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管理建议,提高老年科护理质量。方法:对医院老年科2017~2019年出现的4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老年护理不良事件主要为跌倒、管道类事件、输液给药事件、压疮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工作经验不足、风险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病情观察不到位、临床硬件配套不到位、陪护人员素质偏低和管理不精细等。采取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规范护理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风险管理、改进设施设备等措施后,护理质量得到提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减少。结论:针对老年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保证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对策。方法:选取妇产科患者150例患者作为参考组,对其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管理对策;另选取15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改进后的措施,比较护理措施实施前后护理差错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违规操作、沟通不良、能力不足、评估不足等是妇产科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针对妇产科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给予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提高护理人员的预见性及业务水平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房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从而制定安全管理对策,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产房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探讨相应安全管理对策。结果:发生产房护理不良事件主要有产妇自身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医院及科室管理层面的因素等。结论:针对产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积极采取安全管理防范对策,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母婴平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诊科输液患者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急诊科输液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护理因素、患者因素等,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干预对策,包括改善输液环境、加强环节管理、落实在职培训、促进护患交流、增强法律意识等。结果:针对急诊科输液患者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实施改进措施后,急诊科输液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了解急诊科输液患者护理中的风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管理策略并有效落实,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常见的不良事件及有效防范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1~6月医院神经外科的60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月医院神经外科的60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管道滑脱与跌倒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中,烫伤、给药错误、压疮、跌倒及管道滑脱等是比较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对此,需加大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力度,以有效减少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提高预后效果,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患者安全是医院管理和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基础,通过对常见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针对性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方法:对2011年发生的28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不良事件中,目前护患沟通和输液相关事件在不良事件中占有重要的比例,成为护理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隐患,必须强化护理人员的沟通意识和技巧,严格落实护理工作制度,加强对药物的核对,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并制定防范措施,为护理管理提供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00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统计,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发生风险事件共18例,患者因素导致的3例,占16.7%;护理人员因素导致的15例,占83.3%。结论:神经外科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非计划性拔管、窒息、坠床、皮肤损伤、院内感染、病情变化及护理素养不足等,要加强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策略,以确保手术室患者的安全。方法: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可从组织、文化、制度、预警等方面下手,同时规范应用于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结果:相比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应用前而言,应用后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而护理安全质量评分则明显提高。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策略地应用,能更好地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同时改善护理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神经外科收治的14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建立和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确保患者住院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护理缺陷发生原因与安全管理策略。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发生护理缺陷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神经外科护理缺陷进行归因分析并制定安全管理策略。结果: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为认真履行责任、规范操作行为引发各种类型的护理缺陷;低年资护士缺乏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护理缺陷发生率较高;护理缺陷发生多集中于节假日及夜班。结论:综合考虑引发护理缺陷的原因制定安全管理对策,从加强低年资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培训,提高节假日及中夜班的护理服务力度,完善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强护理缺陷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并探讨相应防范管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金华市中医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神经内科收治患者760例,统计其护理不良事件数量,为对照组,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于2014年制定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患者760例,统计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认真分析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护理不良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眼耳鼻咽喉科的护理不良事件,针对性制定防控管理方案,提升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方法:对2018年的43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包括给药错误、跌倒或坠床、烫伤、静脉治疗问题、管路事件、护理风险等,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护理防控管理对策,并于2019年1月起开始实施,比较2018年和2019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2019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9起,明显低于2018年的43起(P0.05);2019年的风险评估、风险上报、应急处理、制度执行评分均显著高于2018年(P0.05)。结论:针对眼耳鼻喉咽科的护理不良事件制定防控管理对策,能够显著提升安全管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耳鼻喉科护理操作的潜在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2014~2015年发生的64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因素,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结果:护理操作中的潜在风险因素为科室管理因素、患者及家属因素、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结论:针对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可预防潜在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科实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的效果,以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医院普外科于2017年在护理管理中实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对护理不良事件采取非惩罚的处理原则,鼓励护士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对收集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比较实施前后医院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主动上报率,统计实施前后的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护士的主动上报率提高,外科的整体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也显著提高。结论: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不良事件的上报率,便于管理者实时了解护理管理缺陷,对提高护理质量和保证患者安全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普外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关针对性预防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128例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及发生的安全事件,并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同时积极探讨相关预防管理对策。结果:普外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不良安全事件率为9.4%;不安全事件为跌倒、漏服药、烫伤等。主要安全隐患为医院护理与自身。结论:普外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率较高,实施针对性预防管理措施,对减少不良事件具有积极作用,并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寻找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薄弱环节,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进行研究分析,为预防不良事件,为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前两位的是用药物治疗错误与患者人身安全。主要原因是护士核心制度没有落实,工作流程执行不力,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不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应用SHEL模型对医院门诊中所发生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类及统计学分析,据此制订适宜的护理管理策略从而降低门诊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对门诊发生例输液不良事件进行回顾并结合SHEL模型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针对不同类型因素制订相应管理策略,包括对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优化门诊工作环境,优化输液服务流程,加强输液质量监控等措施,并且对改良前后门诊出现输液不良事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HEL模型分析结果显示,52例输液不良事件中,与软件因素,即护理人员业务素养相关的占90.4%;与硬件因素,护理场所硬件设施相关的占21.2%;与临床环境相关的占32.7%,当事人及他人因素占25.0%。经过SHEL模型改良后,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1),患者满意度明显上升(P0.001)。结论:SHEL模型应用可全方位对输液不良事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降低门诊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故障树管理法对神经外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故障树管理法,并应用于2017年7~12月入院的神经外科患者,设为观察组;以2017年1~6月入院的神经外科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故障树管理法,分析对照组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及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对护理风险因素归纳整理,将不良事件进行分项,进行逐项失效管理概率统计,通过Petri网络,得出影响护理管理质量的基本因素,根据护理管理质量影响因素对护理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并应用于观察组患者中。结果:应用故障树管理法后,观察组患者对常规护理、专业护理、护理安全、健康宣讲、护理急救处置等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故障树管理法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妇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安全隐患,针对性的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总结回顾以往妇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人为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用药因素、沟通因素、疾病因素等方面入手,全面分析妇产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结果:在针对性的进行护理管理对策调整后,妇产科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妇产科病房护理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分析总结这些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管理对策,能够有效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全面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管理中跌例不良事件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通过对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的126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进行分析,采用根因分析法,通过护理评估、护理安全措施干预,以期达到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目的。护理管理的改进包括成立跌例不良事件管理小组,健全落实本院已有的防跌例工作制度,组织各级护理人员进行患者防跌例护理系统性培训和学习。对每一起跌例事件进行上报,护理管理小组参与并协助科室分析原因,总结典型案例进行分享。结果:各科室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发生跌例风险的评估能力及准确性明显提高,跌例不良事件发生的比例明显减少。结论:进行专业化的护理管理培训和科学的人员排班对于防跌例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显著的成效,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