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国人正常股骨近端参数的特点,为国产假体的设计和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正常国人髋关节前后位CR片,由Unisight医学图像处理软件测量股骨头直径、颈长、颈干角、偏心距、股骨头垂直高度、干骺端宽度T+20、TO、T-20、峡部直径、峡部高度、髓腔闪烁指数和干骺端髓腔闪烁指数等参数,并与国内学者测量的以及欧美人股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本组国人正常股骨大体形态学参数与Noble、Massin等所测欧美人的股骨参数几乎都有差别,特别是偏心距、股骨头垂直高度、于骺端宽度T+20、TO、T-20、峡部直径、股骨头直径等参数差别较大。本组测量的漏斗状股骨占20%,远高于Noble、Massin等测量欧美人的8%和11.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国内刘勤等测量的国人股骨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系统便于对股骨近端大体形态的研究以及参数的测量,可用于人群股骨形态的普查;建立股骨近端参数的数据库对设计符合国人解剖特点的股骨假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新疆维吾尔族人正常股骨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证实维吾尔族人股骨形态与白种人和汉族人股骨形态有无差异。方法:行维吾尔族人股骨横断面和全长的 C T扫描,测量股骨长度、股骨头直径和位置、颈干角等参数。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白种人和汉族人比较,与白种人有明显差异,与汉族人无明显差异。结论:有必要设计符合国人股骨形态的假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常国人股骨近端参数的特点,为设计出更好的符合国人解剖特点的假体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挑选40~60岁及61~90岁的男性及女性成人共80名,按年龄及性别分成4组,每组各20名,拍摄标准髋关节前后位CR片,由PACS医学图像处理系统测量出股骨头直径、颈长、颈干角、偏心距、股骨头垂直高度、干骺端宽度T+20、T、T-20、峡部直径、髓腔扩张指数、干骺端扩张指数等参数,总体数据与Noble等所测量的西方人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再在各组之间相互进行比较。结果正常成人股骨近端解剖数据与欧美人数据有多处存在差别,特别是偏心距、髓腔宽度、股骨头直径、CFI等方面。按性别及年龄进行比较,发现性别对解剖数据影响较大,另外年龄对女性的影响更加明显。结论建立股骨近端参数数据库,并依此设计出符合中国成人,特别是符合不同年龄及性别的国人的假体对提高假体使用寿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下股骨解剖参数变化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Harri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THA及各项检查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手术前后CT三维重建下股骨解剖参数水平(股骨前倾角、颈干角、股骨偏心距).术后采用Harris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性别、年龄对股骨髓腔形态的影响,以指导假体的选择和术中操作,提高假体的远期生存率。方法: 选取骨科及放射科各年龄段男、女性病例共500例。采集标准髋关节正位片,应用Onis 2.3软件进行测量,测量股骨近端外部形态参数、髓腔近端径线参数、近端髓腔形态参数共计13个参数,将数据输入SPSS V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股骨近端相关参数与西方人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与欧美人种相比,本组测得偏心距明显较小,而颈干角明显较大(P<0.05),大多数股骨近端髓腔径线参数比欧美人种明显较小(P<0.05)。CFI明显较欧美人种大(P<0.01),Noble分型香槟酒杯型所占比例明显较高,而正常型所占比例较低。31~50岁人群男女股骨近端形态相差最大(P<0.05); 0岁以上人群股骨近端形态差异最小(P>0.05)。31~70岁人群男女差异主要表现在股骨头直径、偏心距、峡部位置、峡部内外径以及小结节水平髓腔内径上(P<0.05)。男、女性小粗隆中点下方20 mm水平髓腔内径、峡部髓腔内径、峡部髓腔外径与年龄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1),而股骨近端髓腔形态参数与年龄存在负相关(均P<0.05),而且女性股骨近端髓腔形态参数与年龄的相关程度更高。结论: 国人股骨近端相关参数与西方人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男、女性,尤其是女性近端髓腔内径以及峡部内径随年龄增长均逐渐增宽而髓腔形态趋向变直。男女性股骨形态差异随年龄增长有减小的趋势,70岁以上人群男女股骨形态几乎没有差异,31~70岁男性股骨近端髓腔较女性宽而峡部位置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负重下肢全长正侧位X线片、股骨CT三维模型测量和分析股骨相关解剖参数,明确股骨解剖形态与矢状位力线的相关性,进而为膝关节假体安放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精确恢复下肢力线提供帮助。方法:招募10名健康志愿者,拍摄标准负重正侧位下肢全长X线片,确定冠状位、矢状位下肢力线及负重比例;收集60例行双下肢全长CTA患者影像学资料,通过Mimics软件对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结合二维图像和三维重建模型测量相关解剖参数,对数据采用K-S检验,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标准负重正位承重轴通过点位于股骨内侧髁45%位点,侧位承重轴通过点位于股骨髁横轴线前44%位点。