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制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合眼科临床使用的新型近用对数视力表。方泼:该视力表的研制是根据国标(GB—11533—89)设计而成,严格遵守Weber—Feche法则,但又具有独特性。随机选择屈光不正患者59例(118眼).根据年龄分为3组,分别使用《标准近视力表》、《对数近视力表》、《10gMAR近视力表》和新研制的《新型近用对数视力表》测量各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并进行方差统计分析。结果:裸眼视力:3组均无明显差异。矫正视力:老年组无明显差异,青年组和中青年组4种视力表有差异(P〈0.05)。结论:经临床对比试验,4种视力表均可作为临床近视力检查使用,但为特殊患者检查视力时,推荐《新型近用对数视力表》更为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高考学生视力低下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对考生进行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检查。结果 5369名高考学生10738只眼中,裸眼视力合格者占52.85%,报考类别和户口类别的视力下降率有显著性差异;矫正视力合格者:高度近视占0.9%。中度近视占41.32%,轻度近视占57.77%。结论 考生视力低下率令人堪忧,应加强近视力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学学生视近习惯与视力低下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中学学生视力状况,探讨中学生视近习惯与视力低下的关系。方法 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学生进行屈光测定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武汉市某中学学生视力低下率为63.8%;男生视力低下率为60.4%;女生视力低下率为67.5%。影响视力低下发生的视近习惯有:看书距离、看电视距离、课间活动、连续看书1小时以上。结论 看书距离和看电视距离越远是视力低下的保护因素,课间活动少、连续看书1小时以上是视力低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报道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近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后的效果,7例主要表现为典型近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患者,经维泊替芬光动力疗法治疗,7例中3例视力提高、2例视力稳定,其余2例视力下降。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范围扩大,治疗后所有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区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发现无灌注。本例小规模先导研究产生的良好效果,提示对于老年性黄斑变性所致的近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患者,光动力疗法应当是一个合适的选择。老年性性黄斑变性患者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对近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  相似文献   

5.
我们试用针刺对132名视力减退者进行治疗,治疗对象为在校学习的初中视力减退学生。治疗前远视力检查视力不到1.0,而近视力检查正常者,无内外眼疾病,主觉近视验光均在—3.5屈光度以下,视力可矫正到正常,年龄在13~17岁间。远视力检查方法,是采用装有两只24时日光灯照明,照度在350米烛光以上的国际“E”字远视力表。近视力采用装有人工照明徐光第氏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学生视力随着教育阶段升高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关注。现就笔者对3811名中小学学生的近视状况调查予以报道。 1 调查方法 1.1 视力检查 用北京626—1视力表灯测远视力,上海标准近视力表测近视力,分别对左右眼进行远近视力检查。 1.2 同位动态检影 凡远近视力低于1.0者行眼底检查,眼底正常者依据吴燮炯茂教授“戴 2.25D球面镜做33cm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眼病,也是一种主要的致盲原因。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就会失明;如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常可保持良好的视机能;即使在比较晚期阶段,如能合理治疗,也可保留一定程度的视力。 为了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应当仔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主观症状,全面检查视力、视野、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1981年10~12月在遂平县高中.用远、近雾视疗法治疗近视眼60人.现将记录完整的56人,其中远雾29人,近雾27人的情况小结如下:对象选择假性近视(调节性近视).双眼或单眼远视力低于1.0、近视力在1.0以上,屈光检查低于—3度,眼底检查无器质性变化,确定为近视者,再用缪天荣氏对数和远、近视力表进行复查,采用五分记录。治疗方法近雾视法:根据正常人在一市尺距离看书写字时,眼的调节力需要3度。如果戴上1~1.5度的凸透镜,可以减少眼的1~1.5度的调节,眼睛不易疲劳的原理。我们采取戴1.5度的凸透镜,距眼一市尺或以一尺距离内看清字体不感觉头晕为标准.看书、写字时戴用。  相似文献   

9.
对一毛纺厂116名接触稳态噪声的女工的视机能改变及与工龄和听力下降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稳态噪声可延长工人的暗适应时间和使近视力下降,且随工龄延长和听力降低而下降,而对远视力和色觉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和掌握学生视力情况 ,探索学生视力低下的发生、发展规律 ,为防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对全区中小学生1992年至 1996年 5 a的视力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 资料来源为全区中小学生健康监测中视力检查结果的统计记录 ,资料可靠。该视力检查资料是每年 3月份搜集的。2 监测方法和诊断标准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检查视力。由校医、保健教师按常规检查 ,双眼中心远视力均在 5 .0及 5 .0以上者为视力正常 ,低于 5 .0记录为视力低下。3 结果与分析3.1 视力低下率 (见表 1、表 2 )表 1 运城地区中小学 1992年至 1996年学生视力低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对绝对期和近绝对期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原发性青光眼绝对期28眼,近绝对期32眼行小梁切除术,对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通过6个月~38个月,平均28.5个月的随访,眼压平均较术前下降13.39mmHg,下降率为42.82%,控制在21mmHg以下的占90.00%,绝对期青光眼眼压控制率为89.29%,近绝对期青光眼眼压控制率为90.63%。视力提高的占40.00%,绝对期青光眼14.29%,近绝对期青光眼62.50%,无视力下降及突然丧失者。形成功能性滤过泡88.33%。术后并发症有浅前房(23.33%)、葡萄膜炎(10.00%)、前房出血(5.00%)、脉络膜脱离(8.33%)。结论小梁切除术对绝对期和近绝对期原发性青光眼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角膜映光点检查临床应用体会万延英,麻翠云(连云港市东海眼病防治研究所)(济南军区司令部干休所卫生所)关键词角膜;映光点白内障患者术前视功能的检查,主要是对黄斑中心田机能的检查,对决定手术和估计术后视力能否恢复有重要临床意义。自1990年以来,应用夏德...  相似文献   

