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樟脊冠网蝽作为一种樟树害虫,近年来在昆山市发生日趋严重.为有效防治樟脊冠网蝽,提高绿化景观效果,对樟脊冠网蝽的发生特点、虫体特征、生活习性开展了调查研究,并依此探索了樟脊冠网蝽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香蕉产业是册亨县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香蕉种植的规模化发展,香蕉病虫害发生加重。本研究在2021—2023年对册亨县岩架镇、高洛街道、丫他镇香蕉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及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册亨县香蕉主要病虫害有12种,其中:病害5种,分别是枯萎病、叶斑病、黑星病、炭疽病和软腐病;虫害有7种,分别是冠网蝽、象甲、花蓟马、褐足角胸叶甲、交脉蚜、斜纹夜蛾和弄蝶。通过调查,本文总结了册亨县12种主要香蕉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和危害程度,并提出了综合防控技术,以期为广大香蕉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芳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160-161
通过定期对樟树市园林植物的实地观察、实验室害虫种类鉴定.确定樟树市常见害虫种类有樟巢螟、樟叶蜂、黑刺粉虱、樟脊冠网蝽、樟蚕蛾、蓑袋蛾、樟青凤蝶、介壳虫等,前2种为害最为严重,为樟树市樟树主要害虫种类,通过试验观察、害虫防治方法调查及试验掌握了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最适防治方案。以供园林害虫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西南茶区,茶网虫存在广泛的分布危害,近几年有危害逐年加重的趋向。由于它具有隐蔽性强、繁殖力强、传播蔓延快、集中危害、易爆发成灾的特点,对我国茶区茶叶产业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文章对茶网蝽的发生危害特点和防控技术作了总结探讨,提出了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检疫防治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的绿色综合防控对策。力求找到一条茶网蝽防治与保障茶叶质量安全的最佳路径。茶网蝽学名:stephanotis chinensis Drake属半翅目网蝽科,别名茶军配虫、白纱娘、茶脊冠网蝽。  相似文献   

5.
选用3种生物农药以及1种微毒化学农药进行茶脊冠网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0.5%黎芦碱对茶网蝽防治效果最好,且持效期长;0.6%印楝素、20%氯虫本甲酰胺防效次之,1%苦参碱防效最低。  相似文献   

6.
荔枝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和毛毡病,主要虫害有蒂蛀虫、荔枝蝽蟓、尺蠖。本文总结了上述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以期为荔枝丰产丰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普洱市国家立体生态茶园病虫害种类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普洱市立体生态茶园病虫害种类调查结果表明,茶园有天敌13种,套种植物近40种。病害7种,其中以茶饼病、苔藓危害最严重,煤烟病、藻斑病次之,炭疽病、赤叶斑病发生最少。害虫47种,以小绿叶蝉、茶黄蓟马、咖啡小爪螨为害最严重,茶细蛾、油茶宽盾蝽、茶网蝽等次之。  相似文献   

8.
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常见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2014—2016年采用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及资料查阅等方法对贵州省凯里市区园林绿化植物的害虫种类及危害特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凯里市区园林绿化植物的害虫共有5目23科43种。其中,鳞翅目11科21种,占害虫总种数的48.84%;同翅目5科11种,占25.58%;半翅目4科6种,占14.0%;鞘翅目2科4种,占9.30%;膜翅目1科1种,占2.33%。以茶蓑蛾、银杏大蚕蛾、樟脊网蝽、杜鹃冠网蝽和矢尖蚧等5种害虫对园林绿化植物的危害较重,且以食叶危害类害虫分布最广,刺吸类害虫危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9.
以主要碳汇森林类型楠竹林资源为研究对象,采取踏查和样地调查的方法,对黔东南州楠竹林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程度、物种多样性和防治区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虫害种类分属8目30科39种;病害12种,分属8目。虫害严重危害程度有2种,分别是刚竹毒蛾和竹蚜虫,中等危害10种,轻微危害27种;中等危害中黄脊竹蝗的潜在威胁最大,其次是竹缕舟蛾和大竹象。全州16个县虫害种类7~36种之间,病害种类3~12种;病虫害物种丰富度(S)州东南部地区高于西北部地区;病虫害优势集中指数(C)总体趋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病虫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州西北部小于东南部,全州病虫害多样性总体稳定水平低,抵御外界干扰能力差,对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敏感;全州病虫害物种分布相对均匀。Fisher判别函数模型对防治区划聚类结果的原始分类和交叉分类验证正确率为100%。基于病虫害多样性指标的系统聚类防治区划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提高黔东南州的楠竹林健康水平,精准提升森林固碳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线路调查和标准地调查的方法,调查了临夏地区危害国槐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包括国槐烂皮病、槐豆木虱、斑膜合垫盲蝽、槐蚜、槐花球蚧等,并针对各类病虫害的危害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供林业从业者借鉴。  相似文献   

