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 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 A(RASSF1 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情况,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2003年2月至2013年10月保存的200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蜡块,另取30例胃溃疡切除患者的正常胃壁组织作为对照。甲基化特异性 PCR检测 RASSF1 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改变。结果胃癌患者 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阳性率(37.0%)显著高于对照组(1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在临床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和中、低分化的患者分别为46.2%、47.7%和48.7%,显著高于临床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和高分化患者的27.1%、28.6%和29.8%(P<0.05)。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患者复发率(16.2%)显著高于阴性患者(5.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 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可能作为胃癌分级、预后评估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通过甲基化敏感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MS‐HRM)检测粪便中人DNA甲基化筛查大肠癌(CRC)的性能。方法收集合格的新鲜粪便标本82例,其中CRC患者27例(CRC组)、进展期腺瘤(AA)患者25例(AA组)和结肠镜阴性的正常人30例(对照组),在LightCycler480设备上应用MS‐HRM技术检测上述粪便中vimentin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与粪便潜血试验(FOBT)的诊断性能相比较。结果MS‐HRM在CRC组、AA组和对照组中检测vimentin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分别为81.5%(22/27),80.0%(20/25)和6.7%(2/30)。FOBT在CRC组、AA组和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0%(10/27),12.0%(3/25)和3.3%(1/30)。在病例组中,MS‐HRM和FOBT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0.8%(42/52)和25.0%(13/52),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在对照组中两者的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3.3%(28/30)和96.7%(29/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RC筛查中,MS‐HRM技术检测粪便中vimentin基因甲基化状态的诊断性能明显优于FOBT,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洁  唐培志  黄建军  谭敦勇 《重庆医学》2015,(19):2596-2599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tat5a对人类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及表观遗传学机制。方法利用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使MCF‐7大量表达转录因子Stat5a ,应用活细胞计数(M 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以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方法,检测p53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甲基化程度。最后以实时定量 PCR进一步确认 p5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携带Stat5a cDNA的腺病毒感染后,MCF‐7的数量呈剂量依赖式地增加。当病毒感染增殖活性(MOI)分别为10、20及30时,MCF‐7的细胞密度较对照组细胞分别增加7.6031%、18.1237%及24.8987%。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分析表明,Stat5a明显导致p53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甲基化(H3K27Me3)增加,p53基因表达水平下降。结论 Stat5a导致MCF‐7抑癌基因p53启动子组蛋白甲基化,使启动子活性降低,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研究膀胱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2B基因(IL-12B)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检测膀胱癌及癌旁组织78例,比较IL-12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蛋白质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1)膀胱癌组织IL-12B 启动子区甲基化产物明显多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P=0.001);(2)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IL-12B 启动子区甲基化产物的PM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P=0.001);(3)膀胱癌组织IL-12B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t=2.832,P=0.012).结论 IL-12B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编码蛋白质的失活与膀胱癌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中p16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状况及其AFP、CEA临床意义的比较。[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64例HCC患者血清D1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情况,并分析与AFP、CEA敏感性、特异性的关系。[结果]HCC患者血清D16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为76.6%(49/64),而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肝部疾病组血清未检出D16基因甲基化,AFP阳性检出率81.3%(52/64),CEA阳性检出率21.9%(14/64)。[结论]D16基因检出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是HCC辅助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之一。三者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34a和miR-34b/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特异性甲基化PCR分别检测80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织及血浆中的miR-34a和miR-34b/c基因甲基化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80例卵巢癌组织中有58例miRNA-34a甲基化阳性,血浆阳性31例;有69例miRNA-34b/c基因甲基化阳性,血浆阳性40例。联合检测血浆和组织miRNA-34甲基化具有一致性。miRNA-34基因甲基化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有无包膜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术后76例随访3年,有45例复发(59.21%),复发组癌组织和血浆miRNA-34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95.6%(43例)、62.2%(28例),明显高于无复发病例组[77.4%(24/31)和35.5%(11/31),P均!0.05];发生转移的36例患者癌组织和血浆miRNA-34甲基化率亦明显高于无转移组(40例)。结论:miRNA-34甲基化异常表达可作为晚期卵巢癌预后不佳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的表达,分析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PTC和32例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对照组,包括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对两组患者手术获取的标本提取RNA后,逆转录为cDNA,进行PCR,检测鸭HR基因的表达情况;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TSH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结果PTC组患者中,有34例(68.0%)TSHR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16例(32.0%)TSHR基因mRNA表达缺失;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21.9%)TSHR基因启动予发生甲基化,4例(12.5%)TSHR基因mRNA表达缺失,PTC组织TSH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及TSHR基因mRNA表达缺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61和4.02,P〈0.05)。