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100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1998年元月至1998年12月,采用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100例100只眼,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1~82a,平均59a。老年性白内障76眼,继发性白内障10例,外伤性白内障8例,先天性白内障6例,术前视力:眼前光感至0-15。1-2 器械与方法 采用宇宙公司生产的一体式晶状体,隧道刀,注水圈匙,注吸冲洗针,玻璃酸钠。术前A超测量植入晶状体度数。B超了解内眼情况。术前准备、麻醉、结膜切开与常规ECCE相同。在距角膜后2~3mm,作一…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改玲  张薇  高立新  杨硕 《眼科》2002,11(6):339-341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生青光眼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方法:对21例22只眼行单纯白内障手术3只眼,白内障手术联合抗青光眼手术19只眼(其中小梁切除术17只眼,周边虹膜切除术2只眼),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20只眼,结果:术后21只眼眼压正常,占85.45%,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视力≥0.3者占40.91%,结论:老年性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根据发生作时房角是否开放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视力及控制眼压,持续高眼压引起的视神经萎缩是术后视力低的主要原因,强调膨胀期白内障手术是预防老年白内障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显微手术成功地进行了615例874眼老年性白内障摘出术,术前无青光眼经过10个月到6年的观察,发现在874眼中有16眼(1.8%)发生无晶体性青光眼。在这16眼中,7眼(44%)为瞳孔阻滞,6眼(37%)为施氏管阻滞,3眼(19%)为前房角阻滞,而无一例发现睫状环阻滞。 (一)瞳孔阻滞:7眼中有6眼手术时只作了虹膜切开,而未作虹膜切除,故提出:不作虹膜切除是本组病例发生玻璃体疝,形成瞳孔阻滞的主要原因。由于采用显微手术使创口闭合良好,在这7眼中只有1眼发生术后浅前房,故认为术后浅前房是引起瞳孔阻滞的次要原因。其中6眼在眼压升高以前出现玻璃体疝不断向前突  相似文献   

4.
李宏科 《眼科》1997,6(1):43-43
眼轮匝肌麻醉在内眼大切口手术中有重要意义。1990年至今我们采用眼轮匝肌三点阻滞麻醉法行白内障手术637例698只眼,麻醉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药物配制:1%利多卡因与0.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2)麻醉方法:手术眼外眺角眶缘外10mm垂直进针达骨膜,注射麻醉药1.sml,  相似文献   

5.
现将1994年12月~1998年6月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搞出103眼,其中明眼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情况总结分析如下。一般资料:86例103眼中老年性白内障94眼(3眼合并原发闭角型青光眼、1眼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5眼,外伤性白内障2眼,皮质类固醇性及糖尿病性白内障各1眼。老年性白内障有5例一次住院行双眼手术,手术时间相隔3-8天,平均住院10.6天。手术方法:术眼常规消毒,球后麻醉,指压法降低眼压,作以上穹窿为基底结膜瓣,开罐式截囊,挤压法娩出晶状体核,注吸残留晶状体皮质,向前房注入粘弹剂,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以手术治疗为主[1]。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法安全,并发症少,无晶体眼可得到合理的屈光矫正。现将我院从1992年9月一1994年12月植入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有随访记录的65例幻眼临床研讨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5例用眼中,男38例对眼,女刀例对眼;右眼22例,左眼力例,双眼16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5岁;老年性白内障36例52眼,外伤性白内障1例14眼,并发性白内障5例5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10例10眼。手术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施行,术前用O.5%托品卡胺散瞳,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球旁或球后等常规麻醉,间歇…  相似文献   

7.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一般资料:我院从97年9月开展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在三个多月中,为成熟或近成熟期,光机能正常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此项手术22例31眼,年龄54-82岁,平均65.25岁,男15例21眼,女7例10眼。二、手术方法:全部病例均在国产权人双目手术显微镜下,用国产显微手术器械操作,2%利多卡因+1‰肾上腺素行球后及轮匝肌麻醉,开睑器开睑,上直肌固定缝线,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辩,沿角见膜缘10-2点板层切开,12点穿刺,开罐式截囊,剪开板层切口,娩核,10-0尼龙城间断缝合角膜缘切口5针,手动注吸皮质,灌注液为平…  相似文献   

