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对比电刀排龈法与二次排龈法在固定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金属烤瓷冠桥修复患者36例68颗牙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二次排龈法和电刀排龈法完成排龈,制取印模,灌制工作模型.对排龈时间及排龈后的预备体肩台、牙龈状况、工作模型进行评价.结果:33颗牙齿采用二次排龈法,25颗达到满意标准,8颗未达到满意标准,满意率75.8%;35颗采用电刀排龈法,28颗达到满意标准,7颗未达到满意标准,满意率80.0%.两种排龈方法的排龈时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排龈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电刀排龈法操作简便,易于暴露清晰的软硬组织界限,能得到满意的排龈效果,且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排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Er∶YAG激光排龈法和排龈线排龈法的排龈疗效。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龈下边缘单冠修复患牙100颗,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颗,分别采用排龈线排龈法和Er∶YAG激光排龈法,对两组排龈效果的满意度评价及操作过程中感觉疼痛或不适的患者数进行比较;采用牙周出血指数(GBI)和牙周袋深度(PD)评价两种方法对牙周健康的影响。结果两组间牙预备体、印模和模型满意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牙龈止血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B组疼痛患者比例(12%)少于A组(92%)(P〈0.05);两种方法治疗前与治疗后及两种方法之间GBI值、PD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排龈法均可获得良好的排龈效果,Er∶YAG激光排龈法可减少牙龈出血,术中患者疼痛反应小,而且对牙周健康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叩背排痰法对老年咳痰困难患者排痰的效果。方法将118例老年咳痰困难患者按住院号的单双分为干预组60例,采用振动排痰机加射流雾化吸入方法排痰;对照组58例,采用人工叩背排痰加射流雾化吸入方法排痰,评价两组患者需经鼻导管吸痰的例数及排痰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需经鼻导管吸痰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排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振动排痰机加射流雾化吸入方法排痰能提高老年咳痰困难患者排痰效果。  相似文献   

4.
贺丽君 《现代医学》2011,39(1):99-101
目的:寻找受试者和操作者更能接受的有效的排痰措施。方法:通过体外振动排痰与人工叩背的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两种方法下受试者和操作者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脉率、呼吸、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比较体外振动排痰与人工叩背的舒适度。结果:两组受试者排痰后SpO2、收缩压、舒张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脉率、呼吸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振动排痰对受试者的脉率、呼吸干扰小,客观舒适度优于人工叩背排疾。操作者行两种排痰法后SpO2、舒张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脉率、呼吸、收缩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振动排痰法对操作者的脉率、呼吸、收缩压干扰小,客观舒适度优于人工叩背法。受试者、操作者行体外振动排痰后的主观舒适度优于人工叩背法,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外振动排痰不但增加受试者的舒适度,也可增加操作者的舒适度,是一种受试者和操作者更能接受的排痰的有效措施,能较好地体现双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白雪情 《吉林医学》2011,(18):3793-3793
目的:比较G2000型排痰机和传统排痰方法在开胸术后早期的排痰效果。方法:109例开胸术后患者分为人工排痰组和排痰机排痰组,均在常规翻身和雾化吸入同时,分别采用人工叩背与排痰机排痰治疗,3 d后观察两组排痰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SpO2均显著提高,但排痰机排痰量及SpO2明显高于人工排痰组(P<0.001)。结论:开胸术后患者使用体外振动排痰机协助排痰,排痰效果显著,避免了人工叩背法效果不稳定,护理不到位给患者造成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周小梅 《右江医学》2007,35(1):50-51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的排痰效果。方法将4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对照组采用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观察两组的排痰效果、排痰次数、排痰时间。结果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效果优于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效果好、方法简单、节省人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机械叩击排痰法、人工叩背排痰法与体位引流排痰法的排痰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60例,均有肺部感染、血氧饱和度<90%的AECOPD患者.按照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机械叩击组、人工叩背组和体位引流组,每组各20例,比较3组患者首次排痰前后,呼吸频率、心率、平均排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机械排痰法效果优于人工叩背排痰法,人工叩背排痰法优于体位引流排痰.结论 机械叩击排痰法的应用,不但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还可以减轻护士的疲劳感,避免护理人力资源的流失,间接地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49-1350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排龈取模技术对固定修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门诊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患者50例100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2次和3次排龈取模技术,制取印模,完成修复体。对排龈止血效果、牙预备肩台、模型清晰程度、1月后复诊时牙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2次排龈法和3次排龈法的牙体预备效果有显著差异。3次法的排龈取模质量,特别是1月后复诊时牙龈状况的评价要显著高于两次法。结论:3次排龈法能够提高修复体边缘的适合性,减少牙龈炎等修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代末,我国中文图书书次号的统一使用问题经历了近百年的认识和实践,终于有了定论,决定把书次号的研究统一到著者号的方向上来。1988年10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在杭州召开了全国中文图书同类书排列号研讨会,与会的专家一致认为:我国中文图书书次号的研究应走“汉语拼音查号法”之路。这一共识的形成来之不易,它是经历了长时期的以著者号、种次号、出版年月号等为主的多品种、诸家多表共用的复杂局面之后才得以形成的。有了统一的认识,在全国图书馆学会的集中领导下,河南、浙江两课题组联合攻关,]991年,一个比较适应我国图书情…  相似文献   

10.
