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傅向华教授谈"多支血管病变的血运重建(策略与技术、实践与思考)"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是指两支以上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或回旋支(LCX)或冠状动脉(RCA)或其主分支]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存在50%的狭窄和(或)左主干(LM)病变。针对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64-MSCT)冠状动脉造影中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对检测冠脉内径狭窄程度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共72例行64-MSCT冠状动脉造影,分为给硝酸甘油及不给硝酸甘油两组,每组各36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右冠状动脉(RCA),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A),左主干(LMA)近端内径进行测量,同时计算两组图像冠状动脉的13个节段显影的差异。结果硝酸甘油组的RCA、LM、LAD、LCX各支冠脉近端平均内径比非硝酸甘油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13个节段中,右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可评价血管例数相同,后降支和左室后支、左前降支远段、第l对角支、钝圆支显示例数硝酸甘油组较多,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对角支及左旋支远段两组显示的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硝酸甘油对冠状动脉近端内径有显著的扩张作用,显示的节段数增多,可以提高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冠状动脉内径狭窄程度的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王超 《家庭护士》2008,6(1):90-91
1病例介绍病人,男,73岁,2007年1月3日因持续性胸痛6h入院。急诊行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予溶栓、抗凝、调脂治疗。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LAD)起始部狭窄40%~50%,左回旋支(LCX)中段斑块狭窄50%,右冠状动脉主干(RCA)近端多处斑块,狭窄85%,中段狭窄85%~90%,远端狭窄70%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003-2004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双源CT检查,检查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可评价的1267支血管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呈阳性的为564支,64排双源CT检查呈阳性的为572支者,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各冠脉的检出结果如下:(1)左主干(LM):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双源CT分别检出32、36支;(2)左前降支(LAD):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双源CT分别检出245、258支;(3)左回旋支(LCX):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双源CT分别检出112、109支;(4)右冠状动脉(RCA):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双源CT分别检出85、77支;(5)其他:冠状动脉造影与64排双源CT分别检出90、92支。其中,64排双源CT在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较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价值高,而在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较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价值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造影(SCA)与64排双源CT在冠心病的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3):2517-2518
患者女,55岁,因"反复胸痛18个月,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10 d前在外院行冠脉造影示左冠状动脉到肺动脉瘘,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正常,目前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20余年,高血脂症1年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变部位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QT离散度(QTd)、心率校正QT离散度(correcteqd QT dispersion,QTcd)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的130例AMI患者于入院第5~10天行PCI治疗,其中单支血管病变68例(包括左前降支30例、右冠状动脉20例、左回旋支18例),多支血管病变62例,与100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正常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分析术前1 d和术后1 d的标准18导联同步心电图QTd及QTcd.结果 AMI患者QTd及QTcd均较对照组延长(均P<0.05),且多支血管病变组QTd、QTcd较单支血管病变组延长(均P<0.05).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对QTd和QTcd无明显影响(均P>0.05).PCI术后QTd和QTcd较术前缩短(均P<0.05),而单独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对QTd、QTcd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AMI患者QTd、QTcd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随着血管病变范围增大而变异增大,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对QTd、QTcd无影响.成功的PCI能显著减小AMI患者QTd以及QTcd.  相似文献   

7.
