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铜版纸印刷适性模糊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纸张是印刷五要素之一,是印刷图文信息的载体。纸张的质量直接影响印刷工艺过程及最终的印品质量,纸张的质量通常是以纸张的各单项技术质量指标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应用于印刷工艺的纸张,则要研究各质量指标特性的印刷适性。纸张各技术质量指标的印刷适性,许多学者对各单项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但综合印刷适性尚未做出较好的评价。本文拟就铜版纸的平滑度、白度、不透明度、吸收性等印刷适性指标进行分析讨论,应用现代模糊理论,对上述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从而为正确合理地选用纸张,探索出一条新途径。二、铜版纸印…  相似文献   

2.
浅谈纸张印刷适性的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适性与印刷品质量(尤其是网点和彩色印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印刷适性在整个印刷过程的设备、材料中都存在,比如纸张、油墨的印刷适性,印刷机械的印刷适性,菲林、网点的印刷适性等等,各种印刷适性还互相影响和制约。因此,对于印刷者来说,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印刷适性,才能印刷出高质量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纸张印刷适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 《印刷技术》2009,(11):53-54
纸张是印刷过程中的主要耗材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现在业界常用纸张印刷适性来衡量其质量的好坏。纸张印刷适性是指为了得到与使用纸张的质量等级相适用的印刷品质量,纸张所应具有的性质。换句话说,纸张印刷适性就是指直接影响印刷品质量的纸张的性质,它主要包括纸张的平滑度、吸墨性能、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等。当然,在谈及印刷适性前也有个要求,  相似文献   

4.
纸张作为印刷最古老,最主要的承印材料,在印刷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各种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纸张的各种特性以及纸张与印刷适性的关系,以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来保证印刷在纸张特性方面少出问题甚至不出问题,最终得到最理想的印刷品。  相似文献   

5.
纸张表面效率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张的表面效率并不是纸张的光学性质,而是与光学性质有关的影响印刷品质量的纸张印刷适性指标,在印刷过程中,纸张的光泽度和吸墨性对印品的质量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纸张的光泽度和吸收性的综合效果(即纸张的表面效率)会同时作用并改变三原色油墨的色调和灰度,进而导致油墨混色的色调变化,影响色彩再现。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数码印刷发展迅猛,尤其是在短版印刷中占有绝对优势。数码印刷的承印物范围很广,纸张是其主要的承印材料。我们将数码印刷中使用的纸张称为数码纸张(或数字纸张),它对于数码印刷品的质量和数码印刷的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码印刷技术的发展,对纸张的性能及印刷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纸张作为印刷过程中的重要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印刷品质量。为了提高印刷质量,选择了5种不同类型的纸张,测定了每种纸张的定量、平滑度、白度、耐折度及抗张强度等重要的性能参数,通过印刷适性仪印刷样张,分析了不同纸张的性能与印刷色彩再现、密度的变化、油墨的转移等方面的关系,通过色彩管理技术保证输出色彩质量。最后,得出了纸张的特性与印品呈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铜版纸、白卡纸、亚光铜版纸、胶版涂布纸、胶版印刷纸印刷适性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8.
正在印刷品复制过程中,油墨是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纸张对油墨的吸收性能是影响印刷品色彩的重要印刷适性指标。纸张吸墨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纸张结构与油墨性能是否匹配,是否能通过适当的印刷方式达到最佳的印刷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纸张的油墨吸收性和印刷品色彩之间的关系,为印刷中合理选择纸张与油墨、提高印刷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纸张的印刷适性是指纸张能适应油墨、印版及印刷条件的要求 ,保证印刷作业顺利进行 ,并获得优良印刷品必备的条件 ,包括印刷作业适性和印刷质量适性两个方面 ,其中印刷质量适性指纸张对印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性质 ,如白度、不透明度、平滑度、表面强度和油墨吸收性等。涂布纸是原纸经涂布和整饰加工后制成的纸 ,用于高级印刷。本文着重介绍的是印刷适性仪的纸张印刷适性测试方法及其评价方法。1 纸张的拉毛速度和拉毛阻力  当油墨从印版和橡皮布转移到纸张表面的过程中 ,都要受到外界施加的拉伸应力作用 ,与此同时由于油墨内聚能作用 ,…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良好的纸张印刷品,印刷者对印刷纸张有两个要求:其一,要求印刷纸张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即要求纸张能顺利地以预定的速度通过印刷机,不产生断纸且对纸张本身及表面不构成损伤,续纸要顺利;其二,要求印刷纸张具有良好的印刷适性,印刷品色彩均匀、清晰、光亮、精美.  相似文献   