李玉慧 《吉林医学》2014,(9):2006-2006
目的:研究和探讨传统叩背排痰法和G5振动排痰仪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排痰护理效果。方法:选择84例老年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采用G5振动排痰仪排痰,对照组采用传统叩背排痰。对两组患者排痰护理后的血像分析、排痰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排痰护理7 d后两组患者排痰量均明显减少,比较采用G5振动排痰的研究组排痰量减少、体温和血常规检查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传统排痰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采用振动排痰效果优于叩背排痰,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制定图书分类细则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突出高校藏书特点,体现专业藏书特色,制定分类细则,确定某些图书的复分号、著者号、版次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图书分类的规范统一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与订购数据的相关性,用SPSS软件包建立了图书流通数据与订购数据的线性关系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用该模型指导图书采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2013年中、外文图书流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R 医药、卫生”类和“I 文学”类中、外文图书外借册数最多,为医学院校图书馆采编、流通、馆藏布局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了加大采编力度、开展多途径荐购图书等提高图书利用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医学书评关注的是医学图书中学术思想及理论知识界的最新动态,推荐最新学术成果,所评医学图书必须具有学术传承价值并能直面医学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新挑战。对于医学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来说,书评可以说是医学知识积累与发展的助推器。本文梳理了中国医科院图书馆近20年医学专家书评工作,介绍了中国医科院图书馆医学书评资源建设的经验,还探索了书评网络平台发布与推广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校图书馆图书分类存在的多种问题,分析影响图书分类质量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图书分类问题的对策,包括制定适合本馆的图书分类细则、规范操作流程、开展部门合作、完善用人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比较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的主要方式,提出了以用户为导向的图书采购新模式。该模式以读者真正需求为图书采购出发点和中心点,在图书采购中引进用户导向的概念,让读者参与图书采购工作,在图书利用的过程中形成良性的需求反馈循环,从而提高图书馆馆藏质量及图书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介绍图书馆采购工作质量管理的定义,通过对图书采购前各项准备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安排、采购过程中的有效监管、采购后的质量控制,最终提高图书馆图书采购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标工作实践,介绍如何通过标书制定、评分标准制定、招标流程控制来选择合适的图书供应商,并指出招标流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对书商的考察与筛选、合理选择招标的专家评委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根据《枕藏外科》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多个书名和各版本的内容,将书名确定为《枕藏外科》,认为其作者待考,成书年代为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而明末清初的可能性更大,并概述了对该书的现有研究、整理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安徽省高校图书馆藏书霉菌孳生情况。方法用定点抽查法对馆内古籍典藏书库、过期书刊库和流通书刊库藏书中霉菌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分类鉴定霉菌34种,隶属于5科12属。抽查藏书2682册,藏书霉损率20.4%(547/2682),其中过期书刊霉损率为36.0%(371/1030),与古籍善本和流通书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霉损藏书中,霉变、生霉和霉烂的藏书分别占66.0%(361/547)、22.5%(123/547)和11.5%(63/547)。结论安徽省高校图书馆藏书霉菌孳生较为普遍,在馆藏图书中,过期书刊遭霉损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