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临床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发生原因,针对各种隐患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只有严格无菌操作,设计合理的配药环境,加强配药安全管理,完善相关医疗设备和规章制度,健全有关制度及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应对能力,才有效保证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将一定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该项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之一,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途径.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等优点,但也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如不加强安全管理,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因此,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管理,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疾病和创伤等原因导致机体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通过静脉输液可以及时快速地补充丧失的体液、电解质、增加血容量、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还可以通过静脉输注药物,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输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保证病人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临床护士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我院近几年对临床护士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主要措施:制定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分层次进行专题培训,加强护士安全意识教育,加强静脉输液过程的质量监管,减少用药错误和输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病人静脉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5.
回顾我院近几年对临床护士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主要措施:制定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分层次进行专题培训,加强护士安全意识教育,加强静脉输液过程的质量监管,减少用药错误和输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病人静脉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病区静脉输液用药的安全管理,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输液治疗.方法:健全静脉输液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进行各环节的检测管理及开展静脉输液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结果:严格的用药管理制度及对药物应用知识的掌握是保证静脉输液安全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输液患者中安全管理的意义与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间47例输液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具体表现,通过应急处理护理以及预防措施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干预影响。结果: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率,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结论:门诊护理对于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干预影响,在临床中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5.5号静脉输液针在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住院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5.5、7号静脉输液针对患者进行输液。对两种型号的静脉输液针穿刺成功率、输液滴数、穿刺疼痛、静脉炎程度进行比较。结果:5.5号静脉输液针的穿刺成功率、输液滴数、穿刺疼痛、静脉炎程度均显著好于7号静脉输液针(P0.05)。结论:5.5号静脉输液针在住院患者安全静脉输液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最大限度地减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缺陷的措施。方法建立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护理人员培训,加强对药品的管理、输液并发症的判断和处理。结果2009年1月~2011年1月无一例医疗事故及纠纷发生。结论本方法不但能减少门诊输液的护理缺陷,而且能提高穿刺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刘存香  李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112-113
据统计,90%-95%的住院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治疗,因此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提高输液治疗护理质量,是保证患者安全医疗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深化和医学知识的普及,患者的法律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而静脉输液技术作为一种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如果在实施中不对其过程进行监控极易引发护理纠纷、差错、事故的发生。1静脉输液不安全因素分析1.1质量监管因素:静脉输液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笔者借鉴国内外有关静脉输液的技巧方法,通过自身临床经验的积累,总结出了在静脉输液操作,包括配药、排气、选血管、拔针与按压等环节中的技巧。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治疗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丁作中应用最多的一项护理操作.本文对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纠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加强静脉输液管理、提高输液质量及保障病人安全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多维度安全管理在ICU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8月~2019年10月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案,观察组添加多维度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环境安全评分、用药安全评分、患者管理评分、护士人力素质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的静脉输液工作中应用多维度安全管理,可以从多方面、多个角度考虑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让重症监护室的静脉输液安全质量得到提高,使静脉输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4.
在门诊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多数是慢性病患者,需长期反复进行静脉输液,从而使护理安全的隐患增多。为保证输液安全,我们对门诊输液的老年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减少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护理工作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尽早发现风险隐患,减少护理风险,保证病人安全己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不畅时采用离心方向静脉输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措施之一,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是护理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静脉输液时,输液针在血管内而点滴不畅甚至不滴的现象。近几年来,针对这种情况我科采用了很多种办法应对,最后一致认为采用离心方向静脉穿刺进行继续静脉输液,效果是最满意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方法,提高输液安全。方法:规范医疗服务流程,改善医疗环境,加强输液安全管理。结果:通过对静脉输液患者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杜绝减少输液意外事故的发生,维持有序的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通过提升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使静脉输液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输液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的固定方法。方法: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8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观察2组输液速度、粘贴胶布耗时、胶布重新固定率、液体外漏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速度快于对照组,观察组粘贴胶布耗时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布重新固定率、液体外漏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采用改良固定方法可加快输液速度,减少粘贴胶布耗时,降低胶布重新固定率、液体外漏率。  相似文献   

19.
杨莉 《中医康复》2020,(10):92-94
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理论,以具体的案例分析为切入点,探讨了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构建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环境的相关问题,提出让医务工作者掌握医务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能够实现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环境的构建和维护。基于案例分析,认为开展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环境并非天然存在,这需要医务工作者利用医务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控制和管理,从而保障静脉输液治疗活动的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也是医院作为救死扶伤治疗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老年人的疾病以慢性病多发,病程长、疾病复杂为特点.而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比较松弛,血管弹性差,脆而硬,血管不易固定更加为静脉穿刺带来难度.在临床工作中对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使其满意,愉快地接受治疗.现将工作中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