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文昌L低阻轻质油田的发现为背景,对其发现过程、油藏特征及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着重讨论了油-岩对比、浅海相储层新类型、油气输导体系与运聚优势方向、新技术等几个关键问题。研究表明,文昌组浅湖相烃源岩的排油、运油效率高,能够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珠江组一段上部发育浅海滩坝储层新类型;盆倾断裂与区域性优质海相储盖组合构成了油气输导体系;东沙构造运动导致的断裂体系构建了深层油气与上部浅海滩坝储层间的桥梁。论文还提出了"垂向运聚、次生构造-岩性"油气成藏模式,并就勘探得到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大港油田黄骅坳陷埕北断阶带具有含油气目的层多,油气藏类型多样,纵向叠置、平面连片,油气复式聚集的特点。影响该区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充足的油气源、良好储集条件和储盖组合、基岩潜山背景下的断阶构造、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层等。其中,断层和盖层是控制油气纵向成藏的关键因素;基岩潜山背景下断阶构造和输导体系是控制油气横向成藏的主导因素。而埕北断阶断裂、不整合面及砂岩输导层三者不同的配置关系,构成了研究区多种油气运聚方式,并形成研究区主导成藏模式一阶梯状输导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综合标准化思想开展顶层设计,采用本体理论对油气管道标准化对象及要素进行提取、梳理,同时对标准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组合,构建了包括运行原则、管道线路等若干个专业、百余项标准的油气管道标准一体化架构,充分开展了对标优化和经验总结,建成了全面覆盖油气管道业务及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标准体系。该体系与国际知名管道公司标准体系建设模式接轨,涵盖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全生命周期,这是油气管道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综合标准化思想开展顶层设计,采用本体理论对油气管道标准化对象及要素进行提取、梳理,同时对标准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组合,构建了包括运行原则、管道线路等若干个专业、百余项标准的油气管道标准一体化架构,充分开展了对标优化和经验总结,建成了全面覆盖油气管道业务及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标准体系。该体系与国际知名管道公司标准体系建设模式接轨,涵盖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全生命周期,这是油气管道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5.
张斌 《中国科技博览》2013,(37):467-468
对辽河断陷东部凹陷火山岩发育地区地层特征、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分析了该地区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藏类型、油气藏控制因素和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认为:该区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并具有较高的滚动勘探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天然气与煤炭矿权重叠“面积大、数量多、风险高”的特点,以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大牛地气田为研究背景,首先从地质特征、国家政策和开采工艺3个方面分析了造成石油天然气与煤炭矿权重叠的原因,然后从企业安全生产和国家能源战略两个方面分析了交叉开采造成的典型问题,最后从标准化体系构建方面提出了油气与煤炭矿权重叠区交叉开采的思考与建议。研究成果对油气企业和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国家能源保供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健全油气计量体系,完善管理制度 1.强化油气计量体系建设 油气能源计量是油气企业开展能源监测和能源利用分析的重要手段,能源的有效计量可为节能降耗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现阶段油气交接面临的原油和天然气的新品质要求,政府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体系建设要求,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对油气交接的影响。对新形势下中石油油气对外交接计量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上游业务油气对外交接计量的管理体系、器具配置、技术能力,能够基本满足现行油气业务运行要求,油气品质分析自动化程度待提高,交接计量管理制度、争议处理机制和交接协议模板需要进一步更新,天然气能量计量站点配置、能量计量技术和标准体系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宁静 《中国科技博览》2013,(23):353-353
断裂是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个地区断裂格局决定其构造格局,进而影响局部构造的分布,断裂组合样式影响了油气运移、聚集与分布,断裂活动期次影响了油气运移、聚集时期和油气成藏模式,不同时期发育的断层对油气成藏的作用存在差异。本文在对松辽盆地北部A工区的构造背景和断裂特征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断裂特征与油藏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含油气盆地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评述了盐构造、成藏期分析、盆地地层压力分布特征、含油气盆地盖层封闭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1钱言屯地区油气分布特征及油藏类型 通过对钱官屯地区断层封闭性、砂体展布特征、圈闭特征及主要圈闭演化史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该地区油气聚集成藏主控因素,结合前人其它方面的研究成果,建立油气成藏模式,对于指导该地区及类似地质条件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系统地了解东海陆架盆地新生界地层断裂特征的目的,针对东海陆架盆地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新生界地层断裂体系特征复杂的问题,该文开展了系统认识新生代以来东海陆架盆地断裂展布特征、重新搭建骨干解释剖面、重新认识了断裂特征等方面研究工作。结果表明 :东海陆架盆地新生界地层断裂在平面上的展布方向分为北东到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3组,在纵向上、下部断层体系发育早,活动期短,多发育多米诺断阶,上部断层体系断裂多为与边界控盆大断裂正、反向伴生断裂组合。以上成果认识,对东海陆架盆地新生界地层油气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苏里格气田现有钻井液体系存在不少技术难题.突出的问题是钻井液抑制性差,对油气层伤害大.不利于油气层保护和发现,影响油田勘探开发速度和效果。通过对地层不稳定因素及其对钻井液施工技术难点分析研究,对钻井液的配伍进行改进,优选了合该地区的聚磺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变性、造壁性,润滑性和抑制性。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体系对该地区顺利钻进、井下安全及油气层保护有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斜拉索跨越体系在油气管道建设中被广泛采用.针对地质灾害、钢结构腐蚀、钢索失效等因素潜在的跨越管道的运行风险,开展了在用油气管道斜拉索跨越体系检测评价研究.通过检测,利用力学及仿真分析评价出塔架、钢索和钢结构的支承能力;对管道进行风险评价、剩余强度评价和剩余寿命评价;对跨越体系进行整体评价并给出相应的维修策略和风险缓解措施,以确保在用油气管道斜拉索跨越体系安全无故障地运行.  相似文献   

15.
埕北凹陷沙三段具有底超、顶剥的地质结构,其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比较复杂。为了加速研究区的勘探进程,本文通过对埕北凹陷沙三段的圈闭类型及输导体系进行调研,对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构造复杂及沉积特征的多样性,胜利油田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受到了严重阻碍。原有的胜利油田钻井标准体系和测井质量标准体系以提高施工速度、规范操作程序为主,已不能够满足油公司体制下的需要。结合胜利油田开发需求和石油工程管理现状,对原钻井、测井标准体系进行了分类整理和优化,形成了胜利油田石油工程专业标准体系。新的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标准体系分为钻井和测井两大专业、460项标准,标准覆盖率达到95%。标准体系建立并实施1年来,新井钻井质量指标和投产效果均取得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原油的需求也逐年增加,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石油勘探的技术也有了新的突破,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已经形成了以多个学科协同研究为基础的协同研究体系,通过在一个地区查看其含油气情况,并结合油气分布情况和地质学的研究来寻找和发现储油区。本文通过对石油地质类型以及一些油区的特征进行相应的分析介绍,提出了一些创新的石油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18.
鉴于我国油气资源在东部地区的勘探开发已经非常成熟,而且油气资源面临枯竭,所以更有必要去开拓广大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本文通过对喀什凹陷地质条件和油气成藏条件的分析建立了本区的油气成藏体系,以便更好的指导喀什凹陷地区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江家店地区勘探过程的剖析,认识到地质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是影响该区勘探的关键因素。对该区的构造、储层、断层封堵性能等地质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指出了该区的主要勘探目的层系、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为下步勘探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南段稠油主要为次生成因,生物降解占居主导地位。稠油油藏受构造部位控制,集中分布在斜坡高部位。沉积中心的转移及烃源灶的分布、有利的输导体系和构造岩相带也是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