34例发生了TSH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PTC患者中,有14例(41.2%)TSHRmRNA表达缺失;16例未发生甲基化的PTC患者中,2例(12.5%)发生了mRNA表达缺失,二者mRNA表达缺失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P〈0.05)。结论PTC患者TSH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而TSHR基因mRNA的表达则较良性甲状腺肿瘤降低;推测TSH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与PTC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基因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讨BRCA1基因与散发性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BRCA1 mRNA和蛋白在60例散发性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重亚硫酸盐测序PCR(BPS)联合TA克隆测序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BRCA1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分析BRCA1基因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相关性。结果BRCA1 mRNA和蛋白在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组织中BRCA1蛋白的表达率为51.7%(31/60),明显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的71.7%(43/60)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启动子甲基化率为31.7%(19/60),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均未检测出甲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RCA1蛋白表达与其启动子甲基化呈负相关(r=-0.345,P=0.007)。结论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导致BRCA1基因表达显著下调,可能参与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Meta分析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1607bp1G/2G、MMP‐3‐1171bp5A/6A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卵巢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数据库中符合纳入MMP‐1‐1607bp1G/2G、MMP‐3‐1171bp5A/6A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卵巢癌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基因多态性与易感性的关系用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表示,应用RevMan5.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涉及MMP‐1的5项,MMP‐3的3项。Meta分析发现,MMP‐1‐1607bp1G/2G在1G/1G∶1G/2G+2G/2G模型下OR(95%CI)=0.95(0.74~1.21),P=0.67,1G/1G∶2G/2G模型下OR(95%CI)=0.93(0.70~1.23),P=0.60,1G∶2G模型下OR(95%CI)=0.99(0.87~1.14),P=0.91,MMP‐3‐1171bp5A/6A在5A/5A+5A/6A∶6A/6A模型下OR(95%CI)=0.97(0.68~1.38),P=0.85,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的文献尚不能证实MMP‐1‐1607bp1G/2G、MMP‐3‐1171bp5A/6A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卵巢癌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g DG  Wang S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1):2932-2934
目的探讨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A(RASSF1A)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66例食管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分析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食管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发生率分别为48.5%(32/66)、6.1%(4/66)。淋巴结转移者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发生率(61.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3.3%)(χ^2=5.055,P=0.025);晚期(Ⅲ~Ⅳ期)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发生率(69.2%)明显高于早期(Ⅰ~Ⅱ期)(35.0%)(χ^2=7.392,P=0.007);食管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甲基化与食管癌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的SFRP2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骨髓细胞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探讨SFRP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CM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RT-PCR、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CML细胞系K562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螺旋酶抗原(helicase antigen,HAGE)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况和临床相关性。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技术对50例不同临床分期的CML患者骨髓标本HAGE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13例(26%)CML患者存在HAGE基因启动子的低甲基化改变,而24例对照均无HAGE基因低甲基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HAGE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改变与CML患者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临床分期及染色体异常均无相关性(P>0.05)。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中HAGE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频率分别为25%(9/36)、25%(1/4)和30%(3/10)(P>0.05)。结论: HAGE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是CML中的常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尿沉淀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50例临床确诊的膀胱癌患者?13例非肿瘤性尿路疾病患者?7例健康志愿者检测了尿沉淀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50例膀胱癌患者中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64.0%(32/50),对照组均未发现甲基化改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有随组织分期升高的趋势,但在不同分级?分期膀胱癌中的差异无显著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尿液中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0%?100.0%?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48.0%(24/50),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8.0%和100.0%?