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战略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连接我国山东半岛与东北地区的战略性工程,对于加快环渤海圈的经济发展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都有重大意义。通过全面分析渤海海峡通道建设的战略价值,对渤海海峡通道的工程方案及投融资方式进行了详细规划,认为渤海海峡跨海工程宜采用旅顺—蓬莱的全隧道方案,并将铁路隧道方案作为首选,汽车通过穿梭列车背负过隧道;隧道施工采用tunnel boring machine(TBM)法+钻爆法,在我国现有隧道修建的技术水平与经济能力下是可行的,施工风险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参考国内外跨海工程建设情况以及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项目特点,本项目融资适宜采取build-operate-transfer(BOT)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凌  王磊 《中国工程科学》2013,15(12):27-31
兴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项目。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特别是吸引国内外民营资本是解决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融资模式克服了build-operate-transfer(BOT)模式中两个最关键的缺点,即项目前期工作的周期过长以及投资方和贷款人风险过大。PPP融资模式比BOT模式更优越,效率更高,风险分配更合理,项目融资的成功可能性也更大,而且在PPP模式下,政府部门拥有一定决策权和控制权。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可以借鉴PPP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3.
渤海海峡跨海隧道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海峡固定式跨海工程是国家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海通道建成后将取代现有的轮渡运输方式,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的需求,并会进一步加快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在研究渤海海峡的气象、水文、地质等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对桥隧工程方案及隧道线位方案进行了初步比选分析,认为渤海海峡跨海工程宜采用全隧道方案,并且旅顺-蓬莱的隧道连岛线位方案较优,在对该线位浅埋隧道和深埋隧道比较后认为采用深埋方案较优。由于公路隧道存在诸多技术难题,以及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都很高,因此,把铁路隧道方案作为首选方案,汽车可通过穿梭列车背负式通过隧道。  相似文献   

4.
登陆点比选及接线规划是海峡通道平面线位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是跨海通道与铁路网连接的控制性因素。恰当的登陆点及接线规划可以促进沿线城市的发展,提高客货运输效率和运输服务质量,降低建设工程投资及客货运输成本,使跨海通道运输能力及经济效益最大化。基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两侧既有铁路网现状和规划情况的调研,结合交通运输模式,提出大连端的登陆点为旅顺老铁山角,烟台端可行的登陆点为烽火台或东港,并给出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两端的铁路接线规划建议。研究结论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平面线位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登陆点比选及接线规划是海峡通道平面线位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是跨海通道与铁路网连接的控制性因素。恰当的登陆点及接线规划可以促进沿线城市的发展,提高客货运输效率和运输服务质量,降低建设工程投资及客货运输成本,使跨海通道运输能力及经济效益最大化。基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两侧既有铁路网现状和规划情况的调研,结合交通运输模式,提出大连端的登陆点为旅顺老铁山角,烟台端可行的登陆点为烽火台或东港,并给出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两端的铁路接线规划建议。研究结论对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平面线位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桥隧方案比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航空及航运的影响、通行能力和行车舒适性、行车安全与气候适应性、施工难度及工程风险等方面对桥梁、隧道方案各自的技术特性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从技术角度考虑,桥隧方案皆具有实施的可行性,隧道在航运影响、气候适应性、生态环境等方面明显优于桥梁,而桥梁则在通行能力、施工难度和风险、运营成本、行车安全、行车舒适性、景观效果等方面优于隧道。随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比较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专家打分法和隶属度函数取得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隶属度,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全桥梁、全隧道及桥隧组合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值,全隧道方案评价得分最高,因此,推荐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采用全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7.
渤海海峡跨海工程自然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收集渤海海峡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地震活动等资料,以及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渤海海峡跨海工程的建设条件。由于海峡雾大、风大,年平均大风日达67.8 d,故采用桥梁方案不利于全天候通行。由于海峡岛屿众多,且南北向成一字形分布,跨海工程线位可选择连岛方案以减小建设难度和成本。海峡第四系地层稳定性差,且第三系地层主要为玄武岩,大孔隙结构,分布极不均匀,最厚达70 m,这两套地层对隧道埋深的选择有较大影响。对于蓬莱—旅顺线位,场址附近没有活动断层,地层相对稳定。这些资料可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方案的初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可以缓解环渤海地区进出关运输、南北运输和沿海港口集疏运输等诸多矛盾,为我国东部沿海建立南北交通运输便捷安全通道创造重要前提条件;可以极大地改善环渤海地区的投资环境,扩大环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可以为环渤海地区各城市的发展创造重要契机,实现资源整合和市场融合,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注入强大的动力,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有着极为重要的国防价值,是巩固渤海及我国海防的“生命线工程”。兴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技术上可行,在当前情况下解决资金比较容易,而且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率。  相似文献   

9.
兴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可以缓解环渤海地区进出关运输、南北运输和沿海港口集疏运输等诸多矛盾,为我国东部沿海建立南北交通运输便捷安全通道创造重要前提条件;可以极大地改善环渤海地区的投资环境,扩大环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可以为环渤海地区各城市的发展创造重要契机,实现资源整合和市场融合,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注入强大的动力,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有着极为重要的国防价值,是巩固渤海及我国海防的“生命线工程”。兴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技术上可行,在当前情况下解决资金比较容易,而且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率。  相似文献   

10.
渤海海峡通道对于推动环渤海经济区,乃至我国东部的高层次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是一项战略性工程。本文基于老铁山水道段采用隧道方式修建的共识,进一步论证了整个通道的修建方式、工程纵断面、施工工法的选择与工程的整体筹划,提出了渤海海峡通道以全隧道方式、考虑填海造地的两地下站布局,采用敞开式tunnel boring machine(TBM)为主、钻爆法为辅的配套修建技术与工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