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复杂观察条件的色差公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差是印刷生产中用于控制产品颜色质量的重要参数.本文以常见色差公式CIELAB、CIE94、CIEDE2000以及基于CIECAM02色貌模型的颜色空间为基础,通过变换光源、照度等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物理学实验,新建了一个考虑多种观察条件的色差评价数据集XUT.利用该数据集,采用STRESS、F分布方法,对CIELAB、CIE94、CIEDE2000、CMC以及CIECAM02系列的色差公式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条件下,各个色差公式的性能有所差异,在D50、D65和TL84条件下CIEDE2000的性能都为最佳,另外,在D65条件下CIE94的表现优于CIECAM02系列色差公式.一般而言,照度太高反而影响色差公式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CMC、CIE94、CIEDE2000等色差公式是由CIELAB色差公式推导得来的,这些公式对以小色差为基础的实验数据的适应性优于CIELAB色差公式,但都没有相关联的均匀颜色空间(UCS)。心理色度图(a*b*图)的广泛应用表明对均匀颜色空间的需求,尽管该图本身并不均匀。本文描述的色差公式与DIN99色差公式基本结构相同,对实验数据的适应性优于CMC和CIE94色差公式,稍微差于CIEDE2000色差公式。然而,这些公式都有一个相关联的颜色空间,该颜色空间与L*a*b*颜色空间相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色差公式在纺织领域内的应用,主要是其在测色配色系统中的发展与应用,包括色差量化、宽容度设定、色牢度评价、同色异谱评价等.分析了各类色差公式的优缺点及纺织行业内颜色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色差公式选用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色差公式的研究和发展,介绍了纺织各领域内常被采用的4类色差公式,同时提出了色差公式的发展趋势.分析认为:目前纺织品颜色控制及评价中,用CIEDE2000色差公式比CMC或CIELAB更适合,但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而对于颜色值不是对纺织品直接测色获得的情况下,CIEDE2000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可选择如CIE94等色差公式.  相似文献   

4.
CIE均匀颜色空间与色差公式的应用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鉴于CIE均匀颜色空间及色差公式日益广泛用于彩色印刷复制过程控制和印刷品质量评价,论述了CIE均匀颜色空间对颜色的表示、计算方法,并讨论了计算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还着重介绍了CMC色差公式和最新的CIEDE2000色差公式,以利于在印刷业中正确地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交织混色织物颜色评判中存在的多种色差公式,从组织结构设计出发,选用红、绿、蓝、青、品红、黄6种颜色的纱线,设计了3种颜色组合的交织混色织物。采用Datacolor SF600型分光光度测色仪对织物的反射率进行了测试,选用5种色差公式对混色织物的观察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交织混色织物的色差评判中,CIELUV与实际感觉偏差较大,不适用于混色织物的颜色评价,而CIELAB、CMC(2∶1)、CIE94和CIE DE2000色差公式都符合真实的色差感觉,其中色差按从大到小排列为CIELABCIE94CMC(2∶1)CIE DE2000。  相似文献   

6.
色差公式在评价显示图像颜色中有效性的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价图像颜色准确性的方法,当前使用的所有色差公式都是基于均匀颜色色差计算的。提出了一种检验彩色显示器模拟印刷图像颜色准确性的方法。用降低图像像素的方法提取测试图像中的典型颜色值,将这些典型颜色显示在显示器上并用仪器测量颜色,获得显示颜色与颜色目标值的偏差。实验测量和计算了显示图像的色差,并对图像进行了目视评价,检验了各种色差公式计算色差与目视评价色差的相关性。用CIEDE76、CIEDE94、CIEDE2000、CMC(1∶1)和CMC(2∶1)色差公式计算的结果表明,CIEDE76色差公式计算的图像色差与目视评价结果相关性很差,近中性色的计算色差明显小于目视色差,绿色区域的计算色差大于目视色差。在5种色差公式中,CMC(2∶1)的计算结果与目视结果一致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最新色差公式:CIEDE2000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印刷行业常用的颜色空间CIELAB的不足,然后详细介绍了CIEDE2000色差公式.最后给出了使用CIEDE-2000计算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彩色印刷图像色差的主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彩色印刷中广泛采用了数字打样技术,通过色彩管理来实现对印刷图像颜色的模拟.在评价数字打样效果时首先要确定一个色差的容限,目前的色彩管理技术中对于色差的评价方法普遍使用CIE 1976 L* a* b*色差公式.通过对印刷图像在明度和彩度两个方向进行单独和系统的改变,控制图像色差的改变量,对两组目视评价实验进行色差感觉的检验,两组实验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第一组目视评价实验确定图像中可以察觉色差的大小,用50%可察觉色差作为可察觉色差阈值;第二组实验针对11个颜色中心和图像进行色差的评价,找出色差感觉对应CIELAB,CIE94,CMC(1:1),CMC(2:1),CIEDE2000(1:1)色差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图像中平均可察觉色差△E*为2.5,对应的最大色差△E*为8.8.实验结果还表明,可察觉色差大小还与图像内容有一定关系,眼睛对图像中较大面积颜色比较敏感,可感知色差相对较小.对11个色样的色差评价结果表明,CMC(2:1)色差与目视评价结果最接近.  相似文献   

