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护肝、保护肠道、保护心血管等众多生理功能。深入研究茶多酚生理机制对其在保健食品领域的研发应用至关重要。该文以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茶多酚的研究为基础,对其生理机制及保健食品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以期为此类化合物的深度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绿茶与健康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绿茶的主要成分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突变、减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本文综述了茶多酚的功效,以及对人体抗癌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茶多酚今后的开发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茶区辽阔,茶类众多,茶叶资源丰富,利用中低档或粗老茶叶为原料,经纯水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等工艺可得到茶多酚。茶多酚是多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除具有降压、降血脂、抗突变、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菌消炎等功效外,还具有清除自由基、防癌、抗癌及抗衰老等作用。因此,茶多酚在油脂、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为提高茶多酚的纯度和得率,降低各种溶媒的使用量,经过多次实验,此工艺提取茶多酚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一个主要的死亡原因,每年对社会带来巨大的健康问题和经济负担。花色苷属于黄酮类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以及心血管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章对花色苷的抗心血管疾病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刘冬英  王茵 《食品科学》2010,31(21):464-468
茶叶多酚在癌症及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保护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概述茶叶多酚对心血管系统的分子靶作用机制,探讨它们的功能作用与分子信号转导途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鱼油和藻油中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ω-3 PUFA),食用鱼油或藻油能有效地防治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血管健康。鱼油或藻油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重要成分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但鱼油成本高、容易受到污染且产量难以满足全球需求,而微藻发酵生产的DHA藻油因其成本低、安全性高、产量高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DHA及EPA可从不同角度保护心血管健康,但两者作用机制并不相同,DHA在保护心血管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比EPA更加重要。许多国家卫生机构都针对DHA和EPA提出不同的建议摄入量来治疗心血管疾病或保持心血管健康。综述了大量文献资料,详细论述了DHA和EPA对保持心血管健康的不同功效,比较了两者的作用机制的差异,同时介绍了不同国家所提出的DHA和EPA的建议摄入量。  相似文献   

7.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 近来, 茶多酚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肥胖可以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 因此抗肥胖物质的研究与开发也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 茶多酚的抗肥胖作用也是其中的重要领域。本综述总结了茶多酚、肠道菌群以及肥胖三者的作用关系, 并对近5年相关的非临床以及临床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总结发现茶多酚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组成, 而肠道菌群也可以影响茶多酚的吸收与代谢。茶多酚可以通过增加益生菌的丰度以及调节能量消耗、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脂质分解代谢和抑制脂肪细胞合成等方式发挥抗肥胖作用。目前对于茶多酚调节肠道菌群和抗肥胖作用的研究以动物模型为主, 且大多实验结果证实了茶多酚的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及抗肥胖作用, 但是作用剂量尚不明确, 且茶多酚剂量毒性研究不足。另外该领域临床研究不足, 需要在未来进行更大样本量和更长时间的研究, 以实现茶渣等副产物的高价值利用并减少肥胖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8.
