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农业科学》2017,(4):659-662
偃麦草具有小麦育种中需要的优质、抗病、耐盐碱等诸多优良性状,为充分发掘偃麦草在提高小麦品质和抗性方面的应用潜力,列举了3种偃麦草特异分子标记开发情况,阐述了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开发偃麦草分子标记技术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偃麦草分子标记更好地应用于小麦遗传育种。  相似文献   

2.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由于其抗性属数量性状遗传,易受环境影响,抗性改良进展缓慢,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被认为是提高抗性改良效率的有效途径。综述了苏麦3号、望水白及其它小麦抗源材料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小麦赤霉病分子标记现状及辅助育种改善赤霉病抗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小麦品种性状演变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以山东省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为试材,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形态性状、生理性状、抗病性、生育期等不同角度,对30多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了主要性状的演变规律。估计了遗传方差、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等重要遗传参数。用GM(1,1)模型对90年代主要性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灰色预测,对今后小麦性状改良潜力、育种的主攻目标、理想株型育种、高光效生理育种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与小麦抗旱相关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作物抗旱性是复杂的数量性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抗旱相关的性状进行研究,有利于阐明其遗传基础,为进一步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小麦抗旱性改良提供理论基础,目前小麦抗旱的分子标记尚未和育种工作紧密结合,对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基因工程从渗透调节物质、Lea蛋白、转录因子3个方面进行小麦抗旱性改良,转录因子是目前转基因抗旱育种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来室内电泳和分子遗传标记在小麦品质育种辅助选择方面的应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已成为品质育种中亲本选配和杂交后代选择的重要依据,HMW-GS的基因克隆、分子标记、小麦育种与转化等分子遗传标记方面的深入研究,为小麦品质育种辅助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遗传标记技术的发展历程人了简要回顾,对现在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进行了评述,并从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了RFLP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1)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2)比较基因组的研究;(3)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与辅助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及其遗传连锁图谱,对小麦重要农艺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分析,为发现小麦新基因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配制普通小麦品种(系)早穗30和偃展1号的杂交组合,通过一粒传的方法培育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DarT(diversity arrays technology)标记、ISBP(insertion site-basedpolymorphism)标记以及抽穗期和株高的功能标记绘制其遗传连锁图谱并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interval mapping,CIM)对多个环境下的抽穗期、株高、千粒重、穗粒数、每穗小穗数、穗长等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培育出由219个F7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了含481个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检测出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的26个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QTL,其中9个QTL能够在至少2个环境下重复;研究还发现了3个QTL聚集的"QTL簇",其中4D染色体上的矮秆基因Rht2所在区段控制株高与千粒重,5D染色体上的Vrn-D1-WMS212区间控制抽穗期、穗粒数与每穗小穗数,7B染色体上wPt4230-wPt4814区段控制抽穗期、穗粒数、株高与穗长。【结论】构建的小麦遗传作图群体可成功地用于重要农艺性状分析;矮秆基因Rht2与春化基因Vrn-D12个发育相关基因均与多个重要农艺性状有关;在7B上可能存在与发育相关的重要新基因。  相似文献   

8.
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5,(9):122-123
分子标记技术是研究植物遗传的一种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林木遗传育种的研究过程中,分子标记技术能够有效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益。本文从遗传结构及多样性、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几个方面综述了该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群体抗旱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发掘不受遗传背景影响、能够稳定表达的控制抗旱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用于小麦抗旱性材料的快速筛选。[方法]利用从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筛选出来的抗旱相关性状的QTL区间作为候选标记区间,通过调查F3群体(长6878×长4738)亲本及群体与抗旱性相关的农艺性状、生理性状、产量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找到2个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相关的QTL位点,说明数量遗传性状标记应用于遗传背景不同的群体受到相当大的局限性,而NDVI作为较为综合的生理指标得到了验证。[结论]NDVI可作为一个稳定抗旱指标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  相似文献   

10.
小麦遗传改良中的重要基因源——冰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远缘杂交创制育种新材料并应用于小麦新品种培育,对拓宽小麦的遗传基础和提高育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冰草属(Agropyron)物种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耐盐和抗病特性,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源。本研究对小麦与冰草杂交、小麦-冰草异染色体系的创制、小麦背景中冰草染色质的鉴定和冰草有益性状向小麦导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该属物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