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未掺杂铅酸钡陶瓷的缺陷补偿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高温平衡电导法研究了未掺杂铅酸钡(BaPbO3)陶瓷的缺陷化学,确定了未掺杂BaPbO3材料的缺陷化学模型,同时,从BaPbO3材料的缺陷结构的角度讨论了热处理气氛对材料室温电导率的影响.BaPbO3材料在实验氧分压范围内呈现p型电导,在高氧分压下,铅离子(Pb4 )空位和空穴占主导,材料表现出本征缺陷行为.在中氧分压下,受主杂质成为主导缺陷,电荷补偿缺陷为空穴.在低氧分压下,受主杂质的电荷补偿缺陷转变为氧离子空位,还原反应成为电荷补偿缺陷的主要来源.材料室温电导率的变化完全是由于在不同的氧分压环境下材料中主导缺陷的转变和缺陷浓度的变化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铁酸锶的缺陷化学和电性能,开发了一款缺陷化学计算软件,用于计算掺杂钛酸锶材料的缺陷浓度和电性能。  相似文献   

3.
李月明 《陶瓷学报》1999,20(4):215-219
应用缺陷化学理论,探讨了纯ZrO2晶体的缺陷结构和电学性质,以及添加稳定剂对ZrO2电学性质的影响,解释了ZrO2用作导电陶瓷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4.
王燕雄 《广东化工》2001,28(6):19-21,26
根据高分子化学和材料腐蚀理论,设计耐腐蚀不饱和树脂的化学结构,并依据其特对树脂的化学结构进行优化,确定了新型耐腐蚀不饱和树脂的生产配方和工艺,经测试其耐腐蚀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5.
受主掺杂铅酸钡陶瓷的缺陷补偿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非化学计量比引起的晶体缺陷是影响材料电学和光学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掺杂是造成材料非化学计量比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未掺杂铅酸钡(BaPbO3)缺陷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高温平衡电导法分析了铝(Al)受主掺杂BaPbO3的缺陷补偿机理,建立了受主掺杂BaPb03的缺陷化学模型.具体分析了受主杂质对材料高温平衡电导率、高氧分压和低氧分压下的主导缺陷转变点的影响.在高氧分压下,受主掺杂BaPbO3的缺陷行为由本征缺陷所控制,受主掺杂对平衡电导率的影响不大.随着氧分压的下降,材料由本征缺陷控制转变为非本征缺陷控制,受主掺杂可以提高平衡电导率.在高氧分压和低氧分压区域的主导缺陷转变点因受主杂质的存在而向高氧分压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6.
《玻璃》1979,(3)
大家知道,玻璃的实际强度比理论强度低许多倍。这是由于玻璃内部结构排列无序和表面缺陷(微裂纹)造成的。因此,为了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不外是通过改变玻璃的结构(使其分子由无序排列转变成定向排列)、应力分布或消除表面缺陷来实现。化学增强法就是通过消除表面缺陷,以使玻璃强度得到“再生”的处理工艺。由于这种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不受厚度和形状的限制,易切裁,不自爆,因而可作为大面积、高强度、轻质的透明材料,也可以作为夹层玻璃、双层  相似文献   

7.
电子显微术在碳素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显然,碳素材料的宏观性能(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耐磨性、抗氧化性、抗烧蚀性等等)都是由其微观结构所决定的。碳素材料的微观结构情况包括化学成份;颗粒大小、形状、分布是否均匀;气孔的形状、大小和分布;各向异性度、取向度;晶体的缺陷,组成相等等。  相似文献   

8.
石墨烯常被用于储能器件的电极材料,然而采用化学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其实际应用性能远低于其理论值。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利用惰性金属钯纳米材料解决石墨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电导率差和易产生团聚的问题。制备的钯/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比单一石墨烯材料具有更高的电导率,这表明金属钯纳米颗粒显著改善石墨烯片层间的堆叠团聚以及结构缺陷问题。此外,研究了金属钯纳米颗粒对于钯/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功率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磊 《山西化工》2014,34(4):64-66
过去对高温设备进行设计时,没有合理地考虑高温结构给化工设备带来的影响,对局部结构膨胀、高温材料的膨胀、化学工艺设备膨胀量等方面缺乏考虑,从而为化工生产的安全运行带来不利影响。为使化工设备设计中的缺陷得以解决,讨论了化工设备高温结构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破—石墨材料是一种各向异性、具有内部微缺陷的多晶体材料。内部微缺陷的存在使碳一石墨制品的实际强度大大低于其理论强度,例如石墨单晶在层面方向上的理论强度可达到10~5MN/m~2的数量级,而多晶石墨材料的实际强度只有理论强度的1/100~1/1000。因此,微缺陷是影响多晶石墨材料断裂特性的本质因素。 通常的微缺陷是指气孔和裂纹、晶粒边界等,它们的形成和制品的生产工艺密切相关。通过讨论微缺陷与制品断裂特性的关系,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路线控制制品的结构,获得性能优良而稳定的制品。 本文首先分析碳一石墨制品的微缺陷对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为改善制品的显微结构而应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1.
缺陷化学及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王德义(天津大学,300072)缺陷化学是无机固体化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固态晶体中的缺陷对物料的物化特性影响的学科。建立在缺陷化学理论基础上的非化学计量化合物(以下称非计量化合物),指的是固态化合物分子组成中各元素的原子(或...  相似文献   

