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启来 《广东包装》2004,(4):7-7,19
网点是实现印品能体现版面层次不等、色阶调浓淡(明暗)、分界自然的基本单位。它在印刷中起到决定印品颜色、层次和图像轮廓的作用。所以,制版时只有网点大小准确,才能忠实再现原稿色彩,保证印刷工艺和产品质量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晖言 《中国包装》2007,27(1):111-111
随着数码相机提供的原稿增多和彩色喷墨印刷的普及,一种不同于4色制版彩印的多色印刷技术进入了实用市场领域。具体地讲,它将原稿分解为6色或7色以上。多色印刷是以四色制版印刷的CMYK数据为基础,实现了宽广的色调范围,即色域比CMYK更大,可以把原稿上细微层次都复制出来,因此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六色印刷最早是美国Pantone公司开发的,它采用独特的6色油墨进行印刷,即使用青、品红、黄、黑、橙、绿色墨,除了黑、蓝以外,其他色墨中含有荧光颜料,具有非常鲜明的色彩。该6色油墨不是在常规的四色油墨外加进橙和绿,而是由Pantone公司认同的6种油墨构成指定的一组,由油墨制造厂家单独生产。  相似文献   

3.
王新城 《影像技术》2003,(2):30-30,21
在印刷制版的照相、拷贝、电分、电脑软片输出中,由于感光材料对光线非常敏感,就需要暗房密封不漏光,只要用感光软片操作就离不开暗房和冲洗部分。拷贝、照相使用的正色片对暗红色的光线不会出现感光。但是,全色片对所有的光线都会感光,只有使用暗绿色的灯作为安全灯。暗房部分:暗房是制版人员从事照相、拷贝操作的工作环境空间,暗房内严禁各种光线射入,因此四周要严密,暗房的出入门最好为双层的布帘或者两道进门,将光线隔绝开来,也有将入口设计成弯道90°角度的拐弯的门,以避免外来光线射入,暗房一定要暗,也最怕从门窗的缝隙漏入光线,否则…  相似文献   

4.
王敏 《包装世界》2006,(3):55-56
过去,电分机这一光、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的电子制版设备,一直是印前工序的核心,处于印前工序的龙头地位.具有产品质量好、清晰度高、层次丰富、色彩逼真的优点.近年来,随着各种彩色桌面出版系统(Desktop Publishing System,简称DTP系统)的崛起及其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突飞猛进,传统的电分机工艺制版业面临着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杨祖彬 《包装工程》2003,24(5):49-50
一件完美的包装印刷产品必然是设计与印刷完美配合的结晶。包装印刷产品的原稿设计是一个涉及设计、制版、印刷等一系列工作的系统工程。从柔印和凹印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柔印和凹印对包装印刷原稿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制版是印刷的前奏,传统印刷无不是首先将原稿上的图文转移到印版表面来实现的,就移印制版来讲,它应该是采用凹版的制版技术和腐蚀标版的技术结合起来的。树脂版应用到移印工艺上时间并不长,但已经得到重视。树脂版以尼龙感光胶为主,浇注在锌板表面,类似于不干胶商标上面使用的树脂版。尼龙具有非常好的耐磨性,感光固化后能够胜任油盅或刮刀的反复摩擦。使用树脂版的优势首先是容易获得极为惊喜的网点,在印刷精美的小型物品时,采用树脂版是首选。  相似文献   

7.
《中国包装》2014,(9):56-57
正一、新技术对流程提出高要求书刊印刷工艺流程和设备的技术进步发生了改变,这一改变在印前、印刷和印后都有所体现,但突出体现在印前和印后方面。1.流程贯穿印前、印刷、印后印前制版技术已从传统胶片晒版的方式逐步转为计算机直接制版(CTP),并且CTP方式制版的比例在大幅度提高,但短期内还是两种工艺并存。CTP技术带来的质量优势显而易见,而支持CTP制版技术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则对企业的工艺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对工艺流程的稳定性进行控制,还需要建立成熟的色彩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将客户的要求真实地还原和再现到印刷品上。在印后方面,书刊装订的机械化程度越来  相似文献   

8.
王新城 《中国包装》2005,25(1):68-69
通常情况下,评价印刷品的细微层次,把密度分为:极高光、亮调、中间调、暗调、实地五个部分。提高印刷品细微层次的反差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亮调部分细微层次的反差;其二,暗调部分细微层次的反差。印刷复制再现好原稿,就要在提高印刷品细微层次的反差上下功夫。由于印刷机械、印刷材料、工艺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数彩色连续调原稿图像得不到忠实复制和再现,而只能使印刷图像细微层次尽可能接近原稿。  相似文献   

9.
正大部分包装印刷产品是采用网纹结构的版面进行印刷的。所谓网纹版,就是版面由大小相同或大小不同的网点面积组成的印版。网纹版的最基本单位是网点,网点在印刷色彩组合中,起到决定印品版面颜色、层次和图像轮廓的作用,可见,只有网纹版的网点大小准确,才能保证原稿图像、色彩的忠实再现。所以,正确了解和认识网纹版的若干概念和知识,把握好制版的基本要领,对于提高网纹版的印刷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华光GLR-Ⅱ型明室片中国乐凯胶片公司第二胶片厂王世勤,杨青海明室片是一种新型的卤化银感光胶片,不但能象特硬性正色印刷片那样优良地再现网点和线条,而且能在可见光条件下进行拷贝、加工;从而把印刷制版的操作人员从黑暗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有效地降低劳动强...  相似文献   