茶多酚的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综述了茶多酚在防治心血管疾病,防癌抗癌,抑菌,抗辐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及其改性衍生物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食品添加剂,具有很多生理功能,如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辐射、抗菌抗病毒、抗炎症等,其中抗氧化是其主要功能之一,并且通过改性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其抗氧化性,因此本文对茶多酚及改性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评价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研究者的体外研究表明,茶多酚能够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并且效果优于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显示了茶多酚在抗氧化方面的优良性能.并且其抗氧化作用在体内也得到了证实.将茶多酚运用到肉制品和油脂上也证实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比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还好,并且茶多酚的安全性高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而茶多酚的改性衍生物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性,但在其衍生物的生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活性有部分丧失,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解决,此问题的解决也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绿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包括茶多酚、咖啡碱、芳香油、水分、矿物质、色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等,具有降血压、抗血凝、降血脂、降血糖、减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皮肤过敏效应、皮肤色素以及防龋牙、齿斑、牙周炎和口臭等功效。尤其是茶多酚,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和抑酶作用,在食品、医药、保健等诸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几种常见植物多酚降血脂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  李建科  何晓叶  吕欧  程玉江  刘润  李佳  张琳 《食品科学》2014,35(21):258-263
植物多酚具有许多生物活性,是近年来食品科学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述几种常见的果蔬多酚,如石榴多酚、茶多酚、葡萄多酚、苹果多酚、山楂多酚等在降血脂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生物学活性及作用机制,并列出这几种多酚的主要活性成分,比较其降脂作用及机制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温度和质量浓度对茶多酚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色差、透光率、吸光度、pH值、电位和儿茶素含量变化探讨质量浓度和温度对茶多酚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和温度贮存的茶多酚溶液稳定性差异都较大,其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灭菌、贮存过程中,茶多酚溶液的亮度、透光率逐渐下降,溶液色泽和吸光度逐渐加深和增大,儿茶素含量和pH值呈现显著下降,且茶多酚质量浓度越高变化趋势越明显;25 ℃贮存时,色差、透光率、吸光度、pH值和儿茶素含量的变化程度均明显高于4 ℃贮存时;茶多酚溶液的电位绝对值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说明质量浓度低的茶多酚溶液较稳定。从变化趋势可判断出茶多酚质量浓度为400~800 mg/L,4 ℃贮存时,茶多酚稳定性相对较好,更适合保存和开发利用茶多酚。  相似文献   

13.
川红工夫加工过程多酚类物质及其相关酶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川小叶种群体品种的一芽二叶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备川红工夫,检测其茶多酚、黄酮、儿茶素、茶黄素、茶红素的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分析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与其形成相关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在加工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黄酮、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在揉捻阶段显著增加,黄酮和茶黄素含量在发酵过程中较揉捻时降低;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揉捻阶段呈较显著下降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茶多酚含量与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茶黄素含量与P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茶红素含量与POD活性及PPO活性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适当延长揉捻时间和减少发酵时间,或是在发酵过程中采用提高多酚形成相关酶活性的方法,可制备出高茶黄素含量的川红工夫。  相似文献   

14.
多酚类化合物对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冰洁  宋卓  刘云龙  刘思乐  王征 《食品科学》2015,36(17):270-275
多酚类化合物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食物中,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咖啡酸、绿原酸等。很多研究报道表明,摄入富含多酚类化合物的饮料、水果和蔬菜可以减缓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甚至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病菌、增强免疫力、参与营养成分代谢调节的生理活性。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概况,从相关代谢酶活性和基因的表达、胰岛素分泌、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等方面来论述多酚类化合物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罗理勇  曾亮  李洪军 《食品科学》2015,36(4):119-125