慢性冠状动脉狭窄及侧枝循环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建立慢性冠状动脉狭窄及侧枝循环动物模型,方法:健康小型猪10只,开胸游离冠状动脉左回旋支(LCX)主干,采用改良Ameroid缩窄器,制作左回旋支慢性狭窄及缺血后侧枝循环生成模型,术前与术后3周分别进行冠脉造影及超声心功能检查,结果:4只LCX完全闭塞,5只狭窄大于75%,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下降,左前降支血管增粗,迂回,多支分支伸向缺血区形成血管网,无心肌梗塞表现,结论:采用Ameroid缩窄器可以成功地制作慢性冠状动脉狭窄及侧权循环形成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正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PLM)是指冠状动脉造影左主干狭窄程度≥50%的病变,同时左前降支(LAD)和回旋支(LCX)缺乏通畅的桥血管或侧支循环保护[1]。左主干(LM)供应左心室75%的血液,其病变易导致猝死、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及心源性休克等心血管事件,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迅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达到心肌再灌注[2]。目前很多医院已将PCI作为UPLM所致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首选治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搭桥93例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从1999-03/2007-03共施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93例,术后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68例,女25例。年龄37~82岁,平均63岁。术前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左主干2例,二支血管病变7例,三支血管病变84例,合并糖尿病18例,高血压57例,室壁瘤1例。体外循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3支闭塞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近期预后.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从中选择3支冠状动脉闭塞的患者31例,将其分为院内死亡组和生存出院组.进行多因素比较分析.结果院内死亡因素主要是心功不全和心律失常.左前降支近端闭塞院内死亡率高于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P<0.01).结论3支病变的AMI中,左前降支近端闭塞是院内死亡的最重要因素,应尽早实现再灌注.  相似文献   

11.
对385例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急性心机梗塞患者急性期心电图进行总结,认为在诊断与梗塞有关血管疾病,符合率在前壁心梗时左前降支(CAD)为89%,下壁心梗时右冠状动脉(RCA)为76%。阻塞发生于LAD、RCA及左回旋支(LCX)近端分别为67%、58%及78%。在下壁心梗早期心电图出现心前导联ST段下降,可作为影响预后因素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84例132支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PTCA),常规冠状动脉腔内心电图(IC—ECG)及体表心电图(S-ECG)进行术中监测。在气囊扩张时,S-ECG监测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41.7%IC-ECG77.3%,缺血性ST段抬高幅度IC-ECG明显高于S-ECG(P<0.0000001)。缺血性心电图变化与首次PTCA扩张有密切关系。在(左)前降支动脉(LAD),左回旋支动脉(LCX)及右冠状动脉(RCA)行PTCA时,IC-ECG监测心肌缺血敏感性亦高于S-ECG监测,LAD p=0.000000,Lcxp<0.0002,RCA p<0.02。缺血发生时间,IC-ECG早于S-ECG。在PTCA时,IC-ECG及S-ECG结合对判断心肌缺血程度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S-ECG监测LAD及LCX敏感导联为V_2,其次为V_3;监测RCA的最好导联为Ⅱ导,其次为aVF导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APEX 256层能谱CT冻结追踪技术(SSF)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分别采用标准算法(STD)和SSF算法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进行图像重建,评估两种算法的图像质量,包括患者前降支(LAD)、回旋支(LCX)以及右冠状动脉(RCA)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LAD、LCX以及RCA的SSF算法重建图像质量评分明显高于STD算法重建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TD算法重建图像,LAD、LCX以及RCA均有明显伪影,血管不连续,不能明确诊断。而采用SSF算法重建图像,LAD、LCX及RCA伪影明显减轻,图像质量优于STD算法重建图像。结论:APEX 256层能谱CT冻结追踪技术能明显提高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后侧支循环依赖血管的扩张与内皮介导的一氧化氮合酶(ecNOS)的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 方法健康雄性3月龄猪22只,采用Ameroid缩窄器建立慢性冠状动脉左回旋支(LCX)狭窄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运动组(n=8).对照组保持安静饲养7周;运动组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训练7周.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未狭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和侧支循环依赖的LCX小动脉ecNOS的mRNA表达情况. 结果运动组LCX和LAD小动脉的ecNOS mRNA的表达无差异,P>0.05;对照组LCX小动脉ecNOS的mRNA表达较LAD显著下降,P<0.01. 结论运动训练可以上调狭窄的冠状动脉ecNOS的基因表达,增加一氧化氮(NO)的产生,改善侧支循环依赖的血管的扩张,改善心肌供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对22例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本组患者22例,男21例,女1例。合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分别为72.7%、31.8%和18.2%。有吸烟史占22.7%。典型胸痛、不典型胸痛及无胸痛分别为54.5%、22.7%和22.7%。胸片、心脏超声、心电图及肾功能异常分别为72.7%、100%、100%和18.2%。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为右优势分布14例,占63.6%,左优势分布3例,占13.6%;均衡型分布5例,占22.7%。