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花序桉叶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大花序桉叶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首次从大花序桉叶精油中鉴定出34种化合物,鉴定精油成分占总精油质量分数的68.321%.大花序桉精油的主要成分是α-蒎烯(47.364%)、β-桉叶醇(2.457%)、γ-桉叶醇(1.955%)、α-桉叶醇(1.316%)和柠檬烯(1.427%),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互叶白千层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互叶白千层叶及嫩枝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油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互叶白千层挥发性成分的油相部分经鉴定确认了27种成分,占油相部分总量的98.60%,主要成分为松油烯-4-醇(52.15%)、γ-松油烯(19.60%)、α-松油烯(5.86%)、α-松油醇(3.93%)、对伞花烃(3.52%)、1,8-桉叶油素(2.67%);水溶性部分经鉴定确认了61种成分,占水溶性部分总量的79.15%,主要成分为松油烯-4-醇(27.42%)、α-松油醇(6.55%)、香芹酚(5.00%)、1,8-桉叶油素(4.10%)。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木犀科两种不同属植物挥发物组成和相对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紫丁香叶和迎春花叶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两种植物挥发油共有成分9种,包括青叶醇、5-乙烯基-2-降冰片烯、乙酸叶醇酯、芳樟醇、脱氢二氢-β-紫罗兰酮、檀香醇、3-十四烯、匙叶桉油烯醇、α-香柠檬醇,各占总相对含量的68.74%和80.0%.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分析了蜜柚果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离出53个组分,鉴定了奴卡酮、柠檬烯、芳醇、α萜品醇、α荜澄茄油烯等36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牡荆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分别进行分析和鉴定,共鉴定出21个化合物,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其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确定为十六酸(15.9%)、邻苯二甲酸异丁基酯(14.43%)、苯酚(13.61%)、雪松醇(4.08%).本研究为牡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安徽省黄山市、青阳县、舒城县、宣城市4地红豆杉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以二氯甲烷和乙醚萃取,经气相色谱分离,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4地红豆杉叶二氯甲烷萃取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0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有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30.230%),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6.418%),(Z)-3-己烯-1-醇(10.050%),十六酸(9.102%),乙苯(8.242%),苯甲醛(6.054%),对二甲苯(5.727%);4地红豆杉叶乙醚萃取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0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有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28.650%),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13.023%),3-己烯-1-醇(9.210%),十六酸(9.117%),十八酸(8.321%),7,9-二叔丁基-1-氧杂螺(4,5)-6,9-癸烯-2,8-二酮(6.994%).挥发油成分存在一定的地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蜜柚果皮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分析了蜜柚果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离出53个组分,鉴定了奴卡酮,柠檬烯,芳醇,α-萜品醇,α-荜澄茄油烯睾36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HD)、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MAHD)和微波无溶剂提取法(SFME)提取樟树落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及峰面积归一化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实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提取率接近,水蒸气蒸馏法为0.98%,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为1.12%,微波无溶剂提取法则为1.04%.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29种化合物,单萜类氧化物和倍半萜氧化物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HD所得挥发油中香樟醇、桉树叶醇、樟脑和α-松油醇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58%、21.26%、16.79%和11.19%,MAHD为26.29%、28.72%、15.64%和10.16%,SFM为17.74%、17.74%、17.74%和12.46%.不同方法提取的樟树落叶挥发油提取率及成分总体相近,但也存在一定差异,这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樟树落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龙牙草在石油醚中的溶解成分,利用索氏提取器获取了龙牙草石油醚提取物,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 - 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龙牙草石油醚提取物的收率为3.20%; 在龙牙草石油醚提取物的35个强色谱峰中共鉴定出27个成分,占石油醚提取物总含量的45.28%.27个成分中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为三环[3,5,7]癸烷 -1- 羧酸辛酯(6.42%)、胆酸乙酯(3.87%)、棕榈酸(3.67%)、(E)- 3,7,11,15- 四甲基十六醇 -2- 烯 -1- 醇(3.37%)、α- 姜黄烯(2.93%)、绵马素(2.15%)等.该结果可为龙牙草的药理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十八胺聚氧乙烯醚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松油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十八胺聚氧乙烯醚类化合物(AC 1812,AC 1815,AC 1820,AC 1830)为阳离子,合成了7种长链脂肪胺类酸性离子液体。通过FT-IR、1 H NMR和13 C NMR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分别用于催化α-蒎烯一步酯化合成松油醇,其中离子液体十八胺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C 1815]+[HSO4]-)的催化效果较佳。以该离子液体为例考察影响反应的因素,确定了较佳的反应条件为:n(α-蒎烯)∶n(离子液体)∶n(氯乙酸)∶n(水)=1∶0.05∶1∶5,n(α-蒎烯)=0.06mo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8h。在此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94.0%,松油醇产率为59.8%。该催化剂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5次时,α-蒎烯转化率为91.5%,松油醇产率仍达56.8%。  相似文献   