11.
虫源性柑橘果面伤痕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超过巴西成为世界上柑橘生产第一大国,而我国柑橘出口量排在全球第六名,仅为全球出口总量的6.5%,影响出口因素之一是果实外观品质低下。由于生物、机械和化学等因素在果实生长期对果实外表造成伤害,使成熟果实留下疤痕。造成柑橘果面伤痕的虫害主要有蓟马、螽蟖、螨类、蚧类、卷叶蛾、潜叶蛾、叶甲类、叶蝉、蜗牛等,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调查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主要虫源性柑橘果面伤痕症状,为快速准确诊断害虫种类,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为害直接影响广东粮食生产安全,本文运用大量的历史数据对2011-2018年广东近8年的水稻病虫发生危害、损失情况进行了客观的统计和分析,阐述了病虫防治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及病虫暴发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贵州苗药红禾麻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点,为其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依据,采用踏查和普查的方法,对贵州龙里、修文等地的红禾麻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红禾麻病虫害共12种,包括病害4种、虫害8种,为国内首次记录。同时介绍了红禾麻主要病虫害红禾麻根腐病、红蜘蛛(朱砂叶螨、二斑叶螨)和白粉虱等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摸清毕节地区辣椒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及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对该地区辣椒主要种植乡镇开展了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和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毕节地区辣椒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共计93种.其中,病害23种,虫害16种,草害54种,主要有害生物40种;同时掌握了辣椒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褐斑病、白星病、细菌性叶斑病、疮痂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病毒病、熠青虫、蚜虫、小地老虎和印度谷螟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5.
吉木萨尔县白皮大蒜病虫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吉木萨尔县是新疆大蒜的主产区,病虫害是阻碍大蒜生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该地区大蒜主要病虫害的发病时间、种类、症状、发病程度及病原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大蒜病害共计10种,不能确定病原的有3种,其中真菌性病害3种,细菌性病害1种,病毒性病害1种,复合型病害1种,虫害1种。该地区大蒜病害高发并且病原多样化,有真菌、细菌、病毒和虫蛆,而且在同一块地中呈现交替感染,因此应该在防治上采取多种措施并用的手段。该研究将为该地区大蒜病虫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2003年至2006年对濮阳地区67种温室花卉的病虫害种类、分布、寄主范围、发生、危害情况的基本调查,共发现病虫害106种。其中,真菌性病害33种,细菌性病害15种,生理病害11种,病毒21种,线虫1种,害虫25种。根据病虫害的危害程度,确定其中52种为濮阳地区主要温室花卉植物病虫害。并对花卉病虫害主要的发生、分布、防治措施等作了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17.
陈彩贤 《广西农学报》2010,25(6):32-34,44
针对网纹甜瓜生长最为关键的开花和座果期进行了网纹甜瓜的病虫害系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网纹甜瓜主要病虫害有温室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瓜绢螟、蛞蝓、枯萎病、霜霉病和病毒病;发生最严重的害虫是温室白粉虱,其次是蚜虫,其后依次是美洲斑潜蝇、瓜绢螟和蛞蝓,最高虫口密度分别达57头/叶、35头/叶、6头/株、27头/百株、21头/百株;在病害中,最早出现的病害是霜霉病,然后是病毒病和枯萎病。霜霉病病株率从3%不断上升至11%;病毒病病株率从3%不断上升至15%,枯萎病病株率从1%上升至8%,其中以枯萎病造成的损失最重。  相似文献   

18.
赶黄草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调查,明确了赶黄草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和叶枯病,主要虫害有蚜虫和卷叶虫,以及主要病虫的发生为害规律,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摸清湄潭县危害茶叶的主要病虫害,为适时有效地防治茶叶病虫害提供科学依据,采取茶园普查和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09年至2010年度对湄潭县茶叶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田间消长规律以及主要害虫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危害茶树的主要病害有5种,分别为茶饼病、茶炭疽病、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和茶苗根结线虫病,病...  相似文献   

20.
王涛 《现代农业科技》2011,(8):139-141,145
依据北京市主要树种及主要病虫害种类,系统地分析了各类病虫害发生危害的特点及主要防治措施,并提出了林木有害生物的综合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