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贵州安家寨煤矿龙潭组煤层特征及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分析安家寨煤矿龙潭组煤层特征,通过采用标志层、测井曲线、沉积旋回进行综合对比,揭示出该区龙潭组含煤地层受沉积环境的控制较为明显,表现为不同期次的退积层序,导致多层煤产出。通过对比,各煤层的总体特征清楚,连接性好。在标志层方面,选择厚度较稳定的泥质灰岩、铝质泥岩作为标志层;在无岩性标志层的层段,则根据岩性组合及粒度变化选择标志层。测井曲线方面,主要根据测井曲线的幅度异常、形态异常及特殊形态组合关系等划分煤层。综合岩性与测井曲线的对比,划分出4个沉积主旋回,分析各主沉积旋回特征,推测出该区成煤环境。  相似文献   

2.
澄合矿区义合井田位于陕西省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澄合矿区中深部详查区西部。井田为掩盖式含煤区,参与资源量估算的煤层有3煤层、4煤层、5煤层及10煤层,分别采取沉积旋回法、标志层对比法、煤层特征及地球物理测井物性特征对比等方法对井田内煤层进行了对比,结论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3.
布尔台井田侏罗系中统延安组为盘区的含煤地层,是大型内陆湖泊三角洲沉积,沉积旋回结构,沉积岩性组合特征明显、清晰,在成煤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层间距法、标志层法、沉积旋回对比、底板顺层追索法、测井曲线对比法对布尔台井田五盘区煤层进行划分及对比,可靠程度高,为后续煤层、煤质的评价,煤炭资源量的估算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4.
煤层对比研究是煤炭资源勘探、矿井采掘过程中重要的地质工作,依据黔北煤田8个井田的煤岩层资料,结合沉积环境分析和煤岩层组合特征,采用地质剖面、标志层、岩煤层组合、沉积旋回、古生物化石、测井曲线等方法进行煤层分析与对比,统一煤层命名,以中部砂岩底界为界将龙潭组划分为上下两段,详细划分为25个小旋回,将沉积旋回与煤层、石灰岩编号相对应,编号自上而下,全区共编号煤层25层,煤层对比可靠,对比结果对有效指导矿井设计和煤炭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铁南井田位于扎赉诺尔煤田向斜东翼的中段。从沉积环境看铁南井田位于煤田内分化的湖盆中心,而且有次一级的同沉积隆起、同沉积断层存在及由此而形成的2个旋回聚煤期的同时存在。这样形成的煤层不仅有煤层厚度、结构和层间距的连续的规律性变化,还有同沉积控煤作用造成的厚度、结构和层间距的跳变。采用常规的方法已解决不了煤层对比的问题。工作中采用了沉积模式的再恢复、主要煤岩层特征、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并结合岩相分析和同沉积断层对成煤的控制作用解决了铁南井田的煤层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地层组合特征法、标志层法和测井曲线对比法等多种方法,对红旗井田的煤层进行综合对比,认为该区煤系沉积稳定,标志层明显,易于辨认及对比,煤层确定成果可靠,依据充分,方案合理,可以满足煤层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古城一号井田各主采煤层的含煤性及其煤质特征的分析,探讨了井田煤层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评述了井田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谢桥井田视电阻率和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形态及组合特征的分析研究,在区内划分出3个岩层物性标志层、5个煤层物性标志层和2个辅助煤岩物性标志层,并以此作为确定和划分大层段及确定该组主要可采煤层层位的依据。此外,通过对谢桥矿二水平补勘的4个钻孔B组煤层的层位进行对比发现,该区6煤层与全区标准剖面一致,可作为曲线对比的标准。实践表明,在该井田利用测井曲线异常形态及组合特征,可有效进行煤岩层变化规律研究、标志层确定及层位划分判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后柳湾井田总体煤层特征,便于后期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从标志层、测井曲线、沉积旋迥3个层面,对该煤矿的煤层对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各个煤层在含煤岩系位置上存在变化,但总体煤层的特征仍然较为清晰,具有较强的连接性,对比可靠。  相似文献   

10.
魏创厚 《陕西煤炭》2012,31(5):22-23,43
通过对坊镇井田的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分析、掌握了各煤层测井曲线特征,可以直观准确地划分出地层层段及各煤层,确定各煤层层号。  相似文献   