8.
1998年6月11日~7月9日参加了“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白内障复明手术队,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轮台县和库尔勒市对195眼白内障进行复明手术,现将情况分析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共手术188例,195眼,女对例,男叨例;年龄6一叨岁,平均65岁;维吾尔族IM例(71%),汉族52例(兀%),回族2冽(l%);老年性白内障165例,并发性白内障历例,先天性白内障8例,外伤性白内障6例;术前视力:光感~0.04148眼,0.05~0.247眼。手术方法:(1)术前5%新福林及1%阿托品服液或0.5%托品酰胺散瞳,球后及球周阻滞麻醉,做以上穹窿部为基…  相似文献   

9.
杜尔罡 《眼科新进展》2001,21(3):181-181
我科 1998年 3月~ 1999年 4月在门诊行 4.5 m m反眉弓无缝线切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治疗白内障患者95例 10 6眼 ,手术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95例 10 6眼 ,其中男 42例 ,女 5 3例 ;年龄 46~ 82岁 ,平均 6 0岁 ;右眼 5 5只 ,左眼 5 1只 ;老年性白内障 91眼 ,青年性白内障 3眼 ,外伤性白内障 8眼 ,先天性白内障 4眼。术前视力光感~ 0 .5。1.2 手术方法 手术器械在普通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基础上加用切核刀及垫板。术前准备、麻醉及术后处理同常规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角膜缘 2点处做 …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麻醉问题一直在探索中。我们自1996年5月至2000年12月应用表面麻醉行该手术800眼(76例),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60例(800眼),男399例(412眼),女361例(388眼),年龄11~89岁,平均50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683眼,并发性白内障46眼,外伤性白内障60眼,先天性白内障11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光感~0.3。术后1,2,3,7,14天、1,3,6月行视力、裂隙灯等眼科常规检查。1.2 麻醉方法:麻醉剂应用日本…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316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6月至lop年12月共施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ECCE)316眼,其中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OL)168眼。占同期手术53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白内障住院病例视力0.02-0.08。年龄最小9岁,最大85岁,男170眼占53.7%,女146眼占46.1%。其中老年性白内障246眼占77.8%,外伤性白内障24眼占7.5%,并发性白内障38眼占12%,包括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6眼。先天性白内障8眼占2.5%。单眼手术288例,双眼手术14例。同期植入IOL159眼,Ⅱ期植入IOL9眼。本组对246例老年性白内障术前全身检查发现全身疾病164例…  相似文献   

12.
青光眼滤过术后,由于手术时晶状体内外环境的暂时沟通,术后低眼压或长期无前房致使角膜与晶状体接触时间过久等均可引起白内障,尤其是初发期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发展加快.笔者遇20例.晶状体完全混浊后作囊内摘除术.仅就手术部位的选择及其优点作一探讨. 手术方法:(1)术前准备及麻醉同一般白内障手术;(2)作下直肌固定缝线;(3)下方球结膜作以角巩缘为基底的结膜瓣;(4)板层切开了3~9点钟角巩缘,预置缝线2根;(5)娩出晶状体(6)术反处理同一般白内障手术.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91年9月至1996年10月施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450眼,其中36眼发生晶状体后囊破裂,合并玻璃体脱出16眼,总结分析如下。一般资料:1991年9月至1996年10月共施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450眼,男218眼,女232眼,先天性白内障18眼,外伤性白内障6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1眼,代谢性白内障8眼,老年性白内障321眼,年龄最小11岁,最大89岁。手术方法:常规消毒,在球周麻醉和压迫降压达到充分麻醉和满意的低眼压状态下进行。制作以12点为中心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宽6mm,角膜缘后2-3mm作宽约3-4mm的1/2板层巩膜隧道式切口至角膜…  相似文献   

