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杀虫脒原名氯苯眯,是国内近期常用的一种新型高效低毒性的有机氮农药,对皮肤、鼻腔和口腔粘膜无刺激作用。对螨类、稻螟虫等多种害虫有高效,具有胃毒、触杀和吸入中毒作用的特点。农村现已广泛用于治虫。如在保管和使用过程中某一环节注意不够,可造成中毒。本院从1983年初至1985年12月收治了46例中毒病人,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杀虫脒中毒患者46例,男18洲,女28例。年龄从16岁至57岁,平均36.5岁。中毒途径:治虫过程中操作不慎或防护不当,至皮肤或呼吸道吸入中毒6例;口眼中毒40例。死亡2例,均因口眼药液量多就诊时间晚,  相似文献   

2.
杀虫脒系一种新型有机氮杀虫剂和杀螨剂,又名氮苯胺、杀螨脒。近十多年来在农村中广泛应用。杀虫脒中毒病例数在我院同期收治农药中毒病例中居第二位,但近两年略有减少。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82年元月至1992年12月收治口服杀虫脒中毒84例,混合有机磷中毒14例综合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一种新型杀虫剂有机氮化合物杀虫脒广泛用于农作物,因口服或接触中毒入院病例时有所见。本院自1981年以来收治杀虫脒中毒患者36例,现就其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讨论如下。一、因泌尿系统异常诊断尿路感染8例杀虫脒中毒由于其原型及其代谢产物(对氯邻甲苯胺)经肾脏排出并损害肾脏以及致化学性膀胱炎,可出现腰痛、尿频、尿痛、血尿、蛋白尿等泌尿系统异常表现。但此并非感染所致,而是毒物直接损害的结果。泌尿系统异常表现是杀虫脒中毒临床特征之一,并非一独立疾病。  相似文献   

4.
杨秋娥 《中原医刊》2003,30(4):43-44
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农药杀虫脒已广泛用于农业治虫 ,但也有应用杀虫脒自杀与诱导自杀现象逐渐增加 ,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医学问题 ,本文就 1 8例自服杀虫脒中毒所致休克 ,用中药参附注射液抢救体会作一简要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文 1 8例均为服用杀虫脒自杀所致休克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 1 2例 ,年龄 1 6~ 48岁 ,平均 2 9岁 ,均为青壮年 ,自服量为 1 50~ 30 0ml左右 ,就诊时间均在服杀虫脒后 3~1 2小时才来院。1 2 症状 ,体征 :本组病例均为重度杀虫脒中毒 ,其临床症状与体征有嗜睡及不同程度昏迷、呕吐…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村较普遍使用的农药有杀虫脒、乐果、敌百虫及水胺硫磷等。由于使用不当或误服、自服(自杀)而造成中毒现象屡有出现。我科每年收治数十例这类病人,在抢救过程中体会到:如何正确鉴别各种农药中毒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如果凡是农药中毒一概都按有机磷中毒处理,不仅会延误已经非常宝贵的时机,而且还会造成医源性双重中毒。本文就我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1~1983年共收治急性杀虫脒中毒100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男34例,女66例。年龄2.5~72岁。因生产过程操作不精或防护不当,造成吸入性中毒共19例。自服或误服共81例,其中单纯杀虫脒中毒68例,复合性中毒13例 (并有机磷农药中毒11例,并有机氯中毒2例)。临床表现:单纯杀虫脒中毒68例中吸入性中毒19例,由于吸入毒物量少,加之及时处理,故临床表现不严重,主要有头昏、头痛、乏力、纳差、上腹不适,四肢麻木  相似文献   

7.
吴冬梅 《华夏医学》2013,26(3):574-577
杀虫脒是一种高效广谱有机氮杀虫、杀螨剂,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由于使用或防护措施不当,致中毒病例时有发生。我院属农村基层医疗单位,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急性杀虫脒中毒患者42例。现将其治疗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杀虫脒中毒具有多系统的损害,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为提高重度杀虫脒中毒的抢救成功率,现对我院1990~1998年12月收治的111例杀虫脒中毒患者作一简要分析,以探讨在救治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杀虫脒是一种新型的有机氮农药,杀虫脒中毒与有机磷中毒虽都是农药中毒,是常见的急症之一,但临床表现截然不同,由于认识及经验不足,不少杀虫脒中毒患者误诊为有机磷中毒,而采用阿托品治疗,造成了病人死亡,而采用美蓝及维生素C 氧化还原剂治疗,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 杀虫脒是农业杀虫常用农药。由于不慎误服或自服而中毒者时有发生,若不及时救治或处理不当易致严重后果。我急诊科于1995年8月抢救治愈一例急性重度杀虫脒中毒病人,今就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杀虫脒(原名氯苯脒)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杀螨、杀虫剂,对昆虫和螨类具有胃毒、触杀和吸入中毒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它对稻螟有抑制和忌避的作用。它主要应用于果树、蔬菜、棉花、葡萄等作物。目前,国内、区内已大量投入生产并广泛应用于植物保护,为了保护工人和贫下中农健康,兹将杀虫脒的毒性及中毒治疗简介如下: 从动物实验中知道,杀虫脒可以从消化道、皮肤和呼吸道侵入机体,并迅速被吸收,分布于肝、肾、脂肪、肌肉、肺、脾、脑等组织,在体内的杀虫脒可迅速降解为多种代谢产物(如对氯邻甲苯胺等),杀虫脒及其代谢产物能迅速从尿、粪中排出,但以从尿中排出为主。由于杀虫脒在体内迅速代谢和排出,因此,在组织内没有明显的蓄积。按一般毒物毒性分级,杀虫脒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属于中等毒性。在生产和喷洒时如果防护不周,可以发生中毒。  相似文献   

