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们在1972~1985年住院病例中,收集具有特殊表现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5例, 以引起临床注意.一、门脉高压症型男,74岁,因发现肝脾肿大6个月,双下肢浮肿1个月于1985年6月14日入院.体查:皮肤无蜘蛛痣、无黄染,胸骨压痛.肝肋下4cm,脾肋下10cm,中等量腹水,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8岁,肝脾肿大10年、呕血黑便12 d入院.体检:无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腹壁见静脉显露,肝肋下3 cm,脾甲乙线6 cm,甲丙线6.5 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133例,平均年龄为46.6(31~50)岁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应用单元分析和 Cox多元统计分析法对其临床及生物学资料作出评价。结果 133例发病时无淋巴结肿大者27.1%;脾肿大者61.7%,且超过肋下3cm 者48.2%。肝肿大者60.2%,且超过肋下3cm 者39.1%。骨髓(BM)浸润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0岁,因黑便10 d,呕血1周入院.患者10 d前无诱因出现黑便,成形.每日1次,每次量约200 g,未诊治,一周前突然呕新鲜血及胃内容物3次,共约2000 ml,伴头晕心慌,大汗,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给予止血、输血治疗,后患者再次呕血,遂来我院.患者既往体健.查体:贫血貌,皮肤及睑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肝掌(一),蜘蛛痣(一),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脏未及,脾大,左季肋下可及7 cm,质地韧,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当地医院多普勒超声显示:肝脏被膜欠光整,门静脉内径6 mm,脾肿大,厚径6.7 cm,脾门静脉内径17 mm,少量腹水,诊断为肝硬化,脾肿大,腹水.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肝纤维化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4岁,因呕血、黑便4天入院.患者1岁时发现肝脾肿大,当时诊断为迁延性肝炎、脾功能亢进.患者姐姐及一兄分别于8岁和12岁时死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另一兄健在.父母非近亲结婚,其母生第一胎时曾患“急性肝炎”.体检:BP12/8kPa,HR108次/min,发育正常,重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面部无畸形,心肺正常,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显露,肝肋下3cm,脾肋下7cm,质地中等,无触痛,腹部移动性浊音(-),肾区无叩痛,脊柱四肢无畸形.辅助检查:Hb70g/L,,白细胞、血小板及尿常规正常,HBsAg(-),A/G=34/25,AFP<20μg/L,肝功及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血铜及铜蓝蛋白正常,溶血检查(-),骨髓象示缺铁性贫血.胃镜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2岁,近2年来自觉两下肢经常出现瘀斑,两季肋部针刺样隐痛,头晕乏力,近2月症状加重,伴上腹饱胀隐痛。体检:贫血貌,表浅淋巴结无肿大,两下肢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和瘀斑。心(一),肺(一),腹软,肝剑下8cm,肋下7cm,脾肋下8cm,均质中,无压痛。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4岁,农民,长期居住疫区,曾经多次用锑剂、硝硫氰胺、吡喹酮治疗过血吸虫病,近1年来腹胀,脾肿大,1988年10月22日以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入院。 入院时检查:T36.2℃,P70次/min,BP90/60mmHg。发育良好,营养欠佳,巩膜无黄疸,心肺正常,腹部微隆起,腹壁静脉怒张,有移动性浊音。肝剑下4cm,肋缘下可触及,质硬。脾肋缘下10cm。超声波检查:肝上界5肋间,肝肋缘下偶见,剑突下4cm,密度集微波,集中前段,进波鞭状。脾下界平脐,脾厚8cm。心电图正  相似文献   

8.
例1患者男,47岁。因头晕乏力伴发热30d,于2001年10月5日入院。入院体检:T37.5℃。贫血貌,胸骨无压痛,皮肤无淤点淤斑。肝肋下3.0cm,脾肋下2.5cm。血象:Hb53g/L,WBC5.2×109/L,中性0.57,淋巴0.33,单核0.09,嗜酸0.01,PLT58×109/L。可见少量泪滴形等畸形红细胞。B超:肝脾肿大。右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61~1979年对21例再障进行脾切除,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14~46岁。均符合1981年廊坊会议诊断标准。原发性18例,继发性3例(苯中毒2例,肝炎后1例);慢性型19例(其中严重型4例),急性型2例。术前病程1.5月~15年,脾肿大者9例(肋下1.5cm 2例,刚触及7例)。多数经中药和雄  相似文献   

10.
自1957年Gasser提出感染引起儿童急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后,国内1983~1984年报道20例。我院近4年来收治9例,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男7例,女2例。1岁以下2例,最小者6个月,2~3岁4例,6~10岁3例。有明显苍白8例,轻度苍白1例。4例有皮肤出血点、瘀斑,3例眼眶瘀斑、鼻出血较重。浅淋巴结肿大者3例。肝肿大(肋下3cm以上)5例。脾肿大3例(肋下1.5cm2例,肋下5cm有压痛者1例为脾周炎)。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0岁.1984年7月因突然头疼,短时意识不清,左眼复视,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而就诊.患者13岁起曾出现精神失常抽搐,16岁时发现肝脾肿大,1983年以来有反复鼻衄,全身出血点. 查体:意识清,皮肤见散在淤斑,颈部、腋下可触及黄豆大淋巴结,肝肋下2cm,脾肋下3cm,质中。神经系检查及头部CT扫描未见异常.化验: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4.2×10~9/L,分类  相似文献   

