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系列皮瓣护理对带血管蒂岛状皮瓣成活的促进作用。方法: 依据皮瓣护理的方法分为两组:系列皮瓣护理组26例,普通常规皮瓣护理组22例,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对皮瓣成活的影响。结果: 系列皮瓣护理组皮瓣成活率高于普通常规皮瓣护理组(P<0.05)。结论: 皮瓣系列护理较普通常规皮瓣护理能明显促进皮瓣成活,减少并发症,是值得推荐的皮瓣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癌手术后皮瓣积液、皮瓣坏死的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1990年1月-2007年6月进行皮瓣综合处理和非综合处理的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符合条件的1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皮瓣综合处理75例,术后皮瓣积液4例,皮瓣坏死2例,皮瓣积液率及皮瓣坏死率分删是5.3%和2.7%;皮瓣非综合处理41例,术后皮瓣积液17例,皮瓣坏死12例,其中4例同时发生皮瓣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皮瓣积液率及皮瓣坏死半分别是41.5%和29.3%.皮瓣综合处理组与非综合处理组术后皮瓣积液率及皮瓣坏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癌手术皮瓣综合处理是减少手术后皮瓣积液、皮瓣坏死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76例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不同年龄、手术方式、皮瓣厚度、皮瓣张力、皮瓣应用肾上腺素、术中应用电刀、术后应用加压包扎等因素对术后皮瓣坏死的影响。结果:176例女性乳腺癌手术患者中,术后皮瓣坏死38例,占21.59%。厚皮瓣者、低张力皮瓣者的皮瓣坏死发生率分别低于薄皮瓣者和高张力皮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瓣薄、皮瓣张力高是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预防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原则是保证皮瓣血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末端指腹缺损皮瓣修复的不同治疗方案及其疗效。方法:134例病人采用不同皮瓣治疗:交臂皮瓣31例、V-Y皮瓣34例、邻指皮瓣38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23例、趾腹皮瓣8例,同时术后配合锻炼。结果:134例病人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4例V-Y皮瓣及8例趾腹皮瓣外形、出汗、两点辨别觉及使用情况优;38例邻指皮瓣及23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外形、出汗、两点辨别觉及使用情况良;31例交臂皮瓣外形、出汗、两点辨别觉及使用情况尚差。结论:趾腹皮瓣、V-Y皮瓣修复指腹效果最好;邻指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好;交臂皮瓣修复效果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研究游离皮瓣急诊移植修复手部严重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 5种类型的游离皮瓣急诊移植修复手部严重组织缺损 4 1例 ,皮瓣类型有胸脐皮瓣 12例 ,股外侧皮瓣 6例 ,足底内侧皮瓣 10例 ,足背复合皮瓣 12例 ,组合皮瓣 12例。结果 :有 1例皮瓣部分坏死 ,其余例皮瓣均全部成活 ,修复效果良好。结论 :游离皮瓣急诊修复手部严重组织缺损 ,皮瓣色泽、质地良好 ,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防止皮瓣坏死,注意观察皮瓣血运情况,防止出现皮瓣血液循环障碍。方法术后保持引流通畅,维持有效的负压引流,防止皮下积液、积血,促进皮瓣与皮下组织贴合紧密,防止挤压皮瓣,保持良好的皮瓣血液循环。结果通过观察皮瓣的血运情况,对出现的血液循环障碍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发生皮瓣坏死。结论使皮瓣保持良好的血液供应、大大减少了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皮瓣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方法 根据皮瓣的不同,将46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A组(n=12)、B组(n=10)、C组(n=9)、D组(n=8)、E组(n=7),分别接受髂腹股沟皮瓣、鱼际皮瓣、交臂皮瓣、邻指皮瓣、推进皮瓣修复治疗.A组患者行Ⅰ期皮瓣修复7例,Ⅱ期皮瓣修复5例;B组患者行Ⅰ期皮瓣修复6例,Ⅱ期皮瓣修复4例;C组患者行Ⅰ期皮瓣修复5例,Ⅱ期皮瓣修复4例;D组患者行Ⅰ期皮瓣修复5例,Ⅱ期皮瓣修复3例;E组患者行Ⅰ期皮瓣修复4例,Ⅱ期皮瓣修复3例.结果 五种皮瓣Ⅰ期皮瓣修复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种皮瓣Ⅱ期皮瓣修复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皮瓣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疗效相当,均可有效地促进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徐生林  胡勇  吴中和  芮小峰 《安徽医学》2010,31(9):1027-1029
