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3、C4及C反应蛋白(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95例SLE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数据,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分为缓解组(106例)和活动组(89例),并与同期19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NLR、C3、C4及CRP对SLE疾病活动的诊断价值.结果:SLE患者NL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组NLR、C3、C4及CRP与缓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C3、C4与SLEDAI均呈负相关(P<0.001),NLR、CRP与SLEDAI均呈正相关(P <0.001).高NLR、低C3是SLE疾病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NLR、C3、C4及CRP诊断SLE疾病活动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0.81、0.70、0.66.结论:NLR与SLE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是仅次于C3的评估SLE疾病活动度的简易实验室参数.  相似文献   

2.
IL-2、IL-6表达与ds-DNA在SLE检测中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IL-2、IL-6的表达与ds-DNA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0例SLE患者血清中IL-2、IL-6和抗ds-DNA抗体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IL-2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中IL-6水平较正常组增高(P<0.05)。结论:在SLE患者血清中IL-6水平与ds-DNA呈正相关,对于SLE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多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较多,近年来我们遇到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SLE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免疫系统失调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涉及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过度活动、自身抗体的产生以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这些免疫复合物通过沉积在细胞内引起器官损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介素在SLE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报告SLE患者IL-6、IL-8和IL-10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46例活动期SLE患者(研究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与缓解期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组比较,对研究组的40例SLE患者进行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结果 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结果,活动期患者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及健康对照组(P 〈 0.01),并且与SLAM得分呈正相关(r = 0.530,P 〈 0.01);缓解期患者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伴有和不伴有血栓形成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0例SLE患者ACA阳性率为55.0%,ACA阳性和阴性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伴有和不伴有血栓形成SLE患者AC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SLE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能够反应疾病活跃性,联合ACA阳性率检测可判断SLE患者血液高凝与纤溶状态,并且可作为SLE患者并发血栓形成趋势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SLE患者血清B—ALP、PINP、NTX、CTX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B—ALP、PINP、NTX、CTX是骨形成和代谢的指标,为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代谢状况,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的B—ALP、PINP、NTX、CTX进行了测定。方法测定42例SLE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的B—ALP、PINP、NTX、CTX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B—ALP(5.03±1.22)μg/L、PINP(30.18±5.14)μg/L较正常对照组的B—ALP(7.85±1.30)μg/L、PINP(45.12±4.95)μg/L明显下降(P〈0.05)。SLE患者血清NTX(5.12±1.08)nmBCE/L、CTX(0.26±0.07)μg/L较正常对照组的NTX(2.01±0.95)nmBCE/L、CTX(0.15±0.05)μg/L明显上升(P〈0.05)。结论SLE患者存在骨形成障碍,骨吸收率增高。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期红斑狼疮(SLE)病人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SLE临床表现与IL-6、IL-8的关系亦在进一步探索中.我们试图通过135例不同期SLE患者IL-6、IL-8的变化分析其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索IL-6、IL-8在SLE发病机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interval dispersion,QTd)的变化与心脏损害及病程、疾病活动、抗心磷脂抗体等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3例SLE患者和7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回顾性地分析SLE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每份心电图12导联的QT间期计算QTd。结果 (1)SLE患者QTd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延长(P<0.01),其中有明显心脏损害SLE患者QTd较无明显心脏损害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明显延长(P<0.01;P<0.01),无明显心脏损害SLE患者QTd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延长(P<0.01);(2)SLE患者晚期组QTd较早期组和初发组明显延长(P<0.01;P<0.01);(3)SLE重度活动组QTd较轻度活动组和稳定组明显延长(P<0.05;P<0.05);(4)SLE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组QTd较抗心磷脂抗体阴性组明显延长(P<0.05);(5)SLE患者QTd与病程、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抗dsDNA抗体、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分别:r=0.176,P<0.05;r=0.178,P<0.05;r=0.172,P<0.05;r=0.393,P<0.01;r=0.355,P<0.01)。结论 SLE患者QTd明显延长并与多种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相关。QTd可能是SLE患者心脏损害的一个有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IL-17)、干扰素-γ(INF-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5年12月治疗的80例SLE患者及同期40例正常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分别记为SLE组和健康组,再根据SLE活动指数评分将SLE分为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每组40例.测定并比较各组IL-17、INF-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活动期组、非活动期组、SLE组的IL-17、INF-γ和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活动期组IL-17、INF-γ和TNF-α水平高于非活动期组(P<0.05).