11.
煤层对比对矿井后期规划、设计、开采十分重要,黑眼泉北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含主要可采煤层2层,编号为A3、A6号煤层。在分析勘探阶段煤层对比及对比依据基础上,通过补充勘探,提出了对勘探阶段煤层对比的新认识,根据新增钻孔资料分析,从地层组合特征,煤层组合特征,测井曲线物性反映特征等方面相互验证,证明补充勘探阶段井田内煤层对比认识的正确性,同时补充了煤层对比认识的依据。通过前期钻孔施工、地质“三边”工作对勘探阶段煤层对比,认识得到转变,为该区后期开发利用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利用标志层、古生物、含煤性及煤层煤质、测井响应等煤层对比方法对盘县某井田进行了煤层对比。结果表明,该井田煤系地层标志层不明显,对比困难,采用"先层段对比、再煤层对比"的方法,即先利用标志层、古生物、含煤性、测井响应进行层段对比,再在相应层段中利用煤层特征、煤层间距等进行煤层对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织金县是贵州省主要的产煤区之一。根据贵州省织金县新华井田煤炭普查所获地质成果资料,经过系统综合分析,建立了标志层B1-B5,通过该区标志层B1-B5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及煤层特征的对比分析,阐明了含煤岩系煤层对比划分的方法和特点,为含煤岩系煤层的对比划分提供可靠的依据,指出了织金县新华井田煤层、标志层特征对比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疆尼勒克煤田吉伦台-塘坝矿区主采煤层对比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伦台-塘坝矿区为内陆型沉积的煤系地层,煤层结构复杂,地层变相大,采用标志层对比法、岩相-旋回特征对比法、煤层特征对比法(煤厚及结焦性)、地球物理测井对比法及综合分析对比对内陆型含煤地层主采煤层对比进行了探讨,主要侧重矿物岩石学及化学组分分析及岩相分析等方法,并逐条论述其优缺点,对内陆型沉积的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含煤地层的划分及构造推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赵庄井田3#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煤芯和煤壁观测描述确定了区内煤体结构类型。分析了不同煤体结构的测井响应特征,选择有利于判识煤体结构的关键测井曲线。根据测井曲线幅值变化特征和分层划分原则,探讨该区煤体结构划分方案,重点对区内碎粒-糜棱煤的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赵庄井田3#煤层的煤体结构有碎裂结构、碎粒结构和糜棱结构,利用测井曲线判识将其划分为碎裂结构和碎粒-糜棱结构2类较为合理,预测碎粒-糜棱煤主要位于3#煤层下部,厚度0.9 m左右,区内南北厚、中部较薄。  相似文献   

16.
彬长矿区延安组煤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煤层是煤层气赋存的载体,分析煤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有助于煤层开采与煤层气开发的研究.依据基础地质资料,利用基准面旋回与沉积相、岩性组合、测井曲线组合,以及煤层自身特征等方法,研究了彬长矿区延安组煤层发育特征,划分并对比了含煤地层.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煤层发育特征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延安组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段,其中,4#主采煤层位于延一段,主要发育在四级层序上升半旋回顶部的沼泽相中.4#煤层顶底板以碳质泥岩等细粒沉积为主,煤层的测井曲线组合特征为"三高一低一负",具有单层厚度大、横向有规律变化的特点.研究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而晚喜马拉雅运动对侏罗系煤层赋存状态影响最大.煤层多发育在地势低洼的泥炭沼泽环境中,气候湿润,属于亚热带~暖温带,有利于成煤作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梁北一号井田覆盖层厚,煤层埋藏较深,煤层层数多,采用单一的方法难以对比清楚.通过采用标志层、层间距、煤岩组合特征、测井曲线以及古生物化石等方法对含煤地层进行综合划分与对比,准确地划分了各可采煤层及标志层层位,对比结论准确可靠,对指导井田地质勘查和未来煤矿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许泰 《煤》2018,(6)
以陇东地区刘园子井田煤层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刘园子井田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的基础上,分别采取煤层自身特征,岩性、岩相-沉积旋回及煤层层位,可采煤层煤质三种不同的方法对井田内的煤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刘园子井田煤层的厚度相对较稳定、煤层结构较易辨别对比,煤层层间距存在明显的差异;岩性、岩相上具有下粗上细的粒度组合形式;可采煤层的煤质存在明显差异及变化规律。为有效追踪煤层在层序地层中位置的变化情况,区分及进行煤层对比、煤层编号及命名奠定了基础,对规划和指导陇东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查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辽宁省康北煤田大强井田的地质构造,地层情况,分析了区内煤层的发育特征和煤层的沉积特征,以及煤层的对比方法,对比依据和对比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20.
增子坊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原组,含煤层数多,主采煤层结构复杂。煤层的赋存特征及稳定性是影响煤矿设计、建设、开采的主要因素;因此,可采煤层的稳定性决定了矿井所具备的生产能力、采煤方法选择及采区布置,所以研究井田中可采煤层的稳定性十分重要,为煤矿今后建设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