14.
1987年8月以来,笔者参考国内外白内障手术的不同方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对白内障手术的麻醉、切口及术后处理作了一些改进。共作1历冽IWe眼白内障手术(其中人工晶状体植入119眼)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方法(一)麻醉的改进:(1)眼轮匝肌麻醉,由传统Van-Lint法改为0’Brien法。即在术侧耳屏前将麻药l.5-2.OYnl注在下颌骨联状突骨膜上c(2)在传统球后麻醉基础上加用眶上裂神经阻滞麻醉。即在眶上线内l/3与外2/3交界处进针。针与眼口正中矢状切面呈刀度交角,向眶外、下、后之眶上裂中段方向刺入35cm,注麻药…  相似文献   

15.
高晓明  高新利 《眼科新进展》1997,17(1):35-35,34
借助日本濑皓博士(AkiraMomose,M.D)独创和改进无缝线非超声乳比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我们从1995年6月至1995年12月选择21例无晶体眼作为手术对象,行Ⅱ期小切口无缝线人工晶体植入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1例中均为单眼。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23—56岁,平均395岁。外伤性白[+l障stoJ,并发性白内障8@J。老年性白内障8例.21例中6眼为无晶体后囊膜眼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5眼为晶体后挥股完整眼,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使用光学部为6引1。1。直径PMMA后房型人工晶体或“三位一体”型弹性接前房型人工晶…  相似文献   

16.
缝线固定带虹膜隔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平  丁璐琪  战平  胡立中 《眼科》2002,11(1):15-17
目的:探讨治疗虹膜缺损无晶状体眼和伴虹膜缺损外伤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因手术或外伤致虹膜缺损的18例(18只眼)无晶状体眼和9例(9只眼)虹膜缺损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施行缝线固定带虹膜隔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手术。结果:术后随访4-15个月,平均8.5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视力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6只眼畏光症状消失,1只眼仍轻度畏光。术后眼压增高(>21mmHg)者3只眼,其中2只眼为玻璃体切割术后眼,经局部用药眼压降至正常范围。所有病例人工晶状体均无偏位,均未发生睫状体出血和视网膜脱离。结论:缝线固定带虹膜隔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手术是 治疗虹膜缺损无晶状体眼和伴虹膜缺损外伤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但其价格昂贵,且术后葡萄膜反应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缝隙技术     
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已被人们所接受。作者1993年8月~1995年4月以改良的巩膜缝隙技术固定置入后房型人工晶体21例,随访6~20月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2例。年龄3~65岁平均24.25岁。右眼8例左眼13例。视力眼前手动~数指18例,0.02~0.053例。外伤性白内障16例,(其中12例为其他白内障手术后),先天性并发性各1例,老年性3例。方法:计划性置入:(1)术前散瞳、软化眼球及麻醉同常规。固定上直肌作大于180°角膜缘结膜切口,烧灼手术区巩膜血管。(2)3…  相似文献   

18.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在高原牧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效果及基层开展的可行性。方法分析视觉第一行动中1172例(1200眼)老年性白内障行该术式的手术技巧、术后视力、散光及术中并发症。结果1200眼中术后3天、1月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38.91%和30.75%,≥0.5者分别为61.08%和69.25%。结论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人术与超声乳化术有相近的结果,有广泛实用性,更易在基层开展。  相似文献   

19.
老年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联合手术浙江岱山县人民医院杨世观,张云飞我院自1988年2月至1994年2月共收治各类白内障手术病人143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而作联合手术者有8例(8眼),我们选用巩膜瓣下板层咬切和白内障囊内冷冻摘出联合手术。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20.
对53例(54眼)门诊白内障手术合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进行随访,其中老年性自内障29眼,并发性白内障14眼,外伤性白内障9眼,人工晶体二期植入2眼。术后视力≥0.5者25眼(46.3%),矫正视力≥0.5者49眼(90.7%)。术后并发症和国内其他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