(2)股骨三维模型测量股骨外翻角、股骨侧弓角、股骨前弓角、股骨近端偏心距、股骨颈前倾角、股骨颈干角、股骨长度分别为:4.55°±1.31°、0.41°±1.44°、9.54°±1.57°、37.04±4.74 mm、14.99°±7.52°、131.17°±7.23°、414.24±23.70 mm;股骨解剖轴与冠状面、矢状面的夹角为8.60±1.45、0.75±0.60、1.05±0.70、0.61±0.50,股骨力线与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后股骨解剖改变,测量颈干角、股骨前倾角等解剖参数,对比 上述参数差异对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预后、疼痛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 ~ 2014 年55 例患 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随访1 年,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手术前后行CT 检查以及常规X 射线检查,利用三维 重建软件构建髋关节三维模型,测量股骨颈干角、前倾角、股骨偏心距及髋关节旋转中心的解剖参数,利用 Harris 关节评分评估患者关节功能,利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术后关节疼痛程度,评估患者满意度,通过亚组分 析上述解剖参数变化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共有44 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年龄为(65.3±7.0)岁,术 后颈干角为(131.6±2.1)°,手术前后颈干角比较有差异(P <0.05),术后平均颈干角较术前大。术前股骨 前倾角为(24.9±8.0)°,术后前倾角为(7.4±7.3)°,手术前后股骨前倾角比较有差异(P <0.05)。亚组 患者Harris 关节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无差异(P >0.05)。结论 患者对手术前后的颈干 角以及前倾角差异耐受能力较强,上述解剖参数改变对术后关节功能、疼痛以及患者满意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股骨近端存在压力骨小梁、张力骨小梁和股骨距等组成的衍架结构。由于股骨近端特殊解剖结构及颈干角(110~140°)和前倾角(12~15°)的存在,身体载荷经股骨头向下传递产生巨大的弯矩,股骨近端髓内骨小梁系统可以将弯矩转化,经股骨头传向股骨上段并均匀分布到骨皮质上。股骨近端骨小梁衍架结构对维持其正常解剖形态和力学传导具有重要作用。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1-2],会破坏张力骨小梁、次要压力骨小梁等结构。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髋关节斜冠状位的影像断层解剖在颈干角测量中的应用,为外科学提供准确的量化指标.方法 (1)对髋关节标本进行冠状位和斜冠位连续薄层断面解剖铣切.(2)选取患者108例,对其髋关节进行螺旋CT扫描,在CT工作站上进行冠状位、斜冠位重建和三维重建,测量颈干角.结果 (1)斜冠位可在同一层面显示股骨头、颈、干最大径.(2)斜冠位和三维图像所测颈干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位和三维图像所测颈干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髋关节斜冠位断层解剖和CT重建为颈干角准确测量的最佳方位.  相似文献   

10.
Elite全髋置换前后股骨应力变化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He RX  Luo YM  Yan SG  Wu HB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8):1549-1553
目的 研究Elite骨水泥型全髋置换前后股骨应力分布的变化。方法根据正常人体CT扫描三维重建股骨的形态以及.Depuy公司的Elite假体形态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加载关节负荷,分析假体植入前后股骨总体应力的改变并对股骨应力分布及改变进行分区量化研究。结果:Elite假体植入后没有改变股骨总体的应力模式,但降低了股骨近端假体周围骨质应力水平,尤以股骨距、股骨近端内侧及大粗隆最明显,产生了应力遮挡,假体末端出现应力增高现象。结论。Elite假体植入后在股骨近端产生应力遮挡,尤以股骨距、股骨近端内侧及大粗隆最明显,假体末端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有限元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 对1 名健康老年男性志愿者左侧股骨行螺旋CT 断层扫描后将数据导入Mimics14.0 软件得到股骨实体,获得左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模型。根据AML 生物型假体及Muller 骨水泥假体的设计参数,制作AML 普通柄、加长柄及骨水泥柄模型,并植入骨折模型中模拟3 种不同材料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将人工股骨头置换模型与正常股骨模型导入Ansys13.0 软件中,对各部分材料赋值后加载负荷并作应力分析。结果 正常股骨自近端至远端不断增加,并于中下段达到峰值。人工股骨头置换后并未改变股骨总体的应力趋势,同样是由近端到远端逐渐增加,应力集中部位为全长股骨中段,但股骨近端的受力小于正常股骨,同时股骨上最大等效应力增加。3 种假体受力集中部位均为骨髓腔峡部与假体连接处,假体的最大等效应力相近;3 种假体对股骨受力的影响趋势相同,但加长柄对股骨下端应力的改变小于普通柄,股骨的最大等效应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加长柄、普通柄和骨水泥柄。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Tronzo-Evans IV 型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可提高股骨的最大等效应力。  相似文献   

12.
