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蛋白质在酸水解过程中,其中的半胱氨酸和胱氨酸易受到氧化而破坏。特别是在用茚三酮显色反应来检测氨基酸的柱层析法中,半胱氨酸不与茚三酮产生显色反应,因而对它无法测定。所以在测定这两个氨基酸时,通常采用过甲酸氧化法。即用过甲酸将蛋白质中的这两个氨基酸氧化为半胱磺酸进行测定。但这一方法操作烦杂,其中的过甲酸不易除去,而会在酸水解过程中使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法国研究组鉴定了两个突变基因 ,这两个突变基因似乎引起称为孤独症的神经疾患 .这两个基因正常时产生的蛋白质用于神经细胞构筑通讯通道 .关于这两个基因研究甚少 .其他研究者找到这两个基因的不得不使人相信的证据 ,虽然该证据还不十分确定 ,但这两个基因是孤独症基因恰当的候选者 .孤独症是一种令人迷惑的疾病 ,病人难以与别人及环境相处 .如果该项新发现导致了解在孤独症中是什么发生了异常 ,那么研究者就可能找到一种新方法来治疗孤独症 ,并且可洞悉人脑的正常功能 .该新的有意义的基因编码一种蛋白质称为neuroligins ,它出现于…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三化螟卵块孵化进度调查时,一般都以手指对卵块施加压力,根据指头的感觉来判断孵化与否。在头一天调查中,用指头捏破了200余块木孵卵,晚上入睡时,这两个指头痒得非常利害,这种痒的感觉是从表皮下层发出来的,另一位同志在数过一万余只三化  相似文献   

4.
生物的生命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遗传与变异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遗传学就是以这个矛盾为其研究对象,它研究遗传与变异这两个矛盾方面的相互关系,探索两个矛盾方面互相转化所必需的条件,并通过适当的方法来实现这种转化过程,以达到获得优良新品种的目的。 品种提纯复壮、杂交育种及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选育等育种实践中的大量事实都充分说明,遗传与变异的矛盾是生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提升学生独立自主研究的兴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景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实验,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式和方法,也是促使他们去获取知识和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分析通过创设情景和条件两个方面来探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自主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暗香袭来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在忙碌《梅兰竹菊》新年专题的两个多月中,沙宝亮的这首歌一再地在我脑中回响。当我们为了完成这期杂志,去拜访与此相关的科学家时,总能"嗅"到一阵阵暗香,沁人心脾。本以为,在这样一个商品大潮泛滥的时代,剩下的部只是经济利益的算计、个人物欲的满足,却没想到,在采访过程中,碰到了这么一些如深谷幽兰般可敬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7.
连锁值——表述基因连锁强度的新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遗传学中,同一染色体上基因之间的连锁强度是用交换率表示的.一般而言,交换率越高,基因连锁强度越低.但交换率不是基因连锁强度的最方便的量度,因为利用交换率来计算具有连锁交换现象的杂交后代分离比例时,必须区分相引组和相斥组两种不同的亲本交配情形.在相引组,一个亲本具有两个显性性状,另一个亲本具有两个隐性性状;在相斥组,两个亲本各具有一个显性性状和一个隐性性状。这两种情形下的配子比例和F_2分  相似文献   

8.
许多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时,其产物常以无活性的包含体形式存在,包含体蛋白的复性往往是制备这些蛋白的关键步骤之一,蛋白复性包括肽链折叠和分子内二硫键的氧化这两个互相影响的过程,本文综述了蛋白折叠过程的研究进展,及促进蛋白折叠和二硫键氧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问题106-110.所有的生物通过无性或有性两个过程之一繁殖。这两个过程都涉及遗传物质的复制——在无性繁殖中产生与亲代完全一样的后代,在有性繁殖中产生与亲代不同后代(两个不同亲代的配子结合)。在真核细胞DNA繁殖由细胞周期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有关酶的高效性与专一性实验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海 《生物学通报》2003,38(10):29-29
高中生物学新教材 (第 1册 )通过“[实验五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3 +的催化效率、[实验六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这两个实验来探讨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这两个实验需要的材料用具较多 ,而且都是对照实验 ,要求操作快速而准确。对于高中学生而言 ,有一定难度。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把实验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 ,以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 ,让学生根据表格当中的步骤来操作 ,表格如下 :[实验五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3 +的催化效率1试管编号 122滴加 3%过氧化氢溶液 2 m L 2 m L3滴加催化剂 2 0 %新鲜肝脏磨液 2滴 3…  相似文献   

11.
人类细胞减数分裂是精卵形成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它包括染色体的一次复制 ,细胞的两次连续的分裂以及同源染色体配对、交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在细胞分裂进入中、后期时 ,如果其一对同源染色体或两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别向两极移动 ,却同时进入一个子细胞中 ,结果细胞分裂所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 ,一个将因染色体数目增多而形成超二倍体 ,一个则由于染色体数目减少而形成亚二倍体。这一过程称染色体不分离 (chromosomalnon -disjunction) ,从而引起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异常 ,产生非整…  相似文献   