12.
《材料化学》课程作为盐城师范学院四年制材料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其内容包含材料的结构、性能、合成和应用等方面的化学问题,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材料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使学生理解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掌握各种材料的制备技术,有助于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分析探讨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想用的改革措施,通过理论教学方式的改进、实验教学手段的完善,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绳缆发展的4个阶段以及材料强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介绍了材料的理论极限强度,并以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为例,通过对其微观组织结构以及在拉力下的变形过程和微观失效机理的分析,讨论了材料实际强度远低于理论极限强度的原因,指出绳缆材料的实际强度只有理论极限强度的大约10%,其原因是材料尺寸增大时微观结构中就会产生缺陷和薄弱环节。最后展望了制绳纤维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专业课程是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的高阶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融合发展是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文章针对材料化学专业与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介绍了以材料结构与性能课程和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程为核心,以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主线而构建的“特色鲜明、线上线下、科教融合、创新实践”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融合发展的教学体系,该体系的建设为一流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沈佳伟  曹瑞芳  杨涛 《广州化工》2020,48(12):1-3,6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形成的各种有序相结构中都不可避免地包含有缺陷。由于相结构单元是高分子链段聚集而成的"域"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原子,导致传统晶体中的缺陷理论无法有效解释嵌段共聚物自组装中的缺陷。因此,研究嵌段共聚物中的缺陷对软物质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嵌段共聚物体系中的几类典型缺陷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我们在圆柱受限下单螺旋结构的缺陷调控以及六角排列柱状结构中5~7缺陷演化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利用缺陷化学原理指导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忠友 《山东陶瓷》1998,21(2):13-15
利用缺陷化学原理指导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研究梁忠友(山东轻工业学院,济南255100)1引言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外界气氛以及杂质掺杂的影响,往往在材料内部产生点缺陷,即热缺陷,固溶体以及非化学计量化合物。正是这些点缺陷的存在给材料带...  相似文献   

17.
石墨相氮化碳因其化学结构和性能稳定、可见光吸收光谱宽、无毒、廉价等优点,在光催化研究中备受关注.本实验综合采用熔融盐反应法煅烧得到高结晶七嗪环结构的氮化碳(CCN),并对其进行局部缺陷化处理获得D-CCN,使用多种技术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光解水产氢性能进行了测试.本实验能让学生了解氮化碳的制备和缺陷调控工艺,...  相似文献   

18.
锆基金属有机骨架(Zr-MOFs)材料不仅具备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及易功能化等特点,还具有简单丰富的合成方法和优异的稳定性,在气体吸附、气体分离、催化、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适当程度的缺陷可以在不破坏Zr-MOFs结构的前提下改变其理化性质,显著提高吸附、催化等性能。通过缺陷工程(Defect engineering)调控材料的缺陷结构,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精确表征缺陷信息,推进缺陷化Zr-MOFs在特定领域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Zr-MOFs缺陷调控的主要方法:包括模板法和合成后修饰法;论述了缺陷表征的常用手段,并对不同技术手段的优缺点展开讨论;综述了缺陷化Zr-MOFs在化学防护领域中的应用:包括有毒工业化学品的吸附、化学战剂的催化降解、气体传感和分离,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密度泛函理论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已经成为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中重要的计算工具之一。在荧光材料研究中,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可以确定晶体结构,计算材料的的能带结构、态密度等信息来帮助研究人员理解荧光材料的本质和特性,为材料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同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高通量计算可以快速评估大量材料的性质,加快新材料的开发过程,降低研究成本。本文介绍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在荧光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MAX相陶瓷兼具陶瓷和金属的优良特性,比如高的比模量和比强度、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能、良好的抗损伤容限及导电导热性等,这使得该类陶瓷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高温结构材料。目前,已至少有2部专著、6篇综述详细介绍了MAX相的制备方法、性能特征等。晶体结构缺陷是影响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更有效地设计和调控材料的性能,有必要对其晶体结构和缺陷有清楚的认识。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总结,对MAX相的缺陷研究和认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有些理解甚至是错误的。为了深入理解MAX相中的缺陷特征及其对性能的影响,本文概述了近20多年来MAX相陶瓷中晶体缺陷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