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效果。方法: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34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71例。两组患者均胸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每天1次抽取胸液,并给予2HRZS(E)/4HR化疗方案。治疗组每天1次胸腔内注射尿激酶10万U、雷米封0.3 g和丁胺卡那0.4 g;对照组胸腔内只注射后二种药物。结果:两组在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膜厚度、胸膜粘连、积液分隔发生率、肺通气功能指标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可以减轻胸膜肥厚,减少胸膜粘连、积液分隔,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方法:42例结核性中至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常规多次胸腔穿刺。对照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抽放胸水量多(P〈0.01)、胸水消失时间短(P〈0.01)、胸膜肥厚发生率低(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优于常规胸腔穿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CVC)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将229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5例,采用CVC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腔积液;对照组114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有无肺复张后肺水肿及气胸、胸腔积液吸收时间、胸膜增厚粘连、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焦虑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胸腔积液吸收快,住院时间短,胸膜粘连及胸膜增厚、气胸发生率低,医疗费用低,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治疗组患者肺复张后肺水肿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方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天津市大港油田总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尿激酶胸腔内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62.50%和95.83%,无效率明显降低,仅为4.17%,同时,引流量和胸膜粘连消失例数均显著提升,胸膜厚度和胸廓塌陷程度则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尿激酶胸腔内注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做为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的疗效.方法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抗结核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胸腔穿刺抽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壁层胸膜厚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壁层胸膜厚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能有效改善胸膜肥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波热疗联合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120例结核性胸膜炎且胸腔积液为中等量至大量的患者,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抗结核、反复胸腔穿刺引流治疗;试验组采用全身抗结核、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并联合微波热疗。比较2组疗效及胸水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7%比78.3%,P<0.05);试验组胸水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0%比41.67%,P<0.05)。结论微波热疗联合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可促进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吸收,缩短胸水吸收时间,减少胸膜包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闲式引流术引流胸腔积液后,观察组胸腔内缓慢注射盐酸博来霉素1 mg/kg+生理盐水40 mL,对照组胸腔内注射白细胞介素-2 200万u+生理盐水40 mL.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4例胸腔注射药物2次,24例注射药物1次;对照组1 7例胸腔注射药物2次,9例注射药物1次.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完全缓解16例(57.1%),部分缓解8例(28.6%),总有效率85.7%;对照组完全缓解9例(34.6%),部分缓解9例(34.6%),总有效率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发热反应2例,轻度恶心2例;对照组出现发热5例,胸痛4例,恶心、呕吐3例,胸壁肿瘤种植1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后胸腔内注射博来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留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风险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程度、疾病不确定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留置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使用风险护理可降低导管留置期间的不良事件,且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疗效和优点。方法选择72例单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其中36例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36例为常规间断胸腔穿刺抽液治疗。两组均行全身化疗和短程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结果导管组胸腔积液消失天数、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产生费用情况均明显小于抽液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好,优势明显,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0.
蒋利  郎美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110-8110
目的观察胸腔注入尿激酶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在抗结核常规化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待胸水减少时,将尿激酶注入胸膜腔;对照组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而未注射尿激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抗结核常规化疗的基础上于胸腔注入尿激酶,可明显辅助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有效降低胸膜肥厚和粘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观察.方法 将106例中等量以上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病例实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对照组实行传统的胸腔抽液排放术.结果 观察组在穿刺次数、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和症状好转时间上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对胸腔黏膜刺激性小,能迅速、安全、高效的排出胸腔积液,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11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注入尿激素,而对照组采用穿刺针穿刺进胸膜腔抽取积液,直接注入尿激酶。结果研究组患者积液抽取时间短、积液抽取量多,出现胸膜粘连者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可抽出更多胸腔内积液,对肺呼吸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作用,且可防止胸膜进一步发生病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在症状改善情况、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抽液次数、护理工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均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治疗胸腔积液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韦干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6):3619-3620
目的观察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4例中、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给予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给予常规胸腔穿刺引流,比较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控制情况,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胸、胸膜反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置入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胸腔内灌注香菇多糖注射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84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给予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入香菇多糖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入香菇多糖注射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疗程,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吕群  洪子福 《临床医学》2001,21(4):26-27
目的:了解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对42例中、大量胸腔积液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内抽放胸水,控制抽液速度30-50ml/min,每次抽液至无液流出,以后根据临床情况不定时反复彻底抽液,对照组按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每周1-2次,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不超过1000ml。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术治疗中、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及为安全治疗疗程大大缩短,胸膜厚厚等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同时置入胸腔双侧引流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和对照组(分期胸腔置入引流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置管后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置管时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可缩短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应用过程无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622-362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我院呼吸科就诊患者80例,将8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患者采用本科室传统胸腔穿刺引流术,治疗时间为两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退热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患者呼吸情况有无好转,以及胸腔积液的吸收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无出现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2.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80%,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退热时间,呼吸情况的好转以及患者胸腔积液的吸收情况,观察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闭武引流术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效果显著,副作用少,相对于传统的胸腔穿刺抽液术,优点较多,并且临床操作简单,安全,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鲁方 《全科护理》2012,10(32):2987-2989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将48例胸腔积液病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抽液,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持续引流胸腔积液,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胸腔积液基本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胸腔积液基本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0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具体护理措施。结果 80例胸腔积液患者,46例在置管后10~15 d,24例在置管后7~10 d,10例在1周内胸腔积液吸收。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操作简便、损伤小、安全性高,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损伤,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