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眼底病变的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并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眼底病变患者60例115眼为研究对象,应用散瞳眼底检查和黄斑EDI-OCT检查确诊患者眼底病变情况,根据Duke-Elder分期标准分为眼底正常、眼底病变Ⅰ期、Ⅱ期及Ⅲ期,测量各组中心凹处视网膜、脉络膜厚度和黄斑区各象限脉络膜厚度。结果:本研究检查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5眼,显示眼底正常者12例24眼(20.87%),48例91眼(79.13%)呈不同程度眼底病变。不同程度眼底病变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发生不同程度改变。眼底Ⅱ期病变患者黄斑区各象限脉络膜厚度、中心凹处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均较眼底正常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病变患者黄斑区各象限脉络膜厚度、中心凹处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均较其他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眼底Ⅲ期病变黄斑区、中心凹处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有明显改变,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眼底筛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眼底病变,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视网膜和脉络膜病变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眼底改变与疾病程度的意义.方法 对186 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眼底检查、疾病分期、蛋白尿、水肿程度及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妊高征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为92.3%;眼底改变的程度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分期、蛋白尿水平、水肿程度及并发症的几率呈正相关.结论 眼底改变是判断妊娠高血压疾病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是最常见的血管疾病,可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而眼底视网膜检查是直接观察系统性微血管病变的唯一途径,长期高血压经规律治疗,眼底改变情况如何,现将我院对厦门市4个军休所的体检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眼底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7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300例,分析高血压严重程度与眼底改变的相关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300例,眼底正常者140例(46.7%),视网膜病变160例(53.3%),其中Ⅰ期90例(30.0%),Ⅱ期40例(13.3%),Ⅲ期30例(10.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程少于15d、妊娠结局无合并症者发生眼底病变的可能性显著小于病程大于15 d、妊娠结局有合并症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其眼底改变也逐渐加重。眼底改变可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有效评估指标,需积极控制妊娠期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以及眼底检查对辅助诊断肾性高血压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18例首诊症状为视力下降,体检发现双眼底呈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均找到引起眼底改变的全身性原发病,肾性高血压。结论 肾性高血压可产生典型眼底并发症,而原发病的症状可鞍隐蔽而未引起注意,故对于可并发眼底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应定期检查眼底;对于眼底改变,不仅要考虑眼底病的鉴别诊断,还应考虑全身病在眼底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妊娠高血压疾病与眼底检查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眼底变化与疾病程度的意义。方法对130例妊高征患者临床血压、蛋白尿、及眼底检查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妊高征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为92.3%;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及病变程度与妊高征患者的高血压及蛋白尿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视网膜病变是判断妊高征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眼底视网膜是全身唯一可以在直视下无损伤地动态观察血管的部位,更重要的是全身不同系统的疾病在在眼底具有特征性的改变。因此,作为最佳的观察窗口,视网膜长期以来在全身微小血管病变的诊断和预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及脑部小血管病变在眼底的表现进行总结。1通过眼底视网膜窗口观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1.1眼底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病程:糖尿病(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代谢病性  相似文献   

8.
魏义岗 《中原医刊》2003,30(19):17-18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率及眼底改变情况。方法:1990~2002年间我院收住的9126例孕产妇,其中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1021例。1021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均用检眼镜或眼底照相观察并记录其眼底改变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9126例孕产妇被诊断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有1021例,发病率为11.2%。其中781例发生眼底病变,占76.5%。其中处于小动脉痉挛期的患者562例,占55%。处于动脉硬化期的患者14例,占1.37%。发生视网膜病变205例,占20.1%。并且随着血压的升高,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比例显著增加。尤其是妊娠前已患有高血压、肾脏疾病或糖尿病,则更易发生视网膜病变。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易于发生眼底病变,眼底改变可以反映高血压对孕产妇的影响情况。所以,眼底检查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一项重要检查,对了解孕产妇的怀孕情况及临床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武英  张一虹 《基层医学论坛》2016,(17):2457-2458
目的:探讨眼底检查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8例(96只眼),观察其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病变程度、血压和蛋白尿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视网膜病变随着平均动脉压和蛋白尿水平升高而加重。结论视网膜病变是医师评估病情,判断预后的客观依据,妊娠期应重视对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相似文献   