结论 IL-17、INF-γ和TNF-α在SLE患者外周血中存在高表达,且随着病情活动度增强而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计数、IFN-γ及IL-17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SLE患者24例及健康对照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的水平变化;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及IL-17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SLE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SLE患者血清IFN-γ及IL-17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活动组血清IL-17水平较非活动组明显升高(P<0.05);③SLE患者CD4+ CD25+ Treg细胞水平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673,P<0.05);血清IL-17水平与SLEDAI平分成正相关(r=0.467,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数量的减少和血清中IL-17、IFN-γ水平的升高,可能与SLE患者的细胞免疫紊乱有关,且CD4+ CD25+ Treg细胞数量减少或IL-17水平升高可引起疾病活动.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胸膜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效鹏 《江西医药》2003,38(2):90-9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肺胸膜损害。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住院SLE患者的胸部X线片结果。结果:发现肺胸膜改变76例,占71.7%。76例中表现为胸膜炎48例,占63.2%;急性狼疮性肺炎20例,占26.3%,其中有8例合并有胸腔积液;弥漫性间质性肺炎11例,占14.5%;肺不张3例,占3.9%;SLE性尿毒症性肺水肿2例,占2.6%。结论:肺胸膜是一个富含结缔组织和血管的脏器,常可因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而形成免疫损伤。因此,SLE患者应常规定期胸部X线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胸膜改变,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研究表明,许多疾病可能与自由基对机体的直接或间接的损伤相联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因迄今未明,是否与自由基有关,国内尚罕见报道.为此,我们对50例SLE患者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超氧化物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进行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T细胞参与SLE自身免疫的启动和整个过程,且直接促进SLE受累器官的病理改变。其活化异常引起的细胞因子产生失衡、自身反应性T细胞持续存在、T细胞凋亡增加等,在SLE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发现的SLE患者中T细胞活化在细胞膜信号,胞内激酶和转录因子等各个水平的异常及其对SLE发生发展的影响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汤郁  陈明 《江苏医药》2006,32(8):721-722
目的观察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凋亡状态及Fas、FasL的表达,探讨地塞米松(Dex)对其的影响。方法分离19例SLE患者及10例健康人PBL,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72h,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及Fas、FasL的表达。SLE患者的PBL,再经Dex作用后检测上述指标。结果SLE患者PBL在PHA刺激培养72h后凋亡率(42.81±7.52)%,较健康对照组(4.74±0.59)%明显升高(P<0.01),Fas表达SLE组(47.67±4.80)MFI,较健康对照组(21.70±5.16)MFI增高(P<0.01),FasL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与健康对照无明显差别(2.48±0.24)%,(2.64±0.31)%(P>0.05);SLE患者PBL经Dex培养后凋亡率(63.92±7.58)%较未处理组增高;Fas表达、FasL阳性细胞百分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存在PBL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异常;Dex可加速SLE患者PBL的凋亡,且可能是通过Fas/FasL以外的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汤郁  李晶  裘影影  殷玉俊  吴玲  吴忠  朱伟  许文荣 《江苏医药》2007,33(10):1039-1040
目的 了解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生长增殖特性,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对其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BALB/c小鼠第二代BMMSC,加入不同浓度SLE患者血清,分别在第2,4,6,8天进行细胞计数,描绘生长曲线;第二代培养第6天的BMMSC加入不同浓度SLE患者血清,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PI测定细胞凋亡.结果 正常人血清组对BMMSC增殖、凋亡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小鼠第二代BMMSC生长在第6天达到高峰;5%、10%或15%SLE血清均对BMMSC生长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可增加BMMSC的凋亡.结论 SLE患者血清中可能存在某些物质抑制BMMSC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郭珲  李荣山  罗静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1):814-8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突出表现有多种自身抗体。狼疮肾炎(LN)是SLE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资料表明对SLE患者进行肾穿检查,几乎所有的SLE均有程度不等的肾脏病变,SLE患者肾脏受累和进行性肾功能损害仍是SLE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治的24例妊娠合并SLE的病例资料。结果24例妊娠合并SLE中缓解期妊娠10例,其中有4例妊娠后活动,孕期首次诊断并SLE活动14例,妊娠及产后可使SLE病情加重,活动期SLE妊娠产科并发症增加,妊娠结局不良。结论SLE患者应掌握好妊娠时机,孕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加强母儿监护,可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循证护理应用到SLE患者的出院指导中,降低复发率。方法对30例SLE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制定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结果经循证护理干预,30例SLE患者出院后有效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结论在SLE患者的出院指导中应用循证护理,对防治SLE的复发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收治的128例SLE患者心电图检测的临床资料,总结SLE患者心脏损害的心电图临床特点。结果 128例SLE患者中有42例(32.83%)心电图异常。结论 SLE影响心脏时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早期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提高SLE所致心脏损害的检出率,及早诊治可改善SLE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LE患者中抗甲状腺抗体与甲状腺功能情况,并阐明SLE患者中的甲状腺功能不全与疾病的临床表现、活动程度等对发生心血管风险的影响。方法 SLE女性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20例。检测FT3、FT4、TSH、抗TPO、抗TG、ESR、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并评价SLE的活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LE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增高,且其抗TPO和抗TG阳性率也较高(82.5%和45%)。在SLE患者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比较常见,其次是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后是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态综合征(ESS)。结论在SLE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减退比较常见,而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