11.
胶印用新型感光材料可直接由原稿制成胶印用印版,制版中勿需用里斯胶片和硬性软片等印刷用照相负片。这种直接制版法的优点是,费用低,操作简便,不需暗室设施,可省去繁重的体力劳动,并能迅速制成质量良好的印版。目前世界上能制造这种感光材料的厂家仅有日本三菱公司,牌号为“SilverMaster”;西德阿克发-吉伐公司,有“SuperMaster”和“Repilith”二种牌号;美国3 M公司的牌号为“Sonyx”。其中以三菱公司的“Silver Master”发展最快,规模也大。自1974年发表该项技术以来,到  相似文献   

12.
嵇俊 《中国包装》2007,27(6):69-69
CTcP最早问世于1985年,目前CTcP技术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不管是技术还是市场,都已经进入了非常成熟的阶段。从2006年开始,在新兴市场强大需求的带动下,CTcP全球销售额出现了飞速增长,2006年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前3年销售量的总和。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从传统制版升级到用计算机直接制版,并把CTcP当做节省制版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增加企业竞争力的秘密武器。可以说,CTcP技术正在逐步被推广和应用,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臻峰 《影像技术》2006,(3):35-43
由于CTP制版系统的突出优越功能,其在印刷行业的广泛应用已是一种发展趋势。目前,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CTP系统的应用已经占全部印刷制版工艺的50%以上,有的达到60-70%,而在我国,CTP制版系统尚处于初步阶段,据统计,2004年我国仅拥有312台,占全球拥有量19,000台的1.64%,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差距。另一方面也预示着这里面存在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宽广的前景,本文对此进行充分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CTdP(Computer—To—digital—Plate)是计算机直接到印版的一个完整的数字化新系统的简称,包括印前工作流程、数码打样工作站、数字制版机、UV—CTP版材及专业显影设备,集成了当今先进的数字制版软硬件技术,推广以后,可以显著加快印刷制版的制作流程,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5.
色彩的增效     
上期我们讲了两种使色彩还原忠于现实的色彩校正方法,这期我们来探讨两种使色彩高于现实的增效方法。利用LAB模式强化颜色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相片,往往因相机的动态范围不够而出现层次不分明、色调暗淡、色彩不饱和等问题,所以一般的照片都要经过处理才能用。图1就是一个例子,这是我在夏威夷拍摄的一条“花径”。因为是一条林中小路,路边枝稠叶茂,路上有很多树上掉下来的花,现场场景非常壮观。但是由于相机的问题,出来后的照片大失所望。我先用暗调/高光(图像-调整-暗调/高光菜单)暗调数量25%将低光部的亮度提高,这样整个画面的层次感好多了…  相似文献   

16.
高峰 《中国包装》2015,(4):62-63,65
<正>印前制版设备由于外界的因素而引起故障占有较高的比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的办法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笔者在维修过程中总结了容易引起制版设备故障的30个因素,这些因素与设备的故障有必然的联系,当然可能还有一些其它的重要因素未必包含入内,但认真分析这些因素,定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故障的迅速解除,以下简述之。1.灰尘:制版设备特别是后期的电分、照排设备,是精  相似文献   

17.
高峰 《中国包装》2014,(10):54-57
数码印刷系统是印刷全过程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涵盖了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化工作流程、数码打样、按需、快速印刷等技术,而数码印刷机则是这一系统中的最重要的设备,也是印刷行业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本文将为你解读如何从印前的操作人员升级为数码印刷的操作高手。  相似文献   

18.
柔性版制版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柔版印刷作为一种环保印刷,得到了迅速发展,柔性版具有高弹性、高耐印率、高分辨率。要制作高质量的印版,除高质版材外还需要高质的制版技术和制版设备。本文以KMY型柔性制版机为例介绍一下柔性制版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激光直接雕刻3D网点制版方式实现金属易拉罐网点扩大的控制。方法 以铝质易拉罐为承印材料,改变3D网点的形状、戴帽、雕刻侧峰角度等参数后进行制版和印刷,对印品的网点扩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制版参数。结果 圆方形网点在50%中间调的表现优于圆形网点的,“戴帽”网点的还原效果优于“无戴帽”网点的,雕刻侧峰角度80°的网点比雕刻侧峰角度50°的网点扩大值小。结论 在实际生产中,当加网线数和加网角度确定后,选择圆方形“戴帽”网点和较大雕刻侧峰角度有利于改善金属易拉罐的网点扩大。  相似文献   

20.
《纳米科技》2013,(1):87-87
“绿色印刷”是近年被愈发关注和提倡的理念,有赖于科学家的不懈创新,一种无须感光成像、不会污染环境、缩短印刷流程的印刷制版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实践。作为中科院化学所“一三五”规划的“三个重大突破”之一,“纳米绿色打印制版技术”已经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并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久前,在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宋延林等人自主研发的纳米材料绿色印刷制版技术产业化基地正式建成,标志着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