱坝微震监测和真实工作性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有限元法与实测值进行优化拟合建立了大坝变形监测的混合模型,通过对大坝水平位移单测点和挠曲线的监测,分析了该坝的变形性态.从混合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坝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总体上正常.  相似文献   

7.
袁瑞霞  陈泽闻 《中华民居》2011,(11):150+149
小浪底大坝作为枢纽的重要建筑物为监测其内外部变形情况、基础和周边渗流渗压情况、内部结构应力应变状况等内容在大坝表面和内部埋设安装了大量的观测仪器和监测点定期对这些仪器和监测点进行测定以确定各部位的变化情况。外部变形监测主要由平面监测和沉降监测两方面本文只探讨平面位移监测。  相似文献   

8.
水库蓄水和放空过程对土石坝渗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300 m级超高心墙坝渗控方案是筑坝关键技术难题之一。结合300 m级砾石土心墙堆石坝工程,通过建立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大坝运行过程中水库蓄水和放空过程,分析库水位变化条件下心墙等区域的浸润面和渗透坡降变化,研究水位变化速率对坝体渗透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蓄水时随着库水位的升高,自由面在心墙内形成陡降并自上游侧向下游侧不断发展。蓄水历时越短、水位上升速率越快,心墙内形成的浸润面越陡。放空时随着库水位的下降,心墙内水位下降有所滞后,自由面在心墙内形成凸形面。放空历时越短、水位下降速率越快,心墙内形成的凸形浸润面落差越大。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出现了大量大规模的老滑坡体复活现象。较多大型复活滑坡体的监测位移–时间曲线呈台阶状阶跃变化。此类滑坡的稳定状态识别难度较大,严重影响治理方案及治理时机的选择。以巫山曲尺塔坪H2滑坡为例,通过地质、位移监测及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此滑坡在实际降雨与库水涨落条件下渗流场、稳定性以及变形场演化规律。在汛期及库水位变动时期滑坡会发生变形,特别是库水位下降诱发滑坡前缘变形,并对后部坡体产生牵引作用。而降雨主要影响库水位变动带以上部分滑体的变形,并对前缘坡体产生推动作用。在周期性降雨和库水位涨落的循环作用下,滑坡体反复受到"推–拉"作用,导致滑坡的位移–时间曲线呈现台阶状阶跃特征。总体来说,库水位涨落是滑坡变形的主要因素,而降雨促进了滑坡变形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金沙江中游梨园电站坝前大型土石混合体边坡为例,基于精细地质结构模型,研究其在蓄水及库水位骤降过程中的流-固耦合及相应的稳定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蓄水初期边坡地表变形较为缓慢,当库水位达到某一高程时,其地表变形呈现陡增趋势;在蓄水初期边坡的稳定性有所下降,当上升至某一临界水位后边坡稳定系数达到最低值,而后随着库水位的上升有所回弹;库水位骤降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且其稳定系数下降随着骤降幅度的增大而增大.这些对于指导实际工程及深化库区土石混合体边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