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汶川大地震对大岗山工程的影响,指导下一步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6月16日,国电集团组织了大岗山水电工程地震影响安全评价工作审查鉴定会,与会专家有王思敬院士、陈厚群院士、林皋院士、张楚汉院士、赵增凯、孔宪京等,成都院大岗山项目部项目经理黄彦昆等各专业领导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以“保护环境,关爱生命,改善民生,和谐发展”为主旨的生态健康院士论坛,5月9日至11日在宜昌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湖北西部生态健康基金会会长刘纪原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寰、  相似文献   

3.
《四川水力发电》2008,27(2):139
3月21-22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四川省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心墙堆石坝抗震设计专题报告》审查会议。潘家铮院士、林皋院士、陈厚群院士、张楚汉院士等著名专家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0):F0002-F0002,I0001
2010年8月9日,由哈尔滨市水务局主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哈尔滨市水务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哈尔滨市城市供水工程专项规划(2010-2020年)》专家咨询会在哈尔滨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李圭白院士、张杰院士,中国科学院刘昌明院士以及赵洪宾教授、袁一星教授、厉彦松教授共计七位国内知名专家应邀出席咨询会。哈市有关委办局以及市水务局相关部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水科院)建院50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我国河流泥沙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其为。当记者如约来到韩院士的办公室时,已经75岁高龄的韩院士正在整理资料。工作人员说。韩院士每天都是8点钟准时上班,多年如一日,熟悉他的同事都知道,韩院士是自学成才的典型。凭借对河流泥沙专业的热爱与执著,韩院士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泥沙运动随机理论体系,基本完成了将水库淤积理论由描述性学科到定量表达的过渡,深入研究了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开创了悬移质级配、床沙级配及挟沙能力级配等研究领域、为一维泥沙输沙数学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3月21~22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四川省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心墙堆石坝抗震设计专题报告》审查会议。潘家铮院士、林皋院士、陈厚群院士、张楚汉院士等著名专家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成都院关于专题研究成果的汇报并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审议。审查会议认为,双江口大坝抗震设计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君亮周君亮院士,1925年生,汉族,江苏省锡山市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水利和航运建筑物设计专家,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君亮1949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先后在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京杭运河续...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士窦国仁窦国仁院士,1932年11月16日生,满族,辽宁北镇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河流泥沙专家。现任交通部技术顾问,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1951年原北京华北中学高中毕业,1956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水...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泥沙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基本情况简介清华大学泥沙研究室是国内外著名的泥沙研究基地之一,它的前身起始于1971年的清华大学水利系三门峡基地。泥沙研究室成立于1978年,是由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宁教授创建的。现有在职人员17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5名。林秉南院士、谢鉴衡院士、窦国仁院士、梁应辰院士为兼职教授。共培养出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60余名,在读研究生近20人。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3名。泥沙研究室所属的泥沙实验室为清华大学一级实验室。实验室面积4750平方米。模型大厅长120米,宽24米。有大型…  相似文献   

10.
张光斗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斗张光斗院士,1912年5月1日生于江苏省常熟县。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935~1937年曾先后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求学,并获得这两个...  相似文献   

11.
《水利水电技术》2008,(2):63-63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在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上指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陆佑楣院士、谭靖夷院士、马洪琪院士,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相聚北京,召开全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信息网第十二次网员大会暨第二十次技术经验交流会,热烈庆祝施工技术信息网建网30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并作为网长单位,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热情关心和支持水电集团发展,支持水电施工技术信息网发展的老一辈领导、专家和联络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3.
从哲学高度不断认识水电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率领的17位院士考察团,实地考察了三峡工程建设、枢纽运行管理、库区移民安置和中华鲟保护工作,并与中国三峡总公司领导进行了座谈。院士们普遍认为,三峡工程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库区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是好的。对于局部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形成有效的预防.预警机制,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防止库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努力把三峡库区建设成为山青水秀的新库区。据悉,中国工程院正在主持研究工程哲学课题,其中一个案例是三峡工程的哲学思考。在工程院院士考察团与中国三峡总公司的座谈会上,陆佑楣院士针对水电工程实际,畅谈了自己对水电工程哲学思考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程院新增216名院士──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长严恺教授等9位当选该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於1995年7月7日公布,216名优秀工程科技专家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中国工程院成立以来,第一次增选院士.增选工作自去年9月开始.按照程序和规定...  相似文献   

15.
2009年8月17日至23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开展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质量调研工作。专家委员会成立了以主任潘家峥院士为组长,副主任高安泽、宁远,秘书长汪易森,工程组组长郑守仁院士为成员的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质量调研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6.
甘雯 《水力发电》2006,32(4):55-55
2006年2月28日~3月4日,以陆佑橱院士为组长,张超然院士为副组长,谭靖夷院士为顾问组成的三峡总公司金沙江水电开发质量检查专家组,对进入施工高峰期的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建设进行全方位的首次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17.
《华东水电技术》2000,(3):114-114
2000年8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电力公司顾问、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潘家铮同志应我院邀请,来我院作了题为《新世纪中国水电建设》的报告。  相似文献   

18.
2月28日至3月4日,以陆佑楣院士为组长,张超然院士为副组长,谭靖夷院士为顾问的三蛱总公司金沙江水电开发质量检查专家组,对进入施工高峰期的溪洛渡工程建设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检查,这是溪洛渡工程开工以来专家组对该工程进行的首次质量检查。专家组听取了溪洛渡工程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等18家单位的汇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文熙黄文熙院士,1909年1月3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苏省吴江县。水工结构和岩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荣誉会员,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顾问,清华大学教授,《岩土工程学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陈厚群院士,1932年5月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水工结构抗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1950年入清华大学,1952年被选派去苏联留学,1958年毕业于莫斯科动力学院。他回国后,长期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