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机械制造基础》作为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培养能够适应和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和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为了激发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本研究针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工科学生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机械设计课程是机械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新工科建设对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组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和改革,采用了相关课程知识点融合,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项目驱动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滚动轴承”教学单元为例,对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苏秀芝 《机械》2009,(Z1):46-47
《机械原理》课程是大学中机械类及相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意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针对独立院校实际的《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机械设计课程是工科机械类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涉及知识面宽、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课堂理论教学是课程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文章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法和艺术进行了探讨、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在机械类专业课程中,《机械设计应用》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连接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要在《机械制图》、《公差》、《工程力学》等课程知识基础之上进行学习,又要为之后的《机械设计制造》等专业课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本门课程还是大专学生专升本考核的课程内容之一。本文结合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为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对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对教学改革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总结了当前GIS应用型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不明晰、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师资能力与新工科不够适应、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相脱节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以新工科理念为引领,面向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组建自然资源数字产业学院,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构建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立足自然资源行业优化专业培养目标,基于OBE理念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途径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不同的地理学专业课程特点,深化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形成了新工科GIS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新模式,并进行了人才培养实践,GIS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有效运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课程建设是高校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新工科建设对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方面明显提高,机械电子工程作为传统专业的升级版,在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方面改革势在必行。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建设进行了改革实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专业素养高、创新与综合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建立“知识+工程思维+创新能力”并重的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理念,课程建设中坚持以“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的教学理念,注重课程体系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从大一到大四不间断的多层级递进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对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一系列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改革实践探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专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机械设计》是注重设计实践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过程中应具有工程实践的创新性及专业性。在目前我国很多学校中,对于《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主要是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某一知识体系的讲解。而对于该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教育缺失。鉴于此,本文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今后《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工科建设的实施,给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面对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产业形式不断出现的新形势,社会对高素质的工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加大探索、创新的力度,探索更多的实践内容和形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新工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鑫 《中国机械》2014,(21):130-131
本文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和近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课程组教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经过多年对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引入新的教学理念,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本科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剖析了目前《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理论教学与行业发展相脱节、实践教学与工程应用相脱节、课程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相脱节等问题。结合CDIO工程培养理念,对《机械设计》课程,从理论教学信息化、实践教学项目化、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机械创新活动普及化、学习评价多样化等五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在新工科背景下,应以新理念和新模式融入教学。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改革是促进工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通过研究分析贵阳学院在数控编程与应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注重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和技能培养。改革后的效果表明,该项课程改革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贵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针对《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原有实践教学环节形式老化、内容与工程实践脱节,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课外科技课堂的开展三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构想和思路,探索了机械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可以更好地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新工科背景下,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设备的已无法适应当今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本文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深入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虚拟仿真资源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希望能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创新型培养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7.
"纲要信号网络"图示教学法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机械设计》在机械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机械设计》内容的特点;阐述了“纲要信号网络”图示教学法在《机械设计》教学中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实践课。文章从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该课程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论述了对策,并给出了6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机械设计》课程实践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及产品定义技术的发展需求三个方面,分析了《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z--~性,介绍了将UG NX三维设计软件引入到《机械设计》课程实践中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旨在让学生不但在三维软件的环境下进行课程实践设计,而且还要模拟企业自动向下的产品设计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该类的课程实践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都在探索新工科课程建设的新路径,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企业工位的需要,产教融合,一体化教学,课堂翻转法等都成为普通本科教学的手段。如何培养学生适应新经济发展需求,就要将旧工科落后的课程改造升级到新工科所对应衔接的课程。在“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33号)文件精神,好多大学在应用转型上将新工科的教学都基于工作化,教会学生理实一体的知识,让学生的学习之举直接服务于社会。汽车维修技术课程建设“理实一体化”的研究目的,在于构建合理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错进行,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