13.
广西农村视力残疾病因调查及助视器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力残疾的病因及临床常用助视器的疗效分析.方法采用WHO(1973)制定的盲与低视力的诊断标准,在广西12个县市选取视力残疾(盲及低视力)患者共203例,分少儿组和成人组,经严格眼科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病因统计分析;同时配戴远用或近用助视器,观察视力康复的程度.结果少儿组视力残疾的首位病因是先天性眼球震颤占31.68%,成人组视力残疾的首位病因是高度近视占21.11%.在配戴了远用助视器后,脱盲率达44.4%,脱残率达85.41%;配戴近用助视器后,近视力≥0.5的病例占总数的86.84%.结论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是少儿组视力残疾的主要病因,高度近视是成人组视力残疾的主要病因.助视器对盲及低视力患者的视力康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并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近角膜缘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施行近角膜缘切口白内障患者180只眼。刻度钻石刀作近角膜缘切口,改良原位超声乳化碎核,能量设定为50%~70%,有效时间10s至1min28s(平均48s),植入5.5mmPMMA人工晶体。结果术后第一天的视力≥0.5为95%,术后1个月视力≥1.0者为97%。全部病例均无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近角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桂林医学院学生形态与机能五项指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光辉  徐玉萍 《华夏医学》2003,16(1):115-116
为重新认识我院在校生体质健康状况 ,给今后的学校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院 97,98级在校生的形态与机能五项指标调查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我院 97,98级临床医学系及药学系学生共有 112 3人 ,其中男生 6 4 7人 ,女生 4 76人 ,年龄 17~ 2 3岁。1.2 方法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试行高等学校体质健康卡片》通知中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检查细则”要求 ,由我院卫生科医务人员专人负责测量身高、体重、胸围、视力、肺活量五项身体形态、机能指标。视力检查采用人工照明视力表箱 ,表面照度为5 0 0 L X,用“E”字形国际标准远视…  相似文献   

16.
脑组织是小儿肿瘤好发部位之一。由于肿瘤生长在可以扩张的幼儿颅腔内,年幼儿检查不合作,不能准确叙述病情,以及有些疾病可产生类似症状,故本病常被误诊。对以下几种情况应注意鉴别诊断。一、视力减退双眼视乳头苍白,并有缓慢进展的视力减退,视野损害者,应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在脑瘤中,15%可出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其中80%为鞍区肿瘤。小儿鞍区占位病变依次为颅咽管瘤,视神经胶质瘤,胆脂瘤等。如忽视视力减退进行性加重这一症状,常会贻误诊治,患儿轻则失明,重则死亡。故对原因不明的视神经萎缩患儿,均须作视野、放射学和内分泌机能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引起视力残疾的病因及评价助视器验配对提高视力残疾患者视功能的疗效.方法 采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疾分级标准,选取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验配助视器的100例视力残疾患者,通过眼科检查明确引起视力残疾的病因;同时配戴远用或近用助视器,观察视力提高的程度.结果 视力残疾的首位病因为视网膜病变(25.00%).在配戴了远用助视器后,脱盲率达94.59%,脱残率达82.43%;配戴近用助视器后,近视力大于或等于0.50的病例占佩戴近用助视器总数的92.31%.结论 视网膜病变是成人视力残疾的主要病因;助视器对视力残疾患者的视力康复有明显疗效,可有效提高视力残疾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近绝对期青光眼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108例)近绝对期青光眼行滤过性手术,术后辅以扩血管,改善微循环及营养视神经类药物。结果:术后随访14个月-7.5年(平均3.5年)。72眼(66.67%)的视力得以维持或改善,其中17眼(15.74%)单眼脱盲。36例(33.33%)视力下降,80眼(74.07%)的眼压成功地控制在<2.79kPa。结论:通过手术多数近绝对期青光眼的视力能够较长时间的维持或提高,对这部分病人绝不应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分析重庆地区应届高中毕业生军检视力不合格情况及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应届高中毕业生视力,提高通过军检视力检查几率。【方法】来源于2006-2011年重庆市报考军队院校的应届高中生31207名,视力不合格者5335名。视力不合格者入选1780名,同时从视力合格考生中随机抽取178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共获有效问卷3530份。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各年度视力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视力不合格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持续近眼学习时间≥1h、户外运动少视力不合格组人数明显高于视力合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均衡、高考后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视力合格组人数高于视力不合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近眼学习时间≥1h、户外运动少高三后人数明显高于高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视力情况不容乐观,应当引起家庭、学校及社会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持续近眼学习、户外运动少与应届高中毕业生军检视力不合格有关;加强应届高中毕业生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科学合理安排近眼学习及户外运动时间,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高考后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通过军检视力检查的几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北疆铁路地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以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于1998年10月对辖区中小学生进行了视力检查,现将结果统计分析如下。对象和方法一、检查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北疆铁路地区2所小学、1所中学6~16岁学生403名。二、检查方法: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灯光箱”检查视力。视力表悬挂的高度以5.0视标一行与受检者的眼等高为准,距离为5m,左右眼分别进行。判断标准为:≥5.0为正常视力,4.9~4.7为轻度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