9.
徐海松 《印染》2005,31(22):40-42
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分别于1964年和1976年推荐了CIE W^*U^*V^*和CIELAB均匀颜色空间,为工业色差的色度计算提供了标准系统.但是,色差的评价应该与人眼的视觉判断一致,所以出现了许多色差公式,其中一些已被CIE阶段性地推荐为评价标准.文中还给出了黄度和白度等一维颜色评价标尺.  相似文献   

10.
通过汉风色典色彩体系,对汉风色典色卡的颜色分布进行色差公式计算结构分析。使用PF/3方法检验色差公式的相关性,主要研究CMC DE和CIE DE2000公式之间的计算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从颜色输出能力和输出准确性两方面对HpIndigo 1050数字印刷机模拟传统胶印的可能性和方法进行和分析和研究。HpIndigo 1050数字印刷机所用的青、品红和黄油墨与胶印所用油墨有固有的色度差异,不能通过墨量调整而消除,因而,其输出色域不能完全达到胶印要求,主要表现为缺失对胶印原色和二次复合色高饱和色的模拟能力。利用色彩管理技术,可使数字印刷输出色域内的颜色较为准确地模拟胶印输出,大色差只发生在没有能力模拟的超色域颜色上。针对IT8.7/3色标的928个颜色,输出的CIELAB平均和最大色差由色彩管理前的4.98和13.90降到了3.13和13.13,提高了模拟胶印颜色输出的精度;特别地,中灰色的情况,平均和最大色差则由4.91和5.59降低到了0.92和2.00,使图像中敏感的中灰色达到更为准确的复制。  相似文献   

12.
喷墨纸表面特性对网点增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了四种表面特性不同的喷墨纸,通过喷墨打样实验,研究了纸张表面特性对网点增大的影响,探讨了纸张表面特性影响网点增大的规律。实验中,首先测试了样张的吸收性、粗糙度、光泽度和白度几种表面特性;然后,在同样的印刷条件下,对这些样张喷墨印刷了同样的GATF标准梯尺;最后,用SpectroEye分光密度仪测试了印刷后的网点增大情况。经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了不同喷墨纸的网点增大曲线图,总结了喷墨纸表面特性对网点增大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纸张的网点增大情况不一样,3#纸张的综合评价效果最好;同一纸张的不同颜色网点增大也不相同,青色网点增大最严重,黄色网点增大最轻微;不同颜色网点的网点最大扩大值出现的阶调位置也不尽相同,青色出现在65%网点面积率附近。论文的研究对于喷墨用纸的选择、研发和提高喷墨印刷质量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彩色印刷中引起色差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网点增大是造成色差的重要原因,CMY网点变化对色差影响的程度却各不相同。为此,设计了用于测试的彩色图像,图像上色块分别属于不同颜色区及阶调区,在标准条件下对图像进行彩色打样,测量网点变化前后色块的颜色值,计算色块之间的色差,分析比较各原色网点增大在不同色域及不同阶调对色差的影响,并得出如下结论:所有色区,暗调处C、M对色差的影响大于Y,高调处则相反;相同网点增大在暗调处产生的色差大于在高调处的色差值。蓝色区,M对色差的影响大于C。  相似文献   

14.
基于CIECAM02模型的均匀色貌空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BFD-CP小色差评估数据构造色分辨椭圆和孟塞尔新标数据集检验的方法,对基于国际照明委员会2002年推荐的色貌模型CIECAM02的颜色空间进行均匀性分析,并用线性回归方法调整初始颜色空间明度、彩度坐标的量表,推导出新的均匀颜色空间。并再次利用构造色分辨椭圆的方法和孟塞尔新标数据集检验了CIECAM02原始空间和优化色貌空间的均匀性,分析和比较了两者的性能;本文利用线性优化新建的色貌空间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新建的优化色貌空间Jab的均匀性与CIECAM02原始空间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纸张表面射频磁控溅射SiOx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硅薄膜因其优异的阻隔、电学、光学以及环境友好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场合。可以在多种衬底上制备硅氧化物,常见的如硅、玻璃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然而,目前所见报端的文献很少有以纸张为基材的。本文即研究在纸张表面射频磁控溅射沉积氧化硅薄膜,讨论沉积氧化硅薄膜射频功率密度、沉积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沉积速率,薄膜表面粗糙度、薄膜机械性能、薄膜的阻隔性能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沉积氧化硅薄膜后表面更加均匀且平滑。沉积氧化硅薄膜后纸张的横向,纵向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明显增加。在射频功率密度2.78 W/cm~2、氩气流量40 sccm、沉积时间为36min的制备参数下所沉积的薄膜对水蒸气的阻隔提高了15倍。此外,本文还研究了沉积氧化硅薄膜后纸张的色彩再现印刷适性。  相似文献   

16.
液晶显示器颜色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显示器颜色的准确性是保证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显示器进行色彩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计算显示的颜色,即确定RGB颜色控制数值与显示颜色的CIE色度值之间的转换关系。本文对EIZO、苹果和普通液晶显示器的颜色进行了测量,分别用增益-偏置-伽玛(GOG)模型、双通道干扰(TPC)模型和分段分空间(PP)模型进行显示颜色的计算,检验各模型的计算精度。实验中将RGB数值均匀分割为9个区间,总共组成729个检验颜色,将计算颜色与颜色测量值进行比较,分析GOG模型、TPC模型和PP模型对三种显示器计算的CIELAB色差,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寻找对显示器颜色模型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种胶印油墨最佳印刷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标准印刷条件下,对胶印油墨的最佳印刷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建立了相对反差与实地密度的关系曲线,求出了最佳的实地密度和相对反差值。然后对在最佳密度下获得的初始TVI曲线进行了网点增大补偿,获得了理想的阶调复制效果。结果表明,这种确定油墨最佳印刷参数的方法是可行的。本研究对印刷企业有一定的生产指导意义,可用于研究油墨与纸张的印刷性能,优化印刷参数,提高印刷质量,并为企业实施规范化的过程管理提供基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在D65光源的不同照度下,观察者对显示和打印颜色匹配的变化性,EIZO显示器和标准观察箱同时放置在观察者前,19名观察者通过编制的程序分别调节显示器上的颜色,对标准观察箱里不同照度(2521x,8501x,1900lx)下的17个颜色分别进行配色实验,用Monitor-Optimizer测量显示器上匹配色的色度值。不同观察者间的配色精度用色度椭圆表示,与CIE标准色度观察者函数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在不同照度下也有较为一致的变化规律,同时随着照度的增加,显示器上匹配色的饱和度有增加的趋势。观察者间的配色精度在不同照度下的CIELAB和CIEDE2000色差值也分别随着标准观察箱中光源照度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光源照度越高,配色精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首先根据Munsell颜色色相环理论将专色划分为十个色区,然后针对每个色区设计在IGT上制作了大量的建模样本,经过印刷样张数据的测量并分析,最后采用分色区的方法,通过回归法分别建立了十个色区的基于蒙版方程的凹版印刷色模型,并通过色差法验证配色模型的精度。利用C++编程语言和MySQL数据库成功地开发了商用的凹版印刷专色配色功能模块。配色软件的运行结果表明,基于此配色理论的凹版印刷专色配色系统是易于计算机编程实现的,并且在配出色与目标色的色差落在国标要求的合格印刷品的色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喷墨印刷中纸张特性对印品阶调层次的影响,并对不同纸张特性的影响效果进行评价。实验采用Epson stylus Pro 7800和Epson Stylus c88+两种喷墨打印机对HP、Epson等品牌的五种喷墨打印纸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承印材料的性质与印品的阶调变化明显相关。孔隙率及粗糙度高的纸张,其印品图像的亮调区域由于网点细小而无法在纸张上完整再现,网点密度为0,图像的亮调层次丢失,如EPSON C88+在2#、3#纸样上输出的1%-C和2%-C所示,其密度为0;纸张越粗糙,其吸墨量越高于表面光滑的纸张,由此导致图像的暗调部分合并过早,暗调层次丢失,如4#纸样印样所示。同时,纸张特性也是影响相对反差K值的主要因素之一。纸张的光泽度、粗糙度、孔隙率等均对印品的相对反差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