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磨损为牙体硬组织的慢性损伤,在中老年人中十分常见,它是人类牙齿行使咀嚼功能后,随着牙龄的增加,牙齿硬组织发生的生理性变化。多数中老年人的个别牙、一组牙甚至全口牙因牙合力负担过重、不良习惯或某些疾病等因素,可造成病理性磨损,过度磨损常常造成牙本质过敏及牙髓炎,甚至破坏咬合平衡造成牙体劈裂。我们对一组中老年教师牙齿磨损发生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2.
劈裂牙姑息保留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劈裂牙姑息保留治疗方案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及其应用于临床的实际范围。方法:选择牙体劈裂至就诊时间不超过15日的劈裂牙患者46例(不含隐裂牙),根据劈裂部分牙体松动程度分为三组:A组患牙的劈裂部分牙体组织I度松动;B组患牙的劈裂部分牙体组织II度松动;C组患牙的劈裂部分牙体组织Ⅲ度松动,患者均接受同一组医生壁裂牙姑息保留治疗,10个月,15个月复查,统计成功率。结果:A组,B组治疗效果较好,与对照成功率相近,达到临床治疗要求,C组治疗效果较差,结论:此治疗方案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于劈裂牙体Ⅱ度以内松动患牙,可对劈裂牙体Ⅱ度松动之患牙进行试治疗,对劈裂牙体松动度大于Ⅱ度的病例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探讨牙冠劈裂后充填与修复治疗的效果及其患牙的保存率的关系。②方法牙冠劈裂后保存活髓或牙髓治疗后行全冠修复。③结果结果表明,由于年轻恒牙解剖形态与生理功能协调,劈裂者不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各种生理机能减退,病理因素增多。牙齿解剖形态受到破坏,劈裂率增加。而50岁以上者,由于咀嚼功能逐渐衰退,且常伴有牙列缺损和磨耗,劈裂率又下降。④结论牙冠劈裂与牙体牙髓的活力程度、牙住、年龄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牙髓治疗是口腔科治疗磨牙牙髓病、根尖病的基本方法,但牙髓治疗充填后,常发生牙体折裂的现象。临床发现,这除与牙体自身因素有关外,与牙髓治疗中有关因素,如洞型制备,充填方法及材料有关,我科治疗牙体折裂112例,对引起折裂的诸多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减少这一并发症,保存好患牙。  相似文献   

5.
牙齿劈裂是指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牙体组织部分或全部折断。临床上的发生是很普遍的。虽然用各种方法(如嵌体或单冠修复等),可以保留一些患牙,但大部分终被拔除。目最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牙齿劈裂的分类及治疗做了不少报道,但导致牙体劈裂病因学的报道尚不多见。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调查了90名患者101颗牙齿,结果发现牙齿劈裂与年龄,牙髓状态,牙齿的部位、咀嚼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兰州市人口中牙体楔状缺损的发生情况,初步探讨牙体楔状缺损发生的病因。方法随机选取95例就诊于兰州大学口腔医院的成年患者,按年龄、牙位、刷牙方式、饮食习惯、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牙体楔状缺损在中、青年人中发病率为46.4%,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牙体楔状缺损发病率最高的牙位是第一双尖牙,占楔状缺损牙齿总数的29.3%。结论牙体楔状缺损与年龄、不良的刷牙方式、过硬的刷毛、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全冠修复磨牙劈裂的疗效。方法 选取40颗患牙进行全冠修复,在修复后2个月、1年、5年进行随访。结果2个月随访40颗患牙有效率为97.5%,1年随访36颗忠牙有效率为97.2%,5年随访28颗患牙有效率为893%。结论磨牙劈裂后进行全冠修复是保存劈裂牙的一种有效手段.对经过牙髓治疗的后牙,为防止其劈裂,也应以全冠修复。  相似文献   

8.
锤造全冠修复牙冠劈裂磨牙21例陈满园(广西桂林市东江医院口腔科桂林市541004)关键词牙冠劈裂;牙髓治疗;锤造全冠牙冠劈裂是由于暴力的直接作用或偶然咬到硬物所致的牙体冠部折裂。为尽力保存原来的牙齿,保持牙列的完整,笔者自1987年以来,先后收治了2...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无牙体缺损但有牙髓炎症状的牙齿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了解其发病机理。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牙髓炎但无牙体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调查,对治疗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确诊为无牙体缺损的牙齿牙髓炎发生的诱因为牙隐裂、创伤、逆行性牙髓炎、牙内吸收、牙本质过敏症,以及一些原因不明的因素。结论 无牙体缺损与有牙体缺损的牙齿牙髓炎的感染具体途径可以不同,但原因基本是一致的,主要有细菌感染、物理和化学刺激、创伤以及免疫反应等。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 ,常常可见因牙冠劈裂而拔除者 ,为此 ,我们从1996年起对劈裂的牙齿进行了观察研究 ,发现牙齿劈裂的主要原因是牙体自身的抗力能力降低 ,并对易劈裂牙齿的预防进行了尝试 ,提出不锈钢铸造全牙合面嵌体在预防充填后易劈裂牙齿方面有些诸多优点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们随机收集了劈裂牙 40颗 ,这些牙齿虽已劈裂 ,但牙体劈裂部分完全保留。2 方法及结果2 .1 方法 用涡轮钻除去充填物 ,肉眼对牙位 ,病损类型及牙齿形态进行观察。2 .2 结果 在资料中 ,|6 |6 共 8颗 ,|7|76颗 ,6 |6 |6棵 ,7|7|3颗 ,5 |5 5 |5 12颗 ,4|4 4|4 5颗…  相似文献   

11.
丁虹 《中原医刊》2005,32(8):32-32
经过牙髓治疗后,牙齿易变脆,咬合时受力易发生折裂。死髓劈裂牙是成人失牙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对于死髓劈裂牙的保存还没有发现有好的办法。通常是部分析裂可重新充填,钉固位、冠修复,完全折裂至髓室底者应予拔除。我们从1994年开始采用结扎丝 可见光固化树脂修复保留死髓劈裂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韩浩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6):763-764
牙根折断是牙拔除术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的原因除了施术者自身的操作因素外,与牙体解剖、牙髓治疗史等很多因素有关。我科2001年9月至2009年8月期间,发生拔牙过程中牙根折断93例(颗),现就其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磨牙因其解剖结构及功能特点,在有过大或异常牙台力时易发生隐裂。作者对有较深的隐裂且已有牙髓病变的患牙,在行牙髓治疗的同时,用锤造全冠保护性修复,经过2~5年追踪疗效观察,无一颗患牙发生牙体自裂纹处劈裂开。  相似文献   

14.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正常牙的人工劈裂面和隐裂牙的劈裂面,发现隐裂牙的中央窝沟长而深,下方的釉质有脱矿现象.窝沟底下方的牙本质有陈旧裂面,牙本质小管断裂方向不一致,也有脱矿现象。本文认为以上变化是隐裂牙的内在致病因素;在致裂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导致隐裂发生。  相似文献   

15.
孙巍巍 《西部医学》2017,29(2):280-283
【摘要】 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主要有磨损、楔形缺损、隐裂、牙折等类型。其病因复杂多样,且具有协同和积累的作用,其中牙合力为起始因素,酸蚀、磨损等其他因素为协同和积累作用,在各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导致牙齿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成牙硬组织的非龋性损伤,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改变,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发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其病因机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牙科学者研究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的病因论证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综述,以认知其病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为该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处理及避免或减少由此造成的牙缺失提供相关的病因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劈裂牙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后修复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应用于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病例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牙体劈裂达龈下较深部位的患牙23颗,分别采用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完全暴露断面,再行常规桩冠修复,通过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的龈袋深度,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牙龈切除术组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龈袋深度均数分别为4.3,2.4,2.3mm;牙冠延长术组术前、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龈袋深度均数分别为4.4,1.8,1.4mm。两组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龈袋深度均比术前明显减少;而术后及6个月复查时,牙冠延长术组的龈袋深度均明显低于牙龈切除术组。结论:牙龈切除术与牙冠延长术应用于牙体劈裂达以下较深部位患牙均能明显改县龈袋深度,而后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年龄在40~60岁患者的天然后牙出现锐尖、陡坡、深窝沟以及由磨耗不均产生的牙体牙周损伤患者.尤其对患牙对侧同各牙未发生明显牙体、牙周改变的为主要观察记录对象,然后再进行调磨.定期随访观察记录.本组32例患者,206颗患牙中发生劈裂,冠、根折共36颗(17.6%),其中死髓牙29颗、活髓7颗;发生牙周、牙髓综合征100颗(48.5%),其中隐裂或伴有明显牙髓症状78颗,垂直性塞嵌22颗,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牙龈退缩、龈炎等牙周症状.牙齿损害的牙位分布次序为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二、第一双尖牙,切牙及尖牙少发.通过6~12个月的随访观察,预防性调磨的后牙无牙折及创伤牙周牙髓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铸造全冠修复劈裂磨牙,恢复患牙的咀嚼功能.方法对128颗牙髓治疗后的患牙进行铸造全冠修复,在修复后进行随访.结果128颗患牙铸造全冠修复后成功率为94.5%,失败率为5.5%.结论对劈裂磨牙进行铸造全冠修复是保存劈裂磨牙、恢复咀嚼功能和保持牙列完整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笔者1990-1998年对劈裂冠进行了修补治疗。现将35例患者36颗牙齿修补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35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36颗劈裂牙,年龄最小22岁,仅1例。35-45岁年龄组达高峰,劈裂率为45%。多伴有牙列缺损、或有义齿修复,咀嚼功能明显减弱。在36颗牙齿中,活髓4颗,经过牙髓治疗的牙有32颗。因此,牙冠劈裂可考虑为牙髓治疗的继发病。35例中,前牙正常措关系者14例,异常股关系对例,劈裂数明显增高,这是因为下颌的前伸侧方运动时,腊运动受到明显限制,牙合力不以分散,初步认为与牙冠长轴交角的大小有关。2治疗在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0.
用玻璃离子体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玻璃离子体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观察巫少梅(广东药学院附属门诊部)关键词牙颈,楔状缺损,牙修复,玻璃离子体中图号R781.205牙颈部楔状缺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非龋性牙体病。其发病因素为牙颈部组织结构比较薄弱与龈沟内酸的作用有关,但主要原因是患者刷牙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