目的探讨指端组织缺损不同皮瓣修复方案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皮瓣治疗94例患者130个指皮瓣:23例V-Y皮瓣、12例邻指皮瓣、63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7例邻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5例腹部带蒂皮瓣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所有皮瓣全部成活。除15例腹部带蒂皮瓣的功能及外观差以外,其余各指恢复良好。结论 V-Y皮瓣修复指端损伤效果最好;邻指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邻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效果较好;腹部带蒂皮瓣用于修复指脱套伤效果不够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末端指腹缺损皮瓣修复的不同治疗方案及其疗效。方法:134例病人采用不同皮瓣治疗:交臂皮瓣31例、V-Y皮瓣34例、邻指皮瓣38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23例、趾腹皮瓣8例,同时术后配合锻炼。结果:134例病人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4例V-Y皮瓣及8例趾腹皮瓣外形、出汗、两点辨别觉及使用情况优;38例邻指皮瓣及23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外形、出汗、两点辨别觉及使用情况良;31例交臂皮瓣外形、出汗、两点辨别觉及使用情况尚差。结论:趾腹皮瓣、V-Y皮瓣修复指腹效果最好;邻指皮瓣、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好;交臂皮瓣修复效果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瓣肌皮瓣在骨科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本院骨科10年来皮瓣肌皮瓣临床应用情况.结果应用各种皮瓣肌皮瓣共208例,成功199例,部分坏死4例,完全坏死5例,成功率达96.6%.结论中环指指背动脉筋膜蒂皮瓣、邻指皮瓣、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足底内侧动脉皮瓣、吻合血管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背阔肌皮瓣是较理想实用的皮瓣.  相似文献   

11.
皮瓣延迟的基础研究及延迟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瓣延迟是指为了皮瓣的完全形成和转移而需进行另外一次或多次手术的过程。自本世纪初以来,预先地、策略性地进行皮瓣延迟,就成为临床实践中一种可靠的、有效的提高皮瓣成活面积的外科方法。随着超长宽比皮瓣、超大面积皮瓣、预制皮瓣、反流轴型皮瓣的开发和利用,为预防皮瓣出现缺血坏死,保证皮瓣成活率,人们在许多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是在前臂皮瓣、臂外侧皮瓣、侧胸皮瓣、阔筋膜张肌肌皮瓣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上、下肢一些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学及微血管构筑的研究。包括有臂内侧皮瓣、肘前部皮瓣、前臂背侧皮瓣、大腿前上部皮瓣、左腿前中区皮瓣、大腿外上部皮瓣、大腿外下部皮瓣、大腿后部皮瓣、大腿内上部皮瓣、小腿前部皮瓣和小腿后部皮瓣。为临床皮瓣游离移植提供形态学资料。运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的方法对上、下肢一些皮瓣的微血管构筑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以阐明皮瓣微血管构筑特点,为研究皮瓣微循环提供了形态学基础,为提高皮瓣移植  相似文献   

13.
猪的轴型皮瓣末端携带任意皮瓣存活长度的实验研究李中林,兰行简,王玉新,王绪凯(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关键词轴型皮瓣,任意皮瓣,成活长度,猪超出皮瓣轴心血管分布范围以外,扩大切取的皮瓣部分可视为任意皮瓣[1]。目前,该任意皮瓣安全存活的长度尚未得到很好...  相似文献   

14.
