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RFID系统中的标签碰撞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叉搜索树防碰撞算法.通过划分标签子集、动态调整冲突检测过程,以减少标签冲突和系统开销,提高识别效率.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目前的二叉树搜索算法,本文方法在待识别标签数量较大的情况下提高了识别效率,减少了搜索次数及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通信量.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RFID应用发展,提出了大规模移动标签的高效可靠识别需求.指出在该需求条件下RFID标签识别技术所存在的标签漏读、标签重读和标签错读问题,同时分析了RFID技术研究所面临的制约因素.然后结合大规模移动标签识别高效可靠识别需求,对标签防碰撞协议和阅读器防碰撞协议这两种RFID标签识别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进行分析,将ALOHA时隙分配机制分为随机方式和预约方式两种,并简要介绍我们项目组在预约方式下研究成果,特别指出TREE不适合大规模移动标签高效可靠识别需求.最后,提出大规模标签识别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应用的核心关键技术,已经普及到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如何提高RFID系统的防冲突能力,减少总识别时间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一个基于动态二进制的改进型树型搜索算法.该算法通过简化阅读器发送的指令和冲突检测过程,并利用栈来保存已经被阅读器接收到的标签EPC数据,以便最大化地降低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通信量,从而有效地提高标签的识别速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的确定性标签防冲突算法,该算法显著提高了性能,尤其在待识别标签数量较大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算法识别效率较低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等区域划分的射频识别(RFID)防碰撞算法. 通过对阅读器识别范围内的标签进行均等区域划分建立一种新型的分组结构, 并在每组中分别使用动态预测权值估计标签数目, 将其与最优时隙数调整方案相结合对标签进行识别, 解决了大规模标签应用场景中由于标签增多导致的系统稳定性差和吞吐率低的问题. 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系统吞吐率, 并减少通信过程中的时隙数.  相似文献   

5.
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标签与阅读器通过空中媒介进行通信,由于标签之间的位置、方向等的差异,致使阅读器收到标签发送信号的强弱存在差异,进而发生捕获效应,相对较弱的信号被相对较强的信号捕获,因而被捕获的标签无法被阅读器识别。针对RFID多标签识别过程中捕获效应的特征,在碰撞树算法(CT)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抗捕获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RFID多标签识别算法,即增强型碰撞树算法(ECT)。分析和实验过程表明,提出的抗捕获方法及ECT算法,能够有效解决RFID多标签识别过程中的标签捕获问题,完成RFID标签的完全识别,且算法识别性能远优于其它同类多标签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算法识别效率较低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等区域划分的射频识别(RFID)防碰撞算法. 通过对阅读器识别范围内的标签进行均等区域划分建立一种新型的分组结构, 并在每组中分别使用动态预测权值估计标签数目, 将其与最优时隙数调整方案相结合对标签进行识别, 解决了大规模标签应用场景中由于标签增多导致的系统稳定性差和吞吐率低的问题. 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有效提高系统吞吐率, 并减少通信过程中的时隙数.  相似文献   

7.
把RFID电子标签附着在目标物体上,利用RFID阅读器读取电子标签的信息可以实现物体位置的确定。但是多个标签同时向阅读器发送信号时,就会发生碰撞,因此,在RFID系统中加入标签防碰撞算法,使阅读器正确、高效地读取标签信息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ALOHA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并找出了改进算法中的一些待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RFID中动态多帧标签面临识别冲突的问题。现阶段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碰撞率高的弊端,为此,提出基于RFID标签防碰撞的识别算法,改进RFID识别算法,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建立新模型,提高识别效率,依据集合SRPD和ABS算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监听程序,防止冲突的繁盛。仿真实验表明,一种改进的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实现了RFID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RFID系统中,存在阅读器与多个标签同时通信的碰撞问题,标签防碰撞技术是解决标签防碰撞问题和提高标签识别率的关键。在分析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随机数重新分组的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该算法证明了当引入一个随机数的时候,系统的吞吐率是最大的,并且同时利用标签唯一的ID号中的第一位的取值不同,进行重新分组,从而减少了标签碰撞的次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算法执行效率更高,碰撞次数更少,识别成功所需的时隙数更少,有效地提高了标签的识别速度。  相似文献   

