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萍  任巧霞 《护理学杂志》2011,26(12):42-43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有效处理方法.方法 统计585例(1 164眼)LASIK术者的资料,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 1 164眼LASIK术后发生并发症32眼(角膜瓣移位5眼、角膜瓣皱褶7眼,瞳孔区层间异物12眼及层间出血8眼),发生率2.75%.经对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报告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CLE)、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ACLs)、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超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等效球镜均大于-10.00D的超高度近视28例(51眼)(-18.50D~-31.50D),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低度数或负度数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4例(31眼)(-15.50D~-30.00D)行phakic前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8例(65眼)(-10.50D~-16.50D)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观察手术前后屈光状态、视力、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 术后第1天所有病例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CLE组与PACLs组病例术后裸眼视力均优于或等于术前最好矫正视力,LASIK组实际最佳矫正视力与预期最佳矫正视力符合率达90.8%.结论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CLE)、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ACLs)、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超高度近视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报告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CLE)、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ACLs)、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超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等效球镜均大于-10.00D的超高度近视28例(51眼)(-18.50D~-31.50D),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低度数或负度数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4例(31眼)(-15.50D~-30.00D)行phakic前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8例(65眼)(-10.50D~-16.50D)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观察手术前后屈光状态、视力、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 术后第1天所有病例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CLE组与PACLs组病例术后裸眼视力均优于或等于术前最好矫正视力,LASIK组实际最佳矫正视力与预期最佳矫正视力符合率达90.8%.结论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CLE)、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ACLs)、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超高度近视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报告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CLE)、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ACLs)、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超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等效球镜均大于-10.00D的超高度近视28例(51眼)(-18.50D~-31.50D),行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低度数或负度数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4例(31眼)(-15.50D~-30.00D)行phakic前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8例(65眼)(-10.50D~-16.50D)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观察手术前后屈光状态、视力、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 术后第1天所有病例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CLE组与PACLs组病例术后裸眼视力均优于或等于术前最好矫正视力,LASIK组实际最佳矫正视力与预期最佳矫正视力符合率达90.8%.结论 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CLE)、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ACLs)、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超高度近视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 711例(3 418眼)屈光不正行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的患者,予术前精心准备、术后做好眼部护理及指导.结果 1次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1 669例(3 376眼,占98.8%),随访1~2年,患者视力≥1.0者1 659例(3 315眼,占97.0%).结论术前认真检查、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科学指导有助于提高LASIK治疗屈光不正的成功率,并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安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Hi-Safe LASIK)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6例(600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1例(300眼)与观察组165例(300眼).对照组行传统的LASIK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导入Hi-Safe LASIK质量管理体系.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角膜地形图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Hi-Safe LASIK质量管理体系可提高LASIK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耿东霞 《护理学杂志》2006,21(14):47-48
目的探讨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发生游离角膜瓣(12眼)、角膜血管翳出血(21眼)、角膜瓣下异物残留(10眼)、欠矫及屈光回退(23眼)、眼干(28眼)、激素性高眼压(9眼)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100眼恢复正常,3眼经LASIK补充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LASIK治疗近视发生的并发症,经早期发现、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薄角膜瓣下应用分区切削模式进行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8例(220眼)高度近视患者因选择常规切削剩余角膜厚度小于250um,而进行薄瓣下分区切削治疗,分2~3区切削,切削光区4.5~6.0mm,随访观察6月~48月,观察术前后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状态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薄瓣Lasik分区切削术后反应轻,裸眼视力恢复快,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即明显提高,术后6月裸眼视力在1.0以上者有197眼占89.5%,0.5~0.8者22眼占10%,小于0.5者1眼占0.5%,屈光度稳定在士1.00D以下者191眼占86.8%.主要并发症为角膜瓣细微皱褶,少数患者出现眩光.夜视力下降,一月后减轻或消失.结论: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分区切削模式治疗角膜相对较薄的高度近视患者,可节省角膜组织,具有安全可靠,稳定性、可预测性强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对不同曲率近视眼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2例(264眼)近视患者,均行LASIK手术。根据患者术前角膜曲率将其分为低曲率(K1≤41.00 D)、常见曲率(K1>41.00 D且K2<46.00 D)以及高曲率组(K2≥46.00 D)。其中低曲率组、常见曲率组、高曲率组分别有44例(88眼)、50例(100眼)、38例(76眼)。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裸眼远视力,检查眼压、屈光状态,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手术过矫、欠矫的影响因素。结果低曲率组患者年龄显著低于常见曲率组、高曲率组,常见曲率组瞳孔直径显著低于低曲率组、高曲率组(P<0.05)。高曲率组中有18例(47.37%)患者继发圆锥角膜,发生率显著高于低曲率组、常见曲率组(P<0.05)。4 mm直径范围常见曲率组的Error值明显大于低曲率组、高曲率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4 mm直径范围内术前等效球镜度数以及术后球差是影响屈光状态、角膜曲率相互关系的重要因素(P<0.05),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手术前后4 mm直径范围Error=-23.262+0.386×术前等效球镜度数+2.685×术后球差。结论近视眼患者不同角膜曲率会影响LASIK术后屈光状态,高曲率患者易继发圆锥角膜,并出现过度矫正,低曲率患者易出现矫正不足。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200例(400眼)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l0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其方式为一般教育、计划教育和随机教育。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裸眼视力达到或接近最佳矫正视力194眼(97%);术后激光切削偏中心>0.50mm3眼(1.50%);术后散光度数较术前增加>1.00D5眼(1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健康教育对提高LASIK效果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角膜矫形镜配戴后角膜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小禾 《护理学杂志》2001,16(11):665-666
