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关于取消农民工称谓的呼吁不绝于耳。早在2007年的全国两会,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吕雷提交了取消"农民工"统一称"工人"的建议。2008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王填认为"农民工"这一称呼不合时宜,应该取消。去年两会期间,四川省多名代表建议取消"农民工"称呼。  相似文献   

2.
王巧捧 《廉政瞭望》2013,(24):38-38
“一把手”,不仅是简单的称谓,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书记个人在党委内具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甚至不受限制的特权。  相似文献   

3.
姜洁 《党建文汇》2006,(8):11-11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对取消“农民工”身份表示质疑,呼吁正确评价“农民工”作用,结合中国国情,“农民工”身份应该长期保留:李君如认为,现在我们的城市不可能、也没有条件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  相似文献   

4.
说到贾遥,那可是个厉害的人物。从1973年正式担任江苏省无锡市贾庄村党支部书记到2006年退休,他在贾庄村党支部书记的位子上坐了30多个年头。在这30多年里,一个资产零积累的小庄子发展成为资产达上亿元的“大庄”。  相似文献   

5.
共和县把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工程。近年来。结合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采取“书记抓、抓书记”的方式.狠抓培训教育、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整顿提升等工作.使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真正成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坚力量。有效推进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谢艳梅 《学习月刊》2013,(20):13-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更加凸显了“抓书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如何围绕这个目标深入推进“强基工程”.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能力强、本领好、威信高的党组织书记队伍。为此,笔者根据本单位党组织书记队伍的现状.对如何磁解这支队伍年龄大、配备难、能力弱的问题.以及基层党组织书记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了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问题是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一个缩影。农民工的称谓、经济能力低和公平感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成为困扰农民工的问题。为此,要积极引导,改变农民工的传统就业观念,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实行农民工“公民”身份,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合;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农民工利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8.
丁国强  启荣 《党建文汇》2002,(19):28-28
“干部、干部,是带头干活的那部分。”这是村党支部书记出身的全国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辽宁省义县张家堡乡党委书记张久祥的一旬名言。这是迄今为止我所听到的对干部这一称谓的最生动的诠释和最直观的解读,可谓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称谓的出现源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是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产物,是在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并从事工业、服务业生产的过程。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先进的工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依托,“农民工”会逐步稳定到城镇和农村,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我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解体时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实现.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区域差距基本消失.我国的“农民工”也终将融人城乡,在现代化进程中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在俺村里、区上,都管我叫“板栗书记”。你瞧,我的另一个身份——东双河镇板栗冷藏协会会长.今年,我这个“板栗书记”,刚经历了一次“转型”。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换届以来,针对部分村(社区)党组织班子软弱涣散、党组织书记能力和素质不高、“双带”作用不强等情况,江油市适时果断地对全市23个乡镇的4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了调整,全力打造创新型、和谐型、发展型、服务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08,(12):44-45
多年来。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退无所享、老无所养”的问题十分普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伤,成为困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症结。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2007年,绥化市委在深入调查研究、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现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开展了村党组织书记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通过解除村党组织书记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干事创业、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目前,绥化市已有208名村党组织书记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占村党组织书记总数的15.6%,有效地发挥了政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郭庆晨 《奋斗》2013,(11):60-61
尚志市元宝镇元宝村党支部书记张宝金带领众乡亲在把一个土改时穷得叮当响的“光腚屯”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亿元村”的同时。也把自己锻造成为一个被乡亲们信得过的好书记。在元宝村群众心目中.张宝金就是共产党人形象的代表。经过30多年的实践,张宝金不但在群众中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与向心力.而且把群众对他个人的敬仰转化为对党的信任与拥戴,使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大增。  相似文献   

14.
他,平凡而又特殊。说他平凡,因为他是众多村干部中的普通一员;说他特殊,因为他是门头沟区小有名气的“明星书记”。连续多年被评为区、镇优秀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5.
针对街道纪工委普遍存在的纪工委书记角色意识不强,尤其是兼职纪工委书记成为“只戴帽不履职”的虚职的问题,大同市矿区纪委提出四项措施加强街道纪工委队伍建设。一是把好街道纪工委书记入口关,解决“有人做”的问题。区纪委每年定期组织全体专兼职街道纪工委书记进行业务培训,增强纪检监察业务技能。  相似文献   

16.
我在基层工作多年,先后担任新民市姚堡乡中腰堡村党支部书记、新民市周坨子镇党委书记。当村党支部书记10年,一个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贫困村变成人均收入超万元的富裕村;任镇党委书记5年,一个“穷沙窝子”小乡镇成为人均收入超两万元的辽宁十大“魅力乡镇”。在书记的岗位上,我时刻牢记,组织把这个位子给了我,就是把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安危冷暖托付给我,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责任,必须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敢担当、有作为。  相似文献   

17.
“杨平同学” 湖南省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最近有了新称谓——“杨平同学”。他没想到47岁这年会获得这样的称谓,更没想到,自从今年5月实名上网后,改变的还不仅仅是称谓。  相似文献   

18.
现年48岁的黄久生是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他曾经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现在是700位鳏寡孤独老人共同的儿子。他在生活磨砺面前从不低头,从一名提灰搬砖、推车打杂的小工,逐渐成长为建筑界技术过硬的行家里手。他是中国农民工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感动中原,被誉为“敬老之星”、“中国好人”。凄苦童年难忘乡亲朴实之爱黄久生6岁时,母亲丢下他和4岁的妹妹、  相似文献   

19.
王晨 《支部生活》2004,(12):8-8
在个旧市锡城镇鄢棚村,笔者亲眼目睹了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多年前“农转非”当上工人吃上皇粮的村民,缠着村总支书记张正贵,一定要张书记帮他“非转农”,重新成为一名地道的“泥腿子”不可。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还是让我们一起走进鄢棚村作一番了解吧。  相似文献   

20.
本期主人公:宝坻区方家庄镇小杜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秋静。2018年9月,杨秋静成为方家庄镇张会庄村的一名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2019年5月,杨秋静调任小杜庄村党支部副书记;2019年10月,杨秋静任小杜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作为我市第一批担任村书记的农衬基层党务工作者,杨秋静是如何从“外来妹”变成“自家人”,进而带领全衬人奔跑在乡村振兴遗路上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