10.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是产科危重疾病之一.临床表现除高血压、蛋白尿、全身浮肿外,常可见视网膜病变,孕妇自觉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眼底检查可反映病情程度,并提供治疗依据.本文就126例妊高症患者眼底改变,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桂香 《九江医学》2002,17(3):146-146,148
老年人易患心血管疾病,诸如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全身性疾病在视网膜上有所反映,可导致眼内组织的病变,如视网病变、黄斑病变、视神经病变、玻璃晶体病变等。因此,需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但老年人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可产生副反应。现将我院对365例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妊娠高血压疾病220例眼底变化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美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143-144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眼底变化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及眼底检查临床资料。结果22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发生眼底病变共200例,发生率90.91%;眼底变化Ⅰ级发生率40.00%、Ⅱ级45.00%、Ⅲ级15.00%;妊娠高血压疾病轻度发生眼底变化81.25%、中度94.44%、重度100.00%;病程≤10d发生率77.69%、11~29d82.10%、≥30d95.00%;出现蛋白尿(+)发生率78.89%、(++)88.57%、(+++)92.86%、〉(++++)100.00%;围产儿死亡24例,眼底变化I级死亡发生率5.00%、Ⅱ级11.11%、Ⅱ级33.33%;未发生产妇死亡。分娩结束眼底变化恢复正常。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视网膜病变与疾病严重程度、病程、蛋白尿密切相关,眼底检查对早期诊断、治疗有指导意义,应作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眼底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眼底照相技术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10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血压程度将103位高血压患者分为三级,运用Scheie法划分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级别,并开展眼底照相检查,探讨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视网膜病变。结果视网膜病变程度高血压2级与高血压1级患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病变高血压2级和高血压3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病变并不随着血压升高而并行,在血压中度升高时视网膜病变进展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武劲圆  游国栋  孙丰源  唐东润 《广东医学》2012,33(12):1803-1805
目的 观察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眼底图像中视网膜血管的分割结果,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5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眼底图像,35 例血压正常的孕妇的眼底图像作正常对照,借助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其眼底图像中的视网膜血管进行分割与提取,分析眼底病理变化的特征参数.结果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正常和病变眼底图像中视网膜血管的分割均较完整,与眼底图像比较,处理后的视网膜血管更清晰、精确,能恰当地描述眼底视网膜血管的特征现象.结论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高血压患者眼底图像中视网膜血管的分割效果良好,有助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无损诊断与健康普查.  相似文献   

15.
妊娠晚期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为特征,严重者抽搐或昏迷,简称妊高征。是孕期常见的特有疾病,威胁母婴安全。眼底改变是本病的重要症状之一。本文通过眼底检查视网膜病变作为诊断治疗和终止妊娠提供可靠依据,最大限度保护了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裂隙灯眼前段图像处理系统联合前置镜做眼底照相的临床应用状况和操作技巧。方法应用配置佳能PC 1305型数码相机(1 470万像素)的YZ5EI型裂隙灯显微镜结合VOLK前置镜检查眼底,并根据不同的病变位置调整倍率、角度、强弱,在不同滤光片下进行照相。结果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眼底疾病照片:正常眼底、玻璃体星状变性、原发性高血压眼底改变、黄斑部星芒状渗出、视乳头缘微小肿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等。结论采用裂隙灯眼前段图像处理系统联合前置镜做眼底照相是基层医院眼科较实用的眼底资料储存方法。  相似文献   

17.
妊娠晚期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为特征,严重者抽搐或昏迷,简称妊高征。是早期常见的特有疾病,威胁母婴安全,眼底改变是本病的重要症状之一。笔者通过眼底检查视网膜病变作为诊断治疗和终止妊娠提供可靠依据,最大限度保护了母婴安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常合并眼底改变,而眼底改变对该病的诊断、处理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51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眼底情况进行了观察、统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在不同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诊断的208例眼底有病变或怀疑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同年龄阶段眼科疾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率基本相同,共有六种眼科疾病:视网膜血管病变、黄斑病变、色素上皮病变、视神经乳头病变、脉络膜病变和外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是一种可用于不同年龄及不同眼科疾病诊断的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眼底病变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为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本院1120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将存在眼底病变者作为观察组,无眼底病变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眼底病变检出率为76.5%,观察组的主动脉硬化、心肌缺血、高血压及高胆固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底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甚至预测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