角膜矫形镜 (O- K镜 )是一种用于治疗近视眼而特殊设计的硬性高透氧性隐形眼镜。这种镜片采用物理学的方法压迫角膜 ,改变其曲率度 ,对角膜进行塑形 ,从而达到减低近视的作用 ,用此镜片治疗近视的方法称之为角膜塑形术 (Ortho- k近视疗法 ,简称 O- K疗法 )。它的特点是无需施行手术 ,具有安全性高、无痛苦、疗效确切等特点。我院 1 999年 6月至2 0 0 0年 5月采用 O- K疗法治疗 82例 (1 6 3眼 )近视病人 ,配戴镜片后发生角膜损伤 6 5例 (1 2 9眼 ) ,现将原因分析及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对象 :82例 (1 6 3眼 )均排除其它眼疾 ,有配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8例(30眼)行白内障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时间1~6月.结果:术后1天视力≥0.5者16只眼(53.3%);角膜内皮计数减少率为8.9%;术中破后囊1只眼(3.3%),睫状沟固定人工晶体;内皮皱褶、角膜水肿4只眼(13.3%).结论: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对眼内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盐酸丁咯地尔联合穴位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安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罐术(Hi-Safe LASIK)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26例(600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1例(300眼)与观察组165例(300眼)。对照组行传统的LASIK治疗厦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导入Hi-Safe LASIK质量管理体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角膜地形图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Hi-Safe LASIK质量管理体系可提高LASIK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711例(3418眼)屈光不正行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的患者.予术前精心准备、术后做好眼部护理及指导。结果 1次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1669例(3376眼,占98.8%)。随访1~2年,患者视力≥1.0者1659例(3315眼.占97.0%)。结论 术前认真检查、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科学指导有助于提高LASIK治疗屈光不正的成功率。并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丝裂霉素C应用加带蒂结膜瓣转移术和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我科收治的89例(107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丝裂霉素C应用加带蒂结膜瓣转移术(MMC组,53眼)和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ALCT组,54眼),术后随访1年,比较创面修复时间及复发率。结果ALCT组1眼复发,复发率为1.85%,MMC组7眼复发,复发率为15.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创面上皮平均修复时间ALCT组为(4.7±1.2)d,MMC组为(8.7±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初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角膜创面修复快,优于丝裂霉素C应用加带蒂结膜瓣转移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冷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硬核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8例(65眼)行白内障冷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时间1~6月.结果:术后1周视力<0.1者仅1只眼(1.5%);角膜内皮计数减少率为9.3%;术中破后囊4只眼(6.9%),其中2只眼(3.4%)未植入人工晶体,2只眼(3.4%)睫状沟固定人工晶体;内皮皱褶、角膜水肿5只眼(8.6%).结论:冷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对眼内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良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超高龄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超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8例(55眼)行白内障改良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回顾性分析超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2例(5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时间1~6个月.结果:(1)术后1周改良超乳组视力<0.1者1只眼(1.8%);超乳组视力<0.1者5只眼(10.0%),两组视力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2)改良超乳组角膜内皮计数减少率为9.3%、超乳组为17.8%.两组术后角膜内皮密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改良超乳组术中1只眼(1.8%)睫状沟固定人工晶体.超乳组术中破后囊3只眼(6.0%),其中2只眼(4.0%)未植入人工晶体,2只眼(4.0%)睫状沟固定人工晶体;内皮皱褶、角膜水肿4只眼(8.0%);黄斑水肿1只眼(2.0%).结论:改良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超高龄白内障,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对眼内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猫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内皮损伤模型。方法家猫10只(20只眼)行双眼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第1、3、7、14天裂隙灯下检查术眼眼前节情况;术前、术后14天检查术眼中央角膜厚度及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20只眼顺利行双眼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中央角膜厚度为516.9±18.34μm.术后14天中央角膜厚度为702.1±17.85μm,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角膜内皮计数为2104.3±156,22个/mm^2,术后14天角膜内皮计数为1011.5±153.37个/mm^2,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猫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内皮损伤模型,为下一步术后药物应用对角膜内皮损伤修复作用评价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雪  姜海涛  陶玥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20):1696-1698
目的:对比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翼状胬肉90例(112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50例(58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术;B组40例(54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29.09±2.70)min,明显短于B组(32.72±2.41)min。B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明显快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诊6~18个月,A组有2眼复发(3.45%),B组有1眼复发(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能有效阻止胬肉复发。但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具有愈合快、并发症少、舒适性高等优点,是目前最值得推广的治疗原发翼状胬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LASEK治疗LASIK术后屈光回退或欠矫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2009年已行LASIK术后屈光回退或欠矫的患者,再行LASEK治疗其屈光回退或欠矫,随访1~2a,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眼屈光度变化,探讨LASEK治疗LASIK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及欠矫的安全性、疗效及二次手术时机的选择. 结果:28例(46眼)术中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术后6w时裸眼视力达1.0以上者42只眼, ≤0.8者5只眼, ≤0.5者1只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大于或等于LASEK术前最佳矫正视力,2只眼Haze反应Ⅱ级.结论:LASEK治疗LASIK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及欠矫的疗效满意,预测性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