结论:尿脱落细胞TWIST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检测诊断膀胱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且无创?无痛苦,可作为早期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LRP15 gene in acute leukemia (AL) patients and its role in the tumorigenesis. Methods The methylation of LRP15 promoter and first exon of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in 73 patients with AL, 10 with chronic leukemia (CL), 9 with hematological benign diseases, and 20 healthy transplantation donors was analyzed by using 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he methylation of LRP15 gene promoter and first exon in COS7, K562, and HL60 cell lines was also assayed. Results No LRP15 gene promoter methylation was detected in COS7 cell line. LRP15 gene promoter was methylated in K562 and HL60 cell lines. No deletion of LRP15 gene was detected in all samples. In nearly all French-American-British leukemia subtypes, we found that frequency of LRP15 methylation in adult patients with AL was 71.23% (52/73). There was no detectable methylation in any of the 20 healthy donors and 8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patients. The difference in frequency of LRP15 methylation between AL patients and healthy donors or CL patients (10.00%, 1/10) was significant (P<0.01). Hypermethylation of LRP15 gene was found in 57.14% (16/28) of newly diagnosed AL patients, 83.33% of relapsed AL patients respectively,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We also demonstrated LRP15 methylation in 55.56% (5/9) adults with benign hematological diseases. Conclusions LRP15 methylation changes are common abnormalities in leukemia. LRP15 is postulated to be a tumor suppressor gen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基因表达在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MSP方法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6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5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17例正常人DAP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的DAPK甲基化阳性率(29.1%)高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5%)和正常组(0%)(P<0.0l25),但甲基化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患者临床特征无关(P>0.05).DAPK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以正常组最高,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次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最低(P=0.00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患者DAPK mRNA表达与其启动子甲基化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DAPK基因启动子在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甲基化率高于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和正常人,但与患者临床特征无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DAPK基因表达水平低或不表达可能与其甲基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60例宫颈癌、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ykmRNA的表达,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正常宫颈组织和CINⅠ组织中均有Syk基因表达,CINⅡ-Ⅲ组织56%(18/32)、宫颈癌组织35%(21/60)表达;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表达比例为1/13,无淋巴结转移者为43%(20/47)。宫颈癌组织中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57%(34/60),明显高于CIN组织[18%(9/50),X^2值为7.13,P〈0.01],正常宫颈组织和CINⅠ组织中均无Sy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比例为11/13;Syk基因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Syk基因表达缺失明显相关(P〈0.05)。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导致Syk基因失活的原因之一,可能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风林  崔勇  鲍晶  丁学华  应奇 《海南医学》2016,(20):3283-3285
目的:研究肝癌缺失基因1(DLC-1)启动子区CpG甲基化与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探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84例垂体腺瘤标本和6例尸检时获得的正常人垂体组织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标本中DLC-1的表达水平,利用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DLC-1基因启动子区CpG甲基化状态。结果 DLC-1在垂体腺瘤标本中表达下降。6例正常人垂体组织标本中DLC-1基因启动子区无甲基化,49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标本中有19例发生甲基化(38.78%),35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标本中有3例发生甲基化(8.57%),52例功能性垂体腺瘤标本中有15例发生甲基化(28.84%),32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标本中有7例发生甲基化(21.88%)。DLC-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之间发生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功能性垂体腺瘤组与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组之间发生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C-1启动子甲基化与垂体腺瘤DLC-1表达量呈负相关(r=-0.67,P=0.01)。结论 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跟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发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人原发性肝癌中p16基因表达及CpG岛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探讨人原发性肝癌中 p16基因 m RNA转录水平变化与其基因启动子区 Cp G岛甲基化的关系 ,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狭缝印迹杂交检测 2 0例人原发性肝癌及相应的癌旁、远癌组织及 2例正常人肝组织中 p16基因 m RNA表达水平 ,以甲基化特异性 PCR分析各组织中 p16基因启动子区 Cp G岛的甲基化状况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例人原发性肝癌中 14例 (70 % ) p16 m RNA水平比远癌组织显著降低 ;13例 (6 5 % )显示 p16基因启动子区 Cp G岛甲基化 ,其中 84 .6 % (11例 )伴 p16 m RNA转录水平降低。结论 人原发性肝癌中存在高频率的 p16基因表达失活 ,其主要机制可能是启动子区 Cp G岛甲基化抑制了基因的转录 ,在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