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保X刀手术治疗的安全和有效,靶点坐标的计算准确和靶点的机械定位准确是关键。本文介绍了一种检验X刀系统靶点计算和机械定位准确性的有效方法,弥补了传统的Winston-Lutz实验方法的不足,为国内各大医院加强X刀手术治疗质量保证提供有效手段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对三维体数据“拍X刀”的技术,它是利用三角关系的推导得到的,在等中心放射治疗中,可照射弧的自动选择,平均照射深度的计算和射束视野的显示,都可以依靠这一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3.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照射野剂量分布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量目前广泛应用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SRT-X 刀)准直器射野的临床剂量学参数,探索正确的临床使用方法。材料与方法:用组织等效固体水模、仿真人体头模和胶片剂量测量系统测量BrainLAB X刀系统在静态、单靶(中心)旋转、两靶旋转照射时的离轴比、半影、锐度、平坦度等剂量学参数。结论:了解和掌握不同照射技术时,X刀准直器射野剂量学参数的变化是正确使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的一个关键因素,特别是在鼻咽癌的多靶点补量治疗时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临床使用时的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X刀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刀集计算机立体定向技术和近代放射外科技术在于一体,是继γ刀之后兴起的又一种最先进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仪器,它与γ刀相比,具有安全,灵活,高效,低成本,适应范围大,易维护等优点,它对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以及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等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目前已投入临床应用,本文回顾了X刀的研究历史,介绍了X刀的原理结构,性能特点,应用范围,治疗过程,临床疗效和发展现状与未来,客观地评价了X刀的优缺点和发生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安装在BJ/6B直线加速器上的JX-100X刀系统为例,系统地介绍了总散射输出因子、组织最大比、离轴比、等中心定位精度和剂量分布等参数的测量方法,并给出了部分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应用于X刀系统防止加速器机架旋转照射过程中与治疗床和病人发生碰撞的安全装置的设计方法,并详细给出了其安装调试步骤。该装置已成功应用于第一军医大学研制的JX-100X刀系统。  相似文献   

7.
《医学信息》2000,13(1)
一种治疗肿瘤不用麻醉、不用开刀、不流血、无创伤的治疗肿瘤高新设备X-刀,在保定肿瘤医院投入使用。X-刀是世界高科技成果,是21世纪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它利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高能X线、通过非共面多弧度等中心旋转治疗、实现多野、多集束照射病变,使周围正常组织得到最低剂量的照射,而病变组织得到最大剂量照射,起到类似刀切的效果,免除手术之苦。保定市肿瘤医院现已发展成为集科研、医疗、教学、预防保健、急救、康复为一体的服务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综合医院。保定市肿瘤医院引进X-刀治疗肿瘤  相似文献   

8.
中日友好医院放疗科自开诊以来,主要开展的是等中心照射技术,本文介绍有关的几个问题。一、等中心定位技术与通常的源皮距方式不同,等中心照射要使加速器的等中心点在照射过程中始终保持在肿瘤的某一固定点中。照射野的改变只能靠大机架、机头和床的旋转实现,而不能象源皮距方式,上下左右移动治疗床。临床实践证明,大部分病人治疗时,等中心点并不在原发肿瘤中心,照射前必须在模拟机上充分定位。定位结束前还需利用三方位激光  相似文献   

9.
关于体部X刀治疗的QA与Q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部X刀适形放射治疗是传统放疗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在CT定位、治疗方案设计、模具制作以及治疗实施均应严格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体系。我们对前期应用体部X刀治疗54例患者满一月后随访疗效分析,总有效率达98.5%,未控率1.85%,认为,体部X刀比常规放疗精度高,其QA与QC措施是有效保证该治疗方式高有效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仿真人体模X-刀照射剂量的测试,探讨热释光剂量测量在放射外科剂量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热释光剂量测量法以高灵敏度的材料、小体积的测量元件、较多测点的设置,可得出比较精确的剂量分布结果,准确反映X-刀的剂量分布特征,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是放射外科方便实用的剂量监测方法。本文尚就有关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主题索引(主题关键词以汉语拼音为序)B靶点定位与X刀治疗有关的应用技术(周凌宏等)1998;17(3):183滨汉氏流体非牛顿流体流量公式的推导及修正因子的物理意义(梁国光)1998;17(3):173泊肃叶公式非牛顿流体流量公式的推导及修正因子的物...  相似文献   