以27 个重庆地区主要茶树栽培品种的1 芽2 叶鲜叶为供试材料,通过测定各品种的主要生化成分,分析各品种在重庆地区与原产地之间的差异性,及比较各品种在重庆的表现特性;并采用相关性、多维尺度和聚类分析探究27 个品种在重庆地区的表现特性及其适制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重庆地区表现为氨基酸的变化率最大,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的变化率次之;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和儿茶素品质指数,以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异性较大;茶多酚与氨基酸含量呈负相关性,咖啡碱与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和酚氨比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PPO和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性;通过多维尺度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分成4 大类群,且每个类群的茶类适制性都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孟旭  刘学波 《食品科学》2014,35(19):119-124
目的:探讨茶多酚协同荷叶碱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茶多酚单独对结肠癌细胞Caco-2的毒性作用。方法:采用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 azoline-6-sulfonic acid)ammonium salt,ABTS)法检测茶多酚、荷叶碱及二者协同对DPPH自由基、ABTS+•的清除作用;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茶多酚、荷叶碱及二者混合物对Cu2+/H2O2体系诱导的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AO/EB、DAPI荧光染色法检测茶多酚对Caco-2细胞的毒性。结果:茶多酚、荷叶碱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ABTS+•及保护BSA蛋白氧化损伤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1 mg/mL茶多酚作用24 h能显著降低Caco-2细胞活力,诱导Caco-2细胞发生凋亡。结论:茶多酚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ABTS+•,抑制蛋白氧化,且与其他活性成分具有协同效应;茶多酚能抑制Caco-2细胞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燕麦多酚对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添加量燕麦多酚对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将冷却猪肉分成4 组:不加任何保鲜剂的阴性对照组、
加入300 mg/kg茶多酚的阳性对照组、分别加入500 mg/kg和1 000 mg/kg燕麦多酚的处理组,在贮藏期间定期对各
组冷却猪肉的菌落总数、pH值、失水率、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挥发性盐基总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TVB-N)值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茶多酚和燕麦多酚均可以明显抑制冷却猪肉中微生物的快速繁殖,明显抑制冷却
猪肉中脂质的氧化,延缓TVB-N值的增加;燕麦多酚对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不及茶多酚;1 000 mg/kg燕麦多酚对
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更佳。结论:较高添加量的燕麦多酚可使冷却猪肉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食用品质,延长其
货架期。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和咖啡碱对茶乳酪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梦君  罗理勇  李双  曾亮 《食品科学》2014,35(13):15-19
采用茶多酚和咖啡碱模拟构建茶乳酪成因体系,通过分析溶液的透光率、粒径、沉淀量、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的变化,综合评价茶多酚和咖啡碱对茶乳酪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茶多酚和咖啡碱质量浓度的增加,其聚合后溶液的透光率从95.5%降为24.7%;粒径从198 nm增加到475 nm;沉淀量由8 mg/L增加到244 mg/L;当固定咖啡碱或茶多酚中任一物质的质量浓度,随另一物质质量浓度的增加,上述变化趋势增强。通过分析检测咖啡碱和儿茶素各单体在模拟反应体系中的变化,表明咖啡碱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是模拟体系中茶乳酪形成的关键组分。因此,尽量选用咖啡碱含量低于200 mg/L、茶多酚含量低于1 200 mg/L的绿茶原料,可避免茶乳酪的大量生成,增强绿茶饮料透亮的感官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乌龙茶粗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甲基化EGCG(epigallocatechin3-O-(3-O-methyl)gallate,EGCG3’’Me)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酶动力学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探究并比较了三者的抑制活性及类型。结果表明:乌龙茶粗多酚、EGCG和EGCG3’’Me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依次为0.178、0.040、0.064 mg/m L;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显示乌龙茶粗多酚和EGCG的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抑制,而EGCG3’’Me为竞争性抑制;紫外吸收光谱实验表明乌龙茶多酚样品能够使α-葡萄糖苷酶的吸收光谱发生蓝移,推测酶蛋白的构象有所变化。EGCG与EGCG3’’Me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和抑制类型的不同可能是由于EGCG的一个羟基被甲氧基取代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茶叶水提取物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鲜草莓‘安娜’为试材,探讨不同质量浓度的茶多酚茶叶水提取物的保鲜效果。研究将市售‘信阳毛 尖’茶叶经沸水浴浸提配制不同质量浓度(0、20、30、40、50 mg/L)的茶多酚溶液,浸泡草莓果实5 min后,用 低密度聚乙烯保鲜膜包装后于4 ℃冰箱中贮藏,定期测定一些相关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显示:30 mg/L的茶 多酚茶叶水提取物保鲜效果最好,能有效控制草莓果实的腐烂和质量损失,明显延长贮藏期,对抑制草莓VC含量 下降速度效果尤其明显,能够有效减缓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降低,但在影响可溶性固 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变化上效果不太明显。研究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茶多酚茶叶水提取物对草莓主要抗氧化酶活 性保持和保鲜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