12.
口服杀虫脒急性中毒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杀虫脒农药使用的增多,杀虫脒中毒的病例时有发生(以下简称中毒)。为进一步总结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验,笔者收集了本县1982年4月至1985年2月中毒病例,对其资料较完整的口服杀虫脒急性中毒47例进行了临床分析(部分作了回顾性的补充调查)。现归纳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47例中男11例,女36例。年龄18岁以下10例(最小的14岁)。19~30岁17例,31~50岁16例,51~60岁3例,60岁以上1例(72岁)。平均年龄36.6岁,以19~50岁占多数(33例占70.2%)。农民  相似文献   

13.
杀虫脒中毒并发症5例分析临床资料我院自1986年3月至1992年3年,共收治25例杀虫脒中毒病人。年龄21~58岁,男9例,女16例,中毒方式;均为口眼,服药量50~300ml,其中20例无并发症,5例出现并发症,占20%。杀虫脒中毒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杀虫脒是1962年合成的有机氮农药,主要用于防治水稻螟虫和棉花、果树螨类。该农药现已在农村中大量使用。1980年8月8日我省江陵县弥市某生产队使用杀虫脒防治棉田螨类,发生了一起20例生产性急性中毒。我们于次日即着手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发生经过某生产队使用25%杀虫脒盐酸盐水剂,加水配制成1∶500药液作棉田喷洒。施药者背负工农12型背式喷雾器,左手握压缩柄,右手持喷杆,在田间作直行前进来回喷药,工效为每人每天1.8亩。参加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杀虫脒急性中毒时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对120例患者入院后未用药前作心电图了解杀虫脒中毒时对心脏产生的影响。结果:描记的120例心电图中异常者104例,占86.6%。结论:提示杀虫脒中毒对心脏有明显毒性,因此,有必要将心电图列为杀虫脒中毒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杀虫脒在本地区因自服和误服导致急性中毒病例屡有发生。现将我院1984年9月~2004年9月收治的急性杀虫脒口服中毒361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细胞色素C是一种含铁卟啉的色蛋白,是细胞呼吸激活剂。它作为缺氧症用药早已在临床使用,现就我们在临床中应用体会讨论如下。一、在中毒抢救中的地位细胞色素C既往多限于对一氧化碳、安眠药中毒的应用,近年来已普遍用于农药中毒的抢救。1.是有机氮中毒的主要复能剂。自1995年以来,我院对22例口服杀虫脒(双)重度中毒患者抢救中的19例(意识障碍9例、昏迷10例)早期给予每次30~60mg静滴,比以往单用美兰和维生素C取得了惊人的成果。抢救成功率从20%左右提高到80%以上。2.对细胞毒的农药中毒救治应为首选。目前有许多类型农药毒理不清,在抢救中除给予支持疗法和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药杀虫脒(有机氮类杀虫剂)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经接触、口服引起中毒的病例日见增多。根据文献报导,杀虫脒中毒可引起心、血管、泌尿系统的损害及血红蛋白变性等。我们抢救了一例急性重度杀虫脒中毒以呼吸衰竭为主症的垂危病人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19岁,未婚,农民。1988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院1983年至1992年初收治的杀虫脒中毒15例进行临床分析报道。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例急性杀虫脒中毒是在1983年3月至1992年3月间收治的病例。其中女性14例,男性1例。最小年龄为16岁,最大年龄为78岁,  相似文献   

20.
杀虫脒是一种高效、低毒脒类杀虫剂,多年的大田药效试验证明对螟螨两类害虫药效卓著,深受贫下中农的欢迎,是我国农药发展的品种之一。近年来产量增长迅速。但各厂生产的杀虫脒大都是水剂,其他剂型较少。为此北京大学、北京农药一厂、无锡市电化厂及上海农药研究所等单位都在试验改变杀虫脒的剂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