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恶意代码的深层隐藏和检测技术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安全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多态变形技术是一种新型隐藏技术,它使得传统的基于特征码的检测技术相对滞后,论文详细阐述了恶意代码变种生成技术,主要包括加密技术、多态技术、变形技术.深入研究了m序列的随机性和状态遍历特性,提出的基于m序列的多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恶意代码多态的效率和随机性.  相似文献   

2.
自动的恶意代码动态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的恶意代码采用多态和加壳等方法来隐藏自己,使得恶意代码的分析检测变得越来越困难.传统的手工分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不能满足恶意代码分析的需要.本文设计实现的自动化恶意代码动态分析系统MwDAS,可以自动地对恶意代码样本进行快速的动态分析,通过Kernel Hooking和Filter Driver技术在内核态提取其行为特征,生成详细的分析报告.实验结果表明MwDAS可以提高恶意代码的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3.
Windows内核恶意代码是指能够通过改变Windows执行流程或者改变内核审计和簿记系统所依赖的数据结构等手段以达到隐藏自身,实现恶意功能的程序或程序集,对操作系统安全造成很大的危害.对近年来基于NT内核的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下恶意代码主要的隐藏实现技术(包括对进程函数、注册表函数、SSDT等的HOOK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方案.实践表明文中提出的恶意代码分析检测技术在实际中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阶段虚拟机防病毒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文将基于超混沌Hénon映射的加解密技术与多线程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多线程超混沌密码的恶意代码隐藏算法;在对恶意代码涉及的隐藏性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法,提出了恶意代码的隐藏性分析模型。利用灰鸽子这一典型恶意代码对提出的恶意代码隐藏算法进行了实验与测试,并利用隐藏性分析模型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提出的基于多线程超混沌密码的恶意代码隐藏算法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增强恶意代码的隐藏性,增加恶意代码的威胁程度,为防病毒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通常以固定的指令或字节序列这些具体特征作为检测依据,因此难以检测变形恶意代码.使用抽象特征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思路.本文针对恶意代码常用的变形技术,即等价指令替换、垃圾代码插入以及指令乱序进行研究.定义了一种抽象特征,同时提出了依据该抽象特征检测变形恶意代码的方法.最后,以典型变形病毒Win32.Evol为对象进行了实验,将该方法与其它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恶意代码攻击已经成为互联网最重要的威胁之一,并且现存的恶意代码数据庞大,特征多样。为了更好地提取恶意代码特征以及掌握恶意代码的行为,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Attention-CNN恶意代码检测模型。首先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注意力机制,构建了Attention-CNN恶意代码检测模型;然后将恶意代码转化为灰度图像作为模型输入,通过对Attention-CNN模型训练及测试得到恶意代码对应的注意力图以及检测结果;最终将从恶意代码注意力图中提取的重要字节序列用于人工分析,以揭示恶意代码的相关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J48.trees以及未结合注意力机制的CNN,Attention-CNN取得了更好的检测效果。相比于vsNet,Attention-CNN在准确率方面提高了4.3个百分点。并且从注意力图中提取的重要字节序列能够有效减轻人工分析的负担,获取恶意代码的相关行为,同时弥补了灰度图形式的恶意代码检测的不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7.
Windows消息钩子的拦截和清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防止恶意程序通过消息钩子的方式将恶意代码插入到其它进程中去,分析了Windows操作系统中系统服务的调用机制以及消息钩子机制,提出了一种在操作系统内核模式下拦截消息钩子和直接对消息钩子内核对象进行清除的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能够有效的在操作系统内核模式下拦截和清除消息钩子,防止被恶意程序绕过,从而有效地阻止了恶意代码的插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阻止进程中被注入恶意代码.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越来越大众化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不仅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提高效率,它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问题.因此,研究恶意代码的机制,如何更好地检测恶意代码,研究如何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恶意代码,提高恶意代码的技术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研究了恶意代码的工作机制与原理,然后详细阐述了如何防止木马的入侵与防治方法,最后阐述了其他恶意软件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左黎明 《微机发展》2008,(9):145-147
Windows内核恶意代码是指能够通过改变Windows执行流程或者改变内核审计和簿记系统所依赖的数据结构等手段以达到隐藏自身,实现恶意功能的程序或程序集,对操作系统安全造成很大的危害。对近年来基于NT内核的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下恶意代码主要的隐藏实现技术(包括对进程函数、注册表函数、SSDT等的HOOK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方案。实践表明文中提出的恶意代码分析检测技术在实际中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乾  舒辉  李洋  黄荷洁 《计算机工程》2011,37(18):139-141
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二进制分析的恶意代码行为分析方法,以动态二进制分析平台DynamoRIO为基础设计实现恶意代码行为分析的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能够全面地获取恶意代码的API调用序列和参数信息,通过对API调用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准确得到恶意代码在文件、注册表、服务及进程线程操作等方面的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