病变累及冠脉66支共76处,单支病变22.7%、二支病变27.3%、多支病变50.0%,受累的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回旋支(LCX)及左主干(LM)分别为100%、54.5%、72.7%和9.1%。A型病变累及冠脉17支22处(25.8%)、B型病变累及冠脉26支30处(39.4%)、C型病变累及冠脉23支24处(34.8%),重度以上狭窄占80.3%。16例(72.7%)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3例AAMI+AIMI中,2例罪犯血管为单支病变,均为LAD,1例为多支病变,累及LAD、LCX及RCA。结论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多合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复杂,临床检查多有异常,冠脉分布以右优势型居多,冠脉病变以二支及多支病变为主,B型及C型病变占大多数、冠脉狭窄程度较严重,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AAMI+AIMI中,罪犯血管多为LAD,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与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青年女性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以及“青年女性”等关键词,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及万方数据库,筛选公开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以分析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例为青年女性,35岁,因间断胸痛就诊,心电图检查提示I、aVL及V2-V5导联ST段抬高,肌钙蛋白T升高(>2 000 ng/L),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左主干(LM)自开口可见夹层,延伸至左前降支(LAD)远段及回旋支(LCX)中段,管腔全程受压,近段血管部分不能显影,经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 IVUS)指导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疗,随访1个月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罕见病因,其疾病特点及治疗方法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同,诊断具有...  相似文献   

17.
陈青萍  黄学成  邓梓谦  张凤玲  黄宁 《临床荟萃》2009,24(24):2121-2123
目的研究aVR导联ST段偏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MI)犯罪血管的判断及预后分析。方法收集2000~2008年IAMI(包括同时伴右心室梗死)76例,按入院时aVR导联ST段有否偏移分为aVR导联ST段偏移组37例,无ST段偏移组39例,全部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病后8小时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临床预后。结果①ST段偏移组37例患者中,aVR导联ST段抬高26例,其中右冠状动脉(RCA)闭塞24例,左回旋支(LCX)闭塞2例;aVR导联ST段下移11例,其中RCA闭塞1例,LCX闭塞10例。②无ST段偏移组39例患者中,RCA闭塞37例,LCX闭塞2例。③ST段偏移组合并有糖尿病、并发症、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均明显高于无ST段偏移组;ST段偏移组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ST段偏移组。结论aVR导联ST段偏移情况对预测IAMI的犯罪血管、判断病情预后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是梗死相关动脉成功再通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强力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薛朝阳  陆民 《临床荟萃》2007,22(24):1756-1756
我院2006年8月16日在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急性支架内血栓并发症1例,经静脉用国产血小板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患者,男,68岁,因突发心前区憋闷3小时入院。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正后壁、右室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前均给予嚼服阿司匹林300mg及氯吡格雷300mg口服,冠状动脉造影前给普通肝素3000U,取右侧桡动脉穿刺造影,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第一转折处完全闭塞,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85%狭窄。即给予普通肝…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CT冠脉血管成像(CCTA)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与血管造影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血管造影确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以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评估CCTA对其病变血管的诊断效能.结果:CCTA诊断左前降支、冠状动脉主干、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灵敏度分别为92.85% (13/14)、93.75% ...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报告 男,41岁,体形正常。主因胸骨后压榨样痛伴大汗淋漓在外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病情稳定后转我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多年,30余支/d。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第8天行冠脉造影:右侧桡动脉入路,5F多功能造影管多体位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起源正常,左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状窦开口下方,血管粗大,向左下走行.第一钝缘支较小.中段80%狭窄,TIMI血流三级。左前降支源自右冠状动脉近段,向上向左再向下走行于左室前璧,血管细长,另有一支血管(相当于中间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起始部下方,直向左下移行,主动脉根部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窦内无血管发出,右冠状窦内分别发出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左前降支源于右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