12.
弓形虫病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湖北人,男,35岁。主诉上腹部饱胀不适,伴有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1年余,牙龈有出血倾向。肝脏上界位于第6~7肋间,下界在右锁骨中线肋下1~2cm,质软、表面光滑、无压痛。脾肿大至脐上方、中等硬度、无结节、有轻度压痛。血红蛋白10g,红细胞344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1982年热带医学与卫生学皇家学会会报第1期所载Silva等报道的1例先天性间日疟颇为关注。对此例婴儿既服氯喹又服伯喹的治疗方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1980年7月,Silva等收治了1例8周男婴,出生时体重约3kg,于出生后第4天曾出现轻度黄疸2天。第9天开始低热,用抗菌素治疗无效。体检时脸色苍白,无黄疸,无呼吸困难,脉搏150次/分,无淋巴结病。而肝肿大达肋缘下5cm,脾肿大,质软达肋缘下3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值为6.8 g%,血片用  相似文献   

14.
顾颖 《肝脏》2012,17(2):86
患者,男,30岁.因纳差、腹胀、乏力于2008年10月2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诉2008年10月23日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食欲下降,进食减少,中上腹饱胀,进食后尤甚,全身酸软,腰部酸软尤为明显,尿色较平时黄,总胆红素14.6 μmol/L、AIT1 528 U/L、AST 229 U/L,遂住院治疗.否认既往有肝炎史,否认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否认胆道系统疾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8℃,血压130/80 mmHg,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蜘蛛痣、肝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全腹平软,无压痛,肝肋下5~6 cm,质地软,表面光滑,无触痛,脾肋下3 cm,墨菲氏症阴性,肝区无叩痛,四肢及关节无异常.入院后,急查抗HAV-IgM、HBsAg、抗-HCV、抗-HDV、抗HEV、巨细胞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均阴性.B超示肝脾肿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我院1991/1998年收治住院的白血病患者有236例,均由骨髓检查确诊为白血病,其中伴有消化系统表现者42例(17.8%).方法所有消化系统表现的统计均以使用化疗药物以前为准.肝肿大为肋下≥1cm及(或)剑下≥3cm;脾肿大为肋下触及及(或)B超测值A×B>20.结果恶心25例(10.6%),黑便24例(10.2%),腹泻17例(7.2%),呕吐17例(7.2%),脾大16例(6.8%),清蛋白<35g/L16例(6.8%),ALT>30U/L14例(5.9%),腹痛14例(5.9%).肝大12例(5.1%),胆红质增高11例(4.7%),口腔溃疡8例(3.4%),呕血6例(2.5%),大便查见霉菌5例(2.1%),肛周脓肿2例(0.8%).因以上表现而到消化内科首诊的患者有22例(9.3%).结论白血病在消化系统的表现是多种多样.尤其是那些以消化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我们应注意鉴别,以免耽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肝性胸水均发生在腹水基础上,仅有胸水的肝硬化病例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67岁.患肝硬化4年,因胸闷、气闭.前胸部隐痛入院.体检:巩膜轻度黄染.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征,肝肋下未及,脾肋下3cm.质中偏硬.压痛(一).腹部移动性浊音(一),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男患,40岁。于1989年6月15日入院.患者半年来不定时上腹至脐周围痛伴畏寒、不规则发热,并解黑便三天。体检:贫血貌,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心肺(一),腹软,上腹稍压痛,腹未及包块。肝右肋下2.0cm质中,脾肋下1.0cm、移动性浊音(一)。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1.5岁,新乡市郊区唐庄村人。自2003年8月起持续高烧40℃,肝脾肿大。以疑似血吸虫肝硬变来我站就医,就诊前曾在当地医院抗菌治疗多日,临床检查,肝大(肋下8cm),与脐平;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占粒细胞总数的30%~50%。镜下观察患者提供的由北京某医院做的肝组织活检病理片(原病检报告称疑似血吸虫虫卵),可见成团的未成熟肝毛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34岁,农民,居住血吸虫病流行区,1997年3月4日,门诊血检 IHA1:20(+),粪尼龙绢集卵孵化毛蚴阳性。病原治疗前同诊述无传染病史,无血吸虫病治疗史。巩膜及皮肤无黄染,心肺(-),腹平软,肝肋下1.8cm。剑突下3cm,脾未及。3月5日晚7时顿服总量2200mg.吡喹酮(韩国产).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男性,40岁,住院号121222,于1989年6月15日入院。患者近半年来不定时上腹至脐周围痛伴畏寒、发热,呈不规则热型,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脓血便。入院前三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解黑便伴眩晕、乏力、出汗转入我院。体检:贫血貌,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心肺(-)。腹软,上腹稍压痛,腹未及包块,肝肋下2.0cm,质中,墨菲氏征(-),脾肋下1.0cm,移浊(-),两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Hb65~70g/L,RBC2.24~2.40×10~(12)/L,WBC4~5.5×10~9/L,N:7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