12.
脑颅内病灶的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是对颅内病灶使用一次大剂量窄束放射线精确地聚焦于靶点,产生局灶性破坏而达到治疗疾病的学科。采用非连续弧形和圆筒形准直器来控制照射剂量,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直线加速器,其可调节治疗参数为:等中心位、台架弧形旋转间隔、床角度、准直域和剂量。在治疗计划实施阶段取决于这些参数如何使靶得到充分照射和在剂量控制结构作用下使病灶周围健康及临界组织受到最小剂量照射;附属结构立体定向仪是利用精确靶点空间定位和病人头架在CT图像(也可选择MRI或血管造影图像)精确定位;该计划系统是基于三维基本原理和需求治疗计划的测量体积的评估;治疗弧的选择主要依赖几何和光阑控制而避免临界放射;治疗计划的评估包括在体积等剂量分布和积分剂量体积直方图。本文主要介绍治疗计划入门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3.
X刀系统等中心精度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X刀的治疗过程中,系统的机械等中心定位精度是一个关键性的技术参数。本文介绍一种测量X刀系统机械等中心定位精度的方法,即胶片同心圆法。该方法是利用放置在等巾心处的、代替靶区的模拟球在胶片上的成像(直径为Ф8mm的圆)和准直器视野在胶片上的成像(直径为Ф30mm的圆),通过测量这两个圆圆心之间的距离即为系统的等中心偏差。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测量方法,并运用该方法进行了实际测量。  相似文献   

14.
X刀系统扫描定标架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JX-10型X刀系统的CT/MRI的扫描定标架和DSA血管造影定标架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及使用方法,这种X刀扫描定标架具有图像伪影小,刚度大,重量轻,使用方便的优点。临床应用表明定标架设计合理,定位准确,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5.
HW-Plan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实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辐射胶片结合指形电离室的测量方法,借鉴AAPM 51号报告的电离室测量方法和AAMP 55报告中对放射治疗计划系统验证的推荐标准,对本实验室新研发的HW-Plan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内容包括点剂量、轴向剂量分布曲线以及等剂量曲线的验证比较.实验采用方形水模和有机玻璃模体,通过CT扫描确定模体的电子密度和模拟靶点(测量位置),采用PTW电离室测量在三野交叉共面、等中心照射条件下等中心点和偏等中心点的照射剂量,采用Kodak EDR2辐射胶片测量该条件下靶区剂量场的相对分布,并与计划系统在相同照射条件下计算的剂量场进行了验证比较,实现了对HW-Plan放射治疗计划系统验证,为计划系统的市场准入和进入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侧卧位伽玛(γ)刀治疗的方法和准确性。方法 10例颞叶极限位置肿瘤,采用LEKSELLγ刀进行治疗,治疗时将仰卧位坐标转换为侧卧位治疗;坐标变换公式,右侧卧位为X'=200-(6-15),Y'=X,Z'=Z;左侧卧位为X'=6-15,Y'=X,Z'=Z。结果 采取侧卧位治疗的靶点准确,肿瘤生长均得到控制。结论 侧臣位γ刀治疗不仅延伸了颅内左右方向治疗范围,解决了超极限位置病灶仰卧位坐标无法执行的问题,对颅内多发病灶增加了一次定位下全部治疗的可能性,而且坐标变换正确,靶点位置准确,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理想线束的概念分析旋转治疗及X刀剂量分布的规律。分析了受照射的时间对剂量分布的影响。这时任何线束的剂量分布关系相对于照射野的宽度基本相同。多平面旋转治疗的剂量分布随平面数增加剂量更集中于靶区,但是,在轴区的剂量分布不变。重叠区大小随平面数增加而迅速变大,不重叠区剂量随平面数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8.
虽然双能量X线技术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在很多方面优于传统的双光子骨密度测量方法,但由于实际X线源的广谱性,使这一方法的测量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误差。本文从分析实际X线系统的特性出发,提出了一种不受任何前提假设条件限制的骨密度测量方法,并通过实验对这一方法进行了验证,证明其测量结果要优于传统的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伽玛刀治疗帕金森氏病定位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中心自1993年12月至1997年8月期间,利用伽玛刀治疗帕金森氏病90例。总结了一套伽玛刀治疗功能性疾病的MR定位方法,包括头架的固定,靶点的选择及其坐标的计算修正公式和由公式推导的修正表。分析了头架固定对靶点坐标确定的影响因素,比较了修正前后的坐标差值,为伽玛刀治疗功能性疾病的定位提出一种新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脑颅内病灶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计划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颅内病灶的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是对颅内病灶使用一次大剂量窄束放射线精确地聚焦于靶点,产生局生破坏而达到治疗疾病学科,采用非连续弧形和圆筒形准直器来控制照射剂量。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直线加速器,其可调节治疗参数为:等中心位、台架弧形旋转间隔、床角度、准直域和剂量。在治疗计划实施阶段取于这些参数使靶得到充分照射和在剂量控制结构作用下使病灶周围健康及临界组织受到最小剂量照射;附属结构立体定向仪是利用精确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