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船体总纵极限强度的可靠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船体总纵极限强度的可靠性计算包括4个方面:①失效模式;②总纵极限强度;③外载荷;④可靠性分析方法.采用基于条件期望技术和对偶变数技术的Monte-Carlo法对船体进行总纵极限强度可靠性计算.实例计算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复合材料三维Hashin破坏准则和相应刚度退化理论,使用基于强度理论的脱层损伤预测方法,分析了复合材料船体梁中垂和中拱状态下考虑脱层损伤模式的总纵极限强度. 提出使用折减因子对不考虑脱层的复合材料船体梁极限强度进行折减,以获取考虑脱层损伤模式的复合材料船体梁总纵极限强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纯弯曲载荷下船体梁的极限纵强度.研究了船体梁断面的“硬角”、附连翼板宽度以及船体梁断面中性轴位置的变化对船体梁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纵向加筋箱形薄壁结构模型的纯弯曲试验.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两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在AutoCAD图形环境中,利用编码法建立纵向构件计算模型,对船体舯剖面任意构件进行局部强度计算;同时,建立起总纵强度与局部强度之间的数据结构关系,用以计算船体总纵强度。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学生对舰艇总纵弯曲强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针对"舰艇强度"课程中舰艇总纵弯曲强度这一关键和难点教学内容,根据舰艇结构的实际特点,设计了箱形船体梁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教学模型和教学内容,探讨了实验教学实施步骤。教学实践表明,实验直观地再现了舰艇的总纵弯曲、局部弯曲及其叠加问题,通过实验大大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利用理想单元法(ISUM)研究了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完整船体与受损结构船体梁极限强度.考虑了腐蚀及碰撞对船体结构强度的影响,评估了腐蚀状态下船体极限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在人为因素风险分析基础上对该船船体有效生命期进行了预报.分析表明,船体梁极限强度是影响船舶安全的重要因素,对FPSO进行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估是必要而且可行的.另一方面,将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结合起来研究安全问题是合理有效的途径.主要结论对于海事界实施综合安全评估,提高船舶或海洋结构物安全性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船体纵向加筋板与横向加筋板对应大变形损伤的损伤分析模型,并采用半解方法对其受损的承载特性进行了讨论,基于受损构件的剩余承载能力分析,给出了受损船体总纵抗弯能力的一近似估算方法,数值算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够简单准确地计算服役期内点蚀损伤船体板格的极限强度,选择腐蚀体积为点蚀损伤板的主要评估参数,结合实际船体板格的腐蚀损伤特点,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点蚀坑形状、有限元单元类型、蚀坑分布和蚀坑深度对板极限强度的影响,以及板的初始柔度、初始变形、长宽比和板边缘线性载荷因子对板极限强度折减因子的影响,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腐蚀体积的点蚀损伤船体板格极限强度折减因子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整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仅有极少量在5%,~6%,之间,绝大部分在5%,以内,可用于服役期内点蚀损伤船体板格的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9.
周上然 《科技信息》2012,(28):454-454
船舶在设计建造及使用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受力,研究船体结构受力,用来指导船舶的建造及日后的航行使用。本文着重介绍了船体强度(总体强度与局部强度)的研究现状及它对船舶建造和航行的影响,在船舶的建造过程中应该以强度为主导,优化结构设计,使其合理分布受力。在船舶航行的过程中,根据船体自身的强度,调整航行性能,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10.
船舶强度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在分析现代船舶强度问题时值得重视的几个方面:①整船强度分析;②船体总体翘曲;③疲劳强度;④破舱后总纵强度.采用大连理工大学开发的通用程序JIFEX95对2716箱集装箱船进行了整船强度分析;作为算例,用薄壁梁有限元对一条357箱集装箱船进行了计算;在假定应力范围长期分布服从Weibul分布时,形状参数可取为ξ=1.2156-0.00133L.对如何计算热点应力也进行了讨论,并用影响数法计算了破舱后的最大静水弯矩和剪力,它是事半功倍的.推荐了破舱强度分析的准则.  相似文献   

11.
用简化方法对集装箱船进行了垂向弯矩和水平弯矩联合作用下的极限强度分析。通过对船体在不同弯曲角度时极限强度的系列计算,得到极限弯矩的相关曲线。发现,由于集装箱船剖面的非对称性及屈曲引起的非线性使得结构构件拉压性能不同,相关曲线是非对称的。根据6艘集装箱船计算结果的统计分析,对适用于集装箱船的相关公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把营运船舶的船体剖面模数看做受蚀耗影响的随机变量,基于随机变量函数线性化提出一个简单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构件蚀耗率统计数据估算不同船龄船体剖面模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且能够根据定义的剖面模数极限值预测船体寿命期。计算了四条船蚀耗后剖面模数,数值结果表明蚀耗后剖面模数对其平均值离差很小。另外,试算了四条船的船体寿命期.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求一个合理的设计公式来计算带圆钢管的劲性高强混凝土柱在轴压下的极限强度,完成了包含13个短柱试件在内的轴心受压试验以研究该类柱在轴压下的破坏模式和极限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荷载作用下,直到荷载接近极限值时,柱中钢管、纵向钢筋以及混凝土三者之间的纵向应变基本上是协调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因此可以采用叠加原理来计算带圆钢管的劲性高强混凝土柱在轴压下的极限承栽力.此外,分析了该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可靠度水平.分析结果表明,该承载力计算满足GB50068—2001对构件可靠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2519铝合金的低温拉伸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拉伸测试、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室温和液氮温度下2519铝合金板材的拉伸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变形温度由293K降至77K时,合金纵向抗拉强度由493.64MPa升至607.35MPa,提高了23.1%,屈服强度由454.83MPa上升到516.53MPa,提高了13.7%;合金低温横向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分别提高了23.6%和20.0%。低温变形时合金横向、纵向伸长率均稍有提高。这是由于在低温变形过程中平面滑移受抑制,加工硬化指数增加,变形均匀性增强,导致材料的强度增加,塑性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速船垂向振动计算的流固耦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寻求一种既能提高高阶计算精度,又计算简便能满足工程要求的实用计算模型,以提高振动预报的精度,这对于高速船的设计计算是迫切需要的,建立了二维模型杆-膜和梁-膜模型,船体结构部分采用二维有限元法计算,流体部分采用考虑线性自由表面条件和采用高频极限近似两种二维边界元法计算,应用改进的行列式搜索法以及交叉迭代法求解特征值及对应的特征向量,解决流固耦合问题.通过采用不同的附加质量计算方法以及不同的模型(杆-膜或梁-膜模型)分别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船计算表明,编制的程序计算结果可靠,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现代船舶多数为包含多个闭室的双壳型(双层底,双舷侧)结构。其总纵强度分析或结构设计共同体共同体横剖面上的剪应力。应用翘曲理论,从有限元模型出发,编制了计算具有多闭室横剖面剪应力分布的实用程序,对3条油船作了实船分析。结果说明方法和程序是有效的,并据计算结果提出了合理布置板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