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开胸手术是胸外科进行任何手术的第一步,可以这样说,没有开胸这一过程,就没有胸外科手术,所以胸外科每一位护理工作,要对开胸手术的术前护理工作熟悉掌握。通过对开胸手术患的护理,笔体会应注意以下几点(针对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并对比分析机器人二尖瓣置换和常规开胸二尖瓣置换相关手术指标和术后的生活质量、伤口满意度及术后恢复时长。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07 年 1 月~ 2015 年 12 月我院47例接受 da Vinci 机器人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的资料,并以此47例患者作为机器人组。2002 年3 月~2014 年6 月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共286 例,依据7 个指标从正中开胸患者中抽取 47 例作为开胸组进行1∶1配对。通过收集围术期相关资料,随访患者出院后临床资料,使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12)调查术30 d、半年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和对手术切口的满意度。结果 机器人组和开胸组的患者均成功完成二尖瓣置换手术,术中未见患者死亡。机器人组术后并发症仅有 1 例为胸腔积液。开胸组患者中1 例因术后引流过多接受二次开胸止血,1 例患者术后死于感染性休克。在手术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监护时间、呼吸机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上,机器人组均优于正中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区别。术后30 d生活质量调查(SF-12)显示机器人组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半年后两组趋于一致。术后患者对于切口的满意程度,机器人组明显优于开胸组(P<0.001)。术后半年随访患者工作生活恢复情况,机器人组明显快于开胸组。结论 机器人二尖瓣置换手术效果可靠,机器人组对比开胸组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对于生活质量及伤口恢复更满意,是可供选择的良好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手术后需再开胸处理的并发症的种类、发生率以及相关风险致病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7a来各种肺手术后需再开胸处理的并发症,并对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致病因素、与病种及手术方式的关系和再开胸手术的指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84年11月-2002年4月,共完成各种肺手术1847例,其中20例(1.08%)因各种并发症需要再次开胸手术处理。最常见的再开胸原因为:术后出血8例,瘘5例(支气管胸膜瘘3例,肺断面瘘晚期开胸处理脓胸2例)。主要出血部位在纵隔及气管、支气管血管3例,肋间血管2例,肺血管2例,另外1例未能探查出明确出血部位。20例患者中死亡3例,其中因瘘行再开胸术死亡2例,因出血1例。结论:肺手术后需要再开胸处理的并发症比率较低,最常见为出血,死亡率最高的是瘘。此类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减少各种致病因素。一旦发生,尽快明确诊断并治疗,防止更严重的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4.
我院1980~2006年施行分期双侧开胸术治疗肺结核,双侧包裹性脓胸及肺复合癌、肺转移癌12例,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对分期双侧开胸术的临床应用获得了一些实践经验。现将有关临床资料,重点探讨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分期开胸的问隔时间选择,以及手术的麻醉问题及术后常见主要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高龄胸部疾病开胸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高,病症复杂,治疗难度大,严重危协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治疗需全面考虑。我院自1999年至2005年12月开胸治疗高龄胸部疾病患者73例,现根据我们的治疗观察,对该组病例术后并发症的病因、预防、治疗等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经腋窝中断肋骨开胸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后外侧剖胸切口多年来被用于施行肺、食管疾病的开胸手术,切口损伤很大。自1994年6月以来,该院已逐步废除这种开胸术式,共施行经腋窝中断肋骨开胸术250例。此术式适用于大多数的开胸手术,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野暴露满意、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采用小切口早期开胸治疗小儿急性脓胸,已引起人们的注意。我院胸外科近三年来对34例7岁以下小儿急性脓胸患者行小切口早期开胸病灶清除.脓腔纤维壁剥落术治疗,均获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手术后切口疼痛,特别是上腹部及开胸手术,对病人病情恢复,精神及心理影响很大,安全有效的镇痛措施十分重要。患者自控镇痛(PCA)镇痛效果确切及时。现将我科自2002年2月-2003年12月115例上腹部及开胸手术PCA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开胸手术后早期活动和康复锻炼,对预防和减少呼吸道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进人体各组织系统加速恢复功能,维护人体健康起了极大作用。本文总结我院胸外科近10年开胸术后2670例,积极开展早期活动和康复锻炼,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局限性开胸的手术方法,探讨其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患者经局限性开胸手术的治疗情况。结果76例局限性开胸手术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轻、恢复快、愈合后瘢痕小,比较美观。结论局限性开胸对胸壁损伤小,对多种胸外科手术可以提供足够的显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探讨保留胸壁肌肉的小切口开胸术在临床的应用。②方法对连续120例患者采用保留胸壁肌肉小切口开胸术.均完成手术。③结果切口均能满足手术要求,顺利完成目的手术,没有病例术中意外改为传统开胸或因为不能完成目的手术改为传统开胸。④结论保留胸壁肌肉小切口开胸术,简单有效,恢复时间快,减轻胸壁损伤术后长期疼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卢新萍 《右江医学》1998,26(2):134-134
不开胸食道内翻拔脱术治疗胸段食道癌不同于常规的开胸手术。其特点是创伤较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不需开胸,对心肺功能影响小。适用于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年老体弱食道癌患者。因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全病人食道癌手术后的并发症、死亡率仍较高,所...  相似文献   

13.
动脉内测压在老年开胸手术中的应用张洪生,齐荣琴,王志华(德州地区肿瘤医院,253004)我院自1991年4月~1993年7月选用动静脉为置针、三通开关和装有0.1%肝素盐水的塑料管道连接弹簧血压表组成测压装置,对122例老年开胸手术进行直接动脉内测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切除术与开胸肺切除术的护理异同。方法对比分析我科2003年5月~2004年5月在胸腔镜辅助下经胸小切口完成肺切除术的病例44例及同期行开胸肺除术的病例4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恢复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开胸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开胸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均〈0.01);胸腔镜组患者置胸管时间明显比开胸组短(P〈0.05);2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及体温变化差异元显著性(P〉0.05)结论了解两种肺切除术临床护理的异同点,对提高胸腔镜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开胸手术是临床治疗肺、食管、纵隔、胸腔等疾病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呼吸道管理与护理是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键,也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笔者统计本院2004年4月-2005年10月开胸手术31例,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1年6月至2004年7月,我们对157例高龄患者施行了开胸手术。由于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25例,其中颈段15例,胸上段1例,胸下段9例,无1例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2例,术后1年生存率进行讨论,分析。结果此手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故并发症少1年,3年生存率高。对扩大食管癌手术的适应证,弥补开胸手术创伤大及并发症多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禽管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面罩加药雾化吸氧与鼻导管吸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罩加药雾化吸氧与鼻导管吸氧的临床观察李桂清,赵惠英,左拥军,李学云,孙风春氧疗法是开胸术后病人治疗的一种重要措施。我们自1994年10月以来对60例开胸手术后病人进行先面罩加药雾化吸氧,后单纯鼻导管吸氧方法观察患者血氧饱合度及血气分析结果,发现面罩...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维司力农对麻醉开胸或不开胸犬在体心脏的作用。维司力农可使麻醉开胸或不开胸犬在体心脏收缩力、左室dp/dtmax呈剂量依赖性增大,使心室射血时间缩短21%,心输出量也有所增加,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比同浓度的氨力农的正性肌力作用强  相似文献   

20.
开胸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尤其是肺脏挫伤严重,疼痛、麻醉的影响,加上手术后呼吸道管理不当,无力咯痰,均严重影响呼吸功能,乃至发生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我科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共行开胸手术31例,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