11.
喷墨纸表面特性对网点增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了四种表面特性不同的喷墨纸,通过喷墨打样实验,研究了纸张表面特性对网点增大的影响,探讨了纸张表面特性影响网点增大的规律。实验中,首先测试了样张的吸收性、粗糙度、光泽度和白度几种表面特性;然后,在同样的印刷条件下,对这些样张喷墨印刷了同样的GATF标准梯尺;最后,用SpectroEye分光密度仪测试了印刷后的网点增大情况。经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了不同喷墨纸的网点增大曲线图,总结了喷墨纸表面特性对网点增大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纸张的网点增大情况不一样,3#纸张的综合评价效果最好;同一纸张的不同颜色网点增大也不相同,青色网点增大最严重,黄色网点增大最轻微;不同颜色网点的网点最大扩大值出现的阶调位置也不尽相同,青色出现在65%网点面积率附近。论文的研究对于喷墨用纸的选择、研发和提高喷墨印刷质量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紫外荧光防伪胶印油墨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由紫外光(200~400nm)照射,可发射出可见光(400~800nm)的新型特种油墨,紫外荧光防伪油墨在现代印刷工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采用具有红光发射的无机荧光材料BaCaBO3F:Eu3+,Li+作为颜料,首次制备合成了该种荧光油墨样品。进一步通过相关光谱测试分析,研究了荧光油墨中颜料的添加量对荧光油墨发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荧光油墨的最佳配比,提高了紫外荧光油墨的发光功效。此外,本文还对油墨的细度、塑性黏度、黏着性等一些印刷适性及其流变学特性进行测试,辅以流变学实验手段考察胶印墨的黏度、触变性、弹性以及温度对油墨墨性的影响,得到了有价值的参数及规律:在剪切速率恒定不变时,剪切应力随其作用时间表现为正弦曲线的变化规律;无色荧光油墨可以很好地增加印刷品的明度,扩大普通胶印油墨在相应色相范围内的呈色范围,使印刷品看上去更加鲜艳明亮。上述实验研究表明,这种新型荧光油墨在有价证券、商品包装和有效证件等印刷防伪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有望在上述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彩色复制技术所使用的纸张都含有荧光增白剂,其造成了纸张色度b*值向负值方向的一个色偏。这些因含有大量荧光增白剂的纸张造成了印刷标准化难于实现的问题,例如纸张不符合ISO标准所定义的纸张。为了对纸张中的荧光增白剂进行校正,本论文介绍了一种多项式回归的数学校正方法,实现将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纸张印刷复制的色彩转换为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纸张所复制的色彩值。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两种类似的纸张,含荧光增白剂与不含荧光增白剂,在相同印刷状态下印刷IT8.7/4色表,并用同一台分光光度计测量(M1测量状态下),在分析两彩色复制样的分光光度值后得出此模型。经过校正荧光增白剂的色样与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纸张复制的色样之间90%的色差值由于校正前的6.52△E76,降低为校正后的1.6△E76。  相似文献   