轴型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应用轴型岛状皮瓣修复烧伤晚期严重的瘢痕挛缩以及电烧伤,热压伤和慢性溃疡等深度创面23例。结果除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外,其余无成活良好,且外观和功能恢复都较满意,所采用的岛状皮瓣包括前臂皮瓣,小腿内侧皮瓣,髂腹股沟皮瓣,肩胛皮瓣,颞浅动脉皮瓣和前额皮瓣。对上述皮瓣运用的有关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创面处理,皮瓣的选择和术前术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苏瑞鉴 《医学综述》2009,15(4):557-559
穿支皮瓣临床应用已有10年历史,近年来,穿支皮瓣的报道亦逐渐增多,尤其是下肢穿支皮瓣。目前临床上常用下肢穿支皮瓣有5种,分别为:①臀上动脉穿支皮瓣;②臀下动脉穿支皮瓣;③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④腓动脉穿支皮瓣;⑤胫后动脉内侧皮穿支皮瓣。本文就常见下肢穿支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种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软组织缺损,其中包括内踝上皮瓣、外踝上皮瓣、足底内侧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带隐神经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带腓肠神经的腓动脉穿支蒂皮瓣、带旋髂深血管髂骨游离皮瓣、游离的背阔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结果55例皮瓣中完全成活48例,部分坏死7例,成活后的皮瓣远期随访质地比较柔软,带蒂皮瓣比较薄,相对容易恢复保护性感觉。游离皮瓣一般外形臃肿,恢复保护性感觉差。结论小腿远端及足踝创面修复的皮瓣种类日渐增多,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来达到较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转位修复手部创面失误的原因。方法:观察32例手部皮肤缺损,应用指动脉皮瓣、指腹皮瓣、邻近皮瓣、腹部轴型皮瓣、随意皮瓣、薄皮瓣修复,分别出现的并发症。结果:皮瓣转位修复手创面常见并发症的皮瓣边缘少许坏死,皮瓣臃肿、皮瓣水肿,其次为伤口感染、皮瓣部分坏死。结论:得出皮瓣修复手术创面失误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预构皮瓣的研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构皮瓣是按一定的设想设计,通过手术将皮瓣预先加工,改造成符合一定要求,具有一定功能和特性的皮瓣,使其更便于修复器官缺损,更好地恢复缺损器官的功能与形态。在皮瓣内植入轴型血管、大网膜或肌肉,将随意皮瓣变成轴形血管皮瓣,扩大了游离皮瓣供区的选择,这一技术已逐渐被广大整形外科医生所重视,并视为整形外科领域又一个新进展。1994年Prifag将血管植入皮瓣形成的轴型皮瓣称为预构皮瓣(prefabrication),而将在皮瓣中填加骨、软骨等进行器官再造称为预置(prelamination),我们姑且将二者合在一起,统称为预构皮瓣。现已在临床应用的预构皮瓣有:预构皮瓣鼻成形术、预构皮瓣耳成形术、预构皮瓣眼睑成形术、预构皮瓣阴茎成形术、预构大网膜轴型皮瓣、预构血管植入轴型皮瓣、预构肌皮瓣、预构扩张皮瓣等等,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 对15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手术方式、皮瓣厚度、皮瓣张力和皮瓣坏死之间的关系.结果 15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中,32例(20.25%)发生皮瓣坏死,薄皮瓣组的坏死率高于厚皮瓣组(分别为33.33%、10.87%,P<0.05).在厚皮瓣组中,高张力皮瓣坏死率高于低张力皮瓣(分别为21.43%、2.00%,P<0.05);在薄皮瓣组,不同张力组之间,皮瓣坏死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皮瓣薄、皮瓣张力高是导致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重要原因,合理的皮瓣厚度、无张力皮瓣缝合、防止淋巴管漏及术后单管多孔引流是预防皮瓣坏死的重要方法 .  相似文献   

20.
黄颜青 《吉林医学》2011,(7):1384-1385
目的:防止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观察皮瓣血运情况,防止出血皮瓣血液循环障碍。方法:术后保持引流通畅,维持有效地负压引流,防止皮下积液、积血,促进皮瓣与皮下组织贴合紧密,防止挤压皮瓣,保持良好的皮瓣血液循环。结果:使皮瓣保持良好的血液供应,大大降低了皮瓣坏死的发生率。结论:通过观察皮瓣的血运情况,对出现的血液循环障碍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发生皮瓣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