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经验。方法对320例经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直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治疗10d、20d后观察两组疗效及直肠镜检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对患者症状改善及增进食欲、改善睡眠及精神状况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口服加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显著,而且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太宁栓及贝复剂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38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倒例用太宁栓加贝复剂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66例用思密达、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等保留灌肠治疗,综合评定两组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15d)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5.28%,对照组治愈率13.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宁栓加贝复剂保留灌场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剂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接收的20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便后蒙脱石散剂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2g还原型谷胱甘肽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低于对照组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剂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保留灌肠治疗能显著提高放射性直肠炎韵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将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西药组30例,中西药组30例;中药组单纯中药保留灌肠,西药组单纯抗炎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同时采用中药保留灌肠与抗炎治疗。结果:中药组治愈率23.3%,总有效率83.3%;西药组治愈率16.7%,总有效率70.0%;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70.0%,总有效率96.7%。中西医结合组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比单纯使用中药或西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紫芨液+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对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中、重度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9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运用紫芨液+双黄连注射液对29例II度、Ⅲ度放射性直肠炎患者进行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用NS30ml+思密达3g+地塞米松10mg+庆大霉素24万U28例II度、Ⅲ度放射性直肠炎患者进行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9.6%,对照组总有效率82.1%,两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Ⅱ度放射性直肠炎方面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紫芨液+双黄连注射液治疗II度放射性直肠炎可针对病因,直达病所,疗效好,安全性高,秉承了祖国医学特色,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陈楚云  林妙真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763-2765
目的 探讨保留灌肠对放射性直肠炎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120例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放疗后2~14d开始保留灌肠,每天1次.对照组放疗后期当患者出现放射性直肠炎时,开始保留灌肠,每天1次.观察两组患者放疗期间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χ2=47.623,P=0.000);观察组Ⅱ、Ⅲ度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分别为3.3%、0,均低于对照组的26.7%、6.7%(χ2=12.810、4.138,P=0.000、0.04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χ2=32.558,P=0.000).结论 保留灌肠能有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放疗后即开始行保留灌肠,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陈德强  游超宜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167-167,171
目的:观察甲硝唑、云南白药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慢性溃汤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治疗组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4次/d,1g/次,症状稳定后减量给予维持治疗。治疗组给予0.5%甲硝唑注射液100ml、云南白药1g和地塞米松5mg保留灌肠,每晚1次,灌肠后平卧1h,10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及肠镜下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在慢性溃疡性直肠炎中疗效明显,无副作用,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许明君  王钇力  夏晓红 《江西医药》2009,44(12):1215-1217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并发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30例宫颈癌出现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采用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混合液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每周5次。结果30例患者总有效率100%。结论庆大霉素、维生素B12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是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欣洛维联合锡类散及云南白药灌肠治疗慢性直肠炎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欣洛维联合锡类散及云南白药灌肠治疗慢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慢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欣洛维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均采用保留灌肠治疗,每日2次,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3.33%、63.41%。结论欣洛维联合锡类散及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直肠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锡类散及云南白药。  相似文献   

10.
张玲玲  王今 《安徽医药》2013,17(2):348-349
目的比较一次性吸痰管与普通肛管在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保留灌肠中的应用。方法将确诊为放射性直肠炎的80例恩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肛管灌肠,观察组40例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灌肠。观察两种灌肠方法的疗效。结果一次性吸痰管较普通肛管保留灌肠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一次性吸痰管保留灌肠法,减轻了患者排便反射,提高了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是一种治疗放射性直肠炎较为理想的保留灌肠方法。  相似文献   

11.
锡类散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65-265
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在放射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放疗后3个月至数年.以下腹坠痛、腹泻、便血为主要症状,直肠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糜烂、坏死、溃疡形成,治疗上颇为困难。近年来.我们采用锡类散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3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并同期采用生理盐水与地塞米松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的3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慢性溃疡性直肠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注射液+云南白药+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术蔻陈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7例;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疗效较好,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赵开莉  罗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2028-202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口服中药结合西药灌肠。对照组只单纯采用口服西药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愈12例(42.9%),好转15例(53.6%),无效1例(3.5%);对照组中,治愈6例(21.4%).好转14例(50.0%),无效8例(28.6%)。结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姜玉华  曲延文  姚娟 《中国医药》2010,5(6):555-556
目的 评价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中医组以中药加水煎煮2次,共取250 ml,早晚各服100 ml,余下50 ml加温至38℃~40℃于晚间睡前嘱患者排空大便予以保留灌肠,每晚1次,10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西医组予抗生素静脉滴注,同时予2%普鲁卡因40 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蒙脱石散剂3 g,生理盐水10 ml保留灌肠,每晚1次,10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中西医结合组予以上中药早晚口服,同时给予西药(所用西药同西药组)保留灌肠,1次/d,10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10、20 d后疗效及治疗后20 d直肠镜检情况.结果 中医组有效率(直肠溃疡消失和缩小者所占比例)为95.0%,优于中西医结合组及西医组(分别为88.3%与67.5%).治疗后10、20 d中医组进食情况、睡眠状况、精神状况较其他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中药口服加灌肠能有效改善放射性直肠炎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无复发.  相似文献   

16.
蔡碧波  张振勇  张霓 《中国医药》2010,5(4):346-348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重度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重度溃疡性直肠炎患者根据肠镜下黏膜表现,进行分阶段中西医联合治疗,各阶段均口服不同剂量柳氮磺吡啶片,中医治疗:急性活动期以清热利湿、调气活血为主;维持期以清热燥湿、益气活血、收涩生肌为主:恢复期以凉血活血、健脾益气为主。均根据不同治法,采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1次/d。结果治愈22例(68.75%),好转8例(25%)2例未能随访,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重度溃疡性直肠炎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合理运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激素及氨基水杨酸类能迅速控制病情的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射治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及护理效果。方法对53例宫颈癌放射治疗并发直肠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保留灌肠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3例宫颈癌放射并发直肠炎患者,其中13例治愈,22例出现轻度放射性直肠炎,18例出现中度放射性直肠炎。结论有效的护理可减轻放射性直肠炎损伤程度,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使放疗计划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20例放射性直肠炎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采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18例放射性直肠炎的患者,采用替硝唑加黄连素保留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均以临床症状及肠镜结果作为评判标准。结果 1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66.6%;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8.8%,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思密达-白介素-11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并发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思密达-白介素-11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结果 56例患者总治愈率89.3%(50/56),总有效率100%(56/56)。放射反应Ⅱ级50例患者中治愈48例,部分缓解2例;Ⅲ级6例患者中,治愈2例,部分缓解4例。结论思密达-白介素-11混合液保留灌肠是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法应用于慢性骨髓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按照投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远期复发率为2.9%均优于对照组的80.0%、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慢性骨髓炎的治疗获得了理想疗效,远期复发率较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