11.
GC—MS研究藜蒿嫩枝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萃取藜蒿中挥发性化学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定出26个组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质量百分含量,占挥发性化学成分总含量的94.63%。主要成分是:N—(α—萘甲基)—3—(邻甲苯基)丙酰胺(36.41%)、N—(α—萘甲基)—3—(对甲苯基)丙酰胺(20.64%)、β—合金欢烯(12.88%)、氧化α—蒎烯(2.89%)、α—草烯(2.93%)、α—雪松烯(2.42%)、β—姜黄烯(3.56%)、姜烯(3.56%)、水合倍半烩香烯(2.56%)、异丁香烯(1.34%)、β—倍半水芹烯(1.65%)等。  相似文献   

12.
慈竹叶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新的天然烟用添加剂,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慈竹叶挥发油,并对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和卷烟的加香试验.结果表明:慈竹叶水蒸汽蒸馏物共鉴定出53种成分,主要有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芳姜黄烯、α-姜倍半萜、β-倍半菲兰烯、苦橙油醇、β-姜黄酮、芳姜黄酮、α-姜黄酮、肉豆蔻醛、(+)-α-大西洋(萜)酮、新植二烯、六氢法呢基丙酮、(E,E)-金合欢醇丙酮、二倍-1(2-环戊酮)甲烷等.  相似文献   

13.
采用GC - MS法对枫香与缺萼枫香果实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在枫香果实挥发油中共检出35个成分,鉴定了29个成分,主要成分为β-蒎烯、1S-α-蒎烯和石竹烯,含量分别为16.69%、15.22%和12.54%;在缺萼枫香果实挥发油中共检出47个成分,鉴定了3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是β-蒎烯、1R-α-蒎烯和石竹烯,含量分别为22.10%、21.93%和11.41%,研究结果可为扩大枫香药用资源的应用及药材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野菊菊米和野菊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产野菊菊米和野菊花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相对含量.鉴定出野菊菊米主要化学成分50种,占总化合物的95.00%;野菊花主要化学成分42种,占总化合物的90.95%.野菊菊米和野菊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但其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龙须草茎及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拟灯心草属植物龙须草茎及根中的挥发油,茎挥发油收率为0.25%,根挥发油收率为0.2%.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利用NIST谱库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并用归一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首次从龙须草茎中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9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94.53%,从根中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定出8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94.74%.结果表明龙须草茎及根挥发油所含成分相似,主要为长链烷烃、长链脂肪酸及多不饱和长链脂肪醇类化合物,几乎不含芳香族化合物.研究结果为龙须草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湖北长阳绿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离出93个组分,鉴定了84个化合物, 挥发油中含芳樟醇、香叶醇、香茅醇等多种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7.
河南产艾叶经过新鲜活性离子水浸提水蒸气蒸馏获得挥发油,产油率为0.70%,较直接水蒸气蒸馏提高0.1%以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结合标准图谱和文献分析其化学组分,酸性和碱性离子水浸提的挥发油共检出47个成分,鉴定43个成分,其中有9个成分是采用直接水蒸气蒸馏获得样品中所没有的成分,如环氧石竹烯、反-索布瑞醇、茉莉酮酸酯等,有些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武汉地区野生薄荷根茎叶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用水蒸气蒸馏法(SD)分别提取薄荷不同部位的挥发油,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薄荷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叶片挥发油出油率是0.45%,茎挥发油出油率是0.2%,根挥发油出油率是0.02%。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三种不同部位挥发油,共鉴定出43种化合物,叶和茎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薄荷醇,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二十四烷。用薄荷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含量和成分有较大差别。为获得较高产率的薄荷醇成分,以薄荷叶获取挥发油为最佳原料。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鱼腥草及其内生茵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分析比较鲜鱼腥草不同部位及其内生菌挥发性成分.在鱼腥草叶挥发油组分中鉴定了其中的12个化合物,占叶挥发油总量的80.15%;鱼腥草茎挥发油组分中鉴定了其中的15个化合物,占茎挥发油总量的76.94%,其中主要活性成分甲基正壬酮相对含量在叶和茎中分别占到1.21%和3.51%.另外,在鱼腥草内生菌中未发现鱼腥草有效成分甲基正壬酮、癸醛和乙酸龙脑酯等,但鉴定出了其结构类似物反式-2-癸烯酸,以及具有重要价值的医药中间体巴豆酸等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20.
加杨雄花序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加杨雄花序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离出72个组分,鉴定了其中62个组分,占总挥发油量的80.271%。加杨雄花序的挥发性成分的为愈创醇(8.843%),[3s-(3α,3aβ,5α)]-1,2,3,3a,4,5,6,7-八氢化-α,α,3,8-四甲基-5-奥(7.128%),(2R-cis)-1,2,3,4,4a,5,6,7-八氢化-α,α,4a,8-四甲基-2-萘甲醇(5.722%),二十七烷(5.407%)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