使用Philips iCT 256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正常国人股骨远端解剖学参数,为符合国人解剖学特征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假体设计提供解剖参数参考及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国人股骨远端后髁角男性小于女性,而前髁角男性大于女性,具有性别差异性(P<0.05);国人滑车沟角无性别差异性;国人男性股骨远端横径、股骨远端外侧髁高度及股骨面率均大于女性,具有性别差异性(P<0.05),提示国人股骨远端前髁角、后髁角及股骨面率解剖学参数具有性别差异性,在TKA中假体的设计与选择应予以体现,使假体与膝关节形态匹配度更高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股骨上段解剖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量成年国人的股骨上段的部分解剖参数,为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器械的研制提供帮助。方法:选择56对股骨标本,直接测量股骨头直径、股骨头纵向长度、135 °头颈轴长度、135 °头颈轴上缘长度、135 °头颈轴下缘长度、股骨颈前后径、股骨颈纵径、颈干角、大转子与股骨外侧皮质向上延长线夹角、小转子水平股骨干横径、小转子水平股骨干前后径、小转子下5 cm处股骨干横径、小转子下5 cm处股骨干前后径,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股骨头直径为(46.69±3.73)mm;股骨头纵向长度为(39.22±4.17)mm;135°头颈轴长度为(95.45±8.16)mm;135°头颈轴上缘长度为(84.02±7.11)mm;135°头颈轴下缘长度为(99.95±9.34)mm;股骨颈前后径为(26.27±3.15)mm;股骨颈纵径为(32.24±3.31)mm;颈干角为126.21 °±7.13 °;大转子与股骨外侧皮质向上延长线夹角(大转子夹角)为16.38 °±4.04 °;小转子水平股骨干横径为(31.05±3.57)mm;小转子水平股骨干前后径为(27.63±2.96)mm;小转子下5 cm股骨干横径为(26.36±3.22)mm;小转子下5 cm股骨干前后径为(25.59±2.75)mm;颈干角和大转子夹角呈正相关(r=0.396,P=0.003)。结论: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物的设计需符合国人股骨上段的解剖特点,并要充分考虑大转子夹角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尸体解剖及相关 X-ray 扫描研究儿童髋关节的正常解剖,为影像学及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经福尔马林液固定儿童尸体骨骼标本,进行解剖测量,并记录数据。同时对1例正常儿童髋部的 X-ray 扫描片进行影像学观测。结果:骨折线及骨骺线与股骨头近端 a水平线距离:头下型(20.14±0.5)mm、头颈型(21.42±0.5)mm、经颈(颈中)型(25.50±0.5)mm、基底型(28.82±0.5)mm、骨骺线(19.50±0.5)mm。儿童髋部正常影像学表现:以11岁男性为例,可见股骨头和股骨颈以及大转子、小转子未与股骨融合。结论:根据影像学与解剖测量的结果可为儿童股骨近端骨骺线与骨折线的鉴别与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需求基于CT断层图像快速准确重建股骨颈骨囊肿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的方法。方法:基于髋关节的64排螺旋CT连续断层扫描所得的二维图像, Mimics软件分别重建髋臼,近端股骨,股骨颈及骨囊肿组织的三维可视化结构并对骨囊肿区域进行三维测量。结果: mimics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对髋关节CT扫描的Dicom格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结构清晰,可真实再现髋臼和近端股骨的结构,并且能够对骨囊肿区域予以定位,体积予以计算,骨囊肿三维测量的数据精确可信,与术前影像资料及术中所见大致吻合。结论:Mimics软件根据CT扫描所得的Dicom原始数据能准确重建股骨颈骨囊肿的三维数字模型,为股骨颈残余骨质的评估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了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股骨上端解剖学观测与人工股骨头置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选择人工股骨头提供可靠的解剖学数据。方法:对250例正常成人股骨上端进行了观测,并对大小转子间距与股骨头最大径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大小转子间距与股骨头最大径呈正相关(左侧r=0.431,右侧r=0.446,P〈0.01),大小转子间距与头颈长基本等长。结论:用大小转子间距估计股骨头最大径准确、实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