10.
周沫  钱晓华 《科技信息》2013,(8):119-120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基于射频频段的电磁原理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其优点体现在:非接触、读写操作灵活且速度快、安全性较高。伴随着RFID相关技术的飞快发展,如何能够实现阅读器与多个标签之间数据的正确以及快速传输,即处理RFID系统中标签的碰撞也成为了限制RFID技术发展的一大难题。本论文以此方面为切入点,在基于已有的RFID标签确定性防冲突算法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隙二进制算法,此改进算法能够减小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冗余,通过性能分析比较能够得出,此算法相比较以前的算法在标签被识别的效率上有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微功耗单片机和射频芯片的主动式微波射频识别(RFID)系统,并设计了数据通信协议,给出了阅读器和标签通信软件设计流程和防冲突策略.该系统具有微功耗、识别距离远、防冲突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的多标签碰撞问题,在分析RFID标签编码规则的基础上,提出根据标签编码规则进行标签分组和标签预淘汰的方法,在读写器识别的初始阶段根据特定的规则淘汰部分标签,从而减少系统工作量,提高系统工作效率.实例证明:在不增加标签结构复杂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有效信息能够有效减少阅读器的查询次数和系统的总通信量.  相似文献   

13.
改进的二进制查询树的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射频识别系统中,存在阅读器与多个标签同时通信的碰撞问题,标签的防碰撞算法是解决数据冲突的关键。文章详细阐述了已有的典型的二进制查询树的防碰撞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防碰撞算法;该算法利用二时隙的方法,使阅读器的询问次数和标签识别所需的数据流大大减少,提高了标签的识别效率。从仿真实验中表明,该算法比已有的二进制查询树算法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基于冲突检测的食品安全标签防碰撞控制方法.对标签批量读取,进行数据的层次化融合,描述食品安全标签的冲突信号生成模型,分析食品安全追踪标签冲突信号的超宽带特征,实现对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的安全控制.通过食品安全标签射频识别技术(RFID)进行冲突分流控制,达到防碰撞控制的目的.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可加快防碰撞的识别效率,降低标签防碰撞的机率,提高防碰撞检测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当多个电子标签同时传输它们的唯一标签识别码(UID)给阅读器时,则会发生碰撞问题,因此解决电子标签信号碰撞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提出了一种预先侦测查询树算法,以减少碰撞识别和空闲时间来降低识别延迟。使用四元查询树协议取代二元查询树协议来减少碰撞,实现时隙预先侦测信号技术来清除全部的空闲时间。结合四元查询树协议与时隙前侦测信号技术,来改善RFID在电子标签识别上所发生的碰撞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查询命令数量。经仿真模拟分析,并和已有电子标签防碰撞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预先侦测查询树算法可以有效改善碰撞问题,提升RFID系统的整体识别效能。  相似文献   

16.
防碰撞算法是RFID多标签识别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一种高性能RFID多标签识别防碰撞算法,即多周期碰撞树算法(MCT)。该算法在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通信复杂度以及系统能耗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多标签识别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与QT算法、BT算法、FSA算法等经典防碰撞算法相比,MCT算法在RFID多标签识别性能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对RFID系统中的多标签防碰撞问题进行了研究,在3种经典的确定性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二进制防碰撞识别算法.为了降低数据传输量,改进算法采用阅读器前缀查询和标签后缀应答相结合的方式;为了降低查询次数,查询算法针对不同数量的碰撞位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对4种算法进行了Matlab仿真和Spartan6硬件平台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较3种经典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效率和较低的数据传输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仲裁集的RFID主动式标签防碰撞MCMA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仲裁集的概念,针对主动式标签环境提出一种多频道RFID防碰撞协议MCMA,以达到充分使用多频道资源来降低碰撞概率,进而增加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并减少标签的耗电量。仿真结果显示该协议能有效减少碰撞、降低能耗且适用于RFID系统下主动式标签的环境,进而提升RFID系统整体识别效能。  相似文献   

19.
一种改进的后退式二进制搜索RFID多标签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标签防碰撞技术是射频识别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文章在对现有防碰撞算法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后退式二进制搜索的防碰撞算法。该算法能够动态地调整发送指令的长度,从而有效减少搜索次数和传输工作量,并在无碰撞时采用后退策略来快速识别标签。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可以看出,该算法比原算法能更快速高效地完成标签识别,有效地解决了RFID系统的多标签防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多标签防碰撞技术是射频识别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文章在对现有防碰撞算法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后退式二进制搜索的防碰撞算法.该算法能够动态地调整发送指令的长度,从而有效减少搜索次数和传输工作量,并在无碰撞时采用后退策略来快速识别标签.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可以看出,该算法比原算法能更快速高效地完成标签识别,有效地解决了RFID系统的多标签防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