12.
全齿目(Pantodonta)和裂齿“目”(Tillodontia)是早第三纪时分布于北半球的古老有蹄类。关于它们的分类位置曾有过不少争论,但最近一些年来似乎已有了定论,一般都把它们作为哺乳动物纲的两个独立的目,对每个目的内容也很少有重大争议。最近几年,我国发现了大量的古新统全齿类和一些裂齿类的化石。这些化石的时代较早,并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对于这两个类群的起源、分布与系统关系及分类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根据近年来亚洲、主要是我国南方红层中新发现的古新世及始新世化石,对全齿目和裂齿目系统发育方面存在问题的现状与历史过程,作简略的评述,并对这两大类动物的各高级分类阶元(目、亚目、科)的起源与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一个新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3.
B.弛豫时间 1.弛豫时间的物理意义核自旋体系吸收射频场的能量后处于热的非平衡态(激发态),当射频场不存在时,自旋体系回到热的平衡态。这是一种能量跃迁过程,叫做弛豫过程。弛豫过程有两种:一种是自旋—晶格弛豫,或叫纵向弛豫,此过程用T_1来描述。另一种是自旋—自旋弛豫,或叫横向弛豫,此过程用T_2来描述。T_1是描述自旋体系吸收能量后将其能量转移给它周围的介质而恢复到平衡态的特征时间。设N为在时间t的自旋数的差,N_平为平衡态时的自旋数,应有下式: N=N_平(1-e~(t/T_1)) (1) 式中T_1为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在固体中T_1可长达数小时,而在液体和气体中仅为1秒左右。  相似文献   

14.
动人消息频传打破廿年沉寂云南元谋自1965年以来已因出产元谋猿人的两枚门齿而驰名中外。但廿余年来虽经许多单位多次工作,除原有的两枚门齿和后来发现的三块石器外,没有能够发现更多的早期人类或与他们关系较为接近的化石。1986年年底以来,从元谋陆续传来令人兴奋的消息,表明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打破了廿余年来的沉寂。先是元谋物茂区德大村有个名叫李自秀的彝族小女孩,家贫不能供其继续上学。她为了自筹上学所需的费用,漫山遍野割草换钱。在这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化石地点。她从历史课本中知道化石的重要性,便请其母于1986年秋天将她割草时收集到的一麻袋化石送往昆明,交给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该所科研人员认出其中有一枚牙齿类似人类,经该省、市文化系统有关人员共同鉴定认为是人牙。这枚牙齿后来在1987  相似文献   

15.
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分子基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heng X  Tian CJ  Li AN  Qiu JL 《遗传》2012,34(2):134-144
植物在与病原微生物共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免疫防卫体系。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可大致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的免疫基于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对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该免疫过程被称为病原物相关分子模式触发的免疫(PAMP-triggered immunity,PTI),能帮助植物抵抗大部分病原微生物;第二个层面的免疫起始于细胞内部,主要依靠抗病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直接或间接识别病原微生物分泌的效应子并且激发防卫反应,来抵抗那些能够利用效应子抑制第一层面免疫的病原微生物,这一过程被称为效应子触发的免疫(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ETI)。这两个层面的免疫都是基于植物对"自我"及"非我"的识别,依靠MAPK级联等信号网络,将识别结果传递到细胞核内,调控相应基因的表达,做出适当的免疫应答。本文着重阐述了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过程中不同层面的免疫反应所发生主要事件的分子基础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汪富泉  汤泽生 《遗传学报》1996,23(3):234-242
设一初始细胞中共有m个质体,其中i个是突变的,我们研究了它们随细胞分裂而分裂并在细胞间进行随机分配的过程中,一细胞分配m个突变质体的概率。令x(t)=1表示在第t次分裂时,一细胞只含突变质体这一随机事件,x(t)=0为其对立事件。我们得到了随机过程{x(t),t∈T}的一些性质、证明了该过程为一马尔可夫链,给出了细胞质内质体杂化(含突变与非突变两类质体)与质体纯化(仅含一类质体)两种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矩阵,揭示了突变质体随细胞分裂而传递的若干规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分辨显微技术中,荧光点的中心位置可通过对每个荧光点进行单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逐个拟合定位或对多个荧光点进行多PSF同时拟合定位获得。定位误差以及图像采样时间与荧光激发密度直接相关。为定量得到基于这两种算法的最优荧光激发密度,模拟了成像与定位过程,比较了常见的几种荧光分子在采用基于单PSF逐个拟合和多PSF同时拟合两种算法定位时的中心定位误差、荧光获取比率、获取的有效荧光点数与荧光激发密度间的关系,进而得到了采用这两种算法对不同荧光染剂进行超分辨成像时的最优荧光激发密度。该结果对单分子成像过程中荧光激发密度的选择和激发激光的强度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很多中小学生在生活中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同一物体在我们两只眼中呈现2个物像,为什么我们感觉到的是1个物体而不是2个物体。这是一个双眼视觉的问题。简单地说,两眼同时看一物体时产生的视觉,即称之为双眼视觉。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双眼视觉是一个外界物体的形象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主要是黄斑部),神经兴奋沿视觉知觉系统传入大脑,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家已鉴定了两个基因 ,这两个基因在脑中以破坏决定性的化学信使的传递而促成精神分裂症 .当上述两个基因中的任一个基因产生自身变种时 ,更可能引起人发生这种严重的精神疾患 .当这两种基因的变种同时出现时 ,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危险率便大大增加了 .这两个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都影响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 (NMDA) ,该受体是一类停靠在脑细胞上的分子 .1996年 ,研究者便提议与神经递质谷氨酸有关的NMDA受体的障碍促成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包括思维混乱与幻觉产生 .这两个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涉及NMDA受体的调控途径 .该调…  相似文献   

20.
原尿中有没有蛋白质孙启禄(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中学255100)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第二册中,对人体中尿的形成过程是分两个阶段讲述的。第一阶段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对这一阶段是这样讲述的:“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