14.
彩色印刷中引起色差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网点增大是造成色差的重要原因,CMY网点变化对色差影响的程度却各不相同。为此,设计了用于测试的彩色图像,图像上色块分别属于不同颜色区及阶调区,在标准条件下对图像进行彩色打样,测量网点变化前后色块的颜色值,计算色块之间的色差,分析比较各原色网点增大在不同色域及不同阶调对色差的影响,并得出如下结论:所有色区,暗调处C、M对色差的影响大于Y,高调处则相反;相同网点增大在暗调处产生的色差大于在高调处的色差值。蓝色区,M对色差的影响大于C。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纸张-色料"组合所表现的色彩范围差别很大,定量地确定色域大小进而比较不同色域的性质,对确定设备或过程的呈色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立体空间剖分,进而有效计算并定量比较色域的新方法。任一呈色组合所能表现的颜色,在三维空间中(Lab空间)构成一个特定的、不规则的空间立体,该空间立体表现了该组合的色域范围,若将该空间立体的边缘坐标标记出来,则基本标记出了该"颜色立体"的空间轮廓,通过轮廓线上的边缘坐标值(Lab值),"颜色立体"的空间体积可实现数值计算,即实现色域的量化进而实现不同色域的比较。该立体轮廓上的坐标由该色域中高饱和度颜色点组成,这个性质为提取空间颜色立体的轮廓提供了便利。基于Lab颜色模型的这个性质,本文根据Delaunay理论在三维空间的扩展,将空间离散的颜色点,构造成多个四面体网格,即将不规则的颜色空间立体分解为多个四面体网格,再综合各四面体体积之和,进而得到色域的体积数值计算方法,实现色域定量计算和比较的构想。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比较不同"纸张—色料"组合的呈色色域大小,且通过有区别地选择特定颜色坐标,可实现对特定颜色区域高精确度的呈色性能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16.
涂布纸的涂层结构对纸张的光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印刷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并在涂层表面固着渗透,其固着渗透情况最终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油墨的使用。目前有关油墨渗透的研究报道中较为精确的是切割法,但切割的过程对于纸张有一定的损伤性,使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大大降低。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涂布纸的涂层厚度对油墨渗透的影响,并对其渗透深度和渗透轨迹进行定量化研究。在实验中选用荧光油墨作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描绘油墨的渗透深度和分布的印刷油墨,将所有的XY平面图像进行重构得到油墨颜料渗透的三维图像。实验研究表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油墨颜料的渗透深度和分布的均匀程度是有效和可靠的,这种方法对实验对象无损伤性,利用荧光油墨中的荧光颜料作为示踪剂,省去了荧光着色等步骤,减小了人工操作的误差。实验结果证实纸张的印刷质量可以通过增加涂布时涂层厚度的方法来调整和改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深入研究纸张涂层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多相流离散相的流体动力学方程研究和分析喷墨成像系统中墨滴喷射飞行的物理现象,进而准确计算和预测墨滴与承印物接触前的能量分布;然后从墨滴成像过程中能量转换的角度,结合其流体动力学条件,研究了墨滴与纸张涂层表面碰撞、渗透、扩散和铺展的作用机理并提出其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包含了喷墨墨滴成像的所有动力学特征及纸张涂层的物理特征,通过对该模型的研究与求解,可以得到墨滴扩散铺展的最大直径,即喷墨网点的大小。其次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墨滴的黏性损耗功及渗透所消耗的能量,进而根据纸张涂层特性求解了墨滴的平均渗透深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CCD获取测控元素评价喷墨打印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印刷以指数级的速度猛增,数字印刷质量检测的方法和标准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①首次将计算机图像分析法引入喷墨印刷质量检测中;②通过与传统印刷质量检测进行对比,确定了将墨点、线条、色块和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等作为基本测控元素,并设计出用于评价喷墨印刷质量的测试样张;③提出了针对各测控元素的检测算法和总体检测流程,实现了对喷墨印刷质量的检测,并通过实验对检测方案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证明,基于CCD获取测控元素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实现对喷墨印刷质量的客观评价。本文的研究完善了印刷品的检测体系,可以推广作为印刷企业针对喷墨印刷品质量检测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印刷数据集CIELAB系列色差公式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差是印刷工业中质量检验、过程控制、产品分类的重要参数。目前,CIELAB色差公式依然是国家标准和印刷行业标准中计算和测量标准,现在已经研究表明它具有很差的均匀性,因此,很多新的色差公式被研究了出来,如CIEDE2000、CIEDE94、CMC(l:c)。本文分析了各色差公式的权重函数SH、SC、SL。由于这些色差公式在研究的时侯使用了一些数据集,如RIT-DuPont数据集、Witt数据集等,但是没有专门的印刷数据集包含在其中。为了研究色差公式在印刷工业中的应用性能,开发了一个新的基于印刷工业的数据集。选了10个视觉正常的人作为观察者,围绕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17个颜色中心设计并印刷了144对颜色,在D65光源下,L*=50,照度为1000 lx的观察箱中对颜色进行了视觉对比实验,得出了每个色对的视觉差△V。然后用标准残差平方和(STRESS)的方法分析了各个色差公式的性能。结果表明CIEDE2000和CIE94色差公式在性能要由于CMC和CIELAB公式。最后,建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采用CIEDE2000色差公式。  相似文献   

20.
胶版纸表面油墨渗透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印过程中油墨渗透对印品质量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实验在温度20±3℃、湿度60士5%条件下,采用IGT印刷适性仪(AIC2-5型)对胶版纸表面油墨转移及渗透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印刷压力及不同印刷速度对纸张表面油墨渗透深度的影响情况,并采用GX71倒置金相显微镜对油墨渗透深度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印刷压力的增大,油墨渗透深度及转移墨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印刷压力为400N时,油墨渗透深度达到最大值71.67μm,转移墨量最多;随着印刷速度的提高,油墨渗透深度及转移墨量逐渐降低。同时,油墨渗透行为对油墨呈色性能有一定影响。对于本实验用纸,当油墨渗透深度在60.0~63.0μm之间变化时,油墨色强度较高,色效率高,颜色较饱满;当油墨渗透深度过大时,油墨色强度及色效率明显降低,色相误差升高,印迹墨色变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