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消瘀康胶囊对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发病后1周加用消瘀康胶囊.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天行头部CT检查,观察并计算血肿周围水肿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7、14天治疗组血肿及周围水肿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消瘀康胶囊可有效减轻血肿周围水肿,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促进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色素C的表迭及其与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与水肿形成的关系。方法2001年9月-2002年9月住院的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量25-80ml,年龄35-75岁,住院行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在微创血肿抽吸术过程中获得血肿周围脑组织,采用HE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其细胞色素C的表迭。根据术前头颅CT测量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脑水肿带的大小,用双盲法对染色结果及术前脑水肿的体积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12-72h血肿周围脑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广泛性脱髓鞘.神经元皱缩,核固缩.并有凋亡小体形成;脑出血后4h,血肿周围组织已出现细胞色素C的表达,脑出血后48~72h,细胞色素C的表达达到高峰。细胞色素C表达强阳性(16例)组、弱阳性(13例)组、阴性(5例)组之间比较,脑水肿体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色素C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中表迭上调.可能参与了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伤与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与倍他司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52例,随机分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84例)和倍他司汀对照组(68例)。治疗组每天给予盐酸丁咯地尔200mg稀释后静脉注射,对照组每天给予0.2%倍他司汀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均持续用药14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和55.9%(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西宁地区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及周围水肿吸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甘露醇降颅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选择用药时机(脑出血72小时后)加用血塞通注射粉针剂400mg·d^-1,连用2周。观察两组头颅CT血肿量和周围水肿情况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头颅CT示血肿量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周围水肿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血塞通治疗,可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死亡率及致残率高,我们从1997年至今采用YL—l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0例。结果:血肿清除情况,首次清除率:29.5-82.5%,平均为31.7%,总清除率60.2%-91.3%,平均约为84.1%,死亡率:治疗组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54%,再出血发生率,治疗组为8%,对照组为7.1%,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组166例中ADLI—Ⅲ级为106例,对照组32例,仅有5例,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讨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引起的神经损伤常由于血肿的占位效应,造成脑组织直接受损以及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我们治疗病例大部分在6小时。3天内,而再出血机率为8%,与内科保守治疗7.1%无明显差异,因此我们倾向早期穿刺手术,较安全疗效好,总之,微创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要求条件简单,适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又易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6.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谷丽英  张艳平 《当代医学》2009,15(3):105-105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盐酸丁咯地尔组和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各60例,每天静脉滴注1次,治疗7d。结果盐酸丁咯地尔组起效快,总有效率93.3%,对照组起效慢,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血肿周围水肿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疏血通注射液6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共14天。于第7、14、21天复查头颅CT测量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采用NIHSS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第14、21天治疗组的血肿体积、周围水肿体积减小(P<0.05,P<0.01),NIHSS评分明显减小(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促进血肿吸收、抑制水肿形成,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高华  许燕飞 《吉林医学》2012,33(16):3414-3415
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变化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在第14天血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在第21天血肿周围水肿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8%,两组各项指标及治疗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能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联合组)43例与单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丁咯地尔组)42例,联合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2次/d,连用14d;盐酸丁咯地尔15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14d。丁咯地尔组给予盐酸丁咯地尔150ra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14d。进行治疗前与治疗14d后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观察与比较。结果 联合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79.07%和90.70%)都显著高于丁咯地尔组(50.00%和66.67%),(P〈0.01);联合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显著高于丁咯地尔组(P〈0.01),治疗中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周围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为单纯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后第1、7、14天计算颅内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的体积,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第7、14天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组治疗后第1、7、14天血肿体积和脑水肿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轻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干预脑出血早期继续出血,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附44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白蛋白在急性脑出血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将84例经头颅CT证实为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降颅压、营养脑细胞及止血降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白蛋白10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共用5天-14天,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病人的颅内血肿、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变;结果:白蛋白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明显缩小(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P<0.01),血肿体积则改变不显著;结论: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白蛋白治疗可明显改善其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赛莱乐)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起病24小时~1周的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150mg静滴,每日1次,连续14天.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治疗前后检测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32例诒疗后平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总有效率达90%。治疗组血流变学指标也明显下降。结论:盐酸丁咯地尔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并能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的疗效。方法将54例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及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控制血糖、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丁咯地尔0.2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应用1-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5%)明显高于对照组(5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对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有明显治疗作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盐酸丁咯地尔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盐酸丁咯地尔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糖尿病病人加用普通胰岛素4U)静脉滴注,1次/日,5%葡萄注射液100ml加胞二磷胆碱0.5g静脉滴注,1次/13。治疗组在传统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0.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均14d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各型的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轻型和中型疗效优于重型。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传统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参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和早期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颅内血肿、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的改变以及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肿及周围水肿带面积明显缩小(P〈0.05),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丹参治疗脑出血可明显改善其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强化对照组(32例)和强化降压组(36例),对照组血压维持至150-170㎜Hg,强化降压组在短时间内将血压降至120-130㎜Hg,对两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血肿增大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强化降压组相比,对照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增大,血肿增大率及24h心电图变异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早期强化降压有助于控制高血压脑出血血肿体积及周围水肿体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对老年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6)。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200mg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老年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4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对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观察,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15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ATP40mg,辅酶A 10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2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经x~2检验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是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杨牧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2):2265-2266
目的了解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两组,两组分别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内科保守治疗。结果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简称治疗组)近期治愈率40%,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近期治愈率15.79%,总有效率68.42%。远期疗效治疗组优良率76.8%,对照组优良率34.61%,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安全、简便对患者再次创伤轻微,为目前治疗颅内血肿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盐酸丁咯地尔加舒血宁注射液组(31例)和对照组舒血宁注射液组(33例),静脉滴注1次/d,治疗14d。结果盐酸丁咯